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去年的金秋十月,那是一个硕果飘香的时节。在这段美好的日子里,全县各级各类学校的教研活动开展得轰轰烈烈。那时我接到县教研室通知,要准备一节示范课去一乡镇中学送教。临危受命,仅用两天时间我匆匆忙忙准备了一节课,就忐忑不安地随教研室一行来到一乡镇中学交流学习。</p> <p class="ql-block"> 对于一个经常穿梭在人员密集、空间有限的人来说,来到乡下,一走进校园,瞬间给人一种豁然开朗、耳目一新的感觉:校园环境新,师生面貌新。初来乍到,稍作休息后,上课铃就响了。刚走进教室,孩子们个个都露出欣喜的表情。“同学们好,看我给你们带什么来了?”话音刚落,孩子们都伸长了脖子,瞪大了眼睛。我把搜集到的立体模型一股脑儿都倒在桌面上。什么薯片桶、牙膏盒、冰激凌托、茶水杯、魔方等等都有。应该是 “圆锥”?“圆柱”?“正方体”?“长方体”?“球”?,孩子们七嘴八舌地议论着。刚才的矜持、怯场全跑光了。</p> <p class="ql-block"> “知道我们今天要学习什么吗?”“立体图形与平面图形!”同学们异口同声地回答。“谁愿意上台来分类摆放好?”有几个聪明、胆大的小男生争先恐后的跑上台来一一分类并演示讲解……,一堂课很快在讨论交流、展示测评的默契配合中愉快结束了。看着孩子们意犹未尽的眼神,我的心里满是感动。</p> <p class="ql-block"> 接下来又认真聆听了两节数学课,下午是评课、反馈的环节。在与领导们汇报的时候,让提一些可行的建议。我诚惶诚恐地说出了自己的一些想法(自己做的也未必到位),课堂上如果多一些互动:提提问、交流和展示,再加上适时评价、巩固深化,拓展归纳会使整个课堂更进一步的升华。提问的面儿再大一些,涉及的点更广一些,让学生感到上课是一种乐趣。把知识教活,而不是把本该活泼的课堂变得死气沉沉。</p> <p class="ql-block"> 为啥这样说呢?因为常听到教数学的老师这样感慨:我讲的头头是道,你听的莫名其妙;我讲的津津有味,你听的昏昏欲睡。总之说到底:老师一味的讲,学生该不会还是不会。我们该如何摆脱“涛声依旧”的困境?是“重复昨天的故事”,还是做一番新的探索?我想多研究一些新理念让学生思考,让学生观察,让学生表述,让学生总结。真正让老师走下来,学生动起来,课堂活起来。</p> <p class="ql-block"> 其实,教育无非就三件事,一、掌握知识,二、提高能力,三、发展素养。土豆炖土豆还是土豆,加入牛肉才是美味佳肴。我们讲课当中要加入好的新的元素,真正让学生由被动学会到主动会学,这样学生才能兴趣盎然。</p> <p class="ql-block"> 那天,该校的教研主任做总结时说:一堂好课的评判标准是,问题设置得当,学生活动充分,目标达成有效,思维得到提高。他这样点评课堂教学:教学过程大观念,教学活动重实践,抓好常规促发展,学生评价应多元。应将新课标学习内化为基本功,体现在课堂上,评价多元化,不仅有对错,还要有评语,有反思,真正对老师有帮助。相信学生、解放学生、利用学生、发展学生,才是教育智慧的源泉。</p> <p class="ql-block"> 最后他言辞恳切地对我们一行人寄予厚望:送教下乡,就是要送去积极的专业精神,送去先进的教学理念,送去优秀的教学经验,送去可操作的教学方法。</p> <p class="ql-block"> “听君一席话胜读十年书”,很惭愧,这哪里是送教下乡做示范,分明是给自己充电的加油站。这次经历,是磨砺,更是成长。教学改革只有进行时没有完成时,希望我们老师都能潜心钻研,勇于探索,躬行实践,当遇到问题时,多一分厚积薄发的实力。</p> <p class="ql-block"> 引路靠贵人,走路靠自己,成长靠经历,渡人先渡己,与诸位共勉。</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