凤翔作协读书沙龙第八期《一句顶一万句》读书分享活动,于 2024 年 9 月 22 日在韩寒瑜伽馆如期举行。此次活动由温婉知性、饱读诗书的宋力行老师主持。 <h3 style="text-align: center">热身:书友作品分享</h3> 雍州跑团公众号提前为大家分享了四位书友的读后感。<br><br><div>卢迪以《“说得着” 是幸福人生的绊脚石》为题,围绕刘震云的《一句顶一万句》,从 “智慧、孤独、语言、志趣” 四个关键词展开感悟。在智慧层面,强调此书对初入社会的年轻人具有实践指导意义,需结合自身经历感悟书中智慧。孤独被视作人生必修课,人们都在寻觅说得着的人,遇不到便会陷入孤独,且心智成熟者更易孤独,最终要学会与孤独和平共处。语言成为超越人生困境的绊脚石,人虽困于语言,追求 “说得着” 却难以通过语言交心,唯有跳出语言去行动实践,方能感受爱。志趣则是通往个体自由的学位证,书中人物缺乏精神灵魂,应从向外求转变为向内省察的志趣,然而作品虽未塑造出这样的角色,却以开放式结局升华了语言困境,从反方向给出了走出人生困境的答案,由此在书友分享群中引发了热烈讨论。<br></div> 心语以《命运轮回中的孤独与追寻》为题,围绕阅读过程中的三个疑问对小说进行探讨。其一,读完小说仍未明确哪句话能 “顶一万句”,但书中不同人物在不同情境下都有至关重要的 “一句话”,且都在寻找 “说得着又愿意为对方说的人”。其二,小说中人物关系和事件关系极为复杂,涵盖家庭关系、婚姻关系、社会关系以及事件的相互交织,反映了人世间的真实面貌和人们面临的各种困境挑战。其三,小说通过三代人的故事呈现出命运的轮回,出延津与回延津的结构体现了家族命运传承和历史延续,人们在不同时代都陷入相似困境,无法逃脱命运轮回,进而引发对人生意义和价值的思考。 读书会组织者谢险峰以《孤独是人生的常态》为题,深入探讨了孤独是人生常态这一主题。首先,通过柏拉图的寓言引出人类对 “另一半” 的寻找,而孤独也因此成为人生常态。接着结合小说内容,指出《一句顶一万句》中人物关系复杂,故事背景下的小人物们处于巨大孤独中,为寻找说得着话的人而努力。书中以魔幻笔触描述中国式孤独,从众多人物的孤独与找寻中,展现出茫茫人海中找到知心人的不易。同时,提到现代社会人们也面临着孤独,即使有健全交际圈仍渴望被理解。又以书中吴摩西与吴香香的对话为例,说明 “说得来” 即找到理解自己的人很重要。最后强调孤独是人生常态,我们终其一生都在寻找另一半,而这份寻觅让我们更加珍惜相遇相知,在自我探索成长道路上走得更远更坚定。 创作神枪手曹全利以《刘震云从黄土地蹒跚至文学殿堂的坚韧征途》为题,围绕刘震云的人生经历,展现了他从河南黄土地出发,历经甘肃戈壁滩的军旅生涯,凭借坚韧不拔的毅力和对知识的渴望,在高考恢复后成功考入北大,开启文学创作之旅。他的作品源于生活又超越生活,以独特风格探索生活真谛与人性奥秘,从《塔铺》到《一句顶一万句》等作品不断成熟,赢得国内外广泛赞誉。2011 年获茅盾文学奖并成为人大教授,继续耕耘文学田野,他的人生是一部从黄土地蹒跚至文学殿堂的坚韧征途。 百家争鸣:现场分享读后感 鲁旭主席针对大家的热烈讨论,就小说的题目做了分享。他指出,“一句顶一万句” 这句话在 “文化大革命” 初期,是林彪提出的充满个人崇拜的口号。毛泽东对此进行了驳斥,认为人的一句话不可能有那么大的力量。