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走出拉萨贡嘎机场,回头再看</p> <p class="ql-block">纯净的蓝天</p> <p class="ql-block">先去山南—吐蕃的发源地。之所以称为山南是因为该地区在冈底斯山以南。与印度、不丹接壤</p> <p class="ql-block">有山有水,初上高原,立刻被迷住了。这里被誉为西藏粮仓。这里有西藏第一座正统寺庙,第一卷经书。也诞生了第一块农田,第一座村庄,第一位赞普,第一座宫殿。是藏民族的摇篮,藏文化的发端。</p> <p class="ql-block">第一个参观的寺院是位于泽当镇南郊外的昌珠寺,距今已有1300多年的历史了。曾为松赞干布和文成公主在山南的冬宫。昌珠寺主要建筑为措钦大殿,大殿由殿前廊院、大殿、围廊三部分组成。殿门西向,其底层布局和形制与拉萨大昭寺相仿,宽3间,深3间,中间为经堂。</p> <p class="ql-block">里面不许拍照。。沿殿依次是措钦拉康、甘丹拉康、护法拉康、喜珠节拉康、塔殿、达金拉康、曲结拉康、脱吉拉康、赤巴拉康、德谢拉康、乌金拉康、通确拉康等12座佛堂。东西并列的是曲结、措钦、脱吉拉康三殿,正中是措钦拉康殿。各殿均供奉佛像,其主供佛像各不相同。</p> <p class="ql-block">措钦拉康殿供奉三世铜铸佛像,两侧塑有十大菩萨的立像。曲结拉康供奉松赞干布、文成公主、赤尊公主塑像,造型颇具唐代风范。</p> <p class="ql-block">昌珠寺是格鲁派寺院</p> <p class="ql-block">这里藏有许多珍宝,其中珍珠唐卡至为珍贵。</p> <p class="ql-block">三殿周围设有根据佛教仪轨而建的转经廊道。大殿二层有达赖行宫和贵族专用的休息室。南、北、西三面有古代壁画和塑像,所绘内容有佛教故事及五世达赖、固始汗、桑结嘉措的画像。</p> <p class="ql-block">雍布拉康,西藏的第一座宫殿。“雍布”在藏语中意指“母鹿”,就是指扎西次日山形像一只静卧的母鹿,“拉”意为后腿,“康”意为宫殿,合在一起,雍布拉康就是“母鹿后腿上的宫殿”的意思,也有“母子宫” 或“母子庙”的意思。</p> <p class="ql-block">公元前2世纪,雅砻王统第一代赞普——聂赤赞普就在乃东县东南约5km 处的扎西次日山上,创建了藏族历史上的第一座宫殿——雍布拉康,正如民间传说云:“地方莫早于雅砻,房屋莫早于雍布拉康,国王莫早于聂赤赞普”</p> <p class="ql-block">早期,这座宫殿成为历代雅砻部落首领的王宫,而不是一座寺庙。至公元7世纪,藏王松赞干布统一高原,迁都拉萨后,在雍布拉康宫殿两边修建了两层楼的殿堂,殿堂的底层作为佛殿,二层设为法王殿。雍布拉康由此也逐渐演变成了一座集佛殿、寺庙于一体的建筑。</p> <p class="ql-block">后来成为松赞干布和文成公主在山南的夏宫。据传文成公主进藏后的第一个夏天就是在这里度过的。</p> <p class="ql-block">俯瞰山下,一派田园风光。富饶祥和</p> <p class="ql-block">五世达赖喇嘛阿旺·罗桑嘉措时,在雍布拉康后部雕楼式的建筑上加修了四角攒尖式的金顶,改为黄教寺院。15世纪,宗喀巴弟子克珠顿珠在雍布拉康北七里处修建了日乌曲林(属格鲁派在山南地区所建十三林之一),并由该寺管理雍布拉康事务。