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想起李清照就想起她那句"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戚戚"这词句;想起那句”苏轼看不起李清照”的传说。笔者认为,即使传说是真实,那是"文人相轻"之故也。</p><p class="ql-block"> 中国历史上,有名人者璨若晨星,不胜枚举。男子有秦始皇,女子有李清照。</p><p class="ql-block"> 李清照,山东济南人。其父是著名学者,丈夫赵明诚是官二代,门当户对。李清照从小愛读书,具有大学本科水平,文化修养很高。这是她成为一个杰出作家的主要原因。其次,时代变迁、社会生活状也丰富了她的创作素材。</p><p class="ql-block"> 丈夫赵明诚当官前,家庭生活属于温饱型。后来他参加工作并被提拔当官了,有权有钱,家庭生活小康起来,夫妻和谐,美滿幸福。</p><p class="ql-block"> 李清照夫妇俩喜欢收藏金石书画。夫妇俩合著《金石論》,对我国考古学有一定的贡献。李清照对词学很有研究,可惜因战争问题,社会动荡不安,逃亡,其资料散失,损失殆尽。至今,我没有读到关于词学的专著,很是失望。</p><p class="ql-block"> 金人入侵,家乡沦落。丈夫赵明诚在流难途中不幸去世,其妻成寡妇,继续向杭州、金华一带逃难。最后,渡过悲愁寂寞的晚年。</p><p class="ql-block"> 李清照是个多才多艺的女作家,诗、词、散文和骈文都是内行,下笔如有神,得心应手。下面採撷李清照的几首词,请欣赏。</p><p class="ql-block"> 点降唇</p><p class="ql-block"> 蹴罢秋千,起來慵整纤纤手。</p><p class="ql-block"> 露浓花瘦,薄汗轻衣迷。 见客来,袜划金钗滔。和羞走,倚门回首,却把青梅臭。</p><p class="ql-block"> 本词刻划了一个天真活泼、顽颇的少女形象。作者用细节描写刻画人物,具体形象,如见其人。</p><p class="ql-block"> 如梦令</p><p class="ql-block"> 昨夜雨疏风骤,浓睡不消残酒。试问卷帘人,却道海棠依故。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瘦。</p><p class="ql-block"> 不瞒你说,我阳台上有盆海棠花,昨夜有风雨,自问,海棠花淋坏了吗?开门一看,自言自语,海棠花依旧,“绿肥红瘦"!一一我常借用这四个字,写到文章里去。</p><p class="ql-block"> 昨天夜里,天气强对流,狂风暴雨。早晨,李清照被弄醒了,头件询问侍女海棠花安全问题,而侍女看也不看就回说海棠花好好的。但李清照判断,今天的海棠花绿叶肥大,而花雕残稀少。作者用口语化,表现了海棠花被吹坏了而无限惋惜之情。</p><p class="ql-block"> 醉化阴</p><p class="ql-block"> 薄雾浓云愁永昼,瑞脑喷金兽。佳节又重阳,半夜凉初透。</p><p class="ql-block"> 东篱把黄昏后,有暗香盈袖。莫道不消魂,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p><p class="ql-block"> 此词创造了一个玲珑剔透的意境,艺术成就达到相当的高度。但是悲秋的气氛太浓,感情不是很健康。不过,悲秋之诗词,今天也常见,别怪古人。</p><p class="ql-block"> 一剪梅</p><p class="ql-block"> 红藉香残玉箪秋,轻解罗裳,独上兰舟。云中谁寄锦书来,雁字回時,月滿西楼。 花自漂零水自流。一种相思,两处闲愁。此情无计可消除,才下眉头,却上心头。</p><p class="ql-block"> 《一剪梅》写少妇在丈夫离家后的相思之忱,十分细腻,坦率深挚。象这样敢于摆脱世俗與的束缚,而热情、健康地倾吐着想念丈夫的真心话的作品,无疑地具有一定的进步意义。</p><p class="ql-block"> 声声慢</p><p class="ql-block"> 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戚戚。乍暖还寒時候,最难将息。三杯两盏淡酒,怎敌他晚來风急!雁过也,正伤心,却是旧時相识。满地黄花堆积,憔悴损,如今有谁堪摘。守着窗儿,独自生得黑!梧桐更兼细雨,到黄昏点点滴滴,这次弟第怎一个“愁"字了得!</p><p class="ql-block"> 作者所以选择了这个用入声作韶脚的词调,又在开头连用七个叠字,目的在于她无法排除苦闷,表现她极度痛苦上焦灼不安。作者一层深一层地表示心情,用一个"愁“才包括待尽。</p><p class="ql-block"> 李清照的愁是多方面造成的。除了她个人的愁,也反映了她对祖国的安危,始终耿耿于怀。</p><p class="ql-block"> 李清照的词,有人为此点评:"古今妇女,文姬外无第三人";"雄浑悲壮,虽起杜、韓为之,无以过也”。虽然不免过誉,但也确能说明李清照的诗词的艺术成就和愛国情怀。</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