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甘肃之美,半在甘南。一辈子必须去一次的地方,也是自驾目的地的顶流。西北大环线,缺了哪一环,都不能缺了甘南。</p><p class="ql-block"> 甘南,是专指甘南藏族自治州,还是甘肃省南部的统称,各有各说,也都没错。此甘南,彼甘南,都叫甘南,行政圈,地理圈,都在圈里。无论哪一款甘南,都是上大分的颜值担当,跟着感觉走就对了。</p><p class="ql-block"> 经川历青,高开高走。到了压轴的甘南,更是一路高光,没有最精彩,只有更精彩。</p><p class="ql-block"> 环线终篇:甘南站</p> <p class="ql-block"> 走出青海,进入甘肃。戈壁大漠渐行渐远,黄土高坡初现眼前,清清黄河也开始混浊起来。不一样的开篇,差不多的苍凉。崎岖的山路,九曲十八盘,陡峭,弯急,狭窄,一辆三蹦子就能堵的你没脾气。快要翻过山梁,一段泥坑拦住去路,厚厚的翻浆,差点困住前面的宝马。好在走惯了炮弹坑,又有前车为鉴,没怎么费劲就轻松过关。只是溅了满车的泥水,有点不大好看。</p><p class="ql-block"> 偶遇“九曲黄河第一湾”,却不知打哪论起。从走出青海的时间来算,十有八九是由青入甘后的第一弯。大河静水流深,弯头并无惊喜,倒是背后的云层和远山,浓妆淡抹总相宜,寻常的湾景也被衬托的生动起来。走过黄河第一湾,就是丹霞向黄土过渡的地貌,云横岭前无穷尽,脉伏百里途不绝。</p><p class="ql-block"> 刘家峡恐龙地质公园,背靠赤壁丹崖,面向一片青川,黄河在不远处穿过。想象不出侏罗纪时代这里的样子,但一定是恐龙最理想的栖息地。据发掘考证,已出土的各种恐龙足印有300多枚,是世界上发现最多也是最完整的恐龙足迹化石群。遗址展馆就地建在半山,环形栈道攀援而上,看着不高却很陡峭。有意独自上高台,到了跟前还是腿软心怯了。都是外行,无非看个热闹,逛逛山下的博物馆也是一样的。</p> <p class="ql-block"> 入甘后的黄河,迂回向东,在景泰县的黄土岭下,一个龙甩头,甩出个大大的几字。几字的一撇是龙湾村,一横的上面,就是黄河五十景之一的石林。</p><p class="ql-block"> 黄河石林从200万年前的一片汪洋走来。在水流、季风和重力的联手雕琢下,逐渐演化成千姿百态的沙砾岩地貌。一半像土林,一半像丹林,就是不像石林。换乘的景区大巴车一路盘旋,脚下的龙湾水色一线,高大的峰林沿湾起伏。还没到入口,人已被震撼。</p><p class="ql-block"> 石林分布在来回十公里的大峡谷。乘摆渡往返,省时省力,但只能浮光掠影。全程徒步,可以随心所欲,耗不起的是时间和体力。乘坐农家的毛驴车,是一种回到从前的玩法,就是花费有点大。权衡再三,选择了摆渡进、徒步出的折中办法。就像看一本地质教科书,先通篇粗览,再回头细读。</p><p class="ql-block"> 从终点掉头倒走,刚才风一样闪过的动画,转眼变成凝固的群雕。几十到一两百米的石柱,石笋,石崖,石窟,石墙,石像,以各种离奇的姿态,炫耀着大自然的神笔圣手。各种传说典故,飞禽走兽,似乎都能在这里找到它们的象形和表情。十里长峡,一如天外飞来的城堡,宽处像漫步广场,窄处似穿门走巷,高处如龙骑苍穹。石林的体量过于庞大,根本来不及一一细看,只能一目十行的草草翻过。把一路的惊叹留给无限的想象。