</p> <p class="ql-block">这个有说法,可惜我忘了</p> <p class="ql-block">看到一只大蜥蜴</p> <p class="ql-block">很漂亮</p> <p class="ql-block">山南市博物馆</p> <p class="ql-block">藏王墓群—西藏最大的吐蕃王陵</p> <p class="ql-block">空中俯瞰</p> <p class="ql-block">藏王墓位于琼结宗山的西南方,是公元 7-9 世纪各代吐蕃赞普的陵墓群,整个陵墓群面积约一万平方米,高出地表约10米左右;墓顶呈平顶形,跟内地馒头形封土显然不同;封土夯实,夯层清楚,每层厚度约20-40厘米。</p> <p class="ql-block">藏王墓是迄今为止发现的规模较大、保存较完整、史书确切记载的吐蕃藏王陵墓群。历史记载,十多位藏王在此长眠。</p> <p class="ql-block">荒草凄凄</p> <p class="ql-block">青稞熟了</p> <p class="ql-block">返回时看到一头小牛,问了一下,它两岁</p> <p class="ql-block">敏珠林寺,藏传佛教宁玛派(红教)的六大寺庙之一,位于西藏自治区山南地区扎囊县,初建于公元十世纪末,是由宁玛派高僧卢梅·楚臣西绕修建。</p> <p class="ql-block">这只小狗和大家互动交流甚是友好</p> <p class="ql-block">敏珠林寺占地面积约10万平方米,主要佛殿为祖拉康。敏珠林寺以注重研习佛教经典、天文历法、书法修辞及藏医、藏药等而闻名全藏,历年的《藏历年表》均出于此。敏珠林寺以片石砌筑的墙体在西藏也是极为有名,对研究西藏建筑艺术和建筑风格也有很高的价值。</p> <p class="ql-block">文革期间,其他两所寺院——多吉扎寺和白日寺被毁,敏珠林寺虽然亦遭到极大破坏,但基本格局得以保存,1983年以后对寺院进行了修复。</p> <p class="ql-block">大殿地面维修,西藏传统方式,两组人轮流夯砸地面</p> <p class="ql-block">一边唱一边有节奏的夯砸,可爱极了</p> <p class="ql-block">坐落于扎囊县江北岸的桑耶寺,是西藏第一座著名佛教寺院,自创建迄今已有一千二百多年的历史,是吐蕃时期最宏伟、最壮观的建筑。桑耶寺的藏文意思是“无边寺”、“存想寺”,全名为“桑耶敏久伦吉朱白祖拉康”。</p> <p class="ql-block">它揉合汉、藏、印三种建筑风格为一体(第一层为藏第二层是汉第三层是印),寺内珍藏和保存着自吐蕃王朝以来各个时期的历史、宗教、建筑、壁画、雕塑等文化遗产。正如《贤者喜宴》所说:“此寺系一难以想象之建筑。此世间无以伦比之寺院”。</p> <p class="ql-block">桑耶寺不仅在西藏佛教史上占有重要地位,而且对西藏的政治、历史、经济、文化产生过重大影响。自公元八世纪初至十世纪后期,这里一度成为吐蕃王朝的统治中心。藏王赤德祖赞曾建牙帐于桑耶寺附近的札玛止桑,金城公主也常住此地,赤松德赞就出生在札玛止桑,而且他的一生主要在这里度过。</p> <p class="ql-block">从楼上看出去</p> <p class="ql-block">多吉扎寺位于西藏雅鲁藏布江北岸,贡嘎县境内。</p> <p class="ql-block">宁玛派在前藏的两座著名寺院(即∶敏珠林寺、多吉扎寺)</p> <p class="ql-block">藏传佛教著名寺院,为六大宁玛派寺院之一。‘多吉’乃‘金刚’之意,‘扎’意为‘石山’。寺名由后山上的自然金刚图形而得名,有译为‘多吉札寺’。多吉扎寺,全称土登多吉扎寺。</p> <p class="ql-block">玛派教法之远传佛语部传承自成一派;伏藏部中主修北传伏藏,兼修白玛列哲哉、甲相崇、强达·扎西度杰等掘藏师的伏藏,汇集有五十多卷;净相部中专修五世达赖及五世仁增钦波等的净相密法。</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