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从贮木场到牡丹亭文化广场》</p><p class="ql-block"> 今年 6月29日,曾任市文化局长邱同学要陪常住在上海和香港的老同学到大余来旅游,在大余待留的时间仅一个上午,我和志龙同学再三考虑,带到哪里最能代表我们大余的文化特色,最后还是确定到牡丹亭文化广场吧,为这事县博物馆黄敏馆长专门安排讲解员作全程服务。</p><p class="ql-block"> 上午十时老同学一行如约驾车至牡丹亭文化园,来的客人中不仅仅是几位同学,其中有大学教授、部队首长、海外华裔。走进牡丹亭公园,行走在园区内,他们被园內的廊亭台榭深深感染,牡丹亭十大景,分布在景区内,真是移步是景,一行人纷纷打卡留影。曾任市文化局长邱同学感叹,当年在任时的这里仅仅是一个徽缩版的牡丹亭公园,想不到十几年过后改建成了一个若大的集娱乐文体展览活动场所。在牡丹亭文化展览馆,听着讲解员的解说,客人们被牡丹亭爱情故事深深打动。香港同学在百家墨宝展览前驻足,她被关山月,曹禺等名人字画凝惑不解,我作为在办公室工作过,知道其中的一段故事。</p><p class="ql-block"> 那还是一九八四年十月的一天,吉安行署永丰县外经委青年干部楊立辉因工作原因经常在外地出差,也因读过《还魂记》知晓发生在大余牡丹亭的故事,他带上工作介绍信专程来到县政府办公室,当时是坐办公室的小陈接待,他把拜访全国各界名家名人呼吁重建牡丹亭的设想向县政府主要领导作了汇报,并承诺所获得的全部墨宝在重建牡丹亭后全部无偿捐给牡丹亭博物馆,当即得到了县领导的称赏支持,有关领导亲手写了信函,并提供盖有政府大印的邮票信封。之后,他利用出差机会走访名家名人,历经千辛万苦,遇到的困难我们常人难以想象,由于他的坚持,经过几年努力获得了四百余件名人名家字画、印鉴,信函等墨宝,其中有中国女排的郎平她们集体签名信封。当时,吉安文联还出版了《牡丹亭》书画作品专辑,公开了一批拜访名人的所获得的书画签名信笺墨宝。在社会引起反响,因此楊立辉名声大振,被福建省社会主义学院作为人才引进。在一二0一九年楊立辉同志兑现承诺,将所有珍贵的四百余件墨宝无偿赠送移交县博物馆,县里给予了《名誉市民》称号的褒奖。我想随着时间的推移,这些墨宝将成为历史文物成为大余独特的无价之宝。</p><p class="ql-block"> 走出文博館来到广场上杜丽娘塑像前留影。不曾想到当年这里林业局的贮林场,一年四季木材堆积如山。是居民收获柴火的好去处,贮木场的木材树皮常常被人们剥得精光。我的一家亲戚有五个儿女分别读中小学,下午放学他们的主要任务是带上小铲子和畚箕来到贮木场,每当拉木料的卡车来临,车还没停稳,他们就敏捷的爬上车,有时不到一会功夫就可满载而归,他们现在已是大学教授和城市医院院长,讲述这事都感叹当年家里的不容易和无奈,后辈人听着都以为是天方夜谭。</p><p class="ql-block"> 我们陪着远道而来的同学走在沿河的步行道,一河两岸美景尽收眼里,清澈见底的河面不时有鱼儿泛起的浪花,走过网红桥又来到新开放的南安府衙。南安府衙的重现,悠如走过时光遂道,南安府衙门前的申明亭,旌善亭就是现代版的乡规民约和好人榜,它与现代的文明建设有惊人的相似,是说明古人有如此的行政管理智慧,还是现代行政管理传承了中华民族传统文化,我想两者都兼有之。</p><p class="ql-block"> 南安府衙陈列馆以“庾岭南来第一州”为主题,布置了由“南安疆域、南安经济、南安官员、南安先贤、南安文教、南安外交、南安未来”七个部分构成的南安府历史文化陈列展。展览采用多媒体互动艺术场景、文物、名家楹联和石刻书法作品,展示了南安一府四县近千年的历史脉络和历史遗存,反映了南安府衙历史文化,为推进宋史、明史研究和青少年研学,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提供了重要的平台。一行客人也悠如在这里接受一堂大余文化历史课的洗礼,被南安府厚重的文化底蕴所感染。</p><p class="ql-block"> 走出南安府衙,瞭看整个牡丹亭园区,一行客人对我县挖掘历史文化,建设牡丹亭文化园大加赞赏。也对历届政府不遗余力推进文化园整体建设给于高度评价。一行客人都纷纷表示不虚此行。</p><p class="ql-block">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文化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灵魂。文化兴国运兴,文化强民族强。没有高度的文化自信,没有文化的繁荣兴盛,就没有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这一重要论述,深刻阐明了中华文化发展繁荣的时代使命与责任担当。近些年来为了讲好大余故事,大余县委,县政府着力发展文化旅游事业,大手笔构建中国牡丹亭文化园,重现牡丹亭剧中的人文景观和自然景观,举办牡丹亭文化旅游活动。努力打造大余最具影响力的世界级文化名片,打造新时代文化品牌。取得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也逐渐显现。我们相信在县委县政府的坚强领导下,大余的明天一定会更加美好。</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 2024.09.10初稿写于深圳</p> <p class="ql-block">杨立辉与小陈合影</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