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殿堂、创新沃土、思想碰撞的熔炉——美国世界著名顶级大学

浩然之气

<p class="ql-block">2024.9月旅美之行有幸到访了四所世界著名大学,分别为哥伦比亚大学、哈佛大学、麻省理工学院、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他们当中有二所为美国常青藤大学。</p><p class="ql-block">美国常青藤大学指的是常春藤联盟,由哈佛大学、耶鲁大学、普林斯顿大学、哥伦比亚大学、达特茅斯学院、布朗大学、康奈尔大学和宾夕法尼亚大学组成。这八所学校都是私立大学,联邦政府和私人捐赠是它们的财政支持来源,而不像公立大学那样接受联邦政府的更多资助。现在这八所学校被称为“常春藤盟校”,八所学校的起源可以追溯到英国殖民时期建立,并且是美国最多罗德学者产出的高校联盟。(罗德奖学金创立于1903年,是世界上历史最悠久、最负盛名的国际奖学金项目之一。)</p><p class="ql-block">这八所学校在美国高等教育界享有很高声誉,除了学术研究方面,它们在学生素质、教授阵容、设备设施等各个方面都堪称一流。</p><p class="ql-block">现将在这些知名大学观览中的所见所闻所,所思所想整理成篇与有兴趣的朋友分享。</p> <p class="ql-block">哥伦比亚大学</p><p class="ql-block">哥大位于纽约曼哈顿,也是我们在纽约的一个重要参观学习的地方。</p><p class="ql-block">这是哥大的主楼</p><p class="ql-block">学校最初名为“国王学院”,于1754年根据英国国王乔治二世颁布的王室特许状成立,1784年美国独立战争后,为纪念发现美洲大陆的哥伦布,曾改名为哥伦比亚学院。1896年,学校从位于曼哈顿中城区的麦迪逊大道搬迁至位于晨边高地的校址,同时改新名称为“哥伦比亚大学”并沿用至今。</p><p class="ql-block">仔细看大楼的屋楣上有一排英文字,这是唯一有哥伦比亚大学校名的地方。</p> <p class="ql-block">在哥大主楼前留影</p> <p class="ql-block">这是当地华人对哥伦比亚大学的详细介绍,比较全面,但有二个错误的地方是,他所指的图书馆是错的,而是主教学楼。图书馆是另一栋大楼,我去看了,门楣上面有图书馆的英文。</p><p class="ql-block">还有一个错误,哥大并不大,至少主校区不大,仅200多亩。</p> <p class="ql-block">哥伦比亚大学于1754年成立,作为美国历史最悠久的五所大学之一,也是诺贝尔奖获得者最多的大学之一,至今已有270年历史。</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8px;">智慧女神雕像</span></p><p class="ql-block">美国哥伦比亚大学,是世界最具声望的高等学府之一,位于美国纽约市曼哈顿的晨边高地,濒临哈德逊河,在中央公园北面。在美国哥伦比亚大学主楼前的雅典娜雕像(Alma Mater),代表的是智慧女神,也是哥伦比亚大学的守护神。</p><p class="ql-block">哥伦比亚大学的Alma Mater雕像,是该校和纽约市的标志性景点,承载着深厚的历史意义。</p><p class="ql-block">“Alma Mater”一词源于拉丁语,意为“哺育的母亲”(nourishing mother),最早被用于形容古罗马女神,例如谷物女神Ceres和大圣母神Cybele。在现代英语中,该词意指“母校”。</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8px;">历史可追溯至11世纪的欧洲。哥伦比亚大学前身国王学院在成立时也采用了此概念。</span></p><p class="ql-block">Alma Mater雕像高2.538米,全身由青铜铸造,表面镀一层金箔。</p><p class="ql-block">她着极地长裙,坐在装点朴素却庄严的王座之上,裙摆下藏着一只小猫头鹰。她右手持一根王杖,王杖顶端由四粒麦穗拱托一顶王冠而成,王冠的样式与国王学院初代标识中的王冠一致。一本学习之书翻开放置在Alma Mater的双腿上,她弯曲着左臂,向外伸展,欢迎着校园访客和新生的到来。</p><p class="ql-block">1775年美国独立战争爆发,1776年国王学院被迫停止教学活动,直到1784年才重新开放。彼时,国王学院正式更名为“哥伦比亚学院”(Columbia College,后发展为如今的哥伦比亚大学),以表达对新生国家的爱戴和对独立精神的歌颂。(“Columbia”一词源于美洲大陆发现者哥伦布“Columbus”,常被用作美国的代名词。)无论何时走在校园中,都能看到人们纷纷与这座地标物合影留念。</p><p class="ql-block">据说可以在女神衣服的皱褶上找到一只猫头鹰的。据说当哥大还是一个和尚学校时,学生们相信若是谁能一眼找到这只猫头鹰,便能在对街的Barnard女校找到自己的另一半的。 </p> <p class="ql-block">从大楼台阶上向下俯拍整个校园</p><p class="ql-block">如果说学校的办学历史、教育水平是一</p><p class="ql-block">所大学的硬件优势,那么校友资源大概就是软实力的体现了。很多人不理解校友为什么是学校的宝贵财富呢?因为一所大学走出了怎样的人才一定是和它自身的培养方向与学术气质有关,往小了说,是校风,优秀的校友对在校生而言是一个标杆性的存在,而毕业后的校友网络同样是你未来的资源和人脉。往大了说,优秀的校友同样也影响着这所大学的氛围,时刻提醒着它要肩负的社会责任。</p> <p class="ql-block">‌哥大Hamilton楼前的Hamilton雕像</p><p class="ql-block">哥伦比亚大学的汉密尔顿大厅(Hamilton Hall)建于1907年,最初作为哥伦比亚大学的本科生教室以及古典文学、日耳曼语言和斯拉夫语言系的所在地‌‌。这座建筑不仅是一个学术场所,还承载着丰富的历史和政治意义。</p><p class="ql-block">汉密尔顿大厅在历史上多次成为学生抗议活动的中心。例如,在1968年,数百名学生占领了汉密尔顿大厅,抗议越南战争和哥伦比亚大学在附近哈莱姆区建造体育馆的计划,这次抗议活动导致了种族隔离的担忧‌1。1972年,学生再次占领汉密尔顿大厅,反对越南战争‌。1985年,学生封锁汉密尔顿大厅,要求哥伦比亚大学停止对南非的间接投资,因为南非实行种族隔离政策‌。这些事件展示了汉密尔顿大厅在学生抗议活动中的重要角色。</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最近一次占领发生在2024年4月30日,学生占领汉密尔顿大厅以支持巴勒斯坦人民,抗议活动持续了数日,最终在警方的干预下结束‌。这次抗议活动反映了当前国际政治和校园政治的复杂交织。</p> <p class="ql-block">汉密尔顿雕像</p><p class="ql-block">哥伦比亚大学的汉密尔顿雕像是为了纪念美国开国元勋亚历山大·汉密尔顿而设立的‌。汉密尔顿不仅是美国独立战争的参与者、《联邦党人文集》的撰写者之一,还是美国第一任财政部部长,对美国的建立和发展有着重要贡献‌。</p><p class="ql-block">汉密尔顿也是哥大的杰出校友。</p> <p class="ql-block">哥伦比亚大学有一百零一位现在的或曾经的学生或者教职工是诺贝尔奖获得者。著名校友包括五位美国开国元勋;九位美国最高法院法官;二十位在世的亿万富翁;二十八位奥斯卡奖获得者;二十九位各国元首,四位美国总统。</p><p class="ql-block">近代一百多年以来,中国诸多名人毕业此校。我一直很想到访该校的主要原因:哥大曾经是胡适和陶行知的母校。</p> <p class="ql-block">哥大毕业的四位美国总统:美国第26届总统西奥多-罗斯福,第32届总统富兰克林罗斯福,和第44届总统巴拉克侯赛因-奥巴马。另外,美国第34届总统德怀特,艾森豪威尔是哥伦比亚大学第13任校长。</p> <p class="ql-block">哥伦比亚也是最早接受中国留学生的美国大学之一,巴黎和会中国代表顾维钧、孙中山唯一的儿子孙科、著名学者郭秉文、陶行知、胡适、蒋梦麟、马寅初、冯友兰、唐敖庆、吴文藻、宋子文、何炳棣、金岳霖、闻一多、梁实秋、徐志摩以及实业家侯德榜等都毕业于该校。诺贝尔物理奖得主李政道也在哥大任教。著名企业家李开复,著名主持人杨澜也曾在哥大就读。</p><p class="ql-block">这所历史悠久的院校培养了许许多多优秀人才,也见证了这些人的努力和成就。</p> <p class="ql-block">胡适:</p><p class="ql-block">现代学者,历史学家、文学家、哲学家,曾在哥伦比亚大学哲学系学习,以倡导“白话文”和领导新文化运动闻名。照片中左二为当年满脸稚气的青年才俊胡适。</p> <p class="ql-block">胡适,以倡导白话文、领导新文化运动闻名于世,19岁考取庚子赔款官费生留学美国,到康奈尔大学选读农科,1915年进入哥伦比亚大学哲学系,1917年毕业,也正是在这一年,胡适在《新青年》刊登了一篇文章——《文学改良刍议》,提倡白话文的使用。</p> <p class="ql-block">冯友兰</p><p class="ql-block"> 中国当代著名哲学家、教育家。冯友兰同胡适一样,都是师从约翰·杜威,获得了哥伦比亚大学哲学博士学位。除此之外还获得了哥伦比亚名誉文学博士,他撰写的《中国哲学史》、《中国哲学简史》等书,被誉为20世纪中国学术的经典。</p><p class="ql-block">1918年冯友兰即将从北京大学哲学系毕业,正赶上胡适来到北京大学任教,冯友兰受其影响,获益匪浅,对中西哲学研究也进行了更多思考,第二年就踏上了赴美留学的道路。求学过程中他感受到,中国哲学以达人性的完满为目的,西方哲学则以认识自然、征服外在世界为目的,哲学的不同理想和追求造成了中西文化的差异。他的一系列思考为中国学术史做出了重大贡献。</p> <p class="ql-block">陶行知当年留学哥伦比亚大学留影</p><p class="ql-block">陶行知(1891年10月18日-1946年7月25日),原名陶文濬,安徽省歙县人,中国人民教育家、思想家,伟大的民主主义战士,爱国者,中国人民救国会和中国民主同盟的主要领导人之一。</p><p class="ql-block">1908年,17岁时他考入了杭州广济医学堂。1915年入读美国哥伦比亚大学,师从约翰·杜威攻读教育学博士。</p><p class="ql-block">1917年秋回国,先后任南京高等师范学校、国立东南大学教授、教务主任等职。1926年起发表了《中华教育改进社改造全国乡村教育宣言》。1929年圣约翰大学授予他荣誉科学博士学位,表彰他为中国教育改造事业作出的贡献。</p><p class="ql-block">1946年7月25日上午,陶行知因长期劳累过度,不幸于上海逝世,享年55岁。</p> <p class="ql-block">金岳霖</p><p class="ql-block">1914年,19岁的金岳霖从清华毕业,赴美留学。1920年获得哥伦比亚大学政治学博士学位,1926年与冯友兰等人创办清华大学哲学系。作为我国近现代著名哲学家、逻辑学家,金岳霖将西方哲学与中国哲学结合,建立了独特的哲学体系。他是中国第一个运用西方哲学方法,融合中国哲学精神,建立哲学体系的人。</p><p class="ql-block">金岳霖的逻辑课曾是西南联大大一新生的必修课,之前大家没有听说过逻辑这门学问,因此金先生的课堂上学生坐得满满当当。1984年,金岳霖在北京寓所逝世,1990年,设立金岳霖学术奖,是我国逻辑学研究的最高学术奖项。</p><p class="ql-block">金岳霖终身未婚视林徽因为灵魂伴侣。</p> <p class="ql-block">华裔诺贝尔奖获得者李政道博士</p><p class="ql-block">美籍华裔物理学家,诺贝尔物理学奖获得者,因在多个物理领域的贡献而闻名,他是哥伦比亚大学的全校级教授。</p><p class="ql-block">他于2024.8.4去世,享年98岁。</p> <p class="ql-block">校园一角</p> <p class="ql-block">哥伦比亚大学有世界一流的法学院,被誉为培养法学领袖人物的摇篮。迄今,哥伦比亚大学已培养出了九名美国最高法院大法官(包括三个首席大法官)。</p> <p class="ql-block">‌哥伦比亚大学校园内有几座著名的雕像‌:</p><p class="ql-block">‌“铜丝上的行走者”雕塑‌:寓意培养不断超越、卓尔不凡的精英人才</p> <p class="ql-block">铁匠”雕塑‌:</p><p class="ql-block">象征普通“小人物”和实用技术人才,强调大学不仅需要培养精英和学术人才,也需要培养实用技术人才‌。</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沉思者”雕塑‌</p><p class="ql-block">寓意培养成就卓越的思想巨匠和学术大师‌。</p><p class="ql-block">些雕像不仅装饰了校园,还承载着丰富的象征意义,反映了哥伦比亚大学的教育理念和价值观。</p> <p class="ql-block">或许你会说,是不是只有这样优秀的人才能进入哥伦比亚这样的名校呢?答案是肯定的。