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今年“五一”,老同学孙世雄从广州来惠州看望我。离校40多年,我们见面的次数不多,但奇怪的是,漫长岁月的别离,我们丝毫没有陌生感,亲热得就像昨天才从矿山分别,这或许就是厂矿子弟刻在骨子里的独特记忆和深厚情感。</p> <p class="ql-block">世雄戴着一副银白色眼镜,显得儒雅谦和、平易近人。他有些瘦削,但多年的军旅磨练使他仍然挺拔如松、精明干练。他送给我一本名为《永不消逝的山魂》的书,说:“你读了这本书就知道,我当的兵是干啥的。”</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span style="color:rgb(237, 35, 8); font-size:15px;">照片左一为孙世雄同学,中间是我,右是张庆山同学。</span></p> <p class="ql-block">我曾经刨根究底,想知道一些有关他的神秘传闻,可他总是笑而不答,给我一种高深莫测的感觉,使我对他当的什么兵更加感到好奇。读过了这本书,我终于恍然大悟!</p><p class="ql-block">世雄从下垅钨矿一名青年矿工到全国重点军校学员,从部队基层军官到空军上校,他用26年军龄诠释了什么是忠诚与担当!他携笔从戎、献身国防,就是为了戍边卫国。然而,因他在部队从事技侦情报工作,所以他甘做一名默默奉献的无名英雄。</p> <p class="ql-block">1979年春进行的对越自卫反击战,在达到预期的作战目的后,我军宣布撤军。然而,号称“世界第三军事强国”的越南,在苏联的大力支持下,不甘心失败,继续在广西、云南边境发动挑衅,与中国又进行了长达十年的两山(老山、者阴山)拉锯战。</p><p class="ql-block">苏联向越南援助了大量先进武器,其中的米格—21战机是一种性能卓越,适应多种作战需求的先进战机。越南空军改造了两架,拆除武器,换上侦察设备,当作米格—21P侦察机使用。它凭借性能优良,不断在我国广西边境进行侦察骚扰,我军战士对它恨得牙根痒痒。</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span style="color:rgb(237, 35, 8); font-size:15px;">《永不消逝的山魂》一书,讲述了空军官兵在海南前哨守护祖国海疆的故事。</span></p> <p class="ql-block">为了应对越军空中挑衅,我军加强了情报侦察工作,并派遣久经沙场的空军地空导弹部队前往广西边境,担负起警戒防空任务。1987年9月30日,广州空军指挥部指示:“越军于10月5日将进行代号AI—87的战略防御演习,部队要检修好所有兵器和通信线路,做好时刻战斗准备。”</p><p class="ql-block">果然,1987年10月5日下午2时左右,空军地空导弹部队的雷达在广西龙州县发现敌机魔影,与其斗智斗勇,周旋一番后,果断发射3发红旗2导弹,一举将入侵我国领空的越南米格—21P型侦察机击落,并活捉了侦察机大尉飞行员陈尊。</p><p class="ql-block">这次对空作战任务之所以完成得如此出色,是因为世雄所在技侦部队事先完整地掌握了越军当天的演习计划,破获了当天中午2时许,敌机将在广西进行越境侦察的情报,并提前8小时将这一情报通报给了前线防空导弹部队,敌机一露脸就被我军导弹部队盯上了……</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span style="font-size:15px; color:rgb(237, 35, 8);">我军战士围观被击落的越军米格-21P侦察机。</span></p> <p class="ql-block">世雄当时是广州空军某部情报参谋,参与了情报保障任务。他熟练运用情侦技术,通过超强的情报分析能力,及时将前线截获的一系列越军演习情报完整准确地上报给了上级指挥作战部门,才有了这次情报与作战完美结合的胜利。</p><p class="ql-block">这是我军首次击落越军米格—21P侦察机(83年击伤一架),史称“87105”战斗,空军将这次战斗列入了空军防空作战经典战例。世雄在这次情报保障工作中受到通令嘉奖,但他谦虚地说:“功劳属于一线部队,我只是做了我应该做的事!”</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span style="color:rgb(237, 35, 8); font-size:15px;">2002年,时任空军司令员乔清晨上将(右)视察部队时与孙世雄同志(左)握手。</span></p> <p class="ql-block">世雄于1978年7月参加全国统一高考,成绩优秀,被中国人民解放军西安空军工程学院提前录取。