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泽东主席珍贵照片集(四十八、摄影师用镜头定格领袖风采)

福全

<p class="ql-block">伟人一家的合影,照片拍摄于1919年春,地点湖南长沙荣湾镇照相馆。左起:毛泽覃,毛泽民,母亲文七妹,毛泽东。</p> <p class="ql-block">1936年,美国记者埃德加•斯诺在中国陕北为毛泽东拍下了一张肖像,头戴一顶八角帽的毛泽东显得英姿勃发。1936年年底,斯诺带着在延安拍摄的照片回到北平召开了记者发布会,毛泽东的这张肖像当场被《时代》杂志的老板以2000美元的价格买下,1937年1月,被刊登在《时代》的生活副刊上,从此,毛泽东和中国的红色政权开始被世界关注。这张照片展示了毛泽东充满信心的形象。此时,周恩来意识到,照片等影像宣传,可以使中共在人民心中建立起良好的形象,开始筹划建立自己的影像宣传队伍。</p> <p class="ql-block">1936年,在陕北,抗战时期,45岁的毛主席与52岁的朱老总在延安的窑洞前并排站在一起合影。这张照片是当时的苏联摄影师奥尔加所拍摄。两位巨人的这张照片影响巨大,曾出现在苏维埃刊物的头版上。</p><p class="ql-block">此时距离两位巨人第一次见面已经过去整整10年。1928年,两位巨人在南昌龙江书院会师。此后,两位巨人不仅是革命战友,还是情同手足的兄弟。</p> <p class="ql-block">苏联著名新闻电影摄影师罗曼·卡尔曼的纪实著作《在华一年》中文版,已由人民出版社出版发行。本书被誉为苏联人写的“《西行漫记》”,书中卡尔曼详细记述了1939年5月他在延安与毛泽东交往的过程,并拍下了多张历史照片。其中一张毛泽东的特写照片,此次系首次在国内发布。</p><p class="ql-block">1938年9月至1939年9月,卡尔曼奉苏联政府之命在中国报道抗战,真实记述抗日战争全面爆发初期中国军民团结御敌、奋起抵抗侵略的过程。</p> <p class="ql-block">卡尔曼拍摄毛泽东与农民交谈的画面</p><p class="ql-block">卡尔曼记述,“我在边区逗留期间,几次见到毛泽东,我们长时间交谈、散步。他一分钟都不停地做着大量工作,即便在散步时也是如此。有一次在山里我们偶然遇见刚从田地里收工的一伙农民。他们简直像朋友一样跟毛泽东打招呼,停下来跟他说话。他们告诉他一些自己的需要,一些农民的事情。毛泽东叉开双腿,两手撑腰,手指朝前,向农民询问一些事,给他们出些主意。我站得较远一些,以便不引起注意,并拍下这个生动绝妙的场面。”</p><p class="ql-block">卡尔曼认为,这鲜明地展示了共产党领袖与人民的亲密关系。“农民们把毛泽东围得越来越紧。他们当中有一个老头,皮肤呈古铜色,皱纹很多,高颧骨,上嘴唇和下巴上长着稀疏的灰白小胡子,他像中国北方几乎所有农民一样,脑袋上裹着灰色的缠头。其他人较年轻一些。所有人手里都拿着铁锹、铁铲。他们穿着褪了色、打着补丁的土布衬衫。大家都聚精会神地交谈着,经常爆发出阵阵笑声。要知道,毛泽东非常爱开玩笑,他肯定会在谈到最严肃事情时,插上几句俏皮话。”</p> <p class="ql-block">《挥手之间》是中国革命史上的著名摄影作品,摄于1945年8月28日,即毛泽东即将赴重庆谈判,在延安与群众告别时。</p><p class="ql-block">拍摄者:郑景康、吴印咸、徐肖冰同时记录了这一重大的历史瞬间。 </p> <p class="ql-block">毛主席在枣园窑洞内写作(摄影 程默)</p><p class="ql-block">1947年8月,他接到命令,加入中央警卫团,给毛泽东和其他中央领导人摄影。据已出版的书中记载,程默抵达毛泽东一行人所在的朱官寨,在得到周恩来的许可后,拍摄了一张著名的毛泽东研究地图的照片,引起了毛泽东的注意,由此也有了一句双关语“程默就不沉默了”。</p> <p class="ql-block">一组毛主席日常生活照(摄影 程默)</p> <p class="ql-block">程默 摄</p> <p class="ql-block">1946年,在延安枣园窑洞前,程默(右)为毛主席拍摄。</p> <p class="ql-block">1947年,毛主席在转战陕北的行军途中。程默 摄</p><p class="ql-block">毛主席转战陕北行军途中。照片最前面的牵马人是王振海。毛泽东左右是他的两名警卫员,石国瑞和孙振国。孙振国的左边,走在毛泽东马后的是警卫排排长阎长林。阎长林后面戴着草帽的是张天义,也是一名警卫员。后面是夫人。再后面是周恩来,也骑着马,但没有拍摄进来,不过能看见他的警卫员王还寿。</p><p class="ql-block">毛泽东是在9月23日下午的早些时候离开张家崖窑的。通往神泉堡的路大致是自北向南,这意味着太阳应该在毛泽东的右侧,即正如照片中所显示那样。