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美贵州行(3)—— 世界奇观~织金洞

雨荷

<p class="ql-block">  金洞原名“打鸡洞”、“乾宏洞”,因一只鸡而得名。</p><p class="ql-block"> 据说以前织金洞周围的人比较喜欢斗鸡,每年都会举办斗鸡比赛,比赛的场地就选择在织金洞的洞顶的土地上,这片土地从表面上看和其他的土地没有什么不同,他们也一年又一年的在这里举办斗鸡赛。在有一年的斗鸡比赛过程中,有一只鸡突然就从一个洞飞了下去,因为这只鸡对于村民来说非常重要,斗鸡是特区品种的鸡,如果斗鸡丢了,意味着巨大的经济损失。于是,村民就沿着鸡丢失的洞口,一路寻找,也就是因为这次寻找,才发现了现在的洞口,这就是“打鸡洞”名字的由来。</p> <p class="ql-block">  于1980年4月时,它被县人民政府组织的旅游资源勘察队所发现。织金洞囊括了当今世界溶洞中的40多种堆积形态,它既是一座地下艺术宝库,又是一座岩溶博物馆,堪称“世界奇观”。</p><p class="ql-block"> 在织金洞周围约5平方公里范围内,分布着罗圈盆、天生桥、天窗谷等天然地貌,具有很高的观赏价值和科研价值,被国际知名的地貌学家威廉姆称为“世界第一流的喀斯特景观”。</p> <p class="ql-block">  织金洞是岩溶洞穴遗迹、岩溶峡谷遗迹、岩溶天生桥遗迹、岩溶天坑遗迹、岩溶高峰丛遗迹、岩溶丘陵遗迹、岩溶单面山与象形山遗迹、岩溶水文遗迹、古生物化石遗迹、地层岩石遗迹和构造遗迹等。共同构成一个以洞穴、峡谷、天生桥、天坑为核心的高原喀斯特景观,及繁多的人文和生物景观于一体的综合性地质公园。</p> <p class="ql-block">  织金洞全长12公里,目前已开发4.3公里,地理坐标东经105°44′42″~106°11′38″,北纬26°38′31″~26°52′35″。公园总面积170平方千米,海拔900~1670米。全程游览需要2个半小时左右。</p><p class="ql-block">织金洞三大镇洞之宝:</p><p class="ql-block">银雨树:形态优美的花瓣状石笋</p><p class="ql-block">霸王盔:雄奇形态的标志性景点</p><p class="ql-block">卷曲石:玲珑剔透,洁白如冰花</p> <p class="ql-block">  进入洞口之前,首先映入眼帘的是在墙上刻的各种字迹,可见人们对这个天然形成的洞穴喜爱之情。</p> <p class="ql-block">  贵州织金洞国家地质公园,位于贵州省西部毕节市境内,跨织金、黔西两县大部分位于织金县境内,距织金县城22千米,距黔西县城78千米。地理坐标东经105°44′42″~106°11′38″,北纬26°38′31″~26°52′35″。公园总面积170平方千米,海拔900~1670米。</p> <p class="ql-block">  整个织金洞风景区总面积达450平方公里,目前已经开发的洞厅有47个,分迎宾厅、讲经堂、塔林洞等10个景区。洞外还有峡谷、溪流、瀑布等自然景观与布依、苗、彝族等少数民族村寨。规模宏大,形态万千,色彩纷呈,是织金洞景观的显著特色。雄伟壮观的“地下塔林”、虚无缥缈的“铁山云雾”、一望无涯的“寂静群山”……一幅幅大画卷,一处处小场景,令人心魄震惊,叹为观止。据喀斯特专家考察比较得出,织金洞规模体量、形态类别、景观效果都比誉冠全球的法国和南斯拉夫的溶洞更为宏大、齐全、美观!</p> <p class="ql-block">迎宾厅</p><p class="ql-block"> 迎宾厅平均高度55米,宽度63米,面积约为3015平方米。底部有一组惟妙惟肖的象形石笋,仿佛一对狮子在迎接宾客的到来,左边的狮王威风凛凛,右边的幼狮憨态可掬,厅内堆积物以巨石、大型石笋和壁流石为主。</p> 双狮迎宾 <p class="ql-block">日月同辉</p><p class="ql-block">“日月同辉”这个名字的由来是由一大一小两个洞口组成,洞口如日,天窗似月,会在这两个洞口看到太阳和月亮同框,如日月相互辉映,曾是洞穴和地下河顶部通向地表的透光部分。</p> 天眼 <p class="ql-block">大力神杯</p><p class="ql-block">石笋高10米,约6万年前形成,表面环绕发育着发展规模不一的钟乳片,近看形似熊熊燃烧的火炬,远看神似大力神杯,为典型的火炬状石笋。</p> 盖世无双 群猴相聚 顶天灯塔 对接 圆台状石柱 <p class="ql-block">倒挂琵琶</p><p class="ql-block">琵琶宫内以巨型、大型石笋、石柱、石盾为主,洞壁的石盾形似琵琶,琴弦分明,造型逼真,是目前世界上已经发现规模最大,形态最优美的盾形石柱之一,是织金洞“九奇”之一。</p><p class="ql-block"><br></p> 石林耸立 并驾齐驱 依偎 <p class="ql-block">塔林宫</p><p class="ql-block">大厅长103米,最大高度52米,平均高度36米,最大宽度87米,平均宽度51米,面积6320平方米,容积253120立方米,主要是巨型或大型的石笋特征。</p> 胜利✌️ 婆媳情深 <p class="ql-block">三星聚会</p><p class="ql-block">三座粗壮石笋高约20余米,约25万年前形成,是三个共生发育的大型塔状石笋,形成中国古代传说中的中福、禄、寿三位神仙,分别意味着幸福、仕途和长寿。</p> <p class="ql-block">苗岭大厅</p><p class="ql-block">长301米,最大高度53米,平均高度36米,最大宽度83米,平均宽度62米,面积28060平方米,容积982350立方米,主要钟乳石景观特征为巨石/大型石笋、石柱和壁流石。典型景点:福、禄、寿及婆媳情深。