<p class="ql-block">黄河,从青藏高原奔腾5464公里,注入渤海。说来惭愧,生活在南邻黄河焦作的我,只从桥上或车上远眺过它,从来没有近距离触摸过。2024年9月22日,秋高气爽,去黄河岸边,感受母亲河的昨天、今天和明天。</p><p class="ql-block">从东草亭村到达黄河岸边。</p> <p class="ql-block">对面的邙山,远处的桃花峪黄河大桥,更衬托出黄河的波澜壮阔。</p> <p class="ql-block">旋转咆哮,一路高歌,向东流去。</p> <p class="ql-block">完全被震撼到了。</p> <p class="ql-block">为了让黄河成为造福人民的幸福河,上世纪50年代,修建了人民胜利渠,引黄河水灌溉农田。渠首位于武陟县秦厂村。1952年毛泽东视察人民胜利渠,发出了“要把黄河的事情办好”的号召。</p> <p class="ql-block">渠首。</p> <p class="ql-block">渠道。</p> <p class="ql-block">注入黄河的沁河口。</p> <p class="ql-block">和沁河口碑隔堤对着有一座近2000年的古寺—白马泉古佛寺。相传西汉末年,王莽撵刘秀至此,刘秀所率将士人困马乏,坐骑白马仰天长啸,刨出清泉一眼,人马饮此泉水后精神振奋,大获全胜。庙内有着传奇色彩的白马泉早已干涸,可它作为沁河入黄的见证却是不争的事实。1999年,白马泉寺被列为武陟县文物保护单位。</p> <p class="ql-block">全国文物保护单位商村遗址位于武陟县商村,是新石器时代至商、周时期的遗址,<span style="font-size:18px;">为研究商汤</span>时期的历史文化提供了重要的实物史料。</p> <p class="ql-block">商王庙。</p> <p class="ql-block">古碑诉说久远的历史。最珍贵的当属右边的元朝古碑。</p> <p class="ql-block">大殿。</p> <p class="ql-block">庙内的汤帝陵。</p> <p class="ql-block">老槐树守护着上古帝王几千年。</p> <p class="ql-block">现在的商村街道干净,房屋整洁,新时代的新农村就是这个样子吧!</p> <p class="ql-block">御坝村是河南省特色旅游村。据史料记载,康熙六十年,黄河决口,雍正在钉船帮筑起钉船帮大坝,决口水势大大减弱。雍正登基后,全面规划武陟黄河堤防体系,谕令指出钉船帮大坝“第一要紧者,此处工程也”。大坝竣工之后,雍正亲笔书写“御壩”两字。河工后代形成了今天的御坝村。</p> <p class="ql-block">御坝村正处于黄河中下游分界处。左脚踏中游,右脚踏下游,神气的很呀,哈哈……</p> <p class="ql-block">黄河,历史上的灾难河,现在的幸福河,这就是黄河文化,这就是中国力量。</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