向西到达白家渠,然后再向南爬上一座山丘。</p><p class="ql-block">照片拍摄地是在白家渠村马背梁峁,照片的背景它在一座山丘顶上,当地人称之为“马背梁峁”,确切的坐标是北纬38°2’44”,东经110°22’16”。[这些坐标是由史际桥先生计算出来的。]</p> <p class="ql-block">毛泽东和夫人在谷子地里,旁边还有警卫员和摄影师,摄于1947年。《程默:用镜头聚焦历史》,21-22页。</p> <p class="ql-block">开国大典(摄影 程默)</p> <p class="ql-block">1949年10月1日,首都北京30万军民齐集天安门广场,举行了声势浩大的开国大典,毛主席在天安门城楼上庄严地宣告新中国成立了,这一天被确立为国庆日。</p><p class="ql-block">开国大典的前一天,也就是1949年9月30日,为了纪念在人民解放战争和人民革命中牺牲的人民英雄,第一次政协会议决定在北京建立人民英雄纪念碑。</p><p class="ql-block">1949年9月30日傍晚,毛主席、朱总司令及众多将领在天安门广场为人民英雄纪念碑奠基、培土,毛主席亲自诵读碑文。永远缅怀为人民而牺牲的英烈和先辈,继承他们遗志,砥砺前行。</p> <p class="ql-block">《毛主席为人民英雄纪念碑奠基》</p> <p class="ql-block">1950年毛泽东和全国战斗英雄、劳动模范部分代表合影的照片。照片右起分别是潘长有、赵国有、李秀贞、杜先扬、毛泽东、李凤莲、龚金妹、赵桂兰,他们是全国各条战线、各行各业的劳动英雄、模范工作者的代表。陈正青拍摄</p><p class="ql-block">在全国政协第一届会议期间,陈正青拍摄的《毛主席与劳动模范》,经截图和修整从新得到的毛主席像,最初印制在1951年版的《毛泽东选集》封面上,1951年—1952年作为标准像悬挂在天安门城楼上,1999年又印制在第五套人民币票面,六种纸币面值分别有:壹圆、伍圆、拾圆、贰拾元、伍拾圆、壹佰圆。陈正青拍摄的《毛主席与劳动模范》,也成为世界上印制最多、流通最广的影像。</p><p class="ql-block">新中国成立期间,著名摄影家陈正青除了拍摄《开国大典》、《毛主席与劳动模范》之外,还拍摄了大量的照片,人们熟知的有:《毛泽东当选为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主席》、《会场挂起了五星红旗》、《毛主席为人民英雄纪念碑奠基》、《朱总司令发布进军令》等。</p> <p class="ql-block">1949年春天陈勃在双清别墅给毛泽东主席拍的照片。</p> <p class="ql-block">1950年,新中国第一个“五一”国际劳动节,陈勃在天安门城楼上拍摄《天安门上的欢笑》等毛主席和国家领导人的照片。</p><p class="ql-block">新中国第一个“五一”国际劳动节</p><p class="ql-block">1950年5月1日,五一国际劳动节,这是新中国成立后的第一个劳动节。</p><p class="ql-block">首都20余万群众在天安门广场举行了盛大的庆祝大会,他们身穿节日盛装,载歌载舞,天安门成了欢乐的海洋。</p><p class="ql-block">毛主席、周总理等领导人在天安门城楼上检阅了群众队伍,观看了天安门广场上的群众表演,毛主席他们看到热情高涨的表演,发自内心的笑了。</p> <p class="ql-block">徐肖冰、侯波与毛主席合影。陈正清摄影</p><p class="ql-block">徐肖冰毛主席当然熟悉,他给毛主席拍过很多照片,也是延安培养出来的摄影师,但对于侯波,毛主席却是第一次见。徐肖冰向毛主席介绍了侯波,侯波看着眼前的毛主席,多少还是显得有些拘谨。这样面对面与主席讲话,他还是第一次,此时她的内心又激动,又兴奋。</p><p class="ql-block">但很快她就放松了下来,毛主席轻松幽默的聊天方式,把身边人逗得哈哈大笑。侯波没想到主席竟如此的平易近人,说话幽默,随和。不一会儿,卫长李银桥送来一盘水果,毛主席十分客气地请侯波他们吃,并笑着说:“我不爱吃水果。”</p><p class="ql-block">后来,侯波在毛主席身边的时间长了,观察到毛主席果真很少吃水果,但吸起烟来却是一支接一支, 而且喝茶从来不剩茶叶。毛主席鼓励侯波要钻研业务,要好好读马列的书,提高思想水平,为人民服务。</p><p class="ql-block">这时,天色渐晚。侯波他们非常清楚这段时间毛主席日理万机,不忍心再打扰主席宝贵的时间。于是,三人起身告辞。</p><p class="ql-block">毛主席站起来,挥挥手说:“来,咱们一起合个影吧。”</p><p class="ql-block">侯波他们早就想与毛主席合影,可是不敢说。