他在军校给我写信说,他的英语高考成绩在赣南老区虽然是状元,但在军校与那些城市兵的“洋英语”一比,成了“土英语”,成绩落在全班后面,他发誓要努力追赶。不到一年,他兑现了誓言,纯正的“洋英语”成了班级的领跑者。正是他熟练掌握了英语,在日后侦听工作中犹如装上了顺风耳。</p><p class="ql-block">世雄品学兼优,在校就加入了党组织,还获得学雷锋标兵称号,并荣立三等功。毕业时他放弃留校机会,打起背包来到广州空军所属边防哨所,将自己的命运和祖国紧紧连在一起,把青春融进了祖国的高山大海……</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span style="font-size:15px; color:rgb(237, 35, 8);">孙世雄同志(左一)在广西边防前线检查工作。</span></p> <p class="ql-block">世雄在戍边的日日夜夜里,他和战友们风餐露宿、披星戴月,用脚步丈量边境线,用不屈的意志,在祖国的边防线上,筑起一道坚不可摧的钢铁长城!</p><p class="ql-block">1994年至1998年世雄担任驻守海南岛英雄山空军五号部队的部队长,面对云谲波诡、错踪复杂的国际形势,他率领官兵战天斗地捕捉南海魔影(敌机),无怨无悔舍小家,默默奉献守边防。时光飞逝、沧海桑田,但空军官兵以“高山为家,艰苦为荣”的戍边精神却永远刻在了英雄山上!</p> <p class="ql-block">我问世雄:“‘87105’战斗过去30多年了,可以写写了吧?”世雄嘿嘿一笑,滋滋呷着茶,默不作声,似乎那件事与他没有任何关系。其实,1985年,距他走出军校不到两年,他就曾立下过战功,受到了部队的通令嘉奖,当我问及此事,他只是轻描淡写地说了句:“我没什么可写的!”</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span style="font-size:15px; color:rgb(237, 35, 8);">孙世雄同志在广西凭祥中越边境执行侦察任务。</span></p> <p class="ql-block">1985年3月21日的下午,北海舰队3213号鱼雷艇发生叛逃事件,事件造成6名艇员牺牲,2人受伤,叛逃者驾驶3213号鱼雷艇奔赴韩国,但最终在中方的强烈交涉下,叛徒被韩国遣返。史称“3213”鱼雷艇事件。</p> <p class="ql-block">当时从西安空军工程学院毕业不久,来到海防前哨服役不到两年的世雄,凭借过硬的军事素养,通过高科技侦听手段,及时侦听到了这起叛逃事件,他迅速报告上级,为事件得以圆满解决赢得了时间。</p> <p class="ql-block">作为一名军事指挥干部,世雄始终身先士卒,工作富有激情和朝气,多次带领侦察小分队上高山,下海岛,吃苦在先,享受在后,圆满完成了上级赋予的各项作战战备任务。他先后四次荣立三等功,在全军性各类刋物发表论文20余篇,与他人合作出版英语等级考试类专著3部,研究成果三次获全军技侦成果三等奖,两次被空军评为学术研究先进个人。1998年4月被空军确定为作战部队技术骨干;2001年11月被空军确定为空军高层次科技人才。</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span style="color:rgb(237, 35, 8); font-size:15px;">孙世雄获奖证书之一</span></p> <p class="ql-block">世雄淡泊名利,公而忘私。转业时他的军衔是空军上校,享受副师级待遇,但他待人从不居官自傲,做事低调谦逊。我们这次聚餐,他执意不肯让我付账。想到他是客人,我怎么好意思让他破费,他却用军人坚定的口吻说:“别婆婆妈妈的!就我来付!”看着一脸斯文相,却是军人气魄的世雄,我不禁肃然起敬!</p><p class="ql-block">用“无形战线、无私奉献;无名英雄、无上光荣”的“四无”精神来赞誉世雄所从事的技侦情报工作最为恰当不过!为了保卫国家和人民免受外部势力威胁,确保国家安全,世雄和他的战友不图名利、默默无闻地为维护国家和人民的利益,忠诚勇敢,热血担当!</p><p class="ql-block">“自知者英,自胜者雄。”世雄是一个从矿山走出来的人民战士;一个甘愿为国防事业默默奉献的无名英雄!</p> 感谢阅读点评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span style="color:rgb(237, 35, 8);">2024.9.23写于惠州</span></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