</p> <p class="ql-block">鳄鱼嘴</p> <p class="ql-block">海豚飞跃(一胖一瘦)</p><p class="ql-block">瘤状、塔状石笋。</p><p class="ql-block"><br></p> 独树一帜 <p class="ql-block">南天门</p><p class="ql-block">洞穴崩塌形成的巨型堆积物(主要是崩塌石块和钟乳石构成),连接上、下层的通道。</p> 倒垂针状钟乳石 <p class="ql-block">中流砥柱</p><p class="ql-block">石柱由岩溶水沿洞顶的垂直裂隙滴落,水中钙离变成碳酸钙层层堆积起来而形成,处于洞内南北天门交界处,顶天立地,故称中流砥柱,也称千层宝塔,是织金洞“九奇”之一。</p> 有问必答 <p class="ql-block">置天一线</p><p class="ql-block">织金洞“九奇”之一。</p> <p class="ql-block">雪压青松</p><p class="ql-block">塔松状石笋高约20米,约10万年前形成,由于洞顶滴水频率和水量大,长期连续保持不变,加上滴水飞溅协同沉积而成,水量总体前期较大,后面逐渐变小,因此呈下宽上窄的形态,是织金洞“九奇”之一。</p> 灵芝塔 <p class="ql-block">浑圆成天</p><p class="ql-block">浑圆状石笋,约6万年前形成,在形成过程中多以滴水为主,表面共生发育棕榈片,瘤状等协同沉积物,与塔松状、棕榈状、瘤状等形状的石笋不同,表面相对光滑。</p> <p class="ql-block">霸王盔</p><p class="ql-block">高14米,直径3米,约15万年前形成,是世界上不可多见的盔状石笋之一,由于洞顶滴水频率和水量前后差异较大,先形成下面粗大的盔状石笋,后期滴水频率和水量突变,在较短的时间内陡减,再慢慢形成上面细长的钟乳状石笋,是织金洞“三宝”之一。</p> <p class="ql-block">石花斗艳</p><p class="ql-block">为棕榈状石笋。</p> <p class="ql-block">铁树开花</p><p class="ql-block">为松塔状石笋。</p> 争奇斗艳 <p class="ql-block">银雨宫</p><p class="ql-block">长度63米,最高高度69米,平均51米,最大宽度151米,平均宽度49米,面积6930平方米,容积415800立方米,主要钟乳石景观特征为巨型/大型石笋、石柱,典型景观:银雨树等。</p> <p class="ql-block">灵芝山</p><p class="ql-block">高50米,14~15万年前形成,由于水的表面张力,水总是沿着小小的盘状渗出,从边隙溢出,沿外壁向下流淌,上下左右无论从哪一出水点结构都一样,因此形成了像灵芝一样的景观,是织金洞“三宝”之一。</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巍峨耸立</p> <p class="ql-block">古榕争辉</p><p class="ql-block">棕榈状石笋与纺锤状石柱共生发育。</p> 金鸡独立 <p class="ql-block">寂静群山</p><p class="ql-block">塔状巨型石笋群,高度和直径都在20~40米之间。</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三级华盖</p><p class="ql-block">是织金洞仅有的垄断性观赏景观,也是目前唯一发现的三个规模相似、且同时发育的盔状石幔,是壁流石的一种,由裂隙水沿洞壁面状流水的过程中逐渐沉积而形成的,裂隙水沿三个发育在大致平行的地层层面,且位置相近,间隔相似的裂隙同时渗出,身处水量大致相似,在大自然中,同时具备这些条件的地方并不多见,所以十分珍惜。</p> <p class="ql-block">鳄鱼嘴</p> 银雨宫 <p class="ql-block">银雨树</p><p class="ql-block">从洞底冲天而起,高17米,约4~5万年前形成,是由石笋和附着在表面长短不一的棕榈片共同组成的花瓣状石笋,由于洞顶滴水与滴水引起的飞溅水协同沉积而成,形态由下而上慢慢由粗变细,形成过程中滴水和飞溅水的水量相当,总体缓慢递减,是织金洞“三宝”之一。</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姐妹玉树</p><p class="ql-block">由两根晶莹透亮、高低、形态非常相似的塔松状石笋组合而成,就像两个盛装的姐妹,上下粗细相似,是目前洞穴已经发现形态最优美,且正在发育中的石笋之一,是织金洞“九奇”之一。</p> <p class="ql-block">谈古论今</p><p class="ql-block">倒塌的锥状石笋与正在发育中塔状石笋共生发育。</p> 群英荟萃 <p class="ql-block">江山多娇</p><p class="ql-block">平均高度53米,宽度55米,总面积30560平方米,是目前世界上发育规模最大,形态最壮观的巨型壁流石,一幅巨型的山水画。有高山、瀑布、仙家宫殿等。由于裂隙水沿洞壁面状流动的过程中逐渐沉积而形成的,这里有石笋、石幔、石幕、石旗,石盾等各种不同形态,不同类型的壁流石,是织金洞“九奇”之一。</p> 灵芝山 <p class="ql-block">掌声响起</p><p class="ql-block">为飞贱水沉积物。</p> 二指禅 <p class="ql-block">出口</p><p class="ql-block">出口狭长,有天眼。</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