这真是一个千载难逢的好机会,三人立即行动起来。陈正清拿着照相机,让侯波和徐肖冰两人一左一右在毛主席身边站好。</p><p class="ql-block">毛主席突然发话:“不行,不能这样站,女同志是半边天,要站在中间。”说着,毛主席就把侯波拉到了中间。</p><p class="ql-block">侯波见毛主席是极为认真的,也就不再争辩了。陈正清按下了快门,于是就留下了一张珍贵的照片。</p> <p class="ql-block">1938年毛泽东在抗日军政大学作《论持久战》报告(徐肖冰摄)</p> <p class="ql-block">1944年毛泽东、朱德、任弼时、博古、李富春、张闻天、聂荣臻等在延安机场(徐肖冰摄)</p> <p class="ql-block">毛泽东和朱德(徐肖冰摄)</p> <p class="ql-block">1943年毛泽东和女儿李讷,右边为叶子龙的女儿叶燕燕</p> <p class="ql-block">1949年毛泽东和儿子毛岸英在北平香山住地亲切交谈</p> <p class="ql-block">1949年毛泽东和长子毛岸英(右二),儿媳刘松林(右一)女儿李讷在北平香山,左一为江青(徐肖冰摄)</p> <p class="ql-block">在警卫人员的陪同下迈步走入双清别墅的毛泽东,一派潇洒自如。(1949年3月)(徐肖冰摄)</p><p class="ql-block">徐肖冰对于双清别墅的印象是深刻的,这时的他因为工作的需要,要经常到此拍摄。双清别墅位于香山公园南麓的半山腰,环境幽雅,对那儿的苍翠的竹林、遮天蔽日的银杏、挺拔的松柏、古朴的建筑,徐肖冰都非常熟悉。</p><p class="ql-block">中共中央选择香山作为正式进城前的临时办公场所,并非因为这里景色秀丽,而是出于安全方面的考虑:刚刚解放的北平,潜伏敌特甚多,随时可能跳出来捣乱。因此,保护中央首脑机关的安全尤为重要。</p><p class="ql-block">毛泽东住在“红亭”北面的一排平房里(现在这里已恢复了当年的陈设)。中间一间房子稍大些,摆了几张半旧的沙发,作为客厅兼会议室,沙发对面的墙上悬挂着大幅作战态势图。</p><p class="ql-block">毛泽东有睡前看书的习惯,因此在床的一侧照例搭了一块板子,搁了一大排书籍。墙角是一个衣架,挂着一件半旧的中山服和一件睡衣。</p><p class="ql-block">会议室的东面,是毛泽东的办公室,只有一张雕花的老式书桌,配着一把木制转椅、两张简陋的沙发、一个摆满了书籍的书架,除了这些,再没有其他家具了。</p><p class="ql-block">毛泽东在双清别墅住了三个多月,为了拍摄毛泽东全家团聚、接待外宾、会见民主人士等等,徐肖冰去过好几次香山,拍摄了不少照片。在这么多照片中,最有意思的是毛泽东仔细阅读南京解放的号外这个历史镜头,这张照片算的上是徐肖冰的得意之作。</p> <p class="ql-block">徐肖冰 《毛主席在香山》,1949年摄。</p><p class="ql-block">后来曾经有议论说这张《毛主席阅读南京解放“号外”》图片是拍摄者“导演”出来的,徐肖冰仰头哈哈大笑,有些自得,更多的是开心。“说这张照片是我导演的,怎么可能呢?当时我们拍领导们活动的照片,都是瞅准机会抢拍、抓拍,甚至得偷拍,领导人日常工作都安排得满满的,哪有时间专门让我们摆来摆去?”</p><p class="ql-block">毛泽东有好几个孩子,但是生活在他身边的并不多。最小的孩子李讷最受宠爱,因为47岁才有了这个孩子,毛泽东不忍心把她送到保育院去,所以李讷是唯一一个在毛泽东身边度过了全部童年的孩子,父女之间非常亲昵。徐肖冰曾经拍过“毛泽东和女儿李讷及她的小伙伴”,李讷显得尚稚嫩,翘着两个手指,低着眼睛兀自玩着,而毛泽东开怀地抱着她。徐肖冰拍摄毛泽东接见劳模吴满有的时候,照片上就有年幼的李讷,毛泽东一只手牵着她,可以想见毛泽东对她的宠爱。</p><p class="ql-block">东北解放后,徐肖冰接到一个命令,说毛泽东的前妻贺子珍和李敏刚从苏联回到东北,就在哈尔滨的一个幼儿园里,组织上让徐肖冰拍一张李敏的照片给毛泽东寄去,说毛泽东想念她。当时幼儿园的领导就是罗荣桓的妻子林月琴,徐肖冰让她把李敏叫出来拍了一张照片。那时候李敏才七八岁的样子,只会说俄语,是个很漂亮的小姑娘。这张照片后来到了毛泽东手里。</p><p class="ql-block">在毛泽东刚到双清别墅的时候,夫人与女儿李讷经常陪伴他。后来夫人带李讷去苏联养病,儿子毛岸青与女儿李敏又来到了他的身旁,来来往往,毛泽东并不寂寞。李敏刚来的时候满口俄语,几乎不会讲中国话,还得要毛岸青为她和父亲当“翻译”。但是,她那叽哩呱啦的童声稚语为双清别墅增添了不少乐趣。此外,大儿子毛岸英和他的未婚妻刘思齐也经常前来看望父亲。对毛泽东来说,与孩子们相聚所获得的快乐是十分珍贵的。