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口峡上一号垴

山童

<p class="ql-block">庐山牯岭上有一条蜿蜒的小河,叫长冲河。长冲河发源于大月山西麓,经汉口峡流入长冲河。</p><p class="ql-block">汉口峡原无名,自洋人李德立开发牯岭后,此地由汉口英国苏格兰圣经会命名便永远定名在庐山的版图上。这里是李德立最早开发牯岭的地段,属于庐山第一个规划——“波赫尔规划”的一号地块,诞生了庐山上第一栋别墅。</p> <p class="ql-block">1895年11月,九江道台与九江英国领事签订了《牯牛岭案十二条》,英国传教士李德立通过不光彩手段,终于成功租借牯岭,租期为999年,每年租金12000文钱。随即李德立成立牯岭公司,延请德国、英国的规划师、工程师帮助对租借地进行规划和建设设计。他将租借地规划成130号地块,以每块三百元的价格,面向世界各国出售。紧接着英国人、法国人、俄国人、美国人接踵而至。不久,原先荒凉的牯牛岭顿时热闹起来,一座座外国教堂、礼拜堂,各类风格的别墅堂而皇之的伫立起来。而最早建筑的别墅却是在汉口峡上1—3号地块的三栋别墅。</p> <p class="ql-block">据有关资料显示,1—2号地块业主是汉口英国苏格兰国家圣经会,3—5号地块的业主是汉口英国伦敦会,6—7号地块是湖北英国循道会。这些从武汉汉口过来的英国教会为了炫耀自己的实力和独立性,把他们看中的风水宝地取名叫“汉口峡”。由于此地位置正好位于大月山麓的峡谷地带,山水相依,地势平缓,是建屋盖房的好地方,又属于牯岭规划的一号地块,当地人便叫这地方为“一号垴”。垴,字典上称:山岗、丘陵较平的顶部。多用于地名。</p> <p class="ql-block">秋分时节,我们几个庐山老居民沿着长冲河,由脂红路口往一号垴进发,前去探寻牯岭首栋别墅的故事。</p> <p class="ql-block">一号垴现在是中华全国供销总社下属的“北斗星宾馆”,原一号地块上的三栋别墅也属其接待客户楼。</p> <p class="ql-block">今年秋旱,长冲河床裸露干涸,老山民熊先生感叹地说:“再也看不到当年在长冲河洗衣浣纱的情景哟!”</p> <p class="ql-block">大家拾阶而上,名噪一时的“北斗星酒店”的主楼在午后的阳光下显得有点清静。游客们三五成群的在楼外懒散的晒着太阳。</p> <p class="ql-block">有关当年李德立开辟牯岭的图书和画册不少,据史料记载,为了深入了解牯岭,1895年春天,李德立邀请了五位来自汉口教会组织的传教士再次到庐山考察,这五人是亚基伯、龙、爱雷、班伯和施伯珩。其中亚基伯正是汉口苏格兰圣经会的传教士,他的中文名字叫计约翰,1876年来华,为该会圣经出版机构的经理。同时他还是一名新闻记者,曾创办汉口英租界的英文报纸《楚报》,自任总编辑。当李德立把租地的手续办妥后,亚基伯等人立即向李德立发了贺电,并提出分租土地建造别墅的要求,他们向李德立购买的土地,是位于汉口峡的地皮。亚基伯不愧是新闻记者出身,一行三人返回汉口后,立即将牯岭的良好前景向汉口各个教会作了广泛宣传,便引起不小的躁动。不出几个星期,便有十几个教会组织和个人纷纷寄款订购牯岭的土地,汉口基督教英国伦敦会和英国循道会也名列首批购地的教会组织之中。这样及时的解决了李德立当时筑路资金问题。</p> <p class="ql-block">此五人行中的施伯衍,是当时大名鼎鼎的“街头传教士”、“华中宣教之父”杨格非的女婿,也是英国人,在汉口英国基督教伦敦会作负责人。他的小孩几遭病险,幸亏到了庐山这个清凉的山区,才得以转危为安。或许与他的推荐有关,1896年,杨格非也上山来了。他买下了汉口峡3B的这块地皮,而他的女婿施伯衍则 买下了汉口峡3A的地皮。他们分别在自己的地皮上盖了一幢一层楼的别墅。两幢别墅式样大同小异,都是石砌而成,临河而立,有着敞开式的门廊,一派英国乡间别墅的风范,凝重,古朴,溶在大自然中, 别有一番优雅。</p><p class="ql-block">杨格非,英国威尔士人,1831年冬天出生。自幼丧母,跟随姑母长大,个头矮小,从小便献身宗教。14岁开始布道,擅长演讲。17岁进入神学院,成为一个职业传教士。1855年来到中国,先到上海、南京等地,1861年来到华中重镇汉口。他在汉口整整生活了51年,80岁才从汉口回到威尔士。1931年在他百岁诞辰日时,汉口特为他修建一座礼拜堂,叫“格非堂”,1951年改名为“荣光堂”。</p><p class="ql-block">李德立看中了杨格非的赫赫名气,故而被推举为 牯岭"大英执事会"委员。由此,杨格非和施伯衍每年夏天都来牯岭避暑,汉口峡,长冲河畔时常留下他们翁婿与孩童们的身影与笑声。</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我们来到一号垴的三栋别墅前。眼前的是154号别墅(原汉口峡34号),一层石砌。褐色的石墙,与周围的山体浑然协调。北斗星酒店将这栋楼取名为紫霄阁。</p> <p class="ql-block">这栋别墅为153号,(原汉口峡33号),现在北斗星酒店称为“紫云阁”。