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父亲逝世近二十年了。</p><p class="ql-block"> 翻看他老人家在人间留下的几页手写稿纸,单薄而厚重地记录了家庭的一段历史。</p><p class="ql-block"> 篇幅太小,其容量大如山河;字数有限,其空间浩瀚无垠 —— 读起来让我们后人受用一辈子,足以瞬间起波澜、一生都唏嘘。</p> <p class="ql-block"> ∧ ∧ ∧ ∧ ∧ ∧</p><p class="ql-block"> 1968年2月20日留影。</p><p class="ql-block"> 一家兄弟姐妹四人,大的将滿20,小的不足14。</p><p class="ql-block"> 恰好都赶上了汹涌澎湃的年代。在接受教育的最佳年龄差,无怨又无奈地挥别学校、教室、课本;挥别城市、家庭、亲人。</p><p class="ql-block"> 个人,甚是渺小、无足轻重。千百万革命接班人在那个“四海翻腾云水怒”的节点上,都猝不及防地开始千山万水的磨砺和煎熬。</p><p class="ql-block"> “千钧霹雳开寰宇”,把守旧的意识残云尽扫、把传统观念彻底砸碎。直至让甚为渺小的家庭搅伴得四分又五裂。</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一)</p> <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 (1968年)2月19日公布喜报,</p><p class="ql-block"> 2月21日报到,发服装。</p><p class="ql-block"> 2月24日上午离南昌,经九江、芜湖到巢县泮汤,泮汤空字330部队。</p><p class="ql-block"> 5月24日离开泮汤,经浦口,下关,到上海。</p><p class="ql-block"> 上海,浦东,高桥3527部队。</p><p class="ql-block"> 8月18日于上海经(浙江)、江西、湖南至广西,8月20日过柳州,21日到南宁,23日过凭祥,过(友谊)关。</p><p class="ql-block"> 广西 34信箱 211大队 二区队 四分队。</p> <p class="ql-block"> ∧ ∧ ∧ ∧ ∧ ∧</p><p class="ql-block"> 农历戊申年,应征入伍去了部队。</p><p class="ql-block"> 书,无处可读,“知识越多越反动”;路,无序难行,征程正未有穷期。</p><p class="ql-block"> 在感觉厌恶与被丢弃的时刻,喜获惊险转场,拔腿走进大学校。</p><p class="ql-block"> 入伍将滿半年,本是保卫文化大革命的解放军战士,被光荣派往打击美帝的第一线—— 越南,远离如火如荼的文化大革命运动,参加神圣的援越抗美作战。那时候,常常自豪于正在为“解放全人类”而战。</p><p class="ql-block"> 这段烈火燃烧的经历宛如昨日 —— 居住条件恶烈,活动范围有限;潮湿、多雨、烈日晒;缺水、无电、有蛇蝎;茅草屋四处通透,战士们与世隔绝;瞬间响起警报,即刻硝烟弥漫……这些困难都被士兵挺过来了。</p><p class="ql-block"> 只是当前,参战退役军人的身份并未确认。也难怪,事情那么多,可能是有关部门顾不过来。</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二)</p> <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 (1968年)11月1日公布分配名单。</p><p class="ql-block"> 11月2日到靖安周坊,3日返南昌。</p><p class="ql-block"> 11月8日到奉新罗坊。</p><p class="ql-block"> 奉新罗坊公社大沅大队支农大军大沅排。</p><p class="ql-block"> 11月20日到“老三篇”水库劳动至12月10日。</p><p class="ql-block"> 12月3日回家,12月8日离家返回奉新罗坊。</p><p class="ql-block"> </p> <p class="ql-block"> ∧ ∧ ∧ ∧ ∧ ∧</p><p class="ql-block"> “1968届”高中生。</p><p class="ql-block"> 停课足足超过两年,其间并不曾停闲。步步都必须紧跟,条条都得执行。努力至此,依然是“任重道远”。</p><p class="ql-block"> 按最高指示的最新要求,唯有插队穷乡僻壤,改造主观世界的使命才有可能完成。简而言之,就是“接受再教育”,“滚一身泥巴。练一颗红心”。</p><p class="ql-block"> 于是,成了全国约二千万知识青年之一。和广大插兄插妹一样,青春奉献给蹉跎岁月。无油盐、少食物,缺灯光、多孤独…… 甚至读不到毛主席的最新教导。</p><p class="ql-block"> 生活没有让诚恳的人吃太多的亏。两年后,凭着勤奋、坚持和实力,在没有后台、没有送礼(那时也不兴这一套)的情况下,被推荐为首届工农兵学员。