</p><p class="ql-block">毛岸英五岁时与毛泽东分别,1937年11月他15岁时恢复了与父亲的书信联系,毛泽东与儿子谈时事、政治、谈读书,表现出了他对长子的关爱和培养。毛岸英对当时已在中国共产党党内确立了领袖地位的父亲,则是依照自己的判断,逐渐从了解、理解、认同与敬重走向了能够与之进行思想的交融与沟通。毛岸英在23岁时,回到了阔别18年之久的父亲毛泽东身边。</p><p class="ql-block">毛岸英的妻子刘思齐与毛岸英从相识到结婚、生活一共只有短短三年的时间,却留下了当时看起来平常、现在却弥足珍贵的回忆。1948年毛岸英想和刘思齐结婚,因为刘思齐还没有达到当时结婚的法定年龄,毛泽东不同意,两个人还闹了一点儿小别扭。直到1949年10月15日,毛泽东才为他们举行了婚礼。毛泽东把1945年重庆谈判时穿的一件黑呢子大衣送给他们,让毛岸英白天穿,晚上两个人盖在被子上。</p><p class="ql-block">那段时间,他们一家人经常在香山漫步,在落日的余晖里谈天说地,呼吸新鲜空气。</p><p class="ql-block">后来毛岸英在朝鲜战场不幸牺牲。自古以来,老年丧子是人生的极大憾事。毛岸英牺牲在朝鲜,遗骨没有迁移回国内安葬。中华民族讲究“叶落归根”,志愿军在朝鲜牺牲了那么多的战士,不可能把尸骨全部运回国,所以毛泽东必须带这个头。他的内心也万分痛苦。这就是他为什么用“青山处处埋忠骨,何需马革裹尸还”这句古诗作为对刘思齐请求的回答。</p><p class="ql-block">毛泽东来到北平以后,在香山住了三个多月。香山对于徐肖冰来说也是有着标志意义的,因为这是一个摄影阶段的结束。从此以后,他担任中央新闻电影制片厂副厂长,主要从事电影拍摄,很少拿起相机拍摄国家领导人的照片了。而他的妻子侯波则开始了长达12年的拍摄党和国家领导人的生涯。</p><p class="ql-block">徐肖冰的摄影作品集中在1937年到1949年的阶段,虽然数量并不庞大,但是质量非常不错。在以后的生涯里,他主要从事领导工作,鲜有摄影照片问世了,这不能不说是一种遗憾。</p> <p class="ql-block">1949年毛泽东在叶剑英陪同下在西郊机场(徐肖冰摄)</p> <p class="ql-block">1949年毛泽东在西郊机场与各民主党派人士会面(徐肖冰摄)</p> <p class="ql-block">1949年毛泽东在西苑机场检阅解放军(徐肖冰摄)</p> <p class="ql-block">1949年毛主席和侯波合影</p><p class="ql-block">1949年5月,侯波与丈夫徐肖冰一起前往北京香山的双清别墅,协助拍摄毛主席接待外宾的任务。正是在这次任务中,她第一次与毛主席有了直接的交流。</p> <p class="ql-block">1949年开国大典(侯波摄)</p> <p class="ql-block">毛主席在天安门城楼上(侯波摄)</p> <p class="ql-block">1954年,毛泽东主席在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上与藏传佛教人士喜饶嘉措交谈。宗教信仰在新中国不仅是自由的,还受到中央的重视和尊重。侯波摄。</p> <p class="ql-block">毛主席、朱德、周恩来、陈云在中南海紫光阁。侯波摄影</p> <p class="ql-block">1954年毛泽东主席在北戴河。侯波摄影</p> <p class="ql-block">毛主席与孩童逗趣攀谈的珍贵老照片。侯波摄影</p><p class="ql-block">由于这张照片,毛主席身着浴袍,在当时难免会对毛主席在人们心中的形象,产生不好的影响,所以这张照片一直没有发表,被侯波珍藏着,直到30年后才发表。</p><p class="ql-block">这张照片一经发表,便成了毛主席的经典照片,而毛主席和蔼可亲形象,接地气的着装更是让毛主席关心群众的印象更加直观。</p> <p class="ql-block">毛主席在地方视察农业生产。侯波摄影</p> <p class="ql-block">1959年毛主席与亚非拉青年在一起 / 侯波 摄</p> <p class="ql-block">1960年,毛泽东、周恩来、刘少奇、彭真、陈毅、邓小平聚精会神地看一本古书。侯波摄影</p> <p class="ql-block">1960年毛主席与炼钢工人在一起 / 侯波 摄</p> <p class="ql-block">毛主席、周恩来在第一届人代会上(侯波摄)</p> <p class="ql-block">1952年,毛泽东视察黄河。侯波摄影</p><p class="ql-block">1952年的秋天,一张记录毛主席在黄河河滩上短暂小憩的照片,成为了历史长河中一颗闪亮的明珠。