</p> <p class="ql-block">推开木栏门,我们来到李德立开辟庐山的第一栋别墅:原汉口峡32号,现152号别墅。北斗星酒店称之为“紫玉阁”。</p> <p class="ql-block">汉口峡路32号别墅建筑面积220平 方米,中间突出个封闭式门廊,以门廊 为中轴,左右对称地建有封闭式外廊。 外廊左右有两个石拱券,与门廊的拱券 一致,都略刻饰线,这使石头砌成的拱券弧线更富有韵律,反映了19世纪世界建筑思潮对古典建筑传统的继承之中的简略,这也符 合高山别墅所需要的轻松、浪漫情调。</p> <p class="ql-block">别墅的外观有个引人注 目的地方,即门廊的檐下山墙中间有块石刻:"1900"。这是它的建筑年代。准确地说,这是此别墅重建的年代。李德立在《牯岭开辟记》中记载:1894 年春季,他组织了汉口的英国传教士共 5人上庐山勘地。1895年春,李德立 购得"租地"之后,首先在牯岭"租地"的是汉口的英国苏格兰圣经会,经办人是该会的传教士兼新闻记者计约翰(Archibald John)。"苏格兰圣经会在牯岭建筑了一个临时木 房",这是由传教士"米尔乌监工而修成 的"。一日,李德立在山麓正要与妻子孩 子等上牯岭一游,"正要上山的时候,米尔乌的差人,急急地跑来报告说:山巅上已发生了暴动,房屋烧了,产业毁 了"。山民们烧毁房屋的理由是,洋人在此处建屋断了他们的"龙脉",将殃及子孙后代。</p> <p class="ql-block">由于庐山山民不满李德立作为英国殖民者的身份购买庐山“租地”,借助中国古老的神秘文化的传说,发泄他们的愤怒。李德立在庐山第一栋别墅就这样成为庐山山民怒火中的灰烬。</p><p class="ql-block">1896年,英国汉口苏格兰圣公会将此 地皮转为计约翰所有。1897年2月15日,此地皮转售上海的英国苏格兰圣经会。1900年,该会在原木构别墅的地基 上,建了一栋石构的公寓式别墅。上海的 英国传教士看中的就是这堆灰烬的凝重的祭奠意义。1920年5月3日,时任汉口英文《楚 报》社长的计约翰,又将此别墅购下。这 块地皮,仿佛从他手中飞走了22年,又降 落到了他的手心。</p> <p class="ql-block">现在李德立开辟庐山的第一栋别墅的台阶上,我们在沉思,一个人改变了庐山的历史,一栋别墅,记载了庐山的历史风云。当年的租地人和建设者,他们把西方文化带到了庐山之巅牯岭,变荒凉为闹市,他们虽然是西方殖民侵略、宗教侵略的十字军,却因为历史的错位成为中国早期现代化运动的同道者和参与者。</p> <p class="ql-block">行走在别墅群里,探寻着历史的足迹,山风依旧。</p> <p class="ql-block">走出别墅群,我们又沿着石阶前去汉口峡源头的蓄水池。</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据吴宗慈《庐山续志稿》载:庐山管理局为居民饮料清洁与开辟水源及消防起见,于二十三、四年时,即在汉口峡地方,建筑一45万加仑容量之大蓄水池,为钢骨水泥之建筑,其水之来源,则由高处涧谷中所汇集之山泉,由蓄水池接管至各处供给取用。管理局还制定了《江西省庐山管理局自来水给水规则》,并经省政府992次省务会议批准。(1加仑等于0.003785吨,450,000加仑等于1703.25吨)据老一辈庐山人说,当年为了保护管理好汉口峡蓄水池,专门在庐山管理局行政机构里设置一名管理员,负责蓄水池的保护和管理,有职数编制,固定薪水。还专门配备了一只警犬,犬粮等生活费也纳入管理局财务,每月定期由自来水管理员负责领取。</p> <p class="ql-block">到了1946年后,牯岭有蓄水池3座,蓄水量达90万加仑。1947年又在汉口峡加修一座20万加仑的小蓄水池。充分的保障了牯岭地区的饮用水供应。至今,这些蓄水池仍在发挥牯岭居民和游客的生活保障作用。</p> <p class="ql-block">离开汉口峡蓄水池,我们来到建于上世纪七十年代初的大月山水库。山青青,水悠悠,山风如歌,岁月如诗。</p> <p class="ql-block">在大月山水库到芦林湖的路上,我们发现不少地段裸露出大量被开采的岩石剖面。据说,这些岩石剖面都是当年牯岭建别墅所开采的墙面石留下的遗迹,在这里开采的岩石,主要用于牯岭东谷地区所建别墅的墙体墙面和围墙与驳坎。这些山痕,既是岁月的留痕,也是庐山历史文化的遗迹点。</p> <p class="ql-block">“庐山的历史遗迹,以其独特的方式,融汇在具有突出价值的自然美之中,形成了具有极高美学价值的、与中华民族精神和文化生活紧密相联的文化景观。”‌——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世界遗产委员会</p><p class="ql-block">汉口峡,一号垴,李德立开辟庐山的第一栋别墅就建在这里。尽管建了又毁,毁了又建,随即几十年间上千栋别墅群给庐山留下了丰厚的文化自信。站在牯岭街后的松树路上,远眺汉口峡,一号垴上的三栋别墅掩藏在绿树丛中,并不起眼,可在庐山百年历史的别墅群中,它永远是一颗闪亮的星星!</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