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编者按:李四光先生是中国现代地质学的开拓者和新中国地质事业的主要奠基人之一,他把一生献给了科学事业,献给了祖国和人民。同时,李四光先生一家可说是院士之家。李四光先生是中国科学院院士(地质学家),他的女儿李林是院士(物理学家),女婿邹承鲁也是院士(生物化学家)。2009年10月,小行星"李四光星"正式命名;2021年11月,小行星"邹承鲁星”正式命名。这在我国科学界被传为佳话。本书的口述者邹宗平女士出生于1953年,是李四光的外孙女。她与李四光共同生活了十八年,对其生活及工作经历有着最为直观和深刻的了解。这部回忆录亦从独特的视角进行了朴素而多彩、立体且生动的描述,既让我们看到李四光一生的艰苦奋斗和卓越贡献,又让我们看到一位慈祥的老人疼爱着外孙女,一直关爱、尊重和引导着晚辈的成长.鲜为人知的是,中国第一首小提琴独奏曲《行路难》由李四光所作,该曲谱现藏于上海音乐学院图书馆.李四光带领着我国科学家在石油勘探、地震地质研究方面进行了十分艰难却卓有成效的探索。行路虽难,但不屈不挠的开拓者总能找到通往成功的路径。</p><p class="ql-block">爱讲故事的爷爷</p><p class="ql-block">我的父亲邹承鲁和母亲李林都是20世纪的留英博士,20世纪50年代初回到祖国,邹承鲁在中国科学院上海分院生化所工作,李林的单位是上海冶金所。1953年,出生于上海不久的我经常被母亲带回北京探亲。或许是应了人们常说的“隔代亲”,外祖父李四光和外祖母许淑彬对我这个唯一的外孙女是百般疼爱,总是抱在怀里舍不得撒手,妈妈李林见此情景,想到自己不能朝夕陪伴年迈的父母,老人在北京必定十分孤单,因此回上海后和丈夫商量,把当时六个月大的我送到了北京。</p><p class="ql-block">我来到北京时,李四光已是六十四岁的老人,外祖母许淑彬是位个性特别爽朗的老太太,她说:“也别什么外不外的了,都是自己家里人,以后就喊爷爷奶奶吧,简单,听着亲切。"从此我就称呼李四光为爷爷、许淑彬为奶奶了。</p><p class="ql-block">儿时的记忆中,爷爷李四光总是很忙。那时候他已没有太多爱好,除了地质、数学和物理方面的专业书籍,武侠小说和其他杂书都无暇触及。但只要有空,爷爷就给我讲故事,虽非高大上的内容,听着却很有趣。记得爷爷曾讲过:</p><p class="ql-block">朱元璋本是叫花子出身,没多少文化,当了皇帝后常有很多文人墨客跟在身后拍马屁。一次下大雪,朱元璋带着一帮状元和进士们出城,大家风花雪月轮流吟诗作赋,有人奏请说:要不皇上您也来一首?朱元璋那天心情也特好,他即兴诵道:</p><p class="ql-block">上下一笼统,</p><p class="ql-block">井边大窟窿,</p><p class="ql-block">黄狗身上白,</p><p class="ql-block">白狗身上肿。</p><p class="ql-block">大学士们纷纷点赞:好,写得好!(一说这是唐朝一位名叫张打油的诗作。</p> <p class="ql-block">1889年10月26日李四光(李仲揆)出生于湖北黄岡,蒙古族人,他的祖父精通汉语,因家境贫寒,祖母带着儿子李卓侯(李四光之父)沿途乞讨,最后流落到湖北黄冈县回龙山的破庙里安身。当时还是科举时代,李四光的爸爸李卓侯白天砍柴度日,晚上刻苦读书,后与当地汉族女子龚氏结婚,二十三岁那年,李卓侯考中秀才,一时名声大振,随后他找个破庙办起了私塾,十里八乡的村民都把孩子送过来识字读书。</p><p class="ql-block">李卓侯育有四男两女,次子就是李四光(李仲揆)。