</p><p class="ql-block">这张照片不仅捕捉到了毛主席作为一位伟人罕见的放松瞬间,更是在深刻的历史背景下,展现了新中国治河事业的艰辛与辉煌。</p><p class="ql-block">10月25日,毛主席乘坐专列从北京出发,首站抵达黄河济南段。这里曾是历代黄河治理的关键节点。</p><p class="ql-block">在现场,陪同视察的工程师和地方领导详细汇报了黄河济南段的治理情况。他们介绍了近年来为控制洪水所采取的措施以及取得的初步成果。</p><p class="ql-block">毛主席仔细倾听,不时询问细节,并强调要继续加大治理力度。他说:“黄河是我们的母亲河,但她也有脾气。治理黄河,不仅是为了防洪,更是为了造福人民。”</p> <p class="ql-block">侯波,这位“红墙摄影师”,用她的镜头定格了无数珍贵的历史瞬间,让我们得以窥见毛主席生活中鲜为人知的一面。</p> <p class="ql-block">10月31日,毛主席抵达郑州,视察新建成的人民胜利渠。这是新中国第一项大规模的治河工程,凝聚了无数劳动者的智慧和汗水。毛主席对这项工程寄予厚望,视察前他已经对其进行过详细了解,今天终于亲眼见证。</p><p class="ql-block">平原省委书记潘复生陪同毛主席来到人民胜利渠。他向毛主席介绍了引黄济卫工程的历史和现状,以及改名为“人民胜利渠”的原因。毛主席听后,脸上露出欣慰的笑容,说:“这个名字取得好,我要看看你们的胜利渠,快带我去!”</p> <p class="ql-block">1954年,毛主席在青龙桥火车站附近休息。侯波摄 侯波家人捐赠,延庆档案馆提供</p> <p class="ql-block">1954年4月12日,毛泽东主席视察官厅水库。侯波摄</p> <p class="ql-block">1954年,青龙桥火车站附近。侯波摄 侯波家人捐赠,延庆档案馆提供</p> <p class="ql-block">1957年,毛泽东在莫斯科大学讲话。侯波摄影</p> <p class="ql-block">1958年,毛泽东在河南。侯波摄影</p> <p class="ql-block">毛泽东和邓小平,1959年。侯波摄影</p> <p class="ql-block">1957年冬,作为现场唯一的外国记者,马克·吕布曾收到一条禁令:不许对伟大领袖正面拍摄。然而,在这个特殊的夜晚,他还是成功地抓拍到了独家照片:毛主席正在饮一杯茅台酒,完全正面。</p> <p class="ql-block">背着相机和闪光灯的吕厚民与毛主席合影。</p><p class="ql-block">著名摄影家吕厚民留下大量新中国第一代领导人的珍贵照片,他不仅记录了领导人会见、握手的照片,也拍摄了大量领导人的生活照,使得民众得以看到不一样的伟人形象。吕厚民曾担任毛泽东专职摄影师,有机会近距离跟随领袖,亲历了许多重要的历史时刻。像他这样的专门为领导拍照的摄影师被称为“红墙摄影师”,他们的照片成为了展示领导人形象的重要载体,也是历史的忠实记录者。</p> <p class="ql-block">1952年5月,毛主席接见志愿军文艺工作者。当时,毛岸英在朝鲜战场牺牲不久,毛主席心里很悲痛,这是毛主席很少有的悲伤的镜头。吕厚民摄影</p> <p class="ql-block">1953年,在中南海召开的中央人民政府第24次会议上,会议结束时,周恩来没有立刻离开会场,而是拿着文件来到毛主席身边,毛主席察觉后立马站起来,两人肩并肩站在一起,神态自然而亲密。凭着职业敏感,吕厚民及时抓拍了这一画面。</p><p class="ql-block">这幅名为《毛泽东与周恩来》吕厚民摄影的照片在国内外媒体发表后,引起了强烈反响,后来还被制成大幅挂画,进入千千万万个中国家庭。</p> <p class="ql-block">“我为毛主席拍照,他从来没说你哪个能拍,哪个不能拍,哪个能发表,哪个不能发表。包括游泳以后,他没穿背心,上来以后,在那儿晒太阳。我拿相机对着毛主席,他还笑眯眯地看着我。在那个期间,虽然任务很重,但心情很舒畅。”</p> <p class="ql-block">毛泽东站在旁边看女儿李敏穿滑冰鞋。吕厚民摄影</p><p class="ql-block"> 为毛泽东留下更多的生活照,是吕厚民当时特别留意的事情。1953年,毛主席和李敏、李纳、毛远新在溜冰场上。主席对儿女的关心,吕厚民都看在眼里,无论如何他都要把这一切记录下来。这样的场景中,毛泽东不是作为一名国家领导人,而是作为儿女的父亲。</p> <p class="ql-block">1961年《毛泽东在庐山》吕厚民摄影</p><p class="ql-block"> 1964年,吕厚民被调往新华社江苏分社工作。1966年,红卫兵闯进他家,称他是“毛主席身边的定时炸弹”,开始接受无休止的批斗。1973年,他写信并托人转交给毛泽东,离开下放的江苏兴化,前往新华社江西分社继续摄影记者的工作。