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0802迪拜·埃及旅记(下)

橙小喵

<p class="ql-block">卡纳克神庙(阿拉伯语:معبد الكرنك,maebad alkurnak)始建于3900多年前,位于埃及城市卢克索北部,是古埃及帝国遗留的一座壮观的神庙。神庙内有大小20余座神殿、134根巨型石柱、狮身公羊石像等古迹,气势宏伟,令人震撼。卡纳克神庙是埃及中王国时期及新王国时期首都底比斯的一部分。太阳神阿蒙神的崇拜中心,古埃及最大的神庙所在地。</p> <p class="ql-block">在开罗以南700千米处的尼罗河东岸。 遗址占据当时底比斯东城的北半部。通过斯芬克斯(见狮身人面像)大道与南面1千米的卢克索相接,那里另有一座阿蒙神庙。由于中王国和新王国各朝都是从底比斯起家而统治全国的,底比斯的地方神阿蒙神被当做王权的保护神,成为埃及众神中最重要的一位。这里的阿蒙神庙也成为全国最大最富有的神庙。古代埃及底比斯阿蒙神庙。始建于中王国时期,新王国时期开始大规模建筑,至希腊人统治结束。主殿有十分壮观的柱子,柱身和墙壁上满是雕刻和象形文字铭文,著名的《图特摩斯三世年代记》、拉美西斯二世有关卡迭什战役的情况和铭文就刻在这些柱子和墙壁上,为历史研究提供了有力的实物资料。</p> <p class="ql-block">排列整齐的狮身公羊头像上,那是阿蒙神的化身之一,每只狮身公羊头像下都站立着一个小小的法老,接受着神的庇佑。</p> <p class="ql-block">进入神庙的路上开满了粉色的花树。颜值不输日本樱花。</p> <p class="ql-block">在众多柱厅中,最大的一座由第十九王朝拉美西斯一世、塞提一世和拉美西斯二世三代法老鼎力修造,面积达103米×51.8米,共有134根圆形巨柱,中央12根最大,高23米,直径5米,柱顶呈莲花状,是古代建筑中最高大的石柱。在门楼和柱厅圆柱上有丰富的浮雕和彩画,既表现宗教内容,又歌颂国王业绩,并附有铭文。这座神庙是研究中王国和新王国历史、文化的重要考古遗迹。</p> <p class="ql-block">在门楼和柱厅圆柱上有丰富的浮雕和彩画,既表现宗教内容,又歌颂国王业绩,并附有铭文。这座神庙是研究中王国和新王国历史、文化的重要考古遗迹。</p><p class="ql-block">主要景点神圣的神庙柱厅埃及卡纳克神庙柱厅(公元前14世纪—前13世纪),古埃及人由于崇奉太阳神“拉”和地方神“阿蒙”,所以,各地为“拉”和“阿蒙”神建造了许多神庙。位于今开罗南面约六百多公里的卡纳克阿蒙神庙,便是其中最著名的。</p> <p class="ql-block">古时埃及水位很高,当时进入神庙需要划船来的。石柱底部被河水长时间浸泡,刻印已不清晰。</p> <p class="ql-block">阿蒙神庙占地24.28公顷,由许多部分所组成。其中最主要的就是大柱厅。该厅长366米,宽110米,面积约5000平方米,有六道大厅,134根石柱,分成16排。中央两排的柱子最为高大,其直径达3.57米,高21米,上面承托着长9.21米,重达65吨的大梁。其他柱子的直径为2.74米,高12.8米。在柱顶的柱帽处,可以安稳地坐下近百人,其建筑尺度之大,实属罕见。站在大厅中央,四面森林一般的巨大石柱,处处遮挡着人们的视线,给人造成一种神秘而又幽深的感觉。虽然由于年代的久远,致使神庙已破败不堪,然而,透过那仅存的部分,人们依然能够感受和想象到卡纳克神庙当年的宏伟壮丽。</p> <p class="ql-block">拉美西斯二世站立像</p><p class="ql-block">古埃及新王国第十九王朝法老。他力图恢复图特摩斯三世时期的帝国版图,发动了对西亚的大规模征服战争。前1299年与赫梯人在卡迭什决战,并签订了和平条约。拉美西斯二世大兴土木,在埃及和努比亚到处建筑或扩建庙宇宫殿,颂扬自己的战功。拉美西斯二世统治埃及67年,标志着埃及帝国的权力达到顶峰。