</p><p class="ql-block">每年,有来自全球数以万计的学生递交申请,各个都成绩优秀、才艺出众,他们通常:GPA3.9以上、SAT2三门800分;在省市乃至全国竞赛都取得过优秀名次、钢琴十级不用说了、还都是学校各类社团的佼佼者……可是被录取者寥寥,让大家不住感叹录取者都是“超常申请人”。</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2020年为例,哥大数据显示,今年哥大共收到40,084份申请,学校最终录取2,544名学生。哥大今年的总录取率为6.15%,在录取的人数中95%的学生排名在年级TOP10行列。</p> <p class="ql-block">除了成绩优异,哥伦比亚大学有一整套录取流程,每一部分都十分重要。哥伦比亚采用基于委员会的模式来评估学生,任何一名被哥伦比亚文理学院或工程学院录取的学生,都是经过多名招生官员讨论和审查的。</p> <p class="ql-block">校园内没有见到许多学生,可能在上课或在图书馆。</p> <p class="ql-block">哥大图书馆</p><p class="ql-block">这是学校最具代表性的建筑之一,外观为古典风格,以大理石构建而成。内部设有阅览室和展览空间,是学生学习和研究的重要场所。</p> <p class="ql-block">哥大图书馆大门</p> <p class="ql-block">校园环境优美,绿树成荫。</p> <p class="ql-block">第一个特点:哥大很小,但是另一方面它又很大。</p><p class="ql-block">地处寸土寸金的曼哈顿,哥大的面积只有200亩左右。哥伦比亚大学就干脆和学生讲,就把纽约当作你们的校园就好了。这样一来,哥伦比亚大学就非常大了,纽约的机会就是哥大的机会。</p> <p class="ql-block">环视校园</p> <p class="ql-block">哥大的精髓在于民主氛围和崇尚自由的传统</p><p class="ql-block">李开复认为,哥伦比亚大学里的人的很多思维方式领先于美国政坛。因此,哥伦比亚大学实际上在不断地向社会输出正能量。尽管我们的看法略有不同,但都认同倘若不了解哥伦比亚大学的民主氛围和崇尚自由的传统,在这里读大学的意义就减少了一半。毕竟,在哥伦比亚大学的四年人生经历,比将要学习的课程更为重要。</p> <p class="ql-block">哥大是美国的世界著名大学,可以说是全球学术界的璀璨明珠,它们不仅历史悠久、声誉卓著,而且在教学质量、科研实力、创新能力以及国际影响力等方面均处于世界领先地位。</p> <p class="ql-block">具有历史感的石钟</p><p class="ql-block">在“灯红酒绿”的纽约,古老的哥大,一定会是你心中的“白月光”。</p> <p class="ql-block">哥伦比亚大学共设有20所学院,包括4所本科学院和15所研究生学院,提供了最前沿的学术资源和卓越的师资力量。</p> <p class="ql-block">哥伦比亚大学拥有世界一流的法学院、商学院、医学院、新闻学院、国际关系学院、工程学院等。哥大新闻学院颁发的普利策奖是美国新闻界的最高荣誉。哥伦比亚法学院教育出了三位美国首席大法官,包括首任首席大法官约翰·杰伊。</p><p class="ql-block">1767年哥大授予了第一个医学博士学位,这也是美国历史上第一个专业博士学位。</p> <p class="ql-block">商学院的金融连续多年位列三甲,多次名列第一;美国新闻界的最高荣誉普利策奖,是哥大新闻学院颁发的;美国历史上第一个专业博士学位,是哥大颁发的;现代遗传学起源的果蝇实验,是哥大完成的;制造原子弹的“曼哈顿计划”,是在哥大诞生的,这里还发明过脑机接口、激光、微波激射器、核磁共振、更证明过地球板块构造学说...</p> <p class="ql-block">哥伦比亚大学不仅在学术上有着卓越的成就,还培养了无数杰出的人才。学校的校园环境优美,位于纽约市的心脏地带,为学生提供了丰富的文化和生活体验。哥伦比亚大学的历史、学术成就和美丽校园共同构成了一幅唯美的画面,让人向往‌。</p> <p class="ql-block">哥伦比亚大学以其优良的学术传统和严谨的教育质量而扬名国际,其校训“智慧之光照耀世界”不仅是对学校百年教育经验的凝练,也是哥伦比亚大学今后教育事业的永恒目标。这一校训提醒着每一位师生在学术研究、教学授课、社会服务等方面充分发挥自己的才智和能力,为人类和社会创造更多的价值‌。</p> <p class="ql-block">哥伦比亚日晷</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这是关于日晷的说明铜牌</p><p class="ql-block">该仪器是为纪念院长韦斯利(1917—1991)而建立的,是他的好友和支持者建立的。</p><p class="ql-block">哥大是一所非常杰出而全面的大学,如果说在部分领域保持领先的大学,全世界会有很多,但在各个领域都能领先的学校,除了哥大之外,真不太好找了。</p> <p class="ql-block">哥伦比亚大学的狮子雕像,象征英国皇室。</p> <p class="ql-block">哥伦比亚大学的标志是一头狮子,在校园里有一座瘦骨嶙峋的雄狮铜像,为什么雄狮没有被雕塑成身强力壮的样子?</p><p class="ql-block">哥大的学生讲,“因为学校希望学生像一头饥饿的狮子,对知识如饥似渴”。这和乔布斯强调的年轻人应该“保持饥饿感”是同样的道理。</p> <p class="ql-block">哥伦比亚大学的特色之一在于它地处纽约,与华尔街、联合国总部和百老汇比邻。在这个全国的文化,金融,外交中心。</p><p class="ql-block">特色之二在于它所处的社区。晨边高地地处黑人哈林与西裔哈林区交界处,乃是二十世纪中期Beat Generation文艺运动的发源地,周围有诸多充满纽约味的知名爵士乐酒吧、表演中心、咖啡厅等夜生活去处。在校内,大草坪,小餐馆,方便的购物商场,运动中心等地是学生课余小歇之处。各个学生社团也会组织各类休闲社交活动,如商学院组织的Spring Ball晚会等。</p><p class="ql-block">特色之三在于它的全球网络。这一点的部分原因在于它的庞大的遍布世界各地的校友。学校靠校友会的捐赠成立了国际商务研究所,以实现其课程的国际化。</p> <p class="ql-block">哥伦比亚大学以其优越的地理位置、丰富的历史建筑、多样的建筑风格、绿色环保的设计以及深厚的文化底蕴,构成了一个优美且富有特色的校园环境。</p> <p class="ql-block">哈佛大学全景</p> <p class="ql-block">哈佛大学</p><p class="ql-block">哈佛大学的历史可以追溯到17世纪上半叶,当时清教徒为了能让自己的子孙后代接受英国剑桥牛津那种高等教育,于1636年在马萨诸塞州成立了哈佛学院。哈佛学院最初是由英国殖民者建立的,并获得了英国国王的特许状,成为一所独立的私立研究型大学。</p> <p class="ql-block">哈佛大学名字的由来</p><p class="ql-block">哈佛大学的名字来源于其第一位重要捐助者约翰·哈佛。约翰·哈佛是一名英国剑桥大学的毕业生,他移民到新大陆后,梦想成为查理斯镇教堂的助理牧师,但在新大陆生活不到一年后,因肺病于1638年去世。他在临死前立遗嘱,将一半的财产和全部书籍捐赠给新成立的学院。为了表示感谢,学校于1639年3月13日更名为“哈佛学院”。</p> <p class="ql-block">哈佛大学图书馆是美国最古老的图书馆,也是世界上藏书最多、规模最大的大学图书馆。有8位美国总统、33位诺贝尔奖获得者曾在这里学习过。在四百多年的发展中,共拥有馆藏1500万卷。这些蕴藏思想智慧的综合性的馆藏资源对哈佛师生的学习研究发挥着重要作用。</p> <p class="ql-block">图书馆阅览大厅</p><p class="ql-block">‌哈佛图书馆的“寡妇座椅”‌:</p><p class="ql-block">在哈佛图书馆的一个角落,有一张被称为“寡妇座椅”的椅子。这张椅子之所以得名,是因为据说它位于一个光线昏暗、不易被注意到的角落,常常有学生在那里熬夜苦读,以至于被同学们戏称为“寡妇”,意指他们因为学习而牺牲了社交生活。这个称呼虽然有些夸张,但也反映了哈佛学生对学术的执着与投入。</p> <p class="ql-block">哈佛大学图书馆内部视频。</p> <p class="ql-block">全体团员在哈佛图书馆前合影</p><p class="ql-block">漫步在哈佛的校园,我被这里的优美景观所吸引。从历史悠久的哈佛广场到充满学术气息的图书馆,每一处都散发着独特的魅力。</p> <p class="ql-block">哈佛大学图书馆</p><p class="ql-block">哈佛大学以其悠久的历史和卓越的学术成就闻名于世。它对公众是开放的,任何人都可以自由进出,参观者可以漫步在校园内,欣赏那些充满历史感的建筑和精美的园林景观。</p> <p class="ql-block">‌哈佛大学校园内一个哥特式白色尖塔的建筑是哈佛纪念教堂‌。这座教堂,是为了纪念在一战中阵亡的哈佛毕业生而建,属于无教派的新教教堂。教堂的白色塔尖上有一个俯瞰着大地的白色天使,仿佛在见证着哈佛的发展‌。</p> <p class="ql-block">哈佛纪念教堂</p><p class="ql-block">是哈佛大学标志性建筑</p><p class="ql-block">‌不仅是哈佛大学的重要地标,还承载着丰富的历史和文化意义‌。</p> <p class="ql-block">注意,‌哈佛纪念教堂与哈佛大学纪念堂不是同一建筑。‌</p><p class="ql-block">哈佛纪念教堂(Harvard Memorial Church)是为了纪念在一战中牺牲的哈佛校友而建,建于1932年,属于无教派的新教教堂‌。而哈佛大学纪念堂(Harvard Memorial Hall)则是为了纪念在内战中英勇牺牲的136名哈佛毕业生而建,具有新维多利亚哥特式风格‌。两者在历史背景、纪念对象和建筑风格上都有所不同。</p> <p class="ql-block">哈佛纪念教堂</p><p class="ql-block">哈佛纪念教堂不仅具有历史意义,还承载着丰富的文化内涵。教堂的建筑风格属于哥特式,特点是尖拱形的窗户和门廊、尖塔和拱顶,外墙装饰丰富,充满了古典的庄严和高雅的氛围‌。此外,教堂内部设有哈佛合唱团,每周都会举行唱诗活动追忆亡灵‌。</p> <p class="ql-block">哈佛大学纪念堂</p><p class="ql-block">纪念堂位于哈佛大学北边,建于1878年,是哈佛大学最具代表性的建筑之一,纪念南北战争中哈佛学生参与战争的人。内部裝修精美,包含壁画和雕塑,是了解哈佛大学历史的好地方。</p><p class="ql-block">‌哈佛大学最漂亮的建筑之一是哈佛纪念堂‌。哈佛纪念堂是哈佛校园里一座壮丽的建筑,其风格是新维多利亚哥特式风格。</p><p class="ql-block">此外,纪念堂的建筑历史悠久,从1852年开始筹划,到1877年完成塔的建筑部分。它不仅是哈佛大学的重要历史遗迹,也是校园文化和学术活动的重要场所‌。</p> <p class="ql-block">纪念堂的建筑风格独特,充满了艺术性的繁复雕窗与多彩的结构。这里不仅是哈佛的标志性建筑之一,还曾是《哈利波特》电影的拍摄地之一。纪念堂内还保存着许多历史文物。</p> <p class="ql-block">哈佛大学校徽</p><p class="ql-block">哈佛大学校徽以西方常见的盾牌为主体元素,整体设计在圆形的框架中呈现出一种V形的不稳定动态印象,寓意着捍卫、守护的含义。校徽的主体部分以三本书为背景,两本面向上,一本面向下,象征着理性与启示之间的动力关系。上面的两本书上分别刻有“VE”和“RI”两组字母,与下面一本书共同构成校训中的“VERITAS”,“VERITAS”在拉丁文中即“真理”,象征着哈佛大学对知识和真理的追求。</p> <p class="ql-block">哈佛大学校园草坪</p><p class="ql-block">走进哈佛,感受到了浓厚的学术氛围,这里不仅是知识的殿堂,更是创新思维的源泉。</p> <p class="ql-block">哈佛雕像底座刻着三行字</p><p class="ql-block">约翰哈佛,</p><p class="ql-block">建校者,</p><p class="ql-block">1638年</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哈佛铜像打卡</p> <p class="ql-block">‌位于美国哈佛大学校园里的哈佛铜像铸于1884年,传说摸铜像的左脚能给人带来好运。游客们纷纷拍照留念,铜像的左脚被摸得格外锃亮。</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哈佛铜像基座左侧上的徽章</p><p class="ql-block">仔细看下方有“1638”字样</p><p class="ql-block">哈佛的三个著名谎言</p><p class="ql-block">1. 这个雕像并非以约翰·哈佛本人为蓝本。当年哈佛先生并未留下照片,后来建雕像时,只好按照人们的想像,找了一个年轻英俊的小伙子做模特儿。</p><p class="ql-block">2. 哈佛大学虽以哈佛命名,但哈佛并非最早的建校者。哈佛大学的前身叫“剑桥大学”,后来改名为“哈佛”是因为身为建校委员会成员之一的查理斯城执行长官</p><p class="ql-block">3. 哈佛建校是在1636年,并非“1638”年。</p> <p class="ql-block">哈佛铜像周边环视</p> <p class="ql-block">如果把哈佛大学和其所属国比喻成两个人,那后者绝对要恭恭敬敬地称前者一声“太奶奶”。