希望您好——晚秋拾遗(4)

圈圈

<h1><p> 顾锦老师,您好吗?</p> 最近一友人聊到以苏州抗战为时代背景的电视剧《孤舟》时询问剧中的“顾家”与“顾园”是否与顾锦老师您家族有关。说实话,我之前对顾老师您的家庭背景并不了解,直到我们搞老三届进校五十周年纪念系列活动时,我们才专程去苏州拜访您。回想那次重逢情景,但仿佛还在昨天。</h1> <h1><p> 顾老师,虽然我们分别长达半个多世纪,当年您教过的学生都成为老人了,但是,师恩难忘啊!只要一提起省中,我们会自然而然地想起你们这些老省中的老师来。</p><p> 顾老师,您饶有兴致地回忆当年我们读书时的情景。我们当然记得当年端庄、娴淑的您走上我们初二(3)班的语文讲坛。听,您在范读《淮橘为枳》:“生于淮南则为橘,生于淮北则为枳,叶途相似,其实不同……”嗓音清脆而细腻,令我们百听不厌;看,您板书《叶公好龙》时有同学轻读时,您立刻在“叶”旁注上拼音“she”,并告诉学生这字旧时该与“设”同音。我们暗自思量着汉语的博大精深。您小心翼翼地带有深度地讲解周立波《暴风骤雨》节选的过程,把我们引进文学之门。有您的言传身教,我们耳濡目染,使我们与文雅和严谨缩短了距离。</p><p> 顾老师,您是上世纪四十年代培养出来的大学生,把知识传承给我们这些建国初的第一代人。你们的风采,现在已成了空谷绝响。时至今日,我们只要想起,便会肃然起敬。你们教书,没有考试的狂轰滥炸,没有题海战术,没有补课。同学在宽松自由的环境中学习,不感到压抑,只感到世界广阔,如沐雨露春风。</p></h1> <h1><p> 为什么摇头呢?顾老师。我们说的都是事实呀!虽然我们没等到毕业就进入特殊阶段而停课了,但您和所有老省中的老师们的风范、师德让我们受益终身啊——每一位曾经是老省中过来的学生都有如此深刻的感受。</p> 顾老师,您告诉我们您住的这么一大片老房子,<br>以前都是顾家的。您顾家不愧为江南四大姓的第一世家。您那大家闺秀的风范给我们这些共和国第一代留下深刻的印象。</h1> <h1> 顾老师,您这么大年纪了,还坚持要领我们去怡园看看。您告诉我们,这苏州城里著名的怡园是您家的私家花园,解放后捐献了人民政府。那么,恭敬不如从命了!我们跟您去观赏园内景致。在怡园里,您老人家开心地边走边介绍景点的名称、寓意。我们听您回忆儿时与小姐妹们在荷花池的石桥上玩耍情景时,开心得如孩子似的;看您模仿在石凳上依偎在祖母身旁拍照的样子时,我们忍不住也坐到了您身边留下美好的瞬间;您一会依靠假山石,一会抚,摸参天古树时那么深情。望着您不再挺拔的身影、略带迟缓的动作,我们心疼不已,感慨万千。路过藕香榭时,您告诉我们这里是琴房。您还执意地建议柯同学在这里抚琴照相。那一刻,我们领悟到您是想在您的学生身上寻找您当年的影子啊!</h1> <h1> 顾老师,经历过暴风骤雨的您能如此笑对人生,真是令学生敬佩啊!身患多种疾病已九旬高龄的您理应有人照顾了,但您还得照顾有病的儿子,您老人家太不易了!您说,您缺少亲情。其实,您不说,我们已有所了解。您已经把您的学生装在了您的心里并以此来慰藉自己。老师,我们也惦记着您。遗憾的是我们师生分居两地,我们是鞭长莫及啊!</h1> <h1> 别送了,顾老师!老房子的弄堂那么长,光线那么昏暗,我们自己回去吧。<br></h1><h1> 请留步吧,顾老师!您千万得保重,我们要您健康,长寿,快乐……<br> 我们正打算疫情过后去看您,可是,您怎么没等我们呢?<br> 顾老师,但愿天堂没磨难,希望您安好!</h1> 2024.9.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