</p> <p class="ql-block">著名的方尖碑</p><p class="ql-block">眼前的这座方尖碑是世界上第一位女王哈特谢普苏特女王所立,碑身全高29米,重323吨,是当时最高的方尖碑,也是现在埃及境内最高的方尖碑。</p><p class="ql-block">哈特谢普苏特女王是开创古埃及新王国时期一代盛世的图特摩斯一世法老的女儿,图特摩斯二世法老的同父异母妹妹兼王后,图特摩斯三世法老的姑姑、嫡母和岳母。女王自幼志向远大,秉性刚强,立志要当全埃及的最高统治者,在辅佐丈夫图特摩斯二世法老执政期间,即热衷朝政,觊觎国家统治权力。当二世去世以后,迫于女子不能当法老的世俗压力,女王不得不扶植自己的庶子、年仅9岁的图特摩斯三世当了法老。无奈三世也是一代英主,当年事稍长,便不甘傀儡,蠢蠢欲动。女王于心不甘,于是废黜三世并把他赶到卡尔纳克神庙里来当了一名普通祭司,自己这才加冕登极。为了应天顺人,女王花了7个月的时间从阿斯旺采下石料制成当时全埃及最大最高的两座方尖碑,沿尼罗河长途运输150公里,立在这座全埃及最大最神圣的神庙里,献给太阳神阿蒙,并在碑上刻下铭文称自己为阿蒙神的女儿和儿子,以此证明自己承继大统的合法性。</p> <p class="ql-block">感谢古埃及文字的破译者使得我们在3400多年以后,还能够读得到方尖碑上的铭文:“她为她的父亲阿蒙——两片土地王座之主,建造她的纪念物,为他用南方的坚硬花岗石建造了两个大方尖碑,它们的表面镀上了全世界最好的金子。当太阳在它们之间升起时,从尼罗河的两岸看去,它们的光芒照耀着大地。“阿蒙"两片土地王座之主:他让我统治黑土地和红土地,作为一种奖赏,在整个土地上没有人反对我。所有异国他族都是我的臣民,他将天的边际作为我的疆界,太阳环绕的一切都为我劳作。他将这一切给予他亲生的人,他知道我将为他统治这一切。我确实是他的女儿,我服侍他,知道他所有的意旨。我从我父亲那里得到的赏赐就是生命、永恒和统治,在万物的荷鲁斯王座上,象拉神一样长久。”</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自古以来,人类历史总是不乏戏剧性的场面。22年后,被女王贬到神庙里当祭司的图特摩斯三世依赖神庙祭司集团的势力,发动政变重新夺回了王位。三世痛恨女王废黜自己,在全国范围内对女王进行了全面的清算,凡是有女王名字和雕像的地方统统抹掉,凡是女王建造的建筑统统毁掉。极其有意思的是,图特摩斯三世没有摧毁女王在尼罗河西岸为自己建造的神殿,也没有推倒女王在这里建造的两座方尖碑,而是砌起高墙把它们遮挡了起来,只在最顶端留下了4米高的一段,上面刻的是歌颂阿蒙神的文字。结果是,高墙的遮挡反而更好地保护了女王的方尖碑,当后来高墙倒了以后,人们发现,女王的方尖碑没有风化,没有破坏,几乎完好无损,而且在顶端处可以清清楚楚地看到当时高墙遮挡的印记。只是另外一座方尖碑已经断裂,倒在神庙里的角落里,无言地向人们诉说着那段充满爱恨情仇。</p> <p class="ql-block">沿着东西中轴线,可以直达圣坛,那是古时候只有祭司和法老才能进入的地方。</p> <p class="ql-block">遗憾的是如今那些神像只剩下半身了,上半身不是在大英博物馆、卢浮宫,就是在开罗博物馆。当对诸神的敬畏和信仰在埃及衰落,这些石刻的圣物就成了“废物”,能搬走的,能拆散的,都以比建造它们更为快捷的速度消失了。直到人们发现原来卡纳克神庙是世界上最大、最雄伟的神殿,可以用它来研究古埃及历史,可以用它来赚外汇……修复工程才开始缓慢地进行。历经沧桑的卡纳克神庙最让人着迷的是刻在柱上、墙上、神像基座上优美的图案和象形文字。有战争的惨烈,有田园生活的幸福,有神灵与法老的亲密……这是石刻的历史,连环画似地告诉你一个遥远而辉煌的过去。</p> <p class="ql-block">烈日下怒放的球菊花儿。</p> <p class="ql-block">关于死亡,我国有"驾鹤西去"一称。而埃及的帝王谷、卡纳克神庙、卢克索神庙、金字塔,这些法老的陵墓都在西边。果然中西都有相似之处。