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流坑古村,位于江西省抚州市乐安县牛田镇东南部乌江之畔,是一个董氏单姓聚族而居的血缘村落。据考证,该村董姓始祖为汉代大儒董仲舒,也是中国共产党的模范领导者董必武的祖上所在村。</p> <p class="ql-block">流坑,一处经过风水国师杨筠松选址的风水宝地,一个依山傍水典型的江南村庄,也正是因为杨筠松的选址让流坑多了一层神秘的风水文化色彩。</p> <p class="ql-block">流坑古村始建于五代南唐升元年间,是典型的江右民系古村,全村曾出文、武状元各1人,进士34人,举人78人,进入仕途者,上至参知政事、尚书,下至主簿、教谕,超过百人。王安石、朱熹、文天祥、曾国藩、左宗棠等,都为流坑留有墨迹。</p> <p class="ql-block">流坑古村的民居建筑均为砖木结构楼房,格局多为二进一天井,布局简洁,朴实素雅。流坑古村被誉为“千古第一村”、“浓缩华夏耕读文明最后的孤本”和“中国古代农村文明的活化石”。</p> <p class="ql-block">流坑村古建筑群是集历史文化、建筑艺术和民俗风情为一体,具有地方特色的赣派建筑,是代表着流坑文化的遗产和积淀,也是历史文化名村的核心价值。</p> <p class="ql-block">流坑古村先后被评为首批中国传统村落,入选“中国最具潜力的十大古镇”、中国首批历史文化名村、“江西十大文化古村”和“最美古村落”等榜单。</p> <p class="ql-block">流坑古村远观青山拱挹,近傍清澈的乌江之水,河水沿村东再转而西流,与村内龙湖之水相通。</p> <p class="ql-block">流坑村落主体基本保存了明嘉靖、万历年间规整的格局,以“七竖一横”的大巷道为框架,其间以众多小巷相连通,在主要巷道的头尾均建置望楼,早启晚闭,以加强防御。七条竖巷直对江岸,与码头相呼应,便于引河风入村,确保空气清新。</p> <p class="ql-block">村中排水系统完备,纳天然水与生活用水入龙湖,再引入村外的乌江,天然排污。在主体布局之外,依照地形物貌建祠堂,筑庙宇,修街道,立阁楼,树牌坊,围村墙,植树林,使流坑俨如一方城池</p> <p class="ql-block">流坑古村村中现存500余幢建筑中,有明清古建筑及遗址计260余处。这些传统建筑中,有古典风范的民居建筑,有宏伟壮观的宗祠建筑,有幽雅别致的庙宇建筑,有功能各异的文化建筑,如纪念性楼堂、书院、戏台、牌坊等。</p> <p class="ql-block">村中有店铺、水井、桥梁、古墓、古塔遗址等,计有戏台、书屋等文化建筑14处、牌坊5座、宗祠48处,庙宇8处,处处皆为人间美景。</p> <p class="ql-block">1990年秋,江西省著名历史学家周銮书到流坑考察,写下《初访流坑村》一文,掀开了这个久藏深闺的古典村落的面纱。</p> <p class="ql-block">1996年初冬,国家著名文物、古建筑专家罗哲文、郑孝燮等考察流坑村,认为流坑村“是我国文物保护、历史文化地区保护的一个重要发现”。同年11月19日,《光明日报》头版头条发表了《江西千年古村流坑,中国古代文明缩影》一文,引起全国轰动。</p> <p class="ql-block">1997年8月初,国家文物局局长张文彬专程考察流坑村,对流坑古村给予了高度评价,并挥笔为流坑题词:“千古第一村”。同年,流坑古村被江西省人民政府列为省级历史文化保护区,其中村内21处建筑及遗址公布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p> <p class="ql-block">2001年6月,流坑古村被国务院列为全国第五批重点文物保护单位。</p> <p class="ql-block">2003年11月,流坑古村被建设部和国家博物馆评为中国首批历史文化名村。</p> <p class="ql-block">2009年10月,入选“中国大学生最喜欢的旅游景区”。2011年8月,入选“中国最具潜力的十大古镇”。</p> <p class="ql-block">2012年12月,流坑古村被建设部、文化和旅游部、财政部公布为首批中国传统村落;</p> <p class="ql-block">2015年8月,荣获“中国乡村旅游模范村”称号。2022年8月,入选“乡村是座博物馆”全国乡村旅游精品线路。</p> <p class="ql-block">在流坑古村不远处,还有一片“中国第一古樟林”。占地面积约1100亩,拥有超过10000株古樟树,其中最长的一棵超过1200年。这片古樟林沿着乌江两岸绵延十余里,被誉为“十里香樟”。</p> <p class="ql-block">漫步在古樟林内,满眼参天大树,林内空气清新,环境优美,鸟语花香,林傍沙滩流水,小桥人家,正是人们眼中的梦中家园、世外桃源。</p> <p class="ql-block">宋代王安石曾写下《渔家傲》,描写的正是江西流坑之景。其词曰:</p><p class="ql-block">平岸小桥千嶂抱,柔蓝一水萦花草。茅屋数间窗窈窕。尘不到,时时自有春风扫。</p><p class="ql-block">午枕觉来闻语鸟,欹眠似听朝鸡早。忽忆故人今总老。贪梦好,茫然忘了邯郸道。</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