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东坎西街头记事(十)西街洋井

西街范大(范后安)

<p class="ql-block">  水是生命之源。</p><p class="ql-block"> 按照中国人居住习惯,大凡是人群集聚的地方,无论是城市还是村庄,都会依傍河流,挖掘水井,维持人们日常生活的吃用。我们老东坎街也不出其例,上世纪六十年代,除了一条日夜奔流的母亲河前河外, 老街上也曾有两口水井,一口井在东街的浴室巷里,另一口井则在西街德隆巷与猪市巷的交界处一方天井中,井水清澈纯净,相传我们西街这口井比东街那口井出水甜。</p><p class="ql-block"> 走在老西街的猪市巷,远远就可看到竖在井台上方高四五米处,有1.5米长宽挡雨挡灰的人字头木板瓦,古怪的有点像古时候山寨嘹望哨那样,老旧了的木板瓦已呈深褐色,孤零零的靠四条木腿撑在井台上,它主要任务是给井口挡雨挡杂物,多少也能给井台上劳作的工人挡上一点夏日阳光。木板瓦的下面是一铁滑轮,一根铁掀柄粗的麻绳通过滑轮挂在两边吊着水桶,再下方就是我们称谓的"洋井",园形井口不足1米直径,有一次我鼓足勇气从井台向下望,足有十米之深,井四壁呈鼓形,井底漆黑,只见隐隐亮光,可能那就是水的波纹,没敢多看,因人小腿发抖。井台的东边就是一个约10米长6米宽2米高的水泥蓄水池,南北两边各配有3个大碗口粗的水龙头,水流足有现在的矿泉水瓶身粗。蓄水池的南、北、东三边都筑有一米寛的水泥边沿,平整光洁,供大家摆放水桶取水。而西边边沿则是与井口相邻,为取倒水方便,当时设计仅隔30公分左右,由于蓄水池高于井口近2米,人的高度一般只有1.7米左右,落差稍大,倒水翻水时难免漏水地面造成潮湿,加之此处恰是日照偏少之地,故这之间常有绿色青苔攀附井壁之上。移步井台向南5米望去,可看到有一间门朝北的泵房,专门机器抽水。洋井正常情况下的运作程序是:机器向地下抽水,两位操作工人相对站立在井口两边的高台上,上方滑轮下两端吊绳各吊一只木桶,一位工人先将南边这只空桶向井下按舀水,另一位工人则在对面将已上移到井口、北边的这只盛满水的木桶用力提起,再使尽全力甩倒入身旁高处的蓄水池,(纯属体力劳动)。跷跷板的杠杆原理,两个木桶此上彼下,通过一根绳子经过滑轮轮换取水倒水,源源不断。日复日年复年,那几位不惧烈日雨雪的拽绳工人,早已在这两只桶的上下舀倒、轮迴之间,挥甩自如练就成滿身腱子肉一张古铜色皮肤的大伯了。</p><p class="ql-block"> 说起这东西街“洋井”质量绝对上乘,那都是当年进口的水泥过去叫“水门汀”建成的,哪怕零下15度,周围的茅草屋檐下挂有1米多长的冰棍,也没见过井台井沿被冻酥过。记得井壁的南北两面上端右角,都刻有“1952年建”字样,当年我就曾想过,瞧不起它还比我年令大一岁。据说它是和中市桥的“洋亭、洋桥”一起建的,物资都是从上海等地运来的进口货,故市人认为这水泥是洋货,从而也称之谓“洋井”。</p><p class="ql-block"> 洋井是刚解放时政府为人民做的公益善事,从业人员有四位,头儿姓李,三位拽绳工人,一位收筹卖筹大妈。一大桶水卖2分钱,我家那小桶一副每次只收1分钱。洋井很少关门休息,除了每年夏天清洗蓄水池和没电例外。若有人问,为什么你记的这么清楚,那我要不客气的说一句:小时候,我和我的小伙伴经常去井台上抬水挑水,那里也是我们打闹玩耍,比赛抬水速度的好地方,那里的每一个水龙头我都曾亲手开关过。</p><p class="ql-block"> 西街洋井伴随着我们长大,它曾给予我们甘甜的乳汁,哺育了一方水土一代人。虽然西街头已拆迀多年,井水也已早被自来水替代,但它代表的是过去的岁月,沉淀着的是忘不了的旧日乡情,它流出的是家乡的味道,是藏在我们记忆里的抹不去的标志性建筑。</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