</p> <p class="ql-block">卢克索太热了。感觉我的鞋底都快烫化了。午后必须来根冰淇淋。</p> <p class="ql-block">卢克索返回开罗的高速公路休息站。播放着做祷告的音乐。穆斯林一天要做四次祷告。</p> <p class="ql-block">在开罗的公路上就可以看到金字塔了。小小的兴奋了一下。</p> <p class="ql-block">首都开罗也是个堵城。</p> <p class="ql-block">又回到开罗住过的酒店。发现这里有一间很精致的餐厅。</p> <p class="ql-block">品尝当地特色的鸽子餐。鸽子的身体里填满了米饭。塞得圆鼓鼓的。一只都可以吃到撑。</p> <p class="ql-block">晚上逛超市,在出租车上拍拍夜景。</p> <p class="ql-block">去金字塔景区的路上,路边躺着懒懒的狗儿。</p> <p class="ql-block">吉萨金字塔群,位于尼罗河三角洲的吉萨(Giza)(N 29°58'33.77" , E 31° 7'56.01"),修建于约公元前2575至前2465年,由古埃及第四王朝的三位法老胡夫(Khufu)、哈夫拉(Khafra)和孟卡拉(Menkaura)建造,是古埃及金字塔最成熟的代表。主要由胡夫金字塔、哈夫拉金字塔、孟卡拉金字塔、狮身人面像(Great Sphinx)组成,周围还有许多“玛斯塔巴”与小金字塔。</p> <p class="ql-block">胡夫金字塔,是其中最大者。形体呈立方锥形,四面正向方位。塔原高146.4米,现为138米,底边各长230.35米,占地5.3公顷,用230余万块平均重约2.5吨的石块干砌而成。</p> <p class="ql-block">烈日炙烤着这些风蚀严重的石块……</p> <p class="ql-block">哈夫拉金字塔。胡夫的儿子哈夫拉,塔尖最为完整,塔前建有庙宇等附属建筑和著名的的狮身人面像斯芬克斯,他的面容就是按照这位法老雕刻,可惜遭风化和损毁太过严重。</p> <p class="ql-block">孟卡拉金字塔。胡夫的孙子孟卡拉国王,建于公元前2600年左右。当时正是第四王朝衰落时期,金字塔的建筑也开始衰落。最为矮小,伴有三座王妃的小塔。</p> <p class="ql-block">绕着胡夫塔走了一圈儿,走到了塔的背面。没有搭理不时搭讪要帮我拍照的当地人,自己徒手爬上了胡夫塔,放飞自我自拍中……当我还想再往上爬两层台阶时,被突然出现的看守员的哨声给吹了下来。</p> <p class="ql-block">金字塔的正面是可以通过盗洞进去看塔的内部,所以金字塔的正面爬上去不少人。尤其是当我转了一圈回来,我发现正面巴着几十个人。但是它的背面确实是只有我一个人在爬,目标有似乎点太明显了。</p><p class="ql-block">这金字塔也确实有点太好爬了,更何况是那些盗墓者,也难怪它里面被盗空了。</p> <p class="ql-block">狮身人面像,位于埃及吉萨的金字塔墓区,头像一部分说是古埃及法老哈夫拉按自己的肖像塑造,也有观点认为是雷吉德夫根据父亲胡夫的肖像建造。此像高20米,长57米,若算上两个前爪则全长72米。面部长约5米,宽4.7米,鼻子长1.71米,嘴大2.3米,1.93米。它头戴“奈姆斯”皇冠,两耳侧有扇状的“那姆斯”头巾下垂,前额上刻着“库伯拉”(即cobra:眼镜蛇)圣蛇浮雕,下颌有帝王的标志--下垂的长须,脖子上围着项圈,鹰的羽毛图案打扮着狮身。</p> <p class="ql-block">埃及博物馆是由被埃及人称为“埃及博物馆之父”的法国著名考古学家玛利埃特于1858年在开罗北部的卜腊设计建造的。</p><p class="ql-block">博物馆位于尼罗河东岸,在埃及首都开罗的解放广场靠近Nile Hilton酒店处,是世界著名博物馆之一,于1902年正式对外开放。珍藏着众多自古埃及法老时代至公元6世纪的历史文物,收藏文物 30 多万件,陈列展出 6.3 万件,约占全部文物的五分之一。