</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三)</p> <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 (1968年)7月26日公布名单,分配在东乡铜矿。</p><p class="ql-block"> 7月31日上午五点。离南昌去东乡,由冶金厅出发。</p><p class="ql-block"> 8月8日请假三天回南昌,8月12日返东乡。</p><p class="ql-block"> 10月14日。请假回南昌,10月22日返东乡。10月12日分配工种,汽车司机。</p><p class="ql-block"> 11月1日请假回南昌。2日到靖安周坊,三日返南昌。4日返东乡。</p><p class="ql-block"> 东乡铜矿 矿山汽车队。</p> <p class="ql-block"> ∧ ∧ ∧ ∧ ∧ ∧</p><p class="ql-block"> “1966届”初中毕业生。2月份应征未遂,缘由不是身体而是家庭—— 政审没过关(兄弟俩同报名,一可一不可,不知何故)。</p><p class="ql-block"> 好在天无绝人之路,或许还是老天爷都看不下去。于是获得难上加难的偶遇和侥幸—— 被所下放的东乡安排学习驾驶大货车。这是彼时最好的工种之一(时称最吃香的工作,司机的方向盘和医生的听诊器)。</p><p class="ql-block"> 在雨季年华里,无疑是被生生剥夺了念书权利的英俊少年。</p><p class="ql-block"> 只是,在狂热的年代,被烈火点燃的孩儿们都不知也不会去计较,而是满怀革命理想,“革命加拼命,拼命干革命”。一路洒的都是汗水和血水。</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四)</p> <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 (1968年)10月29日到师院附中报到。</p><p class="ql-block"> 10月30日办理手续,交行李。当晚住校。 </p><p class="ql-block"> 10月31日上午六时出发。步行长征到靖安。(11月)2日到。</p><p class="ql-block"> 11月9日返家,11月14日返回。</p><p class="ql-block"> 靖安共大红山分校师院附中五连14排。</p><p class="ql-block"> 11月23日返家,24日回校。</p><p class="ql-block"> 12月11日返家,15日回校。</p><p class="ql-block"> 12月17日返家,18日回校。</p><p class="ql-block"> 12月30日返家,元月8日回校。</p> <p class="ql-block"> ∧ ∧ ∧ ∧ ∧ ∧</p><p class="ql-block"> 小学毕业,莫名被委以“1969届”初中生。</p><p class="ql-block"> 豆蔻年华、又没有多少文化,同样任命成著名的“知识青年”。出城北上,高呼“下定决心,不怕牺牲”去农村。 </p><p class="ql-block"> “红领巾”到农村,被策略性地安排成“两步走” —— 就有这样的家伙,打着红旗,干着污洉,无耻之极。造孽哟!</p><p class="ql-block"> 第一步叫“迁校办学”。 从省城的市中心,伴随着北风开拔。两天后挪到小县城边缘。随即“学农”,也叫“开门办学”。用着父母的血汗钱,干着流汗的苦力话。前后约一年。</p><p class="ql-block"> 第二步则叫“毕业分配”。一阵旋风般径直刮往田边的建设兵团。孩子小,也好哄。</p><p class="ql-block"> 干完农活的年底回家,敬请父母费心,麻烦捎回钞票,补足伙食费 (为示慎重还开有发票)—— 这种形式的“啃老”,不知道叫什么德性。</p><p class="ql-block"> 以革命的名义,号召、激励,实际是裹挟、是驱赶。好在年幼无知,满脸也看不到困惑、迷茫和酸楚。</p><p class="ql-block"> 被哄得一楞一楞的孩子还特别得意于被委派去养猪。为安慰父母,特地信告:要争当“五好战士”!</p> <p class="ql-block"> 【结束】</p><p class="ql-block"> 那一年,只有短短九个多月功夫,也就在眨眼之间,接二连三地把四个孩子全部撒向社会。“虾子过河,你起我落”,即打“起”背包,“落”往“四个面向”—— 彼时叫执行上级指示不过夜。</p><p class="ql-block"> 相互之间远隔千山万水,甚至跨国。写一封问安的信,从发出到接受,穿过穿峻岭、过江河,至少廿天。</p><p class="ql-block"> 亳无能力改变现状的父亲母亲,只能逆来顺受。其滋其味……</p><p class="ql-block"> —— 历史会人为制造艰苦、灾难,而百姓只能默默承受。</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