无他,哈佛大学的历史比美国整个国家要长得多。早在17世纪上半叶,哈佛大学的雏形——哈佛学院就成立了。最早移民美洲大陆的清教徒,为了能让自己的子孙后代也接受英国剑桥牛津那种高等教育,于1636年在马萨诸塞州成立了美国历史上第一所高等学府,哈佛学院。如果我没记错,美国是1776年才独立的。这个时间可比哈佛学院成立时间晚了一百多年呢。</p><p class="ql-block">所以在美国有这样一句俗语:先有哈佛后有美国。</p> <p class="ql-block">约翰·哈佛的雕像与“摸脚”传统‌:</p><p class="ql-block">哈佛校园里最著名的地标之一就是约翰·哈佛的雕像。有趣的是,雕像的左脚被摸得发亮,因为有一个流传已久的传说:摸一摸约翰·哈佛的左脚就能带来好运,尤其是在考试前。这个传统虽然并无科学依据,但却为校园增添了一份神秘和趣味。</p> <p class="ql-block">‍这是哈佛大学的主校门</p><p class="ql-block">哈佛大学的校训是这样的:</p><p class="ql-block">Amicus Plato,</p><p class="ql-block">Amicus Aristotle,</p><p class="ql-block">sed Magis Amica Veritas.</p><p class="ql-block">翻译成中文即是:</p><p class="ql-block">与柏拉图为友,与亚里士多德为友,更要与真理为友。</p> <p class="ql-block">哈佛商学院是美国哈佛大学下设学院,全球最有名的商学院。建于1908年的哈佛商学院(Harvard Business School,简称HBS)</p><p class="ql-block">是美国培养企业人才最著名的学府,被美国人称为培养商人、主管、总经理的“工厂”,美国许多大企业家和政治家都在这里学习过。在美国500家最大公司里担任最高职位的经理中,有1/5毕业于这所学院。哈佛商学院的工商管理硕士学位(Master of Business Administration,简称MBA)成了权力与金钱的象征,成为许多美国青年梦寐以求的学位。</p> <p class="ql-block">哈佛商学院</p><p class="ql-block">创建于1908年,最初坐落于美国马萨诸塞州剑桥镇,是全世界最著名的商学院之一,早先名为“哈佛大学工商管理研究所:乔治·F·贝克基金会”,是常春藤联盟商学院之一。学校建立300多年以来,为美国以及世界培养了无数的政治家、科学家、作家、学者。</p><p class="ql-block">‌哈佛大学商学院(Harvard Business School,简称HBS)培养了许多著名的企业家、政治家和其他领域的杰出人物。‌</p><p class="ql-block">著名企业家和政治家</p><p class="ql-block">‌比尔·盖茨‌:微软公司的创始人之一,曾在HBS学习‌。</p><p class="ql-block">‌巴菲特‌:著名的投资者,毕业于哥伦比亚商学院,但他的商业智慧深受HBS的影响‌。</p><p class="ql-block">‌小布什‌:美国前总统,毕业于HBS‌。</p><p class="ql-block">‌特朗普‌:美国前总统,毕业于HBS‌。</p><p class="ql-block">‌马云‌:阿里巴巴创始人,虽然未直接在HBS学习,但他的商业理念深受HBS的影响‌。</p> <p class="ql-block">哈佛大学法学院</p><p class="ql-block">哈佛大学法学院创立于1817年,是美国最古老的法学院,法学院列全美排行前三名。</p><p class="ql-block">学院不仅在法律教育方面享有盛誉,还因其严谨的学术环境和卓越的师资力量而闻名。</p> <p class="ql-block">哈佛大学草地广场</p> <p class="ql-block">‌哈佛的“魔法课”‌:</p><p class="ql-block">虽然哈佛并没有真正的魔法课,但有一门名为“魔法、科学与宗教”(Magic, Science, and Religion)的课程却颇受欢迎。这门课程探讨了魔法在不同文化和历史背景下的表现形式,以及它与科学和宗教之间的关系。虽然课程并不教授实际的魔法技能,但它却让学生们对魔法这一神秘概念有了更深入的了解和思考。</p> <p class="ql-block">哈佛大学秉持“真理、光明、正义和独立”,鼓励学生独立思考、勇于创新,并注重培养学生的领导力、团队合作精神和社会责任感。哈佛大学不仅是美国最古老的大学,也是世界上最杰出的大学之一。</p> <p class="ql-block">这个建筑外立面象一个人脸,五官齐全。</p><p class="ql-block">哈佛的理念,兴趣是很重要的学习原动力</p><p class="ql-block">有一个研究物理的教授,已经退休了,他从小业余兴趣就是收集邮票。当在学术进度受阻碍的时候,他为了分担压力,维持自己的兴趣,转向专门搜集跟物理相关的邮票——印着爱因斯坦、牛顿等人的邮票。就这样坚持到了七八年前,他出了一本书,记述了关于他收集这些邮票的历史故事。这本书也让它在量子力学诞生八十年庆祝大会上获奖,成为了他一生中最为光彩的时刻。</p><p class="ql-block">学术志趣很重要,但同时你也要想办法维持自己的志趣之火不灭,生生不息。</p> <p class="ql-block">哈佛名言有云:“觉得为时已晚的时候,恰恰是最早的时候。”不要总是被自己的拖延所打败,只要意识到需要开始,任何时候都不算晚,这是一种积极向上的生活态度。</p> <p class="ql-block">哈佛大学最核心价值观是什么</p><p class="ql-block">‌哈佛大学的核心价值观包括:尊重个人、全面发展、创新思维、全球视野和公民责任‌‌。这些价值观体现在哈佛大学的教育理念和实践中,旨在培养学生的全面发展、创新能力和社会责任感。</p><p class="ql-block">具体来说,哈佛大学强调以下几点:</p><p class="ql-block">‌尊重个人‌:哈佛大学尊重每个人的独特性,并鼓励他们发挥自己的潜力‌。</p><p class="ql-block">‌全面发展‌:学校致力于培养学生的全面发展,以满足他们的社会责任和职业发展需求‌。</p><p class="ql-block">‌创新思维‌:鼓励学生思考问题,探索新的可能性,并以创新的方式解决问题‌。</p><p class="ql-block">‌全球视野‌:鼓励学生拓展全球视野,探索不同文化,推动全球发展‌。</p><p class="ql-block">‌公民责任‌:鼓励学生发挥公民责任,为社会做出贡献,并为未来做出积极的投资‌。</p><p class="ql-block">此外,哈佛大学还注重以下几点:</p><p class="ql-block">‌学术素养‌:通过广泛的学科选择和深入的研究来发展学生的学术能力‌。</p><p class="ql-block">‌跨学科能力‌:鼓励学生参与跨学科研究和项目,培养解决复杂问题的能力‌2。</p><p class="ql-block">‌批判性思维‌:重视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能力,质疑传统观念,形成自己的观点‌。</p><p class="ql-block">‌社会责任‌:鼓励学生参与社会公益活动,推动社会变革和进步‌。</p><p class="ql-block">‌领导力和创新能力‌:提供各种机会,让学生参与到各种学生组织和社区活动中,锻炼领导才能和创新思维‌。</p> <p class="ql-block">‌哈佛精神‌</p><p class="ql-block">是一种融合了努力、拼搏、生活意义和目的的精神。它不仅强调学术上的卓越,还关注个人成长和生活的全面平衡。哈佛精神的核心在于其教育理念,即让每个学生都能创造自己的卓越人生‌。</p> <p class="ql-block">哈佛精神的具体表现包括:</p><p class="ql-block">‌努力和拼搏‌:哈佛学生和教师都以高标准和严格要求自己,追求卓越‌。</p><p class="ql-block">‌生活意义和目的‌:哈佛不仅关注学术成就,还鼓励学生思考生活的意义和目的‌。</p><p class="ql-block">‌自我反思和不断改进‌:哈佛大学强调自我反思,不断更新和改进,以保持学术和教育的领先地位‌。</p><p class="ql-block">‌跨学科和协作‌:哈佛鼓励学生跨学科学习,重视团队合作和协作环境‌。</p><p class="ql-block">这些精神特质共同构成了哈佛独特的学术和文化氛围,吸引了来自世界各地的学生和学者。</p> <p class="ql-block">此刻打盹,你将做梦;而此刻学习,你将圆梦。”‌</p><p class="ql-block"> 这句话提醒我们,机会就在当下,贪图安逸只能在虚幻的梦境中徘徊,只有抓住现在努力学习,才可能实现梦想‌。</p> <p class="ql-block">“幸福或许不排名次,但成功必排名次。”‌ 这表明成功是有衡量标准的,需要在自己的领域中争取更好的名次,而幸福更多是一种个人的主观感受‌。</p> <p class="ql-block">“只有比别人更早、更勤奋地努力,才能品尝到成功的滋味。”‌ 这句话激励我们要比他人付出更多的时间和精力,早早地踏上奋斗之路‌。</p> <p class="ql-block">‌哈佛的“隐身衣”研究‌:</p><p class="ql-block">哈佛大学的科学家们曾经进行过一项关于“隐身衣”的研究。他们利用光学原理,设计出了一种能够吸收和散射光线的材料,使得穿着这种材料的人或物体在特定条件下能够“隐身”。虽然这项技术目前还处于实验阶段,但它却展示了哈佛在科技创新方面的领先地位和无限可能。</p> <p class="ql-block">在哈佛大学校园内,离哈佛铜像不远处,静静立着一块由赑屃托着的石碑,在中国古建筑里,经常看到御碑亭里立着这种碑,但哈佛校园里怎么会有一座中式碑呢?</p><p class="ql-block">走进发现,原来这是1936年,由胡适先生率领留学生为哈佛三百周年校庆捐给哈佛的,碑中胡适书写370个字。</p> <p class="ql-block">怀德纳图书馆旁,有个石龟驮着刻字的石柱。它来自中国清代慈禧太后最爱的圆明园。圆明园在八国联军来袭时遭到纵火焚烧,这座石碑幸免于难。</p><p class="ql-block">1936年,哈佛校友会远渡重样把它送到美国祝贺哈佛300年校庆。</p> <p class="ql-block">这是胡适先生亲笔书写的碑文,字体隽永秀逸。</p> <p class="ql-block">中国校友赠送的校庆石碑</p><p class="ql-block">这座狭长的大理石石碑是哈佛大学的中国校友于1936年在三百年校庆之际捐赠予母校的。其碑文纪念了哈佛学院于1636年建立的历史,并强调文化与学术在中美两国的重要意义。碑文全长370字,录于碑前所附的信息牌,并配有英文译文。著名的学者外交官胡适先生以楷书题写了碑文原文。他代表北京大学出席了哈佛三百年校庆仪式,并被授予哈佛荣誉博士学位。</p><p class="ql-block">这张照片摄于石碑新立之际。此碑位于怀德纳(Widener)图书馆西侧,靠近Boylston Hall,也就是当您面对石碑时位于您右侧气派的花岗石建筑。此建筑曾是1928年成立的哈佛燕京学社以及1937年成立的远东语言和文明系旧址。燕京学社和远东系(今东亚语言和文明系)已于1957年迁至2 Divinity Avenue,但这座石碑至今仍然矗立于哈佛园中。全碑连同雕刻精致的赑屃碑座共重达约二十吨。它的存在见证了哈佛对国际化教育的追求,以及长期致力于研究更广阔世界的探索。</p><p class="ql-block">立碑纪事在中国已有两千多年的传统,碑座多为被称为“赑屃”的瑞兽造型。此碑原石是大清嘉庆皇帝在1810年松筠(1752-1835)上任两江总督之际敕赐,奉旨立于南京总督府后花园内。原碑文中嘉许了松筠清廉不阿的品行及其对清朝政府的效忠。虽然这段碑文仍被保留于地方历史文献,原始刻字却已不复存在,被如今眼前的新碑文所取代。</p><p class="ql-block">石碑从南京搬运到剑桥,其中还有一段传奇的故事。1930年代上海哈佛大学校友会主席和银行家施君先生最早动念捐赠石碑。在得知哈佛即将举行三百年庆典后,施君联系当时哈佛大学南京校友会的刘瑞恒主席共同商榷此事。刘瑞恒是哈佛最为杰出的中国校友之一。他不仅是哈佛本科生学院的第一位中国学生,也是哈佛医学院的首位中国学生。他领导北京协和医学院多年,并在此期间为孙中山和梁启超等风云人物做过手术。他也是中国现代公共医疗系统的创始人。</p><p class="ql-block">为了能够将原石碑作为礼物赠与母校,施刘二先生找到当时中华民国的总统蒋介石,向其征求意见。因为昔日的总督府正是当时的总统府,所以此事必先征得蒋总裁的同意。共计一千余名中国校友为石碑的购置、雕刻和运输捐款,使得这座石碑能于1936年之秋运抵哈佛园,由施君及刘瑞恒在三百年校庆典礼上代表哈佛中国校友正式赠与母校。</p><p class="ql-block">光阴荏苒,石碑上的刻字已有多处淡去,碑体也受到了一定程度的酸雨侵蚀。为了保护石碑,学校决定在每年冬季到来之际将石碑以坚固的保护罩包裹。此外,本校Peabody博物馆的文物专家也于2012年对石碑整体进行了3D扫描,其成像可在官方网站上观赏。</p><p class="ql-block">美國哈佛大學三百年紀念記</p> <p class="ql-block">哈佛三百周年石碑原文</p><p class="ql-block">美國哈佛大學三百年紀念記</p><p class="ql-block">文化為國家之命脈。