因这座博物馆以广为收藏法老时期的文物为主,埃及人又习惯地称之为“法老博物馆”</p> <p class="ql-block">竣工于1881年,收藏的各种文物有30多万件,陈列展出的仅约6.3万件。但它的藏品从史前时代到远古、中古、帝国时代,以至希腊和罗马的美术品皆有。包括埃及法老的巨大石像和法老的镀金车辆,有史前的陶器、石器,也有古代艺人精心制作的各种艺术品,以及记载古埃及科学、文学、历史、法律等内容的纸莎草纸文献。还可以看到几千年前制作的木乃伊,躺在黄金、宝石镶嵌的棺木里,依旧保持原貌。</p> <p class="ql-block">一层按年代的顺序陈列,展出从古王国时期到公元5、6世纪罗马统治时期的文物,其中包括数量庞大的古代莎草纸和硬币,这些莎草纸经历了数千年的腐败,大都已经支离破碎,莎草纸碎片上发现了多种语言文字,包括希腊文、拉丁文、罗马文、阿拉伯文以及古埃及文。而硬币也有金币、银币和青铜币等各种各样的材质。这些硬币也不仅仅来自古埃及,还有些来自古希腊、古罗马以及伊斯兰地区。这些史料为历史学家研究古埃及的贸易提供了帮助。</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除此之外,一层还陈列了新王国时期的艺术品,时间跨度约在公元前1550—1069年之间,这一时期有不少大型的文物,有雕像、桌子、石棺、石柱和浮雕墙等。</p> <p class="ql-block">古时制作木乃尹的手术台。</p> <p class="ql-block">二楼是专题陈列室,陈列的文物来自埃及的最后两个王朝,不少来自法老图特摩斯三世(ThutmosisIII)、图特摩斯四世(ThutmosisIV),阿蒙诺菲斯二世(AmenophisII),哈特谢普苏特女王(Hatshepsut)和朝臣麦赫珀里(Maiherpri)的陵墓,也有许多出土自帝王谷,引人注目的是从保存完好的图坦卡蒙(Tutankhamun)和普苏森尼斯二世(PsusennesI)陵墓中发掘出的文物,其中,图坦卡蒙陈列室中的黄金面具、人形金棺、黄金御座等堪称埃及博物馆的镇馆之宝。另有两个特别的木乃伊陈列室用于存放新王国时期国王及后妃们的木乃伊,其中保存最为完好的是第19王朝法老拉美西斯二世的木乃伊。</p> <p class="ql-block">真正的木乃尹,一具系男性,另一具为女性。</p> <p class="ql-block">这个展厅陈列的是各种动物骨骼标本和木乃尹。这是尼罗鳄。</p> <p class="ql-block">各种鸟类、猴、狗、猫,蛇等等。</p> <p class="ql-block">在埃及,一切皆可木乃尹。小动物也如此。</p> <p class="ql-block">各种石刻印章。蓝绿颜色的是绿松石。</p> <p class="ql-block">金面具、金饰、金漆棺木这些展厅不允许拍照。参观完博物馆来到纪念品区,看到绘制了各种图案的莎草纸。</p><p class="ql-block">莎草纸莎草纸,又称纸莎草、莎草片,是为古埃及人广泛采用的书写载体(类似于中国古代的竹简)它用当时盛产于尼罗河三角洲的纸莎草的茎制成。大约在公元前3000年,古埃及人就开始使用莎草纸,并将这种特产出口到古希腊等古代地中海文明的地区,甚至遥远的欧洲内陆和西亚地区。对古代写在莎草纸上手稿的研究,或称为纸莎草学,是古希腊古罗马历史学家的基本工具。</p><p class="ql-block">古埃及人很早就发明了莎草纸,用纸莎草制成的书写介质作为当时主要的书写材料。埃及博物馆陈列的各种纸莎草纸文书和图画最好地证明了这一点。在人类造纸术极其落后的古代,埃及纸莎草纸在干燥的环境下可以千年不腐的特点,一度使其成为法老时期重要的出口商品,远销至古希腊、古罗马等欧洲国家,历时3000年而不衰。</p> <p class="ql-block">此行的最后一站。</p><p class="ql-block">哈利利市场(Khan el-Khalili)是开罗著名的集市和市场。