当时全家靠着李卓侯教书攒下的几亩薄地为生,李四光的妈妈纺纱织布,贴补家用。李卓侯教书崇尚西学,门生众多。后人李士琦在《先考士略》中曾记载:李卓侯不喜教习那些如何升官发财的文章,尤其厌恶八股文,每天只潜心研究诗文古词,私塾里一时生徒门庭若市。李卓侯上课时神态丰富,有时讲到兴头上更是手舞足蹈,学生们也都欢欣鼓舞,如沐春风。如此新颖的教学方式效果甚好,学生中后来成为举人秀才者也不乏其人,如黄州人朱子云等。著名的林氏三兄弟林育英、林育南和林育蓉,幼年时都曾师从李卓侯,其中的林育蓉就是后来的林彪。 </p><p class="ql-block">李卓侯生性耿直</p><p class="ql-block">,不畏强权,一身正气,疾恶如仇,他不仅好为乡亲们打抱不平,而且和黄冈革命党人来往密切,并为日知会会员吴贡三编写的反清手册《孔孟心肝》润色过文字。1906年萍(乡)浏(阳)醴(陵)起义失败,吴贡三被捕,李卓侯受牵连,幸亏得乡亲们及时通风报信,逃往南京一年之多,后回乡继续教书,直至1922年去世。</p><p class="ql-block">李四光多年后回忆道:“每次想起父母亲的从前,浑身僵坐而一言不能发,周围人吃惊不知缘由,我(外孙女邹宗平)总把话题岔开,实在不愿多提及伤心之往事。”</p><p class="ql-block">《解放日报》连 载 (一)</p><p class="ql-block">邹宗平 口述 陈俭霖 撰写</p> <p class="ql-block">附录:《辞海》典藏本2639页</p><p class="ql-block">李四光(1889年~1971年,享年82岁)</p><p class="ql-block">曾留学日本和英国(伯明翰大学硕士),挪威奥斯陆大学荣誉博士。</p><p class="ql-block">早年加入同盟会,参加辛亥革命。</p><p class="ql-block">曾任北京大学教授、中央研究院地质研究所所长,中国地质学会会长、理事长,中央研</p><p class="ql-block">究院院士。新中国 成立后,李四光任全国地质工作计划指导委员会主任委员,地质部部长,中国科学院副院长、古生物研究所所长,原子能委员会副主任,地质部地质力学研究所所长等。中国科学院学部委员(院士),苏联科学院外籍院士。1958年加入中国共产党。曾任中国科协主席,第一至三届全国人大代表,第二至四届全国政协副主席,中共第九届中央委员。早年从事古生物的研究,创立了“䗴科”分类系统;中国第四纪冰川的发现者。以力学观点研究地质构造的发生、发展及组合的规律,认为各种构造形迹是地应力活动的结果,建立了“构造体系”的概念,创建了地质力学学科。注重研究构造体系对矿产分布的控制,为大庆等中国油田的发现作出了重要贡献。指导铀矿地质勘查,为核工业发展奠定了基础。开辟地震预测预报工作,指导区域稳定性的应用,提出了“安全岛”的理论。论著有《地球表面形象变迁之主因》《中国北部之蜓科》、《中国地质学》《冰期之庐山》《地质力学概论》、《天文、地质、古生物资料摘要》等。</p> <p class="ql-block">又及:</p><p class="ql-block">上世纪八十年代初,唐山中学七、八个老师在暑期自费赴北京旅游,事先由许同芳老师(今已逝去)请北京的亲戚替赴京旅游的人事先购买好6元一张的交通月票,接洽好住宿就选在海淀区的.“地质招待所”(因为招待所供应一日三餐)。</p><p class="ql-block">当时的这种旅游可谓是“穷教师之游”。与现在乘高铁,飞机,包车,住宾馆,吃饭店,不同同日而语。</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