國家之所以興也繇於文化。而文化之所以盛也實繇於學。深識遠見之士。知立國之本必亟以興學為先。創始也艱自是光大而擴充之。而其文化之宏。往往收效於數百年間。而勿替是說也徵之於美國哈佛大學滋益信矣。哈佛約翰先生於三百年前由英之美講學於波士頓市。嗣在劍橋建設大學即以哈佛名之。規制崇閎學科美備因而人才輩出為世界有名之學府。與美國之國運爭榮。哈佛先生之深識遠見其有造於國家之文化也大矣。我國為東方文化古國。然世運推移日新月異。志學之士//復負笈海外以求深造。近三十年來就學於哈佛大學學成歸國服務於國家社會者先//後幾達千人。可云極盛。今届母校成立三百年紀念之期。同人等感念沾溉啟迪之功。不能無所表獻。自茲以往當見兩國文化愈益溝通必更光大擴充之使國家之興盛得随學問之進境以增隆。斯則同人等之所馨香以祝。而永永紀念不忘者爾</p><p class="ql-block">西曆一九三六年九月哈佛大學中國留學生全體同人敬立</p><p class="ql-block">Harvard’s Tercentenary Stele, located outside Widener Library</p> <p class="ql-block">这段碑文半文半白,既表达了强国兴邦的留学使命,也是两国文化交流的象征。做为初到哈佛访问的学者,看到这段文字尤为感慨,历史走过不到百年,中美之间分分合合,两个对文明和文化有着同样渴求的大国,却总是在蜜月和争吵,甚至仇视中一路走来,哈佛先生的脚都摸出了高光,可不远处这块记录中美文化交流的赑屃石碑,却几乎被所有人无视,如同两国关系,令人嘘吁。</p> <p class="ql-block">中英文说明</p> <p class="ql-block">中国校友赠送哈佛大学300年校庆的石碑。</p> <p class="ql-block">‌哈佛红</p><p class="ql-block">其由来与哈佛大学的建筑颜色有关。‌哈佛大学的建筑多为红色砖墙,因此有了“哈佛红”的说法。这种鲜艳的红色在美国成为了资本经济的象征,并逐渐用来形容类似红色墙体的建筑物颜色‌。</p> <p class="ql-block">哈佛红的由来还与一次著名的划艇比赛有关。1858年,哈佛大学的两名队员在划艇比赛中向观众发放深红色围巾,增强了助威者的声势,这一事件使得“深红色”成为了哈佛大学的绰号‌。</p> <p class="ql-block">哈佛大学是世界上最顶尖的学府之一,它的每一栋建筑都承载着深厚的知识底蕴和学术精神。在哈佛红的大楼前留影,会让人不由自主地产生一种对知识殿堂的敬畏之情。</p> <p class="ql-block">西方教育之所以成功,是因为它挖掘了学生心中的渴望。中国对学生的判定标准非常单一化、标准化,会根据学生成绩的优劣分为不同的档次,这样不同学生所受到的社会关爱、学校关爱,甚至是家长的关爱程度就会不同,成绩优秀的学生会收到更多教育资源的倾斜,而成绩不佳的学生会受到大家的忽视,但他们渴望被认可,想把他们的声音喊出来,这样会出现所谓的“差生”步入歧途的情况。</p> <p class="ql-block">这种情况在美国或者说在西方的教育理念中并不存在,西方很多国家会在学生上高中前挖掘他们感兴趣的领域,让学生找到自己的兴趣点。举个例子,高中之前有些学生并不拘泥于数理化的学习,他们更喜欢动手实践,通过手工作业做些跟木匠或者园艺有关的工作,培养他们对大自然或者这个世界的爱。高中之后,外国的学生会出现较大的转变期,他们根据自己的兴趣选择某个类型的专业。这也就是为什么在大学的学习中,西方学生会有更大的冲劲。</p> <p class="ql-block">对于教育我们更应该关注的是挖掘学生潜在的能力,挖掘他们内心的渴望,而不是把学生分成三六九等。在西方教育体系中特别强调学生自我潜力和爱好的发觉,西方教师的首要目标不是把学生培养成数理化全才,而是引导学生找到自己真正的感兴趣,他们的家长也是以这样的思路去培养孩子。所以大家可以看到美国中小学的学生更加注重园林、社工等偏向于自然、具有社会性的活动,学生能更好地参与社会并且认识这个世界。在这个过程中他们逐渐去寻找自己的目标,在大学生涯中会把目标转化为学习的动力。</p> <p class="ql-block">丘成桐(Shing-Tung Yau),1949年4月4日出生于广东汕头</p><p class="ql-block">美籍华裔数学家,中国科学院外籍院士</p><p class="ql-block">、美国国家科学院院士、美国艺术与科学院院士</p><p class="ql-block">1987年,加入哈佛大学,历任数学系教授、Higgins和William Casper Graustein数学讲座教授、数学系主任、物理系教授、数学科学与应用中心主任。</p><p class="ql-block">哈佛大学数学系和物理系荣休教授</p> <p class="ql-block">这是哈佛大学一栋地标性的主楼,哈佛铜像就在此楼前,但却是唯一栋白色建筑。真可谓万红丛中一点白。</p> <p class="ql-block">‌哈佛大学之所以能够成为世界一流大学,主要归因于以下几个关键因素:卓越的学术声誉、世界一流的师资力量、丰富的学术资源、优秀的学术氛围以及强大的校友网络。</p> <p class="ql-block">哈佛大学在十七世纪英国殖民地时代成立,大部分成员是清教徒。清教徒刻苦无私的精神仍旧影响着这所学校的发展。他们总是有着心神不定的担忧,即使在从外界形势看来没有任何理由担心时,他们也是如此。</p> <p class="ql-block">哈佛大学早期的校训:1643 年时,察验真理(Veritas);1650 年时:荣誉归于基督( in Christ Gloriam );1692 年时,为基督,为教会(Christi et Ecclesiae); 现在的校训就叫真理(Veritas)。</p> <p class="ql-block">哈佛大学知名中国校友有哪些</p><p class="ql-block">‌哈佛大学知名中国校友包括竺可桢、陈寅恪、林语堂、梁实秋等。‌</p><p class="ql-block">竺可桢是我国著名的科学家和爱国教育家,他在哈佛大学获得了博士学位,专攻气象学‌。陈寅恪是中国现代最富盛名的历史学家、古典文学研究家和语言学家,他在哈佛大学学习梵文和巴利文‌。林语堂是著名的作家、学者和翻译家,他在哈佛大学获得了文学硕士学位‌。梁实秋是中国著名的散文家、学者和翻译家,他在哈佛大学选修了美国新古典主义大师白璧德的课程,深受其影响‌。</p><p class="ql-block">这些校友在各自的领域中都取得了卓越的成就,并对中国乃至世界的文化和教育事业做出了重要贡献。</p> <p class="ql-block">‌哈佛大学的三大特点‌包括卓越的学术声誉、丰富的课程体系和强大的校友网络。</p><p class="ql-block">首先,‌卓越的学术声誉‌是哈佛大学最显著的特点之一。哈佛大学在各个学科领域都有着卓越的学术声誉,特别是在法学、医学、商学、教育学等领域更是名列世界前茅。这得益于哈佛大学拥有一流的师资力量和科研水平,以及严谨的学术氛围和卓越的教学质量‌。此外,哈佛大学在2022-2023年QS世界大学排名中被评为美国排名第一、世界排名第二的大学,进一步证明了其在全球学术界的领先地位‌。</p> <p class="ql-block">特点之二:</p><p class="ql-block">丰富的课程体系‌也是哈佛大学的一个重要特点。哈佛大学不仅提供传统的本科和研究生课程,还拥有丰富的跨学科课程和国际课程。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和专业需求选择适合的课程,从而获得更全面的知识和技能‌。哈佛大学拥有十二个学院和研究生院,涵盖艺术与科学、医学、法学院、商学院等多个领域,提供广泛的专业选择‌。此外,哈佛大学的课程设计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通过丰富的案例分析和实地考察,帮助学生深入理解学科的本质和规律‌。</p> <p class="ql-block">特点之三:</p><p class="ql-block">强大的校友网络‌是哈佛大学的另一个重要特点。哈佛大学的校友网络遍布全球各行各业,校友们在事业上取得了巨大的成功,并在社会上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学生可以通过校友网络获得实习、就业和创业等方面的帮助和支持‌。哈佛大学的全球校友网络为学生在大学期间和毕业后提供了宝贵的联系和机会‌。</p> <p class="ql-block">饭堂大厅</p><p class="ql-block">有一种说法,哈佛大学全是吃素,大学全校吃素不是真的,学校提供了丰富的素食和非素食选项。学校鼓励多样化的饮食选择,以满足不同学生的营养需求和口味偏好。哈佛大学食堂以其丰富多样的菜品而著称,包括传统的美国菜肴、世界各地的风味美食以及多样化的素食选项。学校不仅注重食物的口味,还强调食材的健康性和可持续性,力求为学生提供一个均衡、健康的饮食环境。因此,哈佛大学全校吃素的说法并不准确。</p> <p class="ql-block">哈佛大学有明确的教育理念,就是追求真理。在这个原则下,独立思考是第一原则,鼓励老师和学生在其中找寻兴趣。老师和学生一起参与发现,解释和创造新知识和新思维。教学以知识传授为基础的看法变为教师指导下的学生自我教育。</p> <p class="ql-block">2013 年时,哈佛大学推出新的通识教育计划,重新划分了学生需要涉猎的八大知识范畴领域,包括:艺术与诠释,文化与信仰,经验推理,伦理推理,生命系统科学,物理世界科学,世界中的社会,世界中的美国,共计 400 多门课程。</p> <p class="ql-block">哈佛大学校门和门上的“猪头”</p><p class="ql-block"> 哈佛是美国最古老最著名的大学,在学校的校门头上刻着一个猪头, 是为了时时提醒哈佛的学子不要恃才自傲,要象猪一样谦虚。</p> <p class="ql-block">总统的要求竟被校方“无情”拒绝</p><p class="ql-block"> 哈佛大学曾邀请时任美国总统的里根参加校庆。里根一想机会来了,就让人捎话,问能不能送他个荣誉博士的头衔。按说荣誉博士毕竟不等同于真正的博士,所以应该算不上什么大的原则问题,何况里根还是当时的国家元首。可哈佛师生对此议论纷纷,认为他和学术一点都不沾边,还是不送为好。于是里根没来参加校庆。爱来不来,庆典照办,哈佛就是哈佛。</p> <p class="ql-block">有 4 名退学生竟成卓有成就的“大师级”人物</p><p class="ql-block"> 不少人都知道,美国电脑大王比尔·盖茨是哈佛大学的退学生。但比尔·盖茨绝不是哈佛历史上第一个著名的退学生。在他之前,还有不少的哈佛先辈们因退学而成名。</p><p class="ql-block">   例如,在 1894 年,有一位哈佛大学一年级的学生,因迫不及待要投入石油开采行业而从哈佛大学退学。他后来果然因石油开采而成为美国的巨富。他的名字叫霍华德·休斯 (Howard Hughes) 。</p><p class="ql-block">   在 1926 至 1932 年间,有一位学生在哈佛大学断断续续地读了三年的书。最后他禁不住各种科研工作的诱惑,还是自动中止了在哈佛大学的学业。他后来获得了 500 多项的专利,是继爱迪生之后美国最出名的发明家。他的名字叫波尼·莱特 (Bonnie Raitt) 。</p> <p class="ql-block">哈佛校长的终身憾事</p><p class="ql-block">好些年前,哈佛的校长为一次错误判断,付出了很大的代价。</p><p class="ql-block">   一对老夫妇,女的穿着一套褪色的条纹棉布衣服,而她的丈夫则穿着布制的便宜西装,也没有事先约好,就直接去拜访哈佛的校长。</p><p class="ql-block">   校长的秘书在片刻间就断定这两个乡下土老帽根本不可能与哈佛有业务来往。</p><p class="ql-block">   先生轻声地说:“我们要见校长。”</p><p class="ql-block">   秘书很礼貌地说:“他整天都很忙!”</p><p class="ql-block">   女士回答说:“没关系,我们可以等。”</p><p class="ql-block">   过了几个钟头,秘书一直不理他们,希望他们知难而退,自己走开。他们却一直等在那里。</p><p class="ql-block">   秘书终于决定通知校长:“也许他们跟您讲几句话就会走开。”</p><p class="ql-block">   校长不耐烦地同意了。</p><p class="ql-block">   校长很有尊严而且心不甘情不愿地面对这对夫妇。</p><p class="ql-block"> 女士告诉他:“我们有一个儿子曾经在哈佛读过一年,他很喜欢哈佛,他在哈佛的生活很快乐。但是去年,他出了意外而死亡。我丈夫和我想在校园里为他留一纪念物。”</p><p class="ql-block"> 校长并没有被感动,反而觉得很可笑,粗声地说:“夫人,我们不能为每一位曾读过哈佛而后死亡的人建立雕像的。如果我们这样做,我们的校园看起来像墓园一样。 ”</p><p class="ql-block">   女士说:“不是,我们不是要竖立一座雕像,我们想要捐一栋大楼给哈佛。”</p><p class="ql-block">   校长仔细地看了一下条纹棉布衣服及粗布便宜西装,然后吐一口气说:“你们知不知道建一栋大楼要花多少钱?我们学校的建筑物超过 750 万美元。”</p><p class="ql-block">   这时,这位女士沉默不讲话了。校长很高兴,总算可以把他们打发了。</p><p class="ql-block">   这位女士转向她丈夫说:“只要 750 万就可以建一座大楼?