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走啊走,我们穿越了风风雨雨,终于来到了传说中的江南第一巷——青果巷!据说,每一块青石板都承载着一段奇妙的故事……</p> <p class="ql-block">青果巷,旧称“千果巷”,是常州古老街巷之一,始建于明万历九年(1581年)之前,享有“江南名士第一巷”的美誉。它位于常州老城区中部偏南,南临古运河,东起正素巷,西至晋陵中路,直通南大街商业中心,北至古村。整个街区东西长约400米,南北长约200米,占地面积约8.7公顷。</p> <p class="ql-block">青果巷的历史可追溯至宋朝,早在明万历九年(1581年)之前便已存在。街区内的建筑大多为明清及民国时期遗存,包括1处世界文化遗产、3处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5处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6处市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以及39处一般不可移动文物。这里分布有名宅故居、祠庙殿宇、桥坊碑石、林泉轩榭、古井码头、戏楼剧场、学堂校舍,是常州国家历史文化名城的“活化石”,呈现出“河襟南北,街贯西东”的街巷格局和“古巷通幽,人家枕河”的江南神韵。</p> <p class="ql-block">青果巷街区内的建筑以明清及民国时期为主,拥有1处世界文化遗产、3处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5处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6处市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以及39处一般不可移动文物。这里分布有名宅故居、祠庙殿宇、桥坊碑石、林泉轩榭、古井码头、戏楼剧场、学堂校舍,是常州国家历史文化名城的“活化石”,展现出“河襟南北,街贯西东”的街巷布局和“古巷通幽,人家枕河”的江南韵味。</p> <p class="ql-block">青果巷是常州古老街巷之一。昔日运河由文亨桥入西水关,经东西下塘,穿城而出东水关蜿蜒向东。青果巷临城区运河段,曾是南北果品集散地,沿岸开设各类果品店铺,故有“千果巷”之称。《常州赋》云:“入千果之巷,桃梅杏李色色俱陈。”后运河改道,巷名依旧。常州方言“千”、“青”难辨,遂成“青果巷”。</p> <p class="ql-block">青果巷乃常州文脉之地,文风自唐代兴起,簪缨世家聚居,书香盈巷,墨迹飘河,先后走出近百名科举才俊和一大批近现代名人,遍及政治、文学、艺术、教育、实业、科学等多个领域,被誉为“江南名士第一巷”。</p> <p class="ql-block">天宁寺位于江苏省常州市内红梅公园南侧,天宁区罗汉路1号。天宁寺始建于唐朝贞观、永徽年间,初名广福寺。北宋政和元年(1111年),改为现名。崇尚佛教的乾隆皇帝六下江南,曾三次到天宁寺拈香礼拜,并御笔题写“龙城象教”的匾额。</p> <p class="ql-block">天宁古刹钟声远,塔影参差映碧空。千载风云话往事,心随梵呗入禅宫。</p> <p class="ql-block">天宁寺以五大著称:殿大、佛大、钟大、鼓大、宝鼎大。寺内主要殿宇有八殿、二十五堂、二十四楼、三室、两阁等建筑,总面积超过110亩。天宁寺作为全国重点保护寺院,与镇江金山寺、扬州高旻寺、宁波天童寺并称为中国禅宗四大丛林,以其“殿宇巍峨壮观、佛像高大庄严、历代名僧辈出、法会闻名遐迩”而赢得“东南第一丛林”的美誉。</p> <p class="ql-block">从山门起,天宁寺沿中轴线依次排列天王殿、大雄宝殿、玉佛殿、三宝殿和天宁宝塔,罗汉堂分设东西两侧,象征中国佛教四大道场的文殊、普贤、观音、地藏殿各据一角,殿堂楼阁长廊相连,寺塔合璧,形体典雅,构建精巧,构成了一座佛教特色与现代风格相结合的建筑艺术精品。</p> <p class="ql-block">天宁宝塔坐落于天宁寺建筑群中轴线后方,采用唐宋楼阁式风格,建筑面积2.7万平方米,总高153.79米,塔高为世界佛塔之最。从底层地宫到顶层钟楼,整座宝塔以佛教文化为主线,以福建木雕、扬州漆器、惠安石雕等手工艺术为表现手法,巧妙诠释了大乘佛教的诸多教义。佛塔的建成,与北方云岗大佛、中原龙门大佛、西方乐山大佛、东方灵山大佛、南方香港天坛大佛遥相呼应。自天宁宝塔落成开放以来,每年登塔的远近游客超过10万人次。</p> <p class="ql-block">天王殿是一座重檐歇山顶结构的古建筑,高约23米,宽30多米,七楹,面积790平方米。屋顶的“龙吻脊”上,两边各有一条巨型蟠龙,使用了清代御窑专制的72厘米大方块共30多块雕刻拼成,远眺犹如天龙飞舞。殿上出檐下悬挂着由中国佛教协会会长赵朴初居士题写的“天王殿”匾额;第二个出檐下的“不二法门”题匾,系清代翰林院编修、吴县书法家冯桂芬所书。</p>
<p class="ql-block">天王殿内正中设佛龛一座,集雕刻艺术之大成。龛内前面供奉南无当来下生弥勒尊佛。正对弥勒佛的门楣上有一块木质匾额:“笑我将来”,此匾是天宁禅寺方丈松纯大和尚亲笔书写的,佛龛背后供奉护法韦驮尊天菩萨。殿内东西两侧供奉了四尊四大天王像,像高7.8米,连同神台高9.1米。</p> <p class="ql-block">天宁禅寺大雄宝殿重建于清光绪年间,为重檐歇山顶式的仿宋建筑,殿高九丈九,进深八丈多,面积1038.61平方米。其飞檐戗角,巍峨宏伟,气势非凡。殿内有12根蚬木大主柱,每根高18.35米,直径80公分,支撑殿顶大梁,这些蚬木由清末著名政治家、企业家和福利事业家、洋务运动代表人物盛宣怀捐赠。</p>
<p class="ql-block">大殿外悬挂多块木质匾额:“大雄宝殿”“龙城象教”“常随佛学”“觉王宝筏”“慈航普渡”。其中的“龙城象教”四个大字是乾隆皇帝第三次到天宁禅寺拈拜时御笔亲题的。“龙城”为常州之雅名,“象教”意为佛教。此匾是乾隆皇帝对天宁禅寺法规严谨、仪式隆重的肯定,含有褒扬奖掖之意,称颂本寺是常州以佛的形象教化僧人和信众勤于修持,与人为善的一方净土。</p>
<p class="ql-block">殿中正面供奉三尊大佛,像高5.5米、加莲花座、连同须弥台一起高11米。居中为娑婆世界的释迦牟尼佛。大殿东西两侧供奉二十尊护法诸天,以高大、端庄、奇特的塑造工艺细腻而著称。大殿内面北的是海岛观音群雕,共有127尊彩塑菩萨像。这面壁塑分为天、地、海三层,以山峦起伏,海涛汹涌为背景。最上一层的一尊形容枯槁、瘦骨嶙峋的就是释迦牟尼成佛前在雪山茹苦修行的状态;中间一层坐在麒麟上的是地藏王菩萨。群像中心人物是赤着双脚,立在鳌头上的观音,她手持杨枝净水瓶,内装甘露水,用以救人百病,表现出“普渡众生”的风范。其左边侍立着双手捧有宝珠的龙女,右边有向观音合十参拜的善财童子。民间俗称的“金童玉女”就是指的善财童子和这位龙女;最下一层为“海”,两侧为来南海朝拜的十八罗汉。此外还有诸如四大天王、文殊、普贤菩萨等诸多佛教人物。</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