鲁旭主席认为,从读者角度看,仅看书名就能想到作者在整个作品中可能会体现出一种思想被禁锢的意识。在小说创作中,人物的取舍是作家在故事谋篇布局中的重要环节,作品中的人物如何寻求解放,受到时代背景和所处环境的影响。对于底层人物的平淡叙述,反映了底层人的追求,他们做不了领袖。长篇小说的结构中,哪些人传达哪些思想泾渭分明,这是小说塑造光辉人物形象的创作规律。 马伊梅老师在分享中提到,这本书她有两大收获。一是了解了河南方言 “喷空”(聊天、闲谈、吹牛),人们通过这种轻松、随意的交流方式来分享生活中的趣事、经历、感受,以此缓解压力、增进感情。二是杨百顺和杀猪的老曾这段师徒情因一句坏话而破裂,反映出人际交往中言语的力量和不可控性。一句话在传播过程中会以不同的形式变形、走样,从而引发误解和矛盾。这体现了人际交往的复杂、信任的脆弱、舆论的影响力以及人性中的轻信、冲动和缺乏宽容的弱点。因为无心之失或被误解的言语而破坏原本良好的关系,所以大家都在辛苦地找那个说得着的人。 王淑娟老师说 “你是你周围六个人的平均数”,我们都有故事,每个人都有情绪、喜好爱憎,但书不会。我们可以随时把书拿起来,不是为了学习什么,而是给自己思想找一个口子,找一个对象。在生活中找不到说得着的人,我们一起就在书中找,和书中的人物交流。读书的意义就是享乐,借别人的体验来体验自己的人生。 从小说中,我们也感悟到,在这个千丝万缕的生活里,每个人都在撕扯着自己、纠缠着别人,也就是和周围人建立各种关系,如原生家庭的关系、婚姻关系、社会关系。因为这些相互缠绕和复杂的纠缠,我们一直处在纠结中,所以书中的每个人物都活得很累。每个人都守护着自己的一把锁,苦苦寻找能打开自己的那把钥匙,这把钥匙,或许是一句话、或许是一个拥抱、或许是一个点头的认可,也就有了彼此建立链接的那个点。就像狐狸对小王子说,“如果你驯养了我,我们就彼此需要了。无论玫瑰园有多少玫瑰,我的那朵玫瑰胜过你们全部,因为它是我浇灌的,因为它是我的玫瑰。” 作家红孩说,小说是我说的世界,散文是说我的世界,文学不在庙堂,文学在大街上。不同的文字倾诉的都是自己的心声。放下书掩卷长思:今人不见古时月,今月曾经照古人。古人今人若流水,共看明月皆如此。不论时代如何变换,四季如何更替,我们都在命运的大圈中轮回。这一生找不到的钥匙,下一世还会再继续寻找,所以我们得找,找的过程就是和解。 最后总结中宋老师说,在广袤的森林中,万千树木林立,却总有那么一棵树,以其独特的姿态独秀于一片树林中。这棵树坚守着自己的独特性,它渴望找到与自己相似、相近的那棵树,以获得共鸣与理解。我们每个人都如同独特的树木,在人生的旅途中不断寻觅着那个与自己心灵相通、志趣相投的人,就像那棵独特的树在寻找它的同类。我们渴望遇到能够真正理解自己、与自己 “说得着” 的人,在彼此的交流与陪伴中找到归属感和认同感。我们或许会经历许多的迷茫与孤独,但正是这种对相似灵魂的追寻,让我们在人生的道路上不断前行,不断探索,期待着与那个特别的 “同类” 相遇,共同书写属于我们的精彩故事。 这本书还有一些地方自己没有读懂,期待您的解读:<br>1. 老詹的那幅教堂图救赎了谁?<br>2. 教堂图纸的背面,写着两排字。一排是蝇头小楷:<br>恶魔的私语?第二排是钢笔字:不杀人,我就放火?<br><br> 2024年9月23日<br><br><b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