2014年,吕厚民作为摄影界的唯一代表,参加了习近平主席主持的文艺座谈会。徐肖冰曾评价他说:“吕厚民先生反应敏锐,善于捕捉住关键的瞬间,使拍摄的作品显得真实、自然。他的作品构图简洁,用光讲究,给人以赏心悦目的感受。”</p> <p class="ql-block">《毛主席坐像》 李进摄</p> <p class="ql-block">1966年8月18日,毛泽东、周恩来等在天安门城楼。吕相友站在护栏边台阶上正在拍摄中。1966年8月18日,吕相友(高处站立者)在天安门城楼采访。</p><p class="ql-block">吕相友(1928.7.28-2007.7.22),出生于吉林省柳河县。1947年参加中国人民解放军,翌年入《东北画报》社主办的摄影训练班学习摄影,结业后任一二五师摄影记者,开始了五十多年漫长而艰辛的摄影道路,参加过辽沈、平津等重大战役的战地摄影。朝鲜战争爆发后,吕相友响应祖国的号召作为战地记者第一批进入朝鲜战场,冒着生命危险在炮火纷飞的战场拍摄了大量的战地实况照片,经受住了严峻的战争考验。</p> <p class="ql-block">吕相友(左一)在天安门城楼采访</p> <p class="ql-block">吕相友(右)拍摄毛泽东</p> <p class="ql-block">1955年毛泽东参观全国美术展览(吕相友摄)</p> <p class="ql-block">毛泽东少见地戴上眼镜观看全运会</p><p class="ql-block">第一届全运会上的毛泽东1957年,调入人民日报社摄影组的吕相友已是有着10年摄影经验的老摄影师,但在第一次拍摄毛泽东时居然未能完成任务!</p><p class="ql-block"> 那年秋天,毛泽东陪同访华的苏联元首伏罗希洛夫在中山公园游览,闻讯赶来的群众把主席所经之处围得水泄不通。吕相友站在摄影专用的高梯上,手中紧紧抓着相机,心里的激动简直无法用语言形容。人潮涌动,他像其他人一样瞪大眼睛,一眨不眨地盯着慢慢走过来的高大身影,眼前景物渐渐模糊——不知何时开始,泪水已盈满了他的眼眶……</p><p class="ql-block"> 毛主席的身影远去了,吕相友拭去泪水,这才想起自己连一次快门都没有按下。</p><p class="ql-block"> 这次没完成任务的经历给吕相友的摄影生涯留下了特殊的记忆。从这以后,他开始近距离地拍摄毛泽东。作为一个新闻摄影记者,他明白自己的职责,并把对领袖的感情深埋在心底。1959年,他在第一届全国运动会的开幕式上为毛泽东拍摄了许多精彩的照片。</p><p class="ql-block"> 在摄影师们的镜头里,人们常常可以看到毛泽东看书、写字的形象,但毛泽东戴眼镜的照片却屈指可数,可谓珍贵。是毛泽东的视力很好吗?不是。他和普通的老年人一样,上了年纪眼睛自然要老花了。可毛泽东不喜欢戴眼镜,平时看书他习惯用放大镜,只有在看节目、看戏时才偶尔带上眼镜。而这个“偶尔”是难得遇到的,连毛泽东的专职摄影师都极少见到他戴眼镜的样子,但这个机会却幸运地让吕相友抓住了。</p><p class="ql-block"> 建国10周年,吕相友获得了这个千载难逢的机会。</p><p class="ql-block"> 那一年,北京新建了一个可容 8万观众的工人体育场作为国庆的献礼,第一届全国运动会的开幕式就在工人体育场隆重举行。</p> <p class="ql-block">1959年毛泽东、刘少奇等在第一届全国运动会主席台上。(吕相友 摄)</p> <p class="ql-block">1959年毛泽东、刘少奇等在第一届全国运动会(吕相友摄)</p><p class="ql-block"> 1959年9月13日,毛泽东、刘少奇、董必武、朱德、周恩来等党和国家领导人出席了运动会开幕式。毛泽东一边看着比赛一边与身边的刘少奇讨论着赛事情况,可能是嫌看得不太清楚,毛泽东戴上了黑框眼镜。吕相友如获至宝,立刻拍下了这一瞬。照片上,毛泽东直视着前方的赛场,双手不由自主地握起了拳头,似乎在暗暗为运动员们加油。相比起来,他旁边的刘少奇就显得放松自在得多。</p><p class="ql-block"> 又过了一会儿,也许是觉得戴眼镜看得还不过瘾,毛泽东又让工作人员拿来了望远镜。他时不时举起望远镜,凝神注视着赛场,脸上露出了欢快的笑容。</p><p class="ql-block"> 这次运动会是建国10年来体育运动事业的一次最大检阅。口号是毛泽东的题词“发展体育运动,增强人民体质”。全国各省、市、自治区和人民解放军等30个单位的10658名运动员参加了42个项目的比赛。运动会上 7人4次打破4项世界纪录,664人844次打破和新创 106项全国纪录。</p><p class="ql-block"> 第一届全运会作为第一次全国性的大规模运动会,它带有很深的历史烙印和时代特征,有着与后来其他几届不同的特点。