</p><p class="ql-block"> 所有的地质奇观,都是大自然未完的作品,每一天都不是昨天的重复。时光会把未来的石林雕刻成什么样子,无数可能,无法想象。但此时此刻的所见所闻,一定是唯一和永恒的。</p> <p class="ql-block"> 石林望断,掉头向南,直奔夏河的甘加秘境。</p><p class="ql-block"> 甘加秘境其实就是甘加草原,秘境不过是噱头,就像秘史、秘闻、秘传、秘籍之类,主打一个神秘感。荒僻的草原披上秘境的面纱,就有了绿野仙踪的梦境和魔幻,听着就让人浮想联翩。而真实的甘加,自带天然的直白、旷达和质朴,没有半点的矫情。</p><p class="ql-block"> 西夏时期的八角古城,是甘加草原唯一留存千年的人文遗址。城池的规模、历史的久远、建筑的美感,和保存的完好,都十分的罕见。登上古城北侧的观景台,环目四望,居高俯瞰,一座十字形残垣孤零零的静卧于荒野,像外星人留下的符号。八个城角依稀可见,内外墙壕边界分明,破败中仍不失当年的气派。云从天边起,风从草原来,耳边阵阵呼啸,仿佛是历史的回声。</p><p class="ql-block"> 白石崖像天然的长城,横亘在甘加草原的东侧,与八角古城,一高一低,一里一外,遥相呼应。自然和人文,远古和当下,高拔和低缓,妥妥的融合在一起,演绎着天人合一的壮观。穿过铁锈红的丘陵,来到白石崖下,一座不大的藏传寺院坐落在“城墙”的前面。大门两边各有一排长长的转经筒,游人只许看不许进。一只硕大的土拨鼠,叼着一嘴杂物,大摇大摆的从经廊穿过,一脸的目中无人。从寺院拐个弯出来,又是一个去处,问了路边的僧人,说是白石崖峡谷和史前溶洞。停下车来刚要进去,突然风雨大作,生生给刮了回来。</p><p class="ql-block"> 雨来的快去的也快,被洗过的草原格外的清新鲜亮。一簇簇、一片片的狼毒花开的正欢,在草原还没完全绿透之前,先秀一下小家碧玉的俊俏。本来还想去达里加翠湖继续探秘,却被告知去路遥遥,很可能不通。只能徜徉路边花丛,遥看远山云卷,深吸一口甘加秘境最后的草香。</p> <p class="ql-block"> 出了夏河县城,沿途都是草甸,山川跌宕,绿茵起伏。随意拐进一条小路,爬上一个高坡,眼前都是一亮。黑色的牛群和白色的羊群,游荡在坡上或谷底,远远看去,就像随意撒落的黑白芝麻。蜿蜒的道路从草地穿过,跳跃着流线型的美感。阳光透过云层,给草原涂上一层晶莹的亮色,浓淡相宜,由近而远,直到天边。</p><p class="ql-block"> 迭代升级后的拉卜楞寺,足足有一个城镇大小,完全不是二十分钟就能转一圈的老旧庙堂了。怎么说也是藏传佛教的985和211,扩建、扩容和扩招,都是该有的匹配。我本俗人,素无佛缘,进了哪座庙都是绕场一周,这回照例是围着大经堂辗转一圈。不知道赶上了什么日子,游客出奇的多,香火特别的旺,里里外外停满了车,进进出出都是人。尽管是最早一拨进来,回头时还是被对向的人流挤到动弹不得。佛门净地,这班热闹,何谈静心修为?就连我这匆匆过客,也无心思再看了。</p><p class="ql-block"> 桑科草原也不再是当年的原汁原味,那种独坐冥思,静听秋风的意境一去不复了。各种做草原生意的商家,早已把万籁俱寂的青青草原变成了欢乐世界,娱乐天堂。直到草原深处,才稍稍找回那份熟悉的宁静,和淡淡的草香。倒是偶尔邂逅的桑科湿地,给人意外的惊喜。一汪静水,半山倒映,绿草如茵,野花点点,三两野鸭,戏水其间。