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胡世宗】</p> <p class="ql-block">法国浪漫主义作家雨果,是我文学阅读中不能绕过去的一个伟大的名字。我喜爱读他的《九三年》《巴黎圣母院》,特别是那部《悲惨世界》。他生于1802年,卒于1885年,存世83年。他是一位诗人,我认为他的长篇小说,就是他的大诗。他的作品价值在这个世界上无法估计。 我曾携带着人民文学出版社1987年出版的不足一个巴掌大的雨果的袖珍诗集《夜听海涛》,周游欧洲五国。 雨果那首《童年》显示了诗人对人生的透视。他在《昨天夜晚……》中写道:“礁岩在波浪中像狗一样狂叫,海水把它的嚎哭和天空的眼泪融成一片;造物主在它的神壶里边,剧烈地摇着昏暗的海洋的骇浪惊涛,黑夜的巨嘴在天空里大发咆哮。”“究竟是怎么回事呵,嫉妒的上帝,恐怖的上帝,制造毁灭、深渊和暴风雨的上帝,世上有这么多沉沦的浩劫,你还不满意,在制造了一连串巨大的毁灭之后,你还有时间来布置一些小的死亡,你在最弱小的生命的额上都要打下一个烙印,在颠覆了法兰西之后,你还不能放松这只小艇!”这是1853年4月雨果写于泽西岛的一首诗,他把自然气候与政治气候的感觉放在一起写,写诗人极端的焦虑与不满。 </p><p class="ql-block"> 那年,我和老伴到欧洲五国自由行。我们乘坐一台包用的商务车,从意大利、瑞士、梵蒂冈、德国,到法国。这次旅行最惬意的就是我们想去哪儿就去哪儿,想在什么地方停多久就停多久。</p><p class="ql-block">到了法国,我去看了赛纳河,看了埃菲尔铁塔,看了巴黎圣母院,我与司机兼导游的同胞老陆说,我想去拜访一下雨果故居。老陆立即用手机查这个故居的定位,并带我们到了这个很平常、很不起眼的住宅楼。这里是内容很充实的雨果纪念馆。因有规定,开始工作人员不让我近前细看,有长长的拦线,阻挡我走近雨果的展览。我向语言不通的法国人比画说,我敬仰这个住宅的主人,我专程远远地来访……这里的法国人看懂了我的手势,为我打开了拦线,让我得以进到里面细看。我细心浏览了雨果的生平,他的住室,他的收藏室,他的工作室,他的手稿,各国出版的他的著作……我得到很大的满足。我们就要离开这里时,这里的工作人员捧着一个大本子追上我,同时把一支笔也交给了我。我明白这是希望我写下留言。我很快把蕴藏在心底的感想用中文写到了纸上:</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 我来到法国</p><p class="ql-block"> 必拜访伟大的雨果</p><p class="ql-block"> 他笔下的冉阿让和小珂赛特</p><p class="ql-block"> 一直在我的心上铭刻</p><p class="ql-block"> 人应该远离悲惨世界</p><p class="ql-block"> 更健康更自由更快乐地生活</p><p class="ql-block"> 中国辽宁沈阳 胡世宗</p><p class="ql-block"> 2013.10.11 于巴黎雨果故居</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我工工整整地写了上面这些字。写完之后,我郑重地返还给那位有着白白的长胡子、年纪很大的工作人员。我很庆幸,也很释怀,我在这样一个所在,及时地表达了作为雨果忠实读者的我,对这位异国作家由衷的崇敬。</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