很多军事领域内的比赛都被列入了比赛项目,如射击、无线电收发报、航海多项、航海模型、飞机跳伞、伞塔跳伞、滑翔等。</p><p class="ql-block"> 来自全国各地的运动好手第一次聚集在了北京赛场。但是,这些人并不是我们理解的专业队运动员,绝大多数的运动员都是各个学校的学生,所以,第一届全运会选手的平均年龄只有21岁,是历届运动会中年龄最小的。</p><p class="ql-block"> 在这次盛会上,吕相友拍下了许多精彩照片,却没有机会好好地欣赏自己喜爱的乒乓球和排球比赛,就连电视转播也由于忙于冲洗照片而错过了。</p><p class="ql-block"> 吕相友对体育运动也是情有独钟。虽然摄影工作使他忙得连轴转,但他仍没有放弃他喜爱的体育运动。工作的间隙或是短短的午休时间,他都会拉着同事们打打乒乓球。遇到合适的机会,他喜欢看乒乓球比赛和排球比赛,但这种机会实在太难得了,天天忙于拍摄工作,使吕相友更多的时候是将自己的爱好放在了第二位。</p><p class="ql-block"> 摘自《镜里波澜30年》吕相友/摄邱丰/编人民出版社</p> <p class="ql-block">1959年9月13日,毛主席出席在北京工人体育场举行的中华人民共和国第一届运动会开幕式。毛主席一边看着比赛一边与身边的刘少奇讨论着赛事情况,为了更清楚的看清比赛状况,毛主席戴上了黑框眼镜,摄像师拍下了这罕见的画面,戴眼镜的毛主席看起来更加和蔼可亲,让人心生暖意。</p> <p class="ql-block">1966年8月18日。北京,天安门。</p><p class="ql-block">这天毛泽东第一次接见红卫兵,数以千万计的红卫兵簇拥在天安门城楼周围,手中举着《毛主席语录》,有节奏地呼喊着:“我们要见毛主席!我们要见毛主席……”</p><p class="ql-block">《人民日报》摄影记者吕相友来到天安门城楼时不到9点钟,比平日还早,但却意外发现毛主席已来到大厅,正坐在中央大厅休息室的沙发上抽着烟。</p><p class="ql-block">他急忙架好摄影机,镜头中:毛泽东一改平时穿中山装习惯,竟穿了一身绿军装!这身军装的衣服尺码明显偏小,穿在高大的主席身上紧巴巴的;军帽戴在主席头上也显得不够平整。</p><p class="ql-block">在《人民日报》工作9年,吕相友从未见过毛主席在公开场合穿军装。据他所知,这还是毛主席进城之后第一次穿军装。他没有错过这难得的机会。</p><p class="ql-block">当出席大会的其他领导人陆续来到城楼上,庆祝大会即将开始时,毛主席熄灭了手中的香烟,开始整理自己的军装。李讷快步走过来,帮父亲整理头上的军帽,并系好风纪扣。</p><p class="ql-block">当站在一边的摄影记者们被李讷批评不应将主席衣着不整齐的样子拍下来时,吕相友这才知道毛主席也是临时才决定穿军装,所以衣服是从中央警卫团里借来的,衣帽都比毛主席本人的小了一号。吕相友一边点头,一边心里嘀咕:除了作为女儿的李讷,谁敢动手帮主席整理衣帽啊。</p><p class="ql-block">在这段日子的天安门城楼大厅里,吕相友拍下了毛泽东与其他领导人谈话的照片:与陈云交谈,与董必武交谈,与陶铸交谈……</p> <p class="ql-block">在拍摄过程中,吕相友发现:陈云因身体原因穿着呢外衣,刘少奇穿着中山装,而国家副主席董必武先是穿着便装来到大厅,与毛主席交谈了一会儿之后就匆匆走出了大厅,原来80岁高龄的董老也去换上了一身崭新的绿军装。</p><p class="ql-block">为了拍好毛主席身穿军装向红卫兵挥手的照片,吕相友在离毛主席不足一米的城楼栏杆边探出身子进行拍摄,由于被挡在毛主席和红卫兵之间,他听到城楼下的人们不停地喊着:"我们要看毛主席,不看记者的屁股!"</p><p class="ql-block">照片冲出来后,望着毛主席身穿军装、向红卫兵挥手的照片,吕相友心里掠过一丝遗憾:照片中毛主席的身影衬着空阔高远的蓝天,将他高瞻远瞩的气概、广阔如海的胸怀表现得淋漓尽致,但在毛主席挥手的前方,却因摄影环境的制约,镜头无法延伸,使毛主席挥手的前景稍显窄了些。当时吕相友所站的位置是摄影师能达到的最大限度,为此周总理还亲自吩咐警卫人员注意摄影记者的安全。</p><p class="ql-block">在那个政治高于一切的年代,这张照片的政治性远远超过了它的艺术性。照片发表在第二天的《人民日报》上,毛泽东臂上的红袖章醒目地传递着一个消息:主席支持红卫兵的运动。</p><p class="ql-block">从1966年8月18日到11月26日,毛泽东一共8次检阅红卫兵,平均每12天接见一次,历时3个月,总共接见了1300万人。</p><p class="ql-block">就在这次拍摄之后,报纸上大幅刊登这张毛泽东身穿军装、臂戴“红卫兵”袖章向群众挥手照片。</p><p class="ql-block">这张照片很快被人民美术出版社制成千万张宣传画在全国发行。