那我们为什么不建一座大学来纪念我们的儿子?”</p><p class="ql-block">   就这样,斯坦福夫妇离开了哈佛,到了加州,成立了斯坦福大学来纪念他们的儿子。</p> <p class="ql-block">哈佛大学地铁站</p><p class="ql-block">有人曾问一个问题:中国基础教育是全世界公认最优秀的,但为什么获得诺贝尔奖的科学家却屈指可数?这就是我们教育理念的差异,就像一开始说的,东方教育关注外部的压力,而西方的教育源自内心的挖掘。雅斯贝尔还说过:我们很难要求一个人变成我们希望的样子,教育的真实含义是去影响我们,让我们更加完善更加适应社会的发展,这才是教育的真谛和本质。</p> <p class="ql-block">非同寻常的掌声</p><p class="ql-block">罗尔斯是二十世纪最伟大的哲学家之一,他的《正义论》被公认为西方政治哲学、法学、道德哲学领域里最重要的著作之一。和一些著作等身的学者不同,他只有《正义论》这一本著作。这本书是 1971 年出版的,全世界单单是研究它的论著就超过了 5000 多部,所以这本书显然是很有影响力的。在《哈佛琐记》里头,它讲了这样一个故事:</p><p class="ql-block"> 当罗尔斯在哈佛结束了一个学期的授课的时候,教室里的所有学生立即自发地起立鼓掌。罗尔斯走出教室以后许久,学生们的掌声依然不衰。作者双手拍得又红又痛,忍不住悄悄问旁边的美国同学,你到底要拍多久?同学回答说:“让教授在遥远的地方还可以听到为止。”</p> <p class="ql-block">哈佛大学的办校方针是求是崇真。</p><p class="ql-block">  哈佛大学的校训是“ Amicus Plato , Amicus Aristotle , sed Magis Amicus VERITAS ”。它是拉丁文,其英文为“ Let Plato be your friend , and Aristotle , but more let your friend be Truth ”,其中文翻译为“与柏拉图为友,与亚里士多德为友,更要与真理为友”。这句话原出自威廉姆斯·艾米思 (Williams Ames) 的一句名言。自哈佛建校以来,它就一直是哈佛学生所信奉的做学问和做人的准则。</p> <p class="ql-block">‌哈佛与耶鲁的划船比赛‌:</p><p class="ql-block">哈佛与耶鲁大学之间的划船比赛(The Harvard-Yale Regatta)是两校间历史悠久的体育竞技活动之一。这项赛事始于19世纪中期,每年都会举行。比赛不仅考验了两校学生的体能和团队协作能力,也成为了两校之间友谊和竞争的象征。在比赛日,两校的啦啦队和校友都会齐聚一堂,为各自的队伍加油助威。</p> <p class="ql-block">查尔斯河上划个人小舟</p> <p class="ql-block">被开除的哈佛“好”学生</p><p class="ql-block"> 很多年以前的一天深夜,一场大火烧毁了哈佛大学的图书馆,很多珍贵的书籍在大火中消失,这让很多人痛心疾首。然而,这场突发的火灾让一名普通学生进退两难。此前,他违反图书馆规定,悄悄把一位牧师捐赠的一本书带出馆外,准备阅读完后再偷偷的归还。可是,这场大火使这本书成为哈佛受捐的 250 本书中惟一留下来的珍本。</p><p class="ql-block"> 怎么办?这名学生经过一番激烈的思想斗争后,还是敲开了校长办公室的门,说明原因后,郑重地将书还给学校。校长的举动更让人吃惊,他收下书后对这名学生表示感谢,对学生的勇气和诚实予以褒奖,随后校长又把学生开除出校。</p> <p class="ql-block">‌哈佛大学著名的校门包括以下几座‌:</p><p class="ql-block">‌约翰斯顿门(Johnston Gate)‌:这是哈佛大学的官方主校门,历史悠久,充满故事‌。</p><p class="ql-block">‌布拉兹特里特大门(Bradstreet Gate)‌:位于哈佛大学北面,是哈佛历史中女性的里程碑,由美国殖民地首位出版女诗人安妮·达德利·布拉德斯特里特出资建造‌。</p><p class="ql-block">‌1875届大门(Class of 1875 Gate)‌:位于哈佛大学西北,面对着喧闹忙碌的哈佛广场,欢迎经过这里的人们进入哈佛园寻求片刻宁静‌。</p><p class="ql-block">‌摩根大门(Morgan Gate)‌:位于哈佛大学南,最初计划作为连接哈佛园与查尔斯河通道的终点门户,现在是威德纳图书馆的入口之一‌。</p><p class="ql-block">‌1888届大门(Class of 1888 Gate)‌:位于哈佛大学北面,与1887届大门相邻,是哈佛园唯一成对出现的大门‌。</p><p class="ql-block">‌1870届大门(Class of 1870 Gate)‌:位于哈佛大学西北面,常年封闭,保护着霍顿厅后花园的神秘之美‌。</p><p class="ql-block">‌北门(North Gates)‌:日落余晖将锻铁映衬成金色,极具美感‌。</p><p class="ql-block">‌1881届大门(Class of 1881 Gate)‌:位于哈佛大学北面‌。</p><p class="ql-block">这些校门不仅具有历史价值,还反映了哈佛大学的文化和历史。例如,布拉兹特里特大门象征着女性在哈佛历史中的重要地位,而1875届大门则体现了哈佛园的宁静与欢迎。摩根大门作为威德纳图书馆的入口之一,展示了其作为学术中心的地位。这些校门各具特色,共同构成了哈佛大学独特的校园风貌。</p> <p class="ql-block">约翰斯顿门</p> <p class="ql-block">‌哈佛大学共有25个校门‌‌。这些校门不仅具有实用功能,还融合了艺术性设计,体现了实用性与艺术性的完美结合。每个校门上都有独特的装饰和历史印记,例如大写的“H”字样、树叶与花朵图样、金色点缀、久远的日期印刻等‌。</p><p class="ql-block">哈佛大学的校门分布在校园的各个角落,每个校门都有其独特的历史背景和象征意义。例如,布拉兹特里特大门(Bradstreet Gate)是哈佛历史中女性的里程碑,由美国殖民地首位出版女诗人安妮·达德利·布拉德斯特里特出资建造,以纪念女性在哈佛园宿舍住宿第25周年‌。1875届大门(Class of 1875 Gate)位于哈佛大学西北,面对着哈佛广场,欢迎经过这里的人们进入哈佛园寻求片刻宁静‌。</p><p class="ql-block">哈佛大学共有剑桥、奥尔斯顿、波士顿三个校区,每个校区都有其独特的地理位置和功能。剑桥校区占地209英亩,以哈佛庭院为中心;奥尔斯顿校区位于波士顿奥尔斯顿社区查尔斯河对岸;波士顿朗伍德医疗区则是医学园区‌。这些校区下设多个学院和专业,提供了丰富的学术资源和研究机会。</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哈佛大学校园集锦</p> <p class="ql-block">哈佛大学艺术博物馆</p> <p class="ql-block">馆藏的我国敦煌的文物。</p> <p class="ql-block">哈佛大学艺术博物馆视频</p> <p class="ql-block">介绍哈佛大学的视频</p> <p class="ql-block">‌麻省理工学院</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8px;">麦克劳林大楼</span></p><p class="ql-block">麻省理工学院(MIT)的地标性建筑,</p> <p class="ql-block">麦克劳林大楼作为麻省理工学院的标志性建筑,承载着无数学术梦想与创新精神。站在它面前,仿佛能感受到这里浓厚的学术氛围和科技力量。留影的瞬间,不仅是对个人旅程的纪念,更是在无声地诉说着对知识殿堂的向往与敬畏。</p> <p class="ql-block">大穹顶(The Dome)‌:</p><p class="ql-block">这是麦克劳林大楼的穹顶,灵感来自哥伦比亚大学的洛氏图书馆,仿罗马万神殿式建筑,是学校重大活动的举办地,楼前的草地广场是毕业典礼和名人讲演的场所‌。</p> <p class="ql-block">大穹顶</p> <p class="ql-block">MCMXVI</p><p class="ql-block">麻省理工学院大穹顶(The Great Dome)的由来可以追溯到1916年,当时带有大穹顶的麦克劳林10号楼(也称为大穹顶)落成,标志着学院搬到了剑桥的新校园‌‌。穹顶外侧刻写的罗马数字“MCMXVI”记录了这一搬迁年份:1916年</p> <p class="ql-block">麻省理工学院成立于1861年4月10日,最初位于波士顿的后湾区。1916年,当带有大穹顶的麦克劳林10号楼落成时,学院才搬到了剑桥的新校园。</p> <p class="ql-block">麦克劳林大楼,它包括3、4和10号楼,呈U型结构环绕着基里安庭院。这个室外区域是每年5月正式毕业典礼的举行地,也是许多宣传照片的经典视角。</p> <p class="ql-block">‌麻省理工学院(MIT)的无尽长廊正式名称为“主楼廊道”,位于建筑7和建筑8之间,全长251米(825英尺),连接了几个学院的核心建筑‌。‌</p><p class="ql-block">无尽长廊的设计始于1913年,由著名建筑师威廉·W·博斯沃思设计。这条长廊不仅是校园东西间最直接的室内路线,还被设计为建筑群的中轴线‌。长廊的设计充分考虑了行人流量和安全性,其延伸和拐角处的优化使其成为建筑与人流设计研究的理想案例‌。</p> <p class="ql-block">无尽长廊</p> <p class="ql-block">麦克劳林大楼的设计参考了东罗马万神庙,作为麻省理工学院的主楼和标志性建筑,每年学生们的毕业典礼都在这里举行。50年代时,学院的“Hacks”(黑客们)曾把“MCMXVI”读作“IHTFP”(我讨厌这个可恶的地方),“IHTFP”后来成了麻省理工学院学生们非正式的口号。</p> <p class="ql-block">‌麻省理工学院(MIT)的U型建筑前庭院的绿草坪不仅是校园景观的重要组成部分,还承载着多重功能和文化意义。</p> <p class="ql-block">‌麻省理工学院大穹顶涂鸦的由来‌可以追溯到2008年,当时麻省理工的学生为了抗议新学期的到来,将大穹顶下方的MIT标志进行了涂改。他们在大穹顶下方的State Center前,将“MIT”前面加上了“V”和“O”,变成了“vomit”(呕吐)‌。</p><p class="ql-block">大穹顶不仅是学校的标志性建筑,还象征着MIT的精神和文化‌。</p> <p class="ql-block">‌大穹顶被学生涂鸦</p><p class="ql-block">麻省理工学院(MIT)确实有支持学生涂鸦的传统‌。MIT的学生可以通过涂鸦来表达创意和个性,学校对此持开放态度。例如,学生曾在10号楼的穹顶上涂鸦,将其装饰成《星球大战》中的R2D2机器人‌。此外,校园内还有许多涂鸦作品,展示了学生的创意和艺术才能‌。</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大穹顶上居然放了一辆小车</p><p class="ql-block">MIT的校园文化中,涂鸦不仅是一种艺术表达方式,还体现了学生对校园生活的参与和创造。学校鼓励学生通过涂鸦等方式展示他们的想法和创意,这种传统在一定程度上丰富了校园的文化氛围‌。</p> <p class="ql-block">‌麻省理工学院(MIT)的最大特色在于其卓越的科研实力、跨学科创新、以及在多个领域的领先地位。</p> <p class="ql-block">基里安庭院</p><p class="ql-block">这个室外区域是每年5月正式毕业典礼的举行地,也是许多宣传照片的经典视角‌。庭院内的绿草坪不仅提供了美丽的自然景观,还是学生们休息和放松的绝佳场所,绿草如茵,周围环绕着美丽的建筑物,让人感到宁静而舒适‌。</p> <p class="ql-block">基里安庭院中的几何体雕塑以简洁的几何形态为特征,如立方体、圆柱体等。这种简洁性不仅体现了现代主义设计的原则,还传达出一种纯粹的美感。几何体的规则形状和清晰的线条,给人以秩序感和理性美。这种设计风格与麻省理工学院的科技氛围相得益彰,展现了学院对科学和逻辑的追求。</p> <p class="ql-block">麻省理工学院麦克劳林大楼前的草坪</p> <p class="ql-block">毕业典礼的举行地‌:每年5月,麻省理工学院的毕业生们在这片草坪上庆祝毕业,这使得绿草坪成为了毕业生们的重要记忆点‌。</p> <p class="ql-block">‌休息和放松的场所‌:作为校园的中央草坪,这里是学生们日常休息和放松的绝佳场所,提供了宁静和舒适的环境‌。</p> <p class="ql-block">‌文化象征‌:绿草坪不仅是物理空间,还象征着麻省理工学院的精神和文化。它见证了无数学生的成长和毕业,成为了校园文化和传统的一部分‌。</p> <p class="ql-block">‌麻省理工学院(MIT)的基里安庭院(Killian Court)是以第10任校长詹姆斯·基里安(James Killian)的名字命名的‌‌。庭院周围建筑上镌刻着包括亚里士多德、牛顿、达尔文等科学巨匠的名字,体现了麻省理工学院对这些在科学史上杰出人物的尊敬‌。</p> <p class="ql-block">海登图书馆(Hayden Library)‌:</p><p class="ql-block">这是一个备受欢迎的图书馆,阳光明媚的日子里,在这里看着河边的美景自习别有一番风味‌。