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婆罗浮屠矗立在日惹市郊外一座山岗上,老远看去巍然而神圣。</p> <p class="ql-block"> 婆罗浮屠是一座底长123米,宽113米,高42米,用200万块精心打凿的岩石垒筑的实心佛坛。</p> <p class="ql-block"> 婆罗浮屠佛坛建于约公元750年至850年间,比50公里外的普兰巴南神庙还早一百年。</p> <p class="ql-block"> 公元760年-830年是中爪哇夏连特拉王国的鼎盛时期。所以推断婆罗浮屠是由当时统治爪哇岛的夏连特拉王朝兴建。</p> <p class="ql-block"> 据估计婆罗浮屠的建造前后动用了数十万工匠,历时75年于公元835年建成。推测当时建婆罗浮屠佛坛是为了安放释迦牟尼的舍利。</p> <p class="ql-block"> 所以在婆罗浮屠的建造年代和背景都用大约、推测这类词汇,是因为没有确切文字记载谁是婆罗浮屠的建造者,也不知当初为何而建。人们只能通过佛塔的浮雕和王室族谱的有限铭文,揣摩出佛坛的建造年代和用途。</p> <p class="ql-block"> 同样推测,婆罗浮屠是在公元1006年因火山喷发被火山灰掩埋而废弃(这次火山爆发是有记录的)。这座庞大建筑被层叠火山灰和茂密丛林封存了八个世纪,在1812年被英国人莱佛士发现,才重回人们的视野。</p> <p class="ql-block"> 又经过百年来的清理和修复,人们才得以看清婆罗浮屠的完整雄姿。这座佛坛共九层,下面的六层是正方形,上面三层是圆形,顶层的中心是一座圆形佛塔,被七十二座钟形舍利塔所包围(因不能航拍,此照片来自网络)。</p> <p class="ql-block"> 每座舍利塔里都端坐一位佛陀雕像。</p> <p class="ql-block"> 一千多年来,众佛像历经过人信徒蜂拥膜拜和火山灰的深埋,静观着尘世间的岁月轮回。</p> <p class="ql-block"> 佛坛的四壁覆盖有众多浮雕图案。</p> <p class="ql-block"> 浮雕图案多是讲述因果报应律、善财修成正果故事。</p> <p class="ql-block"> 这些精雕细刻的浮雕历经千年依然栩栩如生。</p> <p class="ql-block"> 九层佛塔的每一层代表了佛教世界的不同境界,从欲界到色界,再到无色界。</p> <p class="ql-block"> 婆罗浮屠佛坛是世界上最大的单体佛教建筑,也是人类文明史的一项奇迹,1991年被列入了世界文化遗产。</p> <p class="ql-block"> 佛坛建造时的夏连特拉国王当然被人们认为是佛教徒,但出土石碑又说他是印度教徒。结合同一时期爪哇岛建造了许多印度教和佛教庙宇,并且在婆罗浮屠佛坛建成不久又开工建造大型印度教神庙普兰巴南,可以肯定王族对信仰是包容的,王族的延续并不受宗教影响。</p> <p class="ql-block"> 所以各宗教在爪哇岛始终和睦共存,没有发生过冲突。信奉印度教的国王可以庇护佛塔的建造,佛教徒国王也支持兴建印度教神庙。</p> <p class="ql-block"> 印尼没有强推或限制宗教信仰,各种宗教也就任性发展。目前印尼伊斯兰教信仰者达到87%,而佛教、印度教则分别萎缩到人口的0.8%和1.2%。</p> <p class="ql-block"> 婆罗浮屠佛坛和50公里外的另一处世界文化遗产普兰巴南神庙遥相呼应,共同向世人炫耀着印尼古人让人叹服的才艺能耐。</p> <p class="ql-block"> 婆罗浮屠和普兰巴南的发现不仅为印尼佛教和印度教分别增加了一处宗教圣地,对佛教和印度教的发展当然也起到推动作用。</p> <p class="ql-block"> 回城途中在距婆罗浮屠三、四公里外见一座小佛寺,简朴的僧房隐没在幽静庭院中。如不是进出的僧人,我们还以为是大户人家。</p> <p class="ql-block"> 庭院里浮雕的石佛身着夏装,体态优美。</p> <p class="ql-block"> 院子各处点缀的石雕动物多是东南亚特产。</p> <p class="ql-block"> 护佑菩萨的小石狮憨态可掬。</p> <p class="ql-block"> 护法怪兽也狰狞得可爱。</p> <p class="ql-block"> 印尼石龙肥硕短粗。</p> <p class="ql-block"> 神佛被插上天使的翅膀。</p> <p class="ql-block"> 这位身披袈裟的年轻僧人问我是哪里来,我说中国。他随即改用南方普通话说自己是印尼华裔。他知道中国的几个大城市,但从没去过中国。我说你该去看看。他说以后会去的。</p> <p class="ql-block"> 问他为僧多久。他说自己是短期出家,来了两个星期,还俗后还要工作。印尼普通佛教徒一生都要出家一次,和僧人一样剃发披裟,严守几天或几个月的清规戒律。他说话时始终面露微笑,让我认为宗教修行是能提高人素养的。</p> <p class="ql-block"> 佛寺里还有不少尼姑,看她们满眼的新鲜感,可能也都是来体验僧侣生活的信徒。</p> <p class="ql-block"> 这佛寺不大,却人丁兴旺。</p> <p class="ql-block"> 印尼现在全国大概有二百万佛教徒,占总人口的0.8%。和一千多年前举国兴建婆罗浮屠佛坛相比,如今印尼的佛教已是濒危教种了。</p> <p class="ql-block"> 印尼没有国教,任何信仰者都可以竞选国家领导人。有趣的是印尼政府硬性规定公民必须有宗教信仰,否则给予处罚。也许政府觉得人有个神管着总比靠自己伸缩无度的良心约束要好吧。</p> <p class="ql-block"> 这些虔诚坚守释迦摩尼教诲的僧人们,依傍着前辈建造享誉世界的婆罗浮屠佛教圣坛,在这个全民需要信仰的国度里,或许,能让佛家已暗淡的星火在不远的将来再次燎原。</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