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不白书话:王鹏程《1924:鲁迅长安行》

龙行(李不白)

<p class="ql-block">  老王又出新作了,他是我在广西师大读研究生的同学,他和猕猴桃先后考上清华大学中文系博士,从此实现凤凰涅槃,鱼跃龙门。而我因为英语差6分与北大图书馆学王子舟先生失之交臂,重回母校读博,毕业后再次沉沦到地方院校原地踏步,被揉搓摩擦,只有躺平磨刀,一晃十几年都过去了。</p><p class="ql-block"> </p> <p class="ql-block">  猕猴桃(张耀宗)清华毕业后先是在北京印刷学院出版社工作几年,后来还是回到他老家江苏南京的晓庄学院任教。师大读书时,我俩的床铺是顶头睡,他是八零后。活泼好动,本科是徐州师大中文系,他爱喝牛奶,爱吃猕猴桃,且是家里唯一的男丁。读研时,有扬州土豪向他父亲提亲,愿意送一栋楼,加豪车要猕猴桃娶他女儿为妻。猕猴桃父子断然拒绝。这十多年猕猴桃很少联系我,如今他的孩子大概也上中小学了吧。</p><p class="ql-block"> </p> <p class="ql-block">  鹏程是陕西人,他好像研究生毕业当年就考上清华解志熙的博士。读研时他喜欢到我宿舍找老乡朱富林聊天,一来二去,我们就认识了。他的研究对象是文学陕军。什么贾平凹啊,陈忠实呀,废都啊,白鹿原呀,他不仅熟读其作,而且都是陕西老乡,他还见过其人。他的博士导师我也略知一二,原来是河南大学教授,因为和关爱和教授组团研究解放区文学,成果斐然,被清华大学挖去做了博导。我不太记得是否听过他讲课,但我记得当年和同学姚艳艳一起去他家拜访过,十分谦和平易的一个君子。当时他大概也就是三四十,他的妻子刚刚生小孩,好像是一个女儿。说实话,读研时,我对鹏程印象一般,就记得他一到宿舍就叼着烟卷,调侃老朱,以及点评文学陕军和师大研究生群体的奇闻八卦,他给我的印象有点玩世不恭,目空一切的样子。</p><p class="ql-block"> </p> <p class="ql-block">  我2011年最后一次去北京考博时,是猕猴桃和王鹏程俩人接应,我们还在清华附近的一家餐馆吃了一顿便饭,我带了一萝一公斤的六堡茶给他俩喝。鹏程毕业后先是回咸阳师院教书,后来又调到西北大学中文系任教。他一直沉浸于学术,没有辜负清华的牌子和他桀骜不驯的天性,如今都混成了博导,并且硕果累累。文学陕军都成了他常来常往的朋友。当年一起读研,吃饭的我们,鹏程人如其名,真的鹏程万里了。猕猴桃一直杳无音信,但我心里一直惦记着。至于我倒是龙卧苍梧几乎变成卧床不起了,一笑!</p><p class="ql-block"> </p> <p class="ql-block">  吃鲁迅饭的我所知的前辈有钱理群,很久没有消息了。上海的陈思和也研究过鲁迅。我考研时报的是复旦大学,有一本必读书就是钱理群的《中国现代文学三十年》,我反复读了有四五遍。钱的文笔有生气,见个性,也有思想深度,我当时被电到了,以至于后来写李不白论世,神不知鬼不觉,猪鼻子插葱也要装鲁迅。没想到,鹏程这几年从文学陕军转到鲁迅研究。鲁迅是主流认可的一个现代文学的开山鼻祖,奠基人物,性格倔的像一头斗牛。他在民国大学教书,收入很高,但他不是死于安乐,而选择生于忧患,终生都在忧国忧民,不为君王唱赞歌,但他也看不惯底层中国人的愚昧和残忍。实际上,他是通过文章上下内外一起批判,反思,总结这个民族的劣根性,所以他死后被公认为民族魂。2019年旷日持久,长达三年的疫情让我和鹏程有了更多更深的交流,他也是“非苗族”,我们因此保持联系,互通信息。西安后来也封城几次,我不知他最后坚持到底没有,反正对于瞎折腾我们是一致的深恶痛绝,因此,隔着几千里,我们都是同一条战壕的战友。疫情结束后,我们的联系反而越来越少了,大约是共同的“敌人”嗝屁的缘故吧。</p><p class="ql-block"> </p> <p class="ql-block">  早上在他朋友圈,发现新著推介,他别出心裁,挖掘出鲁迅1924的长安行,分析鲁迅的生命轨迹,心灵路程,以鹏程的自由思想,(后来他和我都很崇拜陈寅恪),我想大作一定不会太平庸,在新材料,新视角的基础上他一定会有新发现,新观点,这碗鲁迅饭他吃定了!刚刚从鹏程大作的片段中得知,鲁迅是1924年和一群民国大师组团到西安讲学了,他在此主讲中国古代小说史,讲稿就是后来被称为现代学术典范的《中国小说史略》的蓝本。鲁迅的西游记总共36天,在长安呆了21天。他在西安期间,除了传道授业,喜欢到旧货古玩市场淘宝,饶有兴致的看秦腔,甚至过把瘾就死的吸鸦片。他还为“易俗社”拟了“古调独弹”的题词。好几年前,在微信群里遇到易俗社的秦腔传承人韩利霞女士,她的《三娘教子》是经典剧目,没想到她所在的易俗社还和鲁迅有这么一段渊源。不过,鹏程说鲁迅长安行的初衷是为创作长篇历史小说《杨贵妃》做前期准备工作,相当于作家体验生活,现场热身,但身临其境后,他发现此西安已非彼长安,时移世易,物是人非,汉唐气象早已淹没在乱世的纷争中。眼前只有军阀的飞扬跋扈,生民的穷困潦倒,未央宫没了,华清池无人了,他的《杨贵妃》也在失望中流产了。终其一生,鲁迅小说只有短篇,而无长制。</p><p class="ql-block"> </p> <p class="ql-block">  我们都知道鲁迅生于盛产师爷的绍兴,习惯在南方混,北方也要在帝都混,谁懂他还去过黄土高坡的陕西,要去探秘明皇李隆基和玉林杨贵妃的爱情往事,尽管只有短短21天的长安日子,但鹏程不写,长安的鲁迅,鲁迅的长安,中国小说史的落笔处恐怕要淹没在岁月的长河,被历史的尘埃覆盖了……</p><p class="ql-block"> 2024.9.24 李不白草于苍梧之野</p><p class="ql-block">​附:《鲁迅长安行》简介链接</p><p class="ql-block">https://mp.weixin.qq.com/s/-MBlAkFXvvVftFTtBZkrK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