色季拉山观景台及鲁朗林海风景区是G318国道上相隔不远的两个观景点。<div>色季拉山观景台:在这里能够远眺南迦巴瓦峰,这座神秘的山峰时而云雾缭绕,时而露出其雄伟的身姿,给人以震撼之感。观景台周围能看到五彩斑斓的经幡在风中飘动。<br>鲁朗林海风景区:在这里能看到大片茂密的森林,云杉、松树等各种树木交织在一起,远处的雪山在蓝天的映衬下显得格外圣洁,与林海和田园共同构成了一幅美丽的画卷。<br></div> 2024年8月25日下午2点,我们的旅行团来到了色季拉山观景台。 观景台不远处的山上有雷达站,属于军事设施,无人机禁止在这里起飞。 进入观景台内,目光首先被那牛头雕塑所吸引,牛头的形状象征着吉祥如意,牛头下面的钟用于祈福平安、祈求吉祥如意。7782海拔标志牌仿佛在向人们诉说着这片土地的高远与神圣。它不仅仅是一个数字的标识,更像是一座连接天地的桥梁,让人对远方的南迦巴瓦峰充满了敬畏与向往。 观景台中央的小舞台成为了焦点。这个自行搭起的小舞台虽然简约,却充满了艺术的气息。两个粗犷豪放的汉子极为卖力又尽情地高歌着。他们的歌声雄浑有力每一个音符都充满了激情与豪迈,让人感受到这片土地的质朴与热情。 牦牛雕像处也有一个“318此生必驾标志牌”,标志牌下面的牌子有两个海拔信息,南迦巴瓦峰7782,色季拉山海拔4728。 游人兴奋地在南迦巴瓦峰形状的雕塑群旁合影留念,仿佛要将这份与大自然的邂逅永久珍藏。 这块牌子上写着:“色季拉山垭口海拔4728米,是观赏南迦巴峰的最佳位置之一。南迦巴瓦峰终年积雪,云雾缭绕,在每年4月到10月雨季期间很难一睹真容。人们常用“十人九不见”来形容南迦巴瓦峰因此它也被称为“羞女峰”。观赏南迦巴瓦峰最佳季节是每年的十月底到来年的三月。 镜头的远方是云雾缭绕遮掩住的南迦巴瓦峰,镜头前方是游人用石块垒砌的玛尼堆。 南迦巴瓦峰是一座令人惊叹的神秘高峰,海拔7782米,是西藏最神秘的雪山。 承蒙老天眷顾,今天我们非常幸运的一睹“羞女峰”真面目。 南迦巴瓦峰宛如一位圣洁的女神,屹立在天地之间。 它的山体巨大而雄伟,峰峦起伏,云雾缭绕,山峰时而被云雾遮掩,若隐若现,如同仙境中的幻影,给人一种神秘莫测的感觉。 <br> 它的周围是连绵的山脉和广袤的大地,与南迦巴瓦峰相互映衬,构成了一幅壮丽的山水画卷。 山间的云雾如同轻纱一般,缓缓飘动,给山峰增添了一份灵动之美。 而那湛蓝的天空,则如同一块巨大的宝石,为南迦巴瓦峰提供了最美的背景。 色季拉山口旁边的G318国道宛如一条灵动的丝带,蜿蜒于崇山峻岭之间。与蓝天白云和巍峨的雪山相映成趣。<div>这条公路既承载着旅人的向往,又为这片壮丽的土地增添了一抹别样的风景。</div> 色季拉山西坡的本日拉山,是西藏苯教的圣地,为西藏四大神山之一。从远处眺望,本日拉山在蓝天白云的映衬下,轮廓雄伟壮观。 我费了好大的劲才气喘吁吁的爬到山腰。 这里有一处五彩经幡,五彩经幡上蓝、白、红、绿、黄五种颜色交相辉映,绚丽而夺目。经幡在风中猎猎作响,仿佛在向天地传达着人们的祈愿。<br> 五彩经幡有着重要的用途。蓝色象征蓝天,白色象征白云,红色象征火焰,绿色象征绿水,黄色象征土地。<br> 经幡被认为是连接神与人的纽带,当风吹动经幡时,就相当于将人们的祈祷和祝福传达给上苍神灵。它们承载着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对家人的祝福、对大自然的敬畏,为这片神圣的土地增添了神秘而庄严的氛围。<br> 在色季拉山垭口不远处,是鲁朗林海风景区。在这个景区无人机可以自由飞翔。<div>高空俯瞰景区观景台。</div> 无人机视野下的林海广袤无垠,一眼望去,郁郁葱葱的树木连绵不断,仿佛一片绿色的海洋。 远处,雪山皑皑,与林海和田园相互映衬,构成了一幅壮丽的画卷。在蓝天白云的衬托下,雪山显得更加圣洁高远。 G318国道两侧是茂密的森林,绿树成荫,充满生机。 鲁朗林海田园风景区宛如人间仙境,是大自然与人文的完美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