照片本身是黑白照片,印刷品进行了上色处理。解放军很喜欢这张照片,将它大量制成纪念章,后来甚至连茶杯、书包、笔记本上都有这张照片。它被制成邮票,大量发行。“文革”结束后,以这张照片为图案的邮票在香港售价高达数千元。</p><p class="ql-block">但不为人所知的是,照片发表之后,还曾经引起一场不大不小的风波。</p><p class="ql-block">起因是照片中毛泽东将帽子握在左手里,由于黑白照片和印刷的问题,帽子的轮廓看起来就像一只脚。在那个年代竟敢发表脚踢毛主席的照片,对伟大领袖不敬,这还了得!红卫兵们很快纠集了数十人,手拿皮带冲到人民日报社门口要找吕相友算账。他们在报社门口一堵就是好几天,报社领导拿出照片耐着性子向年轻气盛的红卫兵们解释半天,说明是印刷问题才算是过了关,而吕相友本人则一连数日不敢出现在办公室里,就连午饭都是请同事帮忙从食堂里带回来吃,若有拍摄任务,他只好从报社的边门出去。 (摘自《作家文摘》)</p> <p class="ql-block">1966年11月3日,毛泽东在天安门城楼(蒋铎摄)</p> <p class="ql-block">蒋铎拍摄的毛泽东接见红卫兵的经典照片作为《人民画报》的封面刊</p> <p class="ql-block">照片被奉为经典,印为邮票发行。</p> <p class="ql-block">左为王东拍摄的毛泽东,右为蒋铎精修的登报照片。</p> <p class="ql-block">翁乃强 1966年摄,</p> <p class="ql-block">1966年7月16日,毛泽东以他73岁的高龄,最后一次游长江。次日,人民日报头版刊登了这张毛泽东挥手的照片。</p><p class="ql-block"> “毛主席畅游长江,向大家挥手致意那张我比较喜欢,而且主席本人也很喜欢。那是一张富有象征意义的照片。”钱嗣杰说。很快,“跟着毛主席在大风大浪中前进”就成为家喻户晓的一个口号。</p> <p class="ql-block">1966年10月1日,钱嗣杰拍摄的“毛主席金水桥席地而坐,和首都观众共赏节日烟火”照片。</p><p class="ql-block"> “主席本来在天安门城楼上,不知道怎么回事,突然扭头就从城楼上下来到了金水桥那儿一站,下面都是观众。大家就说主席怎么下来了,这时服务员想给主席搬个椅子,让他坐在桥上。主席拒绝了,席地而坐,老百姓一下子都涌了上来。那张照片就叫“主席金水桥席地而坐,和首都观众共赏节日烟火。”钱嗣杰说。</p><p class="ql-block"> 钱嗣杰曾为毛泽东、周恩来、邓小平三位领导人不少照片,谈起拍摄领导人的感受,他说:“虽然我跟在毛主席身边好几年,但是,我从来都不敢对主席‘摆拍’。主席有一种威严,那时候相机还是胶片的,一个动作最多也就两三张,只能是摄影记者自己找角度,想办法。周总理不同,他比较随意,而且对记者很熟悉,知道记者需要什么。记者们都把他看作长辈,就像是单位的领导一样,和他商量稿子这么写行不行,照片哪张比较好等等。在大家眼里,最好拍的也是总理,他长得帅气,又有风度,不管笑不笑,气质都很好。有时候我也敢对他说‘总理,再过那边一点儿’,通常他都会照顾记者,尽可能满足大家的需求。”</p> <p class="ql-block">他记录了40年前中国的最高层</p><p class="ql-block">摄影/杜修贤</p><p class="ql-block">毛泽东在天安门城楼向游行人群挥帽致敬。</p> <p class="ql-block">1964年11月14日,周恩来参加苏联十月革命四十七周年庆典返回北京,毛泽东、刘少奇、朱德、董必武、邓小平等到机场欢迎。摄影/杜修贤</p> <p class="ql-block">1971年5月1日,毛泽东和林彪最后一次登上天安门城楼。摄影/杜修贤</p> <p class="ql-block">1972年2月21日,毛泽东在中南海家中书房会见第一位来华访问的美国总统理查德·尼克松。</p> <p class="ql-block">1973年,毛泽东在书房,搀扶者为张玉凤。摄影/杜修贤</p> <p class="ql-block">1974年5月29日,毛泽东与周恩来最后握手告别。当晚周恩来住进了305医院。摄影/杜修贤</p> <p class="ql-block">1976年5月,毛泽东最后一次接见外宾。第二天,中央对外发布公告,宣布毛泽东今后不再参加外事活动。</p> <p class="ql-block">中国人民的伟大领袖毛主席</p><p class="ql-block">(杜秀咸 摄)</p> <p class="ql-block">苏联摄影师拍摄的珍贵影像,记录伟大领袖毛主席的珍贵视频</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