</p> <p class="ql-block">阅览大厅</p> <p class="ql-block">‌钱学森</p><p class="ql-block">1934年,钱学森以航空专业第一名的成绩考取了清华大学的公费赴美留学名额,目的地是麻省理工学院。1935年8月,钱学森从上海出发,正式踏上了求学海外的征程‌。</p><p class="ql-block">在麻省理工学院,钱学森主要学习航空工程理论。由于课程设置与他在交通大学的学习内容相似,他获得了一年免修的资格,并在一年后获得了航空硕士学位‌。然而,由于感受到异国生活的孤独和对美国人对中国人的歧视,钱学森在一年后转学到了加州理工学院,投身于著名力学大师冯·卡门门下,开始了他在航空工程理论和应用力学领域的研究生涯‌。</p> <p class="ql-block">钱学森一家归国时的照片</p> <p class="ql-block">当年在美国洛杉矶的照片</p> <p class="ql-block">钱学森在科学的地位和对国家的贡献。</p> <p class="ql-block">这些建筑不仅具有独特的外观和设计,还承载着MIT的历史和文化,是游客和学子们不可错过的打卡地。</p> <p class="ql-block">麻省理工学院校园环境</p> <p class="ql-block">由数字与字母组成的现代艺术人像。</p> <p class="ql-block">‌麻省理工学院的克雷斯吉礼堂</p><p class="ql-block">该建筑的球面屋顶是其设计的一大亮点,屋顶形状为球体的八分之一。‌这种设计不仅美观,还具有良好的声学效果和视觉冲击力。</p> <p class="ql-block">克雷斯吉礼堂的屋顶设计充满了雕塑感,给人一种强烈的视觉冲击,外墙使用透明的玻璃,使得建筑显得开放和包容‌。</p> <p class="ql-block">克雷斯吉礼堂的设计者是芬兰裔美国建筑师埃罗·沙里宁,他的设计风格在当时非常前卫和大胆。沙里宁的设计理念追求技术和创新的结合,这种设计理念在克雷斯吉礼堂上体现得淋漓尽致‌。礼堂不仅是一个会议中心,更是麻省理工学院校园文化和精神的象征‌。</p> <p class="ql-block">这是一个教堂</p><p class="ql-block">‌麻省理工学院礼堂附近的红砖圆柱体建筑是埃罗·沙里宁设计的麻省理工学院小教堂。‌这座小教堂建于1955年,外观上与其他校园建筑并无太大差异,但其内部设计极为独特,充满了神秘感和艺术感。沙里宁的设计理念在于将动态的空间转化为光线的聚集地,通过吸收和过滤外部光线,创造出一个充满神秘感的光空间。小教堂内部没有窗户,只有一个完美的圆形天窗位于祭坛上方,光线从天窗投射进来,营造出温润而神圣的氛围。此外,小教堂的砖块砌筑筒体和金属雕塑的装饰也增加了其艺术性和神秘感‌。</p> <p class="ql-block">麻省理工学院礼堂与小教堂</p> <p class="ql-block">麻省理工学院斯隆管理学院</p><p class="ql-block">斯隆管理学院‌:地理位置优越,坐落在河边,这里还有TSMC创始人Morris Chang捐赠的建筑‌。</p> <p class="ql-block">麻省理工学院为什么会世界排名第一</p><p class="ql-block">‌麻省理工学院(MIT)之所以能够连续多年在世界大学排名中位列第一,主要原因包括其在学术声誉、学术质量、学术设施、校友网络和就业前景等方面的卓越表现。</p> <p class="ql-block">首先,‌MIT在学术声誉和学术质量方面享有极高的评价‌。其学术研究和教学水平均处于世界领先水平,拥有世界一流的学术设施‌。这些优势使得MIT在科学研究领域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教师及校友中有多位诺贝尔奖得主和其他重要学术奖项的获得者‌。</p> <p class="ql-block">其次,‌MIT的学术设施非常先进‌,为其科研和教学提供了强大的支持。学校拥有众多顶级实验室与研究中心,鼓励师生投身于前沿科技与基础科学的研究‌4。这种对科研的高度重视与持续投入,使得MIT在人工智能、量子计算、生物医学等诸多领域取得了一系列突破性成果‌。</p> <p class="ql-block">此外,‌MIT拥有庞大的校友网络‌,其学生和校友在世界各地都有着广泛的影响力‌。这种广泛的校友网络不仅为在校生提供了丰富的资源和机会,也为毕业生提供了广泛的职业发展和合作平台‌。</p> <p class="ql-block">最后,‌MIT的毕业生在就业市场上具有极高的竞争力‌,这使得学校在就业前景方面也非常出色‌。无论是继续深造还是步入职场,毕业于MIT的学生都深受各行各业的青睐,拥有更强的就业竞争力‌。</p> <p class="ql-block">麻省理工学院:绰号(理工科疯子天才奥斯维辛集中营)</p><p class="ql-block">  有“理工科疯子天才奥斯维辛集中营”之称的麻省理工大学,全校以熊孩子们不断作死的pranks恶作剧著名,放几个例子,大家随意感受下:</p><p class="ql-block">  1.物理系的学生们收到了hackers以假乱真的家庭作业,按照作业指示,教授在11:15准时收到了全班同学的纸飞机轰炸;</p><p class="ql-block">  2.因不满连接查尔斯河南北岸的Harvard Bridge以宿敌学校命名,熊孩子们想用自己的方式进行抗议,并决定采用“翻滚吧兄弟”的方法来测量Harvard Bridge的桥长。</p><p class="ql-block">  这个名叫Smoot的孩子在桥上被可怜的翻滚了364次后虽精疲力竭,却也功德圆满:他的名字和当时的身高成为了一枚新的长度计量单位并被波士顿警方使用,而最终桥长的测量结果364.4 Smoots(约620.1m),也被成功写入了历史当然还有Harvard Bridge的官方维基百科。</p> <p class="ql-block">波士顿查尔斯河大桥,</p><p class="ql-block">正式名称为哈佛大桥(Harvard Bridge),也被称为麻省理工学院大桥(MIT Bridge)或“叹息桥”,是连接波士顿市中心与剑桥市的一座重要通道。这座桥不仅因其独特的结构设计而闻名,还承载着许多有趣的故事和历史意义。</p> <p class="ql-block">波士顿的母亲河查尔斯河视频</p><p class="ql-block">‌查尔斯河在波士顿具有重要的地位和历史价值‌。查尔斯河被誉为波士顿的“母亲河”,以其美丽的景色和丰富的文化内涵吸引着无数人。这条河流从霍普金顿启程,流经多个城镇,最终注入大西洋。查尔斯河不仅为波士顿提供了自然美景,还见证了波士顿的历史变迁和城市发展‌。</p> <p class="ql-block">在波士顿查尔斯河大桥旁留影,是一种充满情感和意义的体验,让人感受到历史与现代的交融、宁静与活力的并存、自然与人文的交织,以及对自由与探索的向往。</p> <p class="ql-block">“叹息桥”的由来‌</p><p class="ql-block">尽管查尔斯河大桥并非真正的“叹息桥”(如威尼斯的那座著名桥梁),但它却获得了这个昵称。这个昵称可能源于两个原因:一是桥上行人常常因为美丽的河景和两岸风光而驻足叹息;另一种说法则是与麻省理工学院(MIT)的学生有关。据说,每当考试季节来临,学生们走过这座桥去上课时,会因为对即将到来的考试感到压力而“叹息”。</p> <p class="ql-block">独特的灯光设计‌</p><p class="ql-block">查尔斯河大桥以其独特的灯光设计而著称。桥上的灯光在夜晚会亮起,形成一道亮丽的风景线。据说,这些灯光的设计灵感来源于哈佛大学和MIT的学术氛围,以及波士顿和剑桥市的历史文化。灯光不仅为行人提供了安全的照明,还成为了拍照的热门地点。</p> <p class="ql-block">波士顿是一座充满历史的城市,而查尔斯河大桥则是这座城市的重要标志之一。站在桥边,能够感受到历史的厚重与现代的活力相互交融。大桥的建筑风格既有古典的韵味,又融入了现代的设计元素,这种独特的风格让人仿佛穿越了时空,站在过去与未来的交汇点上,留下影像的瞬间,也仿佛定格了这种跨越时空的震撼。</p> <p class="ql-block">电影与文化的象征‌</p><p class="ql-block">查尔斯河大桥在多部电影和电视剧中都有出现,成为了波士顿和剑桥地区的一个重要文化符号。它象征着知识、创新和梦想,吸引着来自世界各地的游客和学生。对于许多人来说,这座桥不仅是连接两岸的物理通道,更是连接过去与未来、梦想与现实的桥梁</p> <p class="ql-block">哈佛与MIT的“争夺”‌</p><p class="ql-block">大桥连接了波士顿的哈佛大学和剑桥市的麻省理工学院(MIT),因此它经常被两所学校的学生和校友视为象征性的“边界”。两所学校的学生之间经常会有友好的竞争和玩笑,关于桥的归属和命名也时常成为话题。实际上,桥的正式名称是哈佛大桥,但MIT的学生和校友往往更愿意称它为“MIT桥”。</p> <p class="ql-block">‌这个英文牌子讲述了一个非常有趣的故事。</p><p class="ql-block">麻省理工学院的学生用身高测量查尔斯大桥的长度故事的由来‌,源于1958年麻省理工学院(MIT)学生奥利文·R·斯穆特(Oliver R. Smoot)的一个创意。当时,MIT的学生们对每天必须经过的哈佛大桥感到不满,因为这座桥被称为“哈佛大桥”,而实际上连接的是MIT和波士顿,却冠以哈佛的名字。为了“收复”这座桥,斯穆特决定用一种独特的方式测量大桥的长度。他组织了几位同学,用自己的身体作为测量工具,一次次躺在桥上,从桥头到桥尾,用自己的身高来测量大桥的长度。每次测量都在桥上留下身长单位的记录,最后宣布了测量结果。这种新创的度量衡做法与“理工学院”的精神相呼应,很快成为了桥上最值得一看的景观‌。</p> <p class="ql-block">这个故事不仅展示了MIT学生的创意和幽默,也反映了他们对于学校身份的自豪感和对哈佛大学的“对抗”情绪。通过这种方式,MIT学生成功地以一种独特而有趣的方式表达了对学校身份的认同和对哈佛大学的调侃‌。</p> <p class="ql-block">这是桥面上记录的桥长为:364.4个斯穆特身高,正负误差为一个耳朵。</p><p class="ql-block">364.4</p><p class="ql-block">smoots</p><p class="ql-block">+_ear</p> <p class="ql-block">查尔斯大桥上每一段都有一个对应的数字,单位为一个“斯穆特”身高。</p> <p class="ql-block">大家都在这里打卡拍照</p><p class="ql-block">查尔斯河在波士顿的历史中扮演了重要角色。它流经哈佛大学、麻省理工学院、波士顿大学等世界顶级学府,成为学术与文化的象征。河流两岸的老建筑古典优雅,现代摩天大楼林立,古典与现代、人文与自然、学术与商业在这条河流的映衬下显得如此和谐‌。此外,查尔斯河还为波士顿的居民提供了丰富的户外活动和休闲场所,成为城市的重要组成部分‌。</p> <p class="ql-block">还有人学着斯穆特用身体测量。</p> <p class="ql-block">查尔斯大桥斯穆特刻度标记</p> <p class="ql-block">查尔斯河大桥建于19世纪末,经历了多次修缮和改造,但仍然保持着其原有的历史风貌。桥上的石砌结构和铁艺装饰都体现了那个时代的建筑风格。同时,桥上的现代设施(如自行车道、人行道和灯光系统)又使其与现代社会紧密相连。这种历史与现代的交融使得查尔斯河大桥成为了一个独特的文化地标。</p><p class="ql-block">总的来说,波士顿查尔斯河大桥不仅是一座连接两岸的交通要道,更是一个承载着丰富历史和文化故事的象征性建筑。无论是对于当地居民还是游客来说,它都是一个值得探索和品味的地方。</p> <p class="ql-block">骑行的锻炼者</p> <p class="ql-block">查尔河二岸风光</p> <p class="ql-block">该大楼前摆放着二个锚,估计与船舶专业有关。</p> <p class="ql-block">麻省理工学院斯塔塔科技中心</p><p class="ql-block">‌麻省理工学院斯塔塔中心(Stata Center)的建筑特色主要体现在其独特的设计风格和内部空间布局上。‌</p><p class="ql-block">斯塔塔中心由著名建筑师法兰克·盖里(Frank Gehry)设计,采用了超现实主义风格,外观奇特,形状不规则,角度异常,看上去像是一堆倾斜、扭曲的盒子组合在一起,仿佛是喝醉的机器人在狂欢庆祝‌。这种大胆而张扬的设计风格与传统的建筑风格大相径庭,具有很高的辨识度,成为麻省理工学院的标志性建筑之一‌。</p> <p class="ql-block">在空间布局上,斯塔塔中心通过向心的组合手法将多个形状各异的空间有机地组合成一个整体,各个部分连接紧凑,这种布局方式不仅使得建筑内部的空间得到了充分的利用,还创造了丰富的空间体验。人们在建筑内部行走时会感受到不断变化的空间形态和视角‌13。尽管外观看起来似乎有些不稳定,但实际上结构稳定,体现了设计师高超的设计能力和对建筑结构的精准把握‌空。</p> <p class="ql-block">斯塔塔中心不仅是建筑设计的杰作,更是麻省理工学院科技创新精神的象征。其独特的外观和内部设计使其成为游客和学术界的热门目的地‌。</p> <p class="ql-block">麻省理工学院校徽</p><p class="ql-block">‌麻省理工学院真正的校训是“Mens et Manus”‌,中文翻译为“既学会动脑,又学会动手”‌。</p><p class="ql-block">麻省理工学院的校训“Mens et Manus”强调了智慧与勤劳的结合,即知识和理解(Mens)与努力工作(Manus)的平衡。