它建立于14世纪,是这座城市的主要旅游景点之一,也是一个充满活力的文化中心。哈利利市场位于开罗伊斯兰历史中心,以其狭窄的小巷和琳琅满目的商店而闻名,这些商店出售各种商品,包括香料、珠宝、纺织品、传统工艺品、纪念品和古董。</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8px;">沿街店铺摆满了灯具、香料、纪念品,若不介意可能产自义乌,确实很有当地特色。道路像迷宫一样错杂,很有异域探险的感觉。</span></p> <p class="ql-block">几个世纪以来,它已经发展成一个繁华的市场,既可以让当地人和游客体验开罗的景象、声音和气味,也可以沉浸在当地文化中,享受传统埃及美食,观看工匠的工作。这个市场区域还拥有几座历史悠久的清真寺、咖啡馆和餐馆,增加了它的魅力。</p> <p class="ql-block">哈利利市场以其充满活力的氛围而闻名,商贩们向路人叫卖,日常生活的喧嚣不绝于耳。这里不仅是购物的好地方,还是让游客沉浸在当地文化、品尝传统埃及美食和观赏工匠工作的大好机会。这个市场见证了开罗丰富的历史遗产,是这座城市身份的重要组成部分。</p> <p class="ql-block">结束了12天的旅程。我要长叹一声“雅拉”(阿拉伯语意为:完成了!结束了!)长途旅行甚是疲惫。无比想家,想念家人和家里的食物啊!</p> <p class="ql-block">埃磅</p> <p class="ql-block">旅行社赠送的莎草纸绘,左下角有画师的签名。我把它装裱起来了,放在工作室展示。</p> <p class="ql-block">哈利利集市带回的金字塔烟灰缸,机场免税店的椰枣。</p> <p class="ql-block">哈利法塔、哈利利集市带回的冰箱贴。</p> <p class="ql-block">迪拜手信 Bling bling金光闪闪</p> <p class="ql-block">撒哈拉的沙。后悔没有多带些。这些小玩意儿也带回了很多美好的回忆。</p><p class="ql-block">暑期去沙漠国家的确是有些太热辣了,在卢克索时我脖子戴项链的地方已经长痱子了。象我这种夏天每天要洗三四次澡的人,实在是佩服穆斯林国家的女性在那么大热的天里还能够裹着头巾,从头到脚包的严严实实。她们应该是已经习惯了吧。</p><p class="ql-block">夏天来也并不都是不好的。可以去红海里畅游,我很喜欢红海,也是因为得到了自由行的体验吧。</p><p class="ql-block">埃及的绿化更优于阿联酋国家。并不是每个城市都很热。红海和亚力山大就比较凉快,开罗的早晚也会有凉凉的风,只要不在烈日下,这边并没有我想象中的那么严热难挨。</p><p class="ql-block">迪拜的湿热让我难受得永生难忘。按理说沙漠国家不应该是那么湿那么闷,气候应该很干燥才对。原来是之前搞了几场人工降雨改变了气候、在当时造成了严重内涝,损失也挺严重的,也影响了部分团友的出行体验。填海建的人工岛按理说地势较高,发生内涝应该就是排水系统没弄好。据悉迪拜目前也在置力打造和优化排水系统了。相信下次会让出行的友人体验感更好。</p><p class="ql-block">此行我全程都在烧酒店水龙头的水喝。在阿布扎比的酒店,水龙头出水看起来跟纯净水一样清澈。可见海水淡化做得很好。在迪拜和埃及也没见水里有太多杂质,这点就优于土耳其(卡帕多其亚的"牛奶水")</p><p class="ql-block">在撒哈拉沙漠,看到很多被游客遗留下来没喝完的矿泉水瓶,沙漠国家淡水珍贵,我们应该更珍惜淡水使用才对。</p><p class="ql-block">哈比比(好朋友好兄弟)史克朗(谢谢)塞莱目(你好)现学现卖几句阿拉伯日常用语。虽说学了那么多年的肚皮舞,但对音乐里的歌词并未真正了解。此行也校正了对阿拉伯语的认知,也是新的收获。</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