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3> 砚贵有铭。砚铭是指刻写在砚上的文字。文字的出现大大提升了砚的文化价值。这如同青铜器上带铭文的意义。如果我们将砚分为带铭文和不带铭文两大类,从不带铭文砚上,我们看到的只是砚的材质、雕工、形制以及时代特征。而铭文砚则给我们提供了一个更开阔的视野。这些铭文或题名记事,或言志抒怀,鉴古知人, 彰往察来,仿佛给我打开了一扇历史的窗口,让我看到砚里砚外更多的东西。<br> 我常将铭文砚称作砚中的“知识分子”,因为它们知道的更多,能记录、表达的更多,承载着更多文化内涵,具有更多的文人情怀。<br><br> 砚贵有铭,得之幸事。对地方小砚种来说尤为如此。通过砚上铭文提供的信息可以帮助我们构建起时间和地域(空间)这样一个二维的坐标体系。使我可以更方便了解这些小砚种的时代特征以及其背后更多的文化背景故事。<br> 制器尚象。千百年来人们从制砚、用砚,到铭砚、藏砚、赏砚、评砚,砚的功能已远超过物原先的使用价值,而赋于它更多的文化、人文价值。这种价值包括砚的辨识、砚与人、与环境、与文化的关系等方方面面。可以说,这其中砚铭最功不可没。<br><br> 我收藏有十多方重庆石柱县出产民国时期带铭文的金音石砚。通过对这些铭文的解读,从这个小砚种中我们可以管窥那个时代,一个巴山蜀水中小县城里精神传统、风云际会、社会等级秩序、文人情怀等种种社会变迁。下面举例述之。</h3> <h3>例1. “太保金音石”砚:石柱“文治武功”的名片<br> 图1是民国时期金音石砚最精典的形制。瓦形,砚额刻"太保金音石砚”等铭文。另一种是有盖长方形砚,并常在砚盖上镌刻有“太子太保总镇关防”篆书印文,留纪事铭(图2)。<br> 图2 砚铭曰:“劲益县长法家雅存。明太保秦良玉之故里产金音石,质莹洁而声清越,类端溪产。苏公知沆宰斯邑,余追随蒞任将届三年以久。客思归爰用制砚面刋秦良玉旧日关防用以志古。呈置案头以供清玩。甲申三月书于古南宾石砫。雷祥光敬赠”。<br> “明太保秦良玉之故里产金音石”。明末,石柱出了个传奇女将军秦良玉。其丈夫马千乘,世袭石柱宣慰使(俗称土司),马千乘被害后,因其子马祥麟年幼,秦良玉于是代领夫职。在大明王朝风雨飘摇之际,秦良玉两次率家乡子弟兵“白杆兵”进京勤王,抗清卫国。还多次剿平地方叛乱,逆战反王,保境安民。一生转战南北,功勋卓著。崇祯皇帝曾亲自召见秦良玉,赏赐钱币牲畜酒水,并赋诗四首,表彰其功绩。大明王朝灭亡后,秦良玉死不降清,七十三岁被南明隆武帝封“太子太保”、“忠贞候”,赐“太子太保总镇关防”金印。石柱人引为自豪,故常在金音石砚上镌刻“太子太保总镇关防金印”纹饰,或在砚上题刻 “太保金音石”等字样。<br> 抗战时期的1944年,郭沫若先生在陪都重庆观看明末女英雄秦良玉文物展后,挥毫写下《咏秦良玉诗四首》,其中一首写到:“兼长翰墨世俱钦,一袭征袍万里心,艳说胭脂鲜血代,谁知草檄有金音”。并注:“石柱有金音石,可作砚,传秦良玉草檄用之”。<br> 地方砚是一地文风传承的标识,它可以承载一地厚重的人文历史,彰显一地的物华天宝。打造好,可以成为地方一张闪光的文化名片。</h3> <h3>例2. “墨染芸香”:等级秩序与身份勾连<br><br>图3是方瓦形砚,大气端庄,其砚额上题刻“墨染芸香”四字,为题名铭。落款:丙寅年,润田如弟惠存,石砫知事荣铭敬赠”。丙寅年应为1926年。此砚即彰显了这位民国十五年知事大人儒雅的风范,也反映了当时石砫金音石砚的最高工艺水平。<br> 石柱过去是川东小县,历史上马氏土司世袭罔替统治了500多年,清乾隆二十二年(1757年)才改土归流,置石砫厅;民国二年(1913年)改石柱厅为石砫县知事公署,民国十九年(1930年)为石砫县政府。故1926年石柱县长还称“石砫知事”。1959年石砫县改为石柱县,1983年经国务院批准石柱为土家族自治县。<br> 地方砚是当地的一张地方名片,彰显一地文化底蕴和人文教化,因此常被政府官员和文人雅士作为贡品上呈或作为礼品互赠。过去皇帝也有将这些贡砚赏赐给身边大臣或喜欢人的习惯。这是砚作为书画工具功用以外的重要社会属性。表现出社会等级秩序:科层制“权力—-依附”关系,以及达官贵人之间的“文人”身份认同的勾连。<br> 我在收集整理西南地方砚的时候,还发现一个有趣现象,就是在上世纪二三十年代,常有川黔地方县长送驻军XX团长、营长、甚至连长砚,且铭文用词恭敬,县太爷很放的下身段(图4织金砚)。这大概与民国初年川黔滇连年军阀混战,文官的行政系统全靠枪杆子支撑有关。<br></h3> <h3> 例3、“砚田无恶岁”:一代人的人文情怀<br><br> 图5 这方有盖砚上铭曰:“庚午季夏,余持檄来守是邦。时值大旱,农民苦焉。因就所产金音石制砚,遥给蓉儿朂望力学以示砚田无恶岁云尔。炳文制于石砫官廨。”底砚额亦刻铭文:“勤俭公宽。炳文题”。<br> 庚午年为1930年,据《石柱县志》记载,1930年石柱旱灾,“收获仅十分之一二。”这位叫炳文来石砫上任的官员,看到旱灾中农民的疾苦,于是用金音石制砚,遥寄给孩子,勉励(朂,同勖)其努力学习,告诉他“砚田无恶岁”,只要勤奋苦读,就一定有好收获的道理。舔犊之情溢于砚端。“勤俭公宽”,也反映这位民国官员的操守情怀。<br> “砚田无恶岁,”“砚田勤耕”,都是旧时勉励读书人的警句。以砚喻田,谓靠笔墨维持生计。 宋 唐庚 《次泊头》诗:“砚田无恶岁,酒国有长春。” 清 戴名世 《砚庄记》:“世之人以授徒卖文称之曰笔耕,曰砚田。以笔代耕,以砚代田,於义无伤,而藉是以供俯仰,此贫穷之士不得已之所为也。”<br></h3> <h3><br> “片语之贵,重若珠琳”。从砚铭的只言片语中可以反映出砚者的所思所想,性情志向,境界情怀,是砚者心灵的外化。这大概也是刻铭者与读铭者千百年能隔空对话,心灵相通的理由。</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