这一校训不仅代表了学术的基础和创新的关键,也强调了将理论知识应用于实践的重要性。麻省理工学院的学生和校友在各个领域都表现出色,对世界产生了积极影响,这也体现了校训的精神‌。</p> <p class="ql-block">MIT的校友们在各个领域都取得了卓越成就,包括联合国前秘书长科菲·安南、著名建筑师I. M. Pei、登月英雄巴兹·奥尔德林(Buzz Aldrin),以及众多知名公司的创始人如Dropbox和Hubspot等‌。这些校友的成功进一步提升了MIT的全球声誉和影响力。</p> <p class="ql-block">博物馆</p> <p class="ql-block">麻省理工艺术设计学院有哪些经典设计建筑</p><p class="ql-block">‌麻省理工艺术设计学院(MIT)有许多经典设计建筑,其中一些著名的设计包括‌:</p><p class="ql-block">‌MIT圣堂‌:由Eero Saarinen设计,这座小巧而庄严的建筑展示了现代建筑的优雅与简洁‌。</p><p class="ql-block">‌Simmons Hall学生宿舍楼‌:由Steven Holl设计,现代而简洁,体现了现代建筑的设计理念‌。</p><p class="ql-block">‌Dome楼‌:这是MIT的标志性建筑之一,正门前的草地是拍摄整个建筑和拱顶的绝佳地点‌。</p><p class="ql-block">‌计算机科学大楼‌:由Frank Gehry设计,内部结构复杂,光影效果迷人,尽管存在漏水问题,但其独特的外观和内部设计仍然吸引了大量游客‌。</p><p class="ql-block">‌Dancing House‌:同样由Frank Gehry设计,外观独特,仿佛在随风起舞,内部则包含可容纳200人的礼堂、咖啡馆、教室和实验室等设施,展示了科技与艺术的完美结合‌。</p><p class="ql-block">‌Baker House宿舍楼‌:由Alvar Aalto设计,虽然未在文中详细描述,但其设计风格和艺术价值不容忽视‌。</p><p class="ql-block">这些建筑不仅展示了现代建筑的设计理念和技术创新,还融合了艺术和科技元素,成为MIT校园内不可错过的景点。</p> <p class="ql-block">贝聿铭还为麻省理工学院设计了其他几座建筑,包括地球科学楼(Cecil and Ida Green Building for Earth Sciences)和化学楼(Camille Edouard Dreyfus Chemistry Building)等‌。地球科学楼建于1962年,现在是地球、大气和行星科学系的所在地;化学楼建于1967年,现在是化学系的所在地‌。</p> <p class="ql-block">麻省理工学院艺术设计学院有哪些创新设计理念</p><p class="ql-block">‌麻省理工学院(MIT)的晨兴设计研究院(MAD)和媒体实验室(Media Lab)在创新设计理念方面有着显著的特点和成就。</p> <p class="ql-block">MAD是麻省理工学院第一个正式命名为“设计”的部门,致力于跨学科学习与合作。它连接了麻省理工学院五个学院和苏世民计算机学院的学生、教师和研究人员。MAD的核心设计理念包括:</p><p class="ql-block">‌跨学科融合‌:MAD将科学、工程、建筑、人文和商科等专业融合在一起,旨在为学生提供多学科融合的学习环境,帮助他们从不同角度思考并解决复杂问题‌。</p> <p class="ql-block">创新与变革‌:MAD鼓励通过设计推动创新和变革,培养学生的创造力、批判性思维以及协作能力。学院的项目涉及生物学、工程、城市研究等多个领域,探索解决现实问题的新方法‌。</p> <p class="ql-block">社会影响‌:MAD强调设计对社会和环境的积极影响,通过设计项目产生有意义的影响,赋能个人并重塑学习方式‌。</p> <p class="ql-block">媒体实验室(Media Lab)</p><p class="ql-block">Media Lab是麻省理工学院的创新设计研究中心,以其前瞻性和跨学科的设计研究而闻名。其设计理念包括:</p><p class="ql-block">‌技术与人的互动‌:Media Lab的设计研究重点关注技术与人的互动,涉及交互设计、人机界面设计、生物设计和社会创新设计等领域‌。</p> <p class="ql-block">全球视野‌:Media Lab的学生和研究人员有机会进行前沿的设计探索,项目具有全球视野,致力于解决全球性的挑战‌。</p> <p class="ql-block">麻省理工学院全景</p> <p class="ql-block">麻省理工学院校园风光及各领域的科研成就视频就。</p> <p class="ql-block">离开哈佛大学和麻省理工学院过桥去波士顿市内。</p> <p class="ql-block">‌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p><p class="ql-block">(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Los Angeles,简称UCLA)的前身是1919年成立的加州大学南部分校。‌该分校最初是为了满足洛杉矶地区对高等教育的需求而设立的‌。1923年,加州大学南部分校首次颁发学位,授予28名学生教育学士学位‌。1958年,学校正式更名为加利福尼亚大学洛杉矶分校</p> <p class="ql-block">刚进入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区</p> <p class="ql-block">广场上除游客外,几乎看不到学生,估计是上课时间。</p> <p class="ql-block">Royce Hall‌:即罗伊斯厅</p><p class="ql-block">这是UCLA最具标志性的建筑之一,以其罗马复兴风格的建筑和优雅的外观著称。Royce Hall经常举办音乐会和讲座,游客可以查看UCLA的活动日历参加一些公开活动‌。</p> <p class="ql-block">音乐厅前热闹非凡</p> <p class="ql-block">罗伊斯厅‌:这座建筑具有典型的意大利建筑风格,楼门上方有精致的装饰,中间的“大熊”是学校的吉祥物。一楼大厅经常举办音乐会和演出,二楼的窗户镶有彩色玻璃,图案表现的是大学生活和体育运动。学生们经常在廊柱前读书,将其当作“靠背”‌。</p> <p class="ql-block">学校好象正在组织活动,架起了许多帐篷。</p> <p class="ql-block">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前身为成立于1919年的加州大学南部分校,1923年首次颁发学位,1958年正式更名为加利福尼亚大学洛杉矶分校‌。学校在发展过程中不断调整和完善其办学理念,形成了今天的开放式和多元化的教育模式。</p> <p class="ql-block">Powell Library‌:即鲍威尔图书馆</p><p class="ql-block">这座图书馆是校园里最古老的图书馆之一,建筑风格为罗马复兴。游客可以进去参观内部的装潢,或者在安静的阅读区阅读或学习‌。</p> <p class="ql-block">图书馆与音乐厅之间的广场,还有一个喷泉池。</p> <p class="ql-block">当时图书馆正在维修中</p><p class="ql-block">‌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UCLA)图书馆的历史可以追溯到1926年,当时它作为大学最初的四座建筑之一开始建设,并于1929年完成‌‌。这座图书馆不仅具有历史价值,还被称为学院图书馆,是主要的大学本科生图书馆‌。UCLA图书馆的建筑风格为罗马式复兴风格,这种风格在其校友中有着特殊的地位‌。</p><p class="ql-block">鲍威尔图书馆‌:其建筑风格模仿了米兰的圣盎博罗削圣殿,具有红砖、尖顶、圆形拱门和精致的雕刻。馆内藏书超过800万册,是北美地区第三大图书馆,经常举办展览和音乐会‌。</p> <p class="ql-block">图书馆内部藏书</p> <p class="ql-block">UCLA不仅在学术上有着卓越的表现,还培养了众多杰出校友,包括互联网之父温特·瑟夫、微软首任CTO内森·梅尔沃德、第一位华人宇航员王赣骏等‌。此外,UCLA在体育方面也有着辉煌的历史,其运动员在历届奥运会上共赢得了233枚奖牌。</p> <p class="ql-block">‌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UCLA)的四个老罗马风格历史建筑分别是罗伊斯厅(Royce Hall)、鲍威尔图书馆(Powell Library)、海恩斯厅(Haines Hall)和金赛厅(Kinsey Hall‌)。这些建筑建于1926年至1929年之间,由意大利进口红砖建造,外形优美,装饰精致,富有艺术性。它们是UCLA西伍德校区最早的四座建筑,象征着学校的学术和文化抱负‌。</p><p class="ql-block">这些历史建筑现已受到加州政府的保护,校方只能在原有基础上进行维护,而不能改变建筑的外观。这些建筑不仅展示了UCLA的历史和文化,还经常成为电影和电视剧的拍摄地,如美剧《老爸老妈的浪漫史》中就出现过它们的身影‌。</p> <p class="ql-block">海恩斯厅,</p><p class="ql-block">在照片的右下角有一个小脾子上面写着海恩斯厅的英文。</p> <p class="ql-block">左边为海恩斯厅</p> <p class="ql-block">罗伊斯厅(Royce Hall)是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UCLA)的一座重要建筑,位于校园的中心地带。喷水池位于罗伊斯厅的正面,主要用于美化环境和提供休闲场所。喷水池的设计精美,周围环绕着绿树和长椅,为学生和游客提供了一个宁静的休息空间。此外,喷水池的喷水效果也为校园增添了生动和活力‌。</p> <p class="ql-block">Bruin Plaza‌:这是校园内的一个中心广场,有著名的熊雕塑“Bruin Bear”。这里经常有学生活动和集市,是拍照留念的好地方‌。</p> <p class="ql-block">小小机器车</p> <p class="ql-block">上台阶后就是图书馆,罗伊斯厅广场</p> <p class="ql-block">校园环视</p> <p class="ql-block">金赛厅</p> <p class="ql-block">些历史建筑现已受到加州政府的保护,校方只能在原有基础上进行维护,而不能改变建筑的外观。这些建筑不仅展示了UCLA的历史和文化,还经常成为电影和电视剧的拍摄地,如美剧《老爸老妈的浪漫史》中就出现过它们的身影‌。</p> <p class="ql-block">中美教育比较</p><p class="ql-block">在中国的课堂上,学生听讲非常专心,课堂纪律很好,讲课效率也很高。一节课45分钟内容安排得很充实也很有条理。中国的教学优势就在于教学十分系统,学生对知识的掌握很牢固。但在想象性、独立性、批判性思维与美国学生相比要差一些,因为中国的教学精读多,而在美国是泛读多。中国的教育往往强调深度分析,而研究证明大量的泛读对一个人终生的发展都非常有利。</p> <p class="ql-block">美国人在教育孩子时是在交给孩子一把钥匙,告诉他们如何应对知识爆炸时代的各种问题;如何从众多的信息中找到自己所要的东西;如何处理这些问题。</p> <p class="ql-block">UCLA的广场名为‌迪克森广场‌,位于‌北校园‌的中心,是原校园的核心地带‌。</p> <p class="ql-block">迪克森广场不仅是学生们休闲交流的场所,还经常举办各种活动和仪式。其历史和文化价值使得它成为校园内一个重要的地标‌。</p> <p class="ql-block">迪克森广场是UCLA历史悠久的象征,其周围环绕着的树,这些橡树为广场增添了浓厚的历史氛围。广场曾在许多电影中出现,成为校园的一个重要拍摄地点‌。</p> <p class="ql-block">金赛厅广场对面的建筑。</p> <p class="ql-block">据研究,幼儿一旦喜欢上读书,将获得身心的全面发展,将终身受益。实际上,素质教育和应试教育都各有长短,关键是怎样取舍。这也是目前中国教育界正在研究和关注的问题所在。值得高兴的是,国内许多同行已经意识到了早期阅读、分享阅读的重要。</p> <p class="ql-block">中国教育最可怕的是分数,学生为了考试往往要做大量练习和做很多辛苦的准备。</p> <p class="ql-block">中国学生研究的是高于实际的问题,美国学生则注重源于生活的问题。所以,他的这种学习就会与生活有密切联系。一旦生活中出现了问题,他就会很轻易的去驾驭问题。这体现在反映问题的能力上,他会比较快速的应对问题。反过来,如果学生们知道,自己所学的东西对自己的生存、发展有用,他就会比较愿意和主动地去学,如果学了不知道有什么用,心里就会很迷茫,在学习上就会表现得很被动。所以,学习的动机问题,学习的内容与现实生活联系的问题都是比较重要的问题。</p> <p class="ql-block">美国学生一般知识面比较宽,中国学生则知识面比较窄,对某个点研究得较深。</p><p class="ql-block">另一方面,美国学生在课堂上表现得比较活跃,而我国则比较沉闷。是一个相对封闭的体系,学习的内容也相对封闭,这样我们学生的创造性、突破条条框框的能力也相对差。这种书本的学习与现实生活有距离。比如,合并同类项这个问题,国内很少有学生会把“合并同类项”与生活联系在一起。实际上,一个班的同学,男女、高矮、胖瘦、穷富、学习好坏都是合并同类项,都是归类。中国的学生就很少想这些问题,美国的学生则喜欢想生活中的合并同类项问题。</p> <p class="ql-block">美国的世界著名大学是学术的殿堂、科研的先锋、教育的典范、国际交流的平台、思想碰撞的熔炉、梦想启航的地方以及知识创新的引擎。它们在全球学术界和社会中扮演着举足轻重的角色,对人类文明的发展和进步做出了巨大的贡献。</p> <p class="ql-block">UCLA的标志性建筑还包括科克霍夫厅(Kerckhoff Hall),这座建筑不仅是UCLA的地标性建筑物,还曾是电影《律政俏佳人》和《奥本海默》的拍摄地‌。</p> <p class="ql-block">‌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UCLA)最大的看点包括其卓越的学术成就、丰富的历史背景、优美的校园环境以及其在各个领域的杰出表现。</p> <p class="ql-block">学术成就</p><p class="ql-block">UCLA在学术上有着卓越的表现,先后有8位教授和7位毕业生获得诺贝尔奖。该校的教授中有105位美国科学与艺术学院院士,86位美国科学促进学会会员,40位美国科学院院士,20位美国工程院院士,34位美国医学研究院院士,16位美国哲学院院士。此外,UCLA在历史上共有10位美国国家科学研究金奖得主‌。</p> <p class="ql-block">UCLA位于美国洛杉矶,是一所公立研究型大学,不仅是环太平洋大学联盟和国际公立大学论坛的成员,还被誉为“公立常春藤”,并入选了英国政府的“高潜力人才签证计划”‌。UCLA培养了许多杰出的人才,包括诺贝尔生物医学奖获得者路易斯J·伊格纳罗、诺贝尔化学奖获得者保罗·博耶、普立兹克建筑奖获得者汤姆·梅恩、弗朗西斯·福特·科波拉等‌。</p> <p class="ql-block">UCLA的校园面积约为1.7平方公里,拥有163个建筑。校园位于洛杉矶西部,日落大道的南部,尽管在加州大学系统中不是最大的校区,但它以其优美的风景和建筑而闻名。校园周围是洛杉矶最富有的三个区‌。</p> <p class="ql-block">2022年U.S. News世界大学排名中,UCLA位列第14名;在2022年U.S. News美国最佳大学排名中,它排名第20名。UCLA的计算机科学与护理专业位列全美前十,工科位列全美前15。此外,UCLA在心理学、工程和艺术等领域尤其受人尊敬,其心理学系在世界上排名第三,工程项目在美国排名前十‌。</p> <p class="ql-block">这些大学被誉为学术的圣地,汇聚了来自世界各地的顶尖学者和学生,共同探索知识的边界,推动学术的进步。</p> <p class="ql-block">科研先锋‌:在科研领域,这些大学常常站在时代的最前沿,引领着科技创新的潮流,不断取得突破性的研究成果。</p> <p class="ql-block">它们以卓越的教育质量著称,注重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和创新能力,为社会输送了大量杰出的人才。</p> <p class="ql-block">‌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UCLA)的校园环境以其优美的自然景观和独特的建筑风格而闻名。‌校园占地419英亩,建筑风格多样,以罗马和意大利文艺复兴风格为主,每一座建筑都散发着浓厚的文化底蕴‌。校园内有许多公园、植物园和雕塑,增添了几分宁静古雅的氛围‌。北区的建筑风格较为老旧,覆盖着进口的意大利砖头,是艺术、人文、社会科学等学科的中心;南区的建筑则较为现代,是自然科学和工程的中心‌。</p> <p class="ql-block">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UCLA)有一个雕塑群,名为富兰克林·D·墨菲雕塑花园‌。这个雕塑花园位于UCLA西木区校园的东北角,占地超过5英亩,由哈默博物馆管理。花园内有60多座著名雕塑家的作品,被誉为北美10大雕塑花园之一‌。</p> <p class="ql-block">富兰克林·D·墨菲雕塑花园是一个开放的雕塑花园,展示了各种现代和当代雕塑作品。这里是一个散步和欣赏艺术的好去处,适合放松和拍照。游客可以免费游览,但需至少提前一个月预约‌。此外,UCLA校园内还有其他值得游览的景点,如Royce Hall、Powell Library、Bruin Plaza、UCLA植物园和UCLA体育设施等‌。</p> <p class="ql-block">教育典范‌:以卓越的教育质量著称,注重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和创新能力,为社会输送了大量杰出的人才。</p><p class="ql-block">‌国际交流平台‌:具有国际化的视野和开放包容的氛围,吸引了来自不同文化背景的学生和教师,成为了国际交流的重要平台。</p> <p class="ql-block">思想碰撞的熔炉‌:在这里,各种思想、观念和文化相互交融、碰撞,激发了新的灵感和创意,推动了人类文明的进步。</p> <p class="ql-block">‌UCLA的校园美景不仅体现在建筑上,还体现在自然景观上‌。校园内有宽阔的草坪、悠闲的湖泊和迷人的花园,营造出一种世外桃源般的氛围‌。此外,UCLA周围是洛杉矶最富有的三个区,校园被不正式地分为南北两个区域,每个区域都有其独特的魅力‌。</p> <p class="ql-block">‌UCLA的地理位置也非常优越‌,位于洛杉矶西部,日落大道的南部,周围是洛杉矶最富的三个区。尽管校园面积在加州大学系统中排名第二小,但其优美的风景和独特的建筑风格使其在世界范围内享有盛名‌。校园内设有专属警察局和完善的安保系统,确保了校园的安全‌。</p> <p class="ql-block">‌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UCLA)的绿化草坪非常美丽,具有丰富的层次感和活力。‌</p><p class="ql-block">UCLA的草坪不仅数量众多,而且质量上乘。校园内有许多绿色的草坪,树木繁多,包括棕榈树和其他各种高低不同的树木,这些树木和草坪相互映衬,形成了丰富的层次感,使得校园显得特别充实和美丽‌。</p> <p class="ql-block">UCLA的草坪不仅用于观赏,还经常有学生在上面进行各种活动,如晒太阳、聊天、吃零食等,这种充满活力的氛围使得校园更加生动‌。</p> <p class="ql-block">大学不仅是知识的传播者,更是知识创新的推动者,它们通过产学研合作、创新创业等方式,将科研成果转化为社会生产力,推动了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p> <p class="ql-block">UCLA的草坪和绿化不仅美观,还与校园的建筑风格相得益彰。校园内的红砖外墙的教学楼和典雅的长廊与绿化的草坪相互映衬,形成了独特的校园风貌‌。例如,著名的Royce Hall和Powell Library前的草坪和长廊,为校园增添了许多典雅和宁静的氛围‌。</p> <p class="ql-block">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医疗中心</p> <p class="ql-block">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办公大楼</p><p class="ql-block">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的办学理念</p><p class="ql-block">‌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的办学理念主要源于其开放式和多元化的教育理念,强调学生探索各自兴趣、培养批判性思维能力,并注重实践经验与理论知识的结合‌‌。学校鼓励学生参与跨学科研究与合作,以解决复杂问题,同时提供丰富多样的学习机会和艺术展览、音乐会等活动,丰富学生的课余生活‌。此外,学校还积极推动国际化教育,促进语言技能发展和跨文化理解能力的提升‌。</p> <p class="ql-block">‌开放式和多元化教育‌: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以其开放式和多元化的教育理念著称,鼓励学生探索各自的兴趣,培养批判性思维能力‌。</p> <p class="ql-block">艺术与科技并行‌:学校不仅拥有先进的人文社科课程,还拥有顶尖的地理信息系统中心和动画研究所,提供多样化的学习机会‌。</p> <p class="ql-block">跨学科研究与合作‌:学校强调跨学科研究与合作,鼓励学生将不同领域的知识融合,以解决复杂的问题‌。</p> <p class="ql-block">实践与理论并重‌:学校注重实践经验与理论知识的结合,为学生提供了丰富多样的学习机会‌。</p> <p class="ql-block">国际化教育‌: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积极推动国际化教育,促进语言技能发展和跨文化理解能力的提升‌。</p> <p class="ql-block">‌美国高等教育发达的根本原因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p><p class="ql-block">‌灵活多样的教育体系‌:美国高等教育体系包括研究型大学、综合性大学、四年制学院、社区学院和盈利性教育机构等,这种多样化的教育体系使学生能够根据自己的兴趣和能力选择最适合的学校和课程‌。此外,美国大学教育以学生为中心,采用主动式教学方法,小组讨论是常见的教学方式,鼓励学生发表自己的见解,营造激发智慧和创造力的环境‌。</p><p class="ql-block">‌开放与包容的文化氛围‌:美国高等教育拥有开放与包容的文化氛围,接纳来自世界各地的移民和学者,为高校带来了跨学科合作和知识交流的机会,为学生提供了广阔的学术视野和全球化的学习体验‌。这种文化氛围促进了学术交流和创新。</p><p class="ql-block">‌强大的科研实力和资源‌:政府和私营企业对高等教育的投资巨大,尤其是在科学研究和创新领域。高校拥有强大的研究实力和丰富的科研资源,严格遵守知识产权保护,确保学术成果和创新得到充分的激励和保护,从而推动了科学和技术的发展‌2。此外,美国高校与产业界紧密合作,共同开展研究和创新项目,推动科技成果向实际应用转化‌。</p><p class="ql-block">‌顶尖的教授和学者‌:美国聚集了全球顶尖的教授和学者,他们在各自领域内取得了杰出的成就,为学生提供了高水平的教学和科研指导‌。许多诺贝尔奖得主都有美国名校的就读或任教经历,体现了美国大学在学术和科研方面的强大实力‌。</p><p class="ql-block">‌市场法则的运营机制‌:在高等教育的运营机制上,美国充分利用市场法则,合理划分中央、地方和大学管理权限,较好地处理了社会参与和大学自治的关系‌。这种机制促进了高等教育的快速发展和创新。</p><p class="ql-block">‌美国高等教育发达的历史背景可以追溯到殖民地时期,并在18世纪末和19世纪初得到快速发展。‌</p><p class="ql-block">殖民地时期</p><p class="ql-block">美国的高等教育起源于16世纪,当时西班牙和英国在美洲建立了几所大学。到了18世纪,美国开始自主管理其教育系统,并在1765年建立了第一所真正的美国大学——宾夕法尼亚大学。此外,1636年,哈佛学院(现为哈佛大学)在马萨诸塞州成立,这是美国历史上第一所高等学府‌。</p><p class="ql-block">建国初期和工业化时期</p><p class="ql-block">在19世纪,美国的高等教育经历了快速的发展。许多州建立了自己的大学,主要提供古典学科的教育。随着工业化的进程,高等教育开始向更加实用主义的方向发展,职业教育、工程学、商业管理等学科受到重视。这个时期出现了许多新的学科领域,如心理学和社会学等‌。</p><p class="ql-block">现代化时期</p><p class="ql-block">进入20世纪以后,美国的高等教育开始向现代化方向发展。科研成为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许多大学开始拥有自己的科研机构。同时,多元化和包容性也成为高等教育的重要价值观。20世纪初,初级学院(也称社区学院)的出现标志着高等教育的大众化趋势‌。</p><p class="ql-block">本人作为一个从高等教育近四十年的老教师我的体会是,觉得一所高水平的大学要具有四大,即大树、大楼、大师、大爱。大树指办学历史悠久,美国知名大学都是百年老校,古树参天,有深厚的历史积淀。大楼即指办学的硬件设施,一所好大学有一流的办学硬件条件,实验手段条件堪称世界一流。大师是师资水平,美国'的知名大学都有一批大师级的师资和影响力极的校友资源。大爱即指大学精神,追求真理的精神,创新精神,批判精神,探索精神,宽容失败等。在这四大中,尤其是大师与大爱最为重要。如中国抗战时期的西南联大,没有大楼和大树,但有大师与大爱故短短八年中培养一大批杰出人才。由此可见,大师与大爱对于办好一所大学有多幺重要。</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