草原的静美和空灵,被渲染的淋漓尽致。游客们哪还顾得上安全,纷纷违停驻足,结果招来一队的骑警。</p> <p class="ql-block"> 与桑科相隔不远的美仁大草原,以上百里的原生态长廊,抢尽了桑科草原的风头。一路画中游,十里景不同,时而一望无际,时而怪石成丘,时而沟壑起伏。疙疙瘩瘩的草原地貌,一踩一汪水,暗藏各种陷坑。环形栈道延伸到草原深处,像简笔画的线条,栈道上各种摆拍的红男绿女,无意间自成一景,单调、阴沉的草原顿时鲜活起来。从未见过的水车经筒,在潺潺流水中转个不停,成群的牦牛围绕经筒游来荡去。还没从眼前的美景中缓过神来,一条长长的经幡隧道豁然眼前,轻车徐行,缓缓穿过,风吹经幡哗啦啦响,声声都是虔诚的祈祷。</p><p class="ql-block"> 还没走出美仁草原,天就陡然变脸。黑压压的乌云像八爪鱼一样,张牙舞爪的从四面围了过来。瓢泼的大雨紧随其后,冶力关瞬间被雨雾吞没,所去的赤壁幽谷也被警示牌拦住。攻略再周全,也得看天行事,天变我亦变,边走边周旋。山里的天气,果然跟开玩笑似的,这边改了主意还没走多远,它那转眼又换了副表情,雨渐渐停了下来,阳光也一点点的撕开云层。更为蹊跷的是,方才还是禁止通行的赤壁幽谷,又从另一个路口冒了出来。既然老天给脸,咱也不能不接,顺其自然,再次改了回去。</p><p class="ql-block"> 赤壁幽谷,景分两处,一处看丹霞,一边看冶海,算算时间和体力,只能选冶海了。冶海座落在海拔2600多米的山顶,是山体崩塌形成的堰塞湖,也被称为冶海天池。摆渡车跃上葱茏四百旋,下了站又徒步登山近千米,终于把五百多个台阶数完,人也累了个半死。</p><p class="ql-block"> 冶海似一轮弯月,映落在5公里的峡谷。池水幽碧,波澜不惊,斜阳半映水面,水色深浅两分,堰坝处坍塌的痕迹依稀可见。湖边的码头冷冷清清,偶有游艇划破如镜的水面,荡漾出一道道漂亮的波纹。湖边一座不大的常爷庙,相传为纪念明朝大将常遇春在此饮马所建,远远看去,香火不断。</p><p class="ql-block"> 冶“海”游“湖”,天“池”观“海”,有点奇怪,倒也有趣。</p> <p class="ql-block"> 248国道,从卓尼的扎录镇到迭部的扎尕那,南北两头一截,中间的这一段,就是传说的“洛克之路”,全长110公里。</p><p class="ql-block"> 洛克之路,要不要走,从哪儿走,困在半道怎么办,可是动足了脑筋,踌躇了几个来回。想到了所有风险,预判了各种不测,颇有几分出生入死、慷慨赴难前的悲壮。上路以后才发现,压根就是杞人忧天,想的太多。那些故弄玄虚的小视频,多半都是为赋新词强说愁,故意的带节奏、赚流量。</p><p class="ql-block"> 全程走下来,除了二三十公里的搓板路,稍微上点难度,一多半都是全铺装的等级公路,时速飙到一百公里都不算个事。无非就是路面颠一点,海拔高一点,落石风险大一点,被修路堵了一回,多绕了几公里的小路。预计的时间,只用了一半,几乎是一气呵成。出发时的一头心事,也都被山野的风吹的无影无踪。</p><p class="ql-block"> 道路的难度,被严重夸大,沿途的风光,当真美的一塌。短短百十公里,浓缩了四季风光和多种地貌。两县交界的光盖山,则把这一切推向了极致。起伏的草甸,绵延到天际,飘落的“隆达”,像斑斓的花瓣,铺满了坡地。峭岐的峰丛,霸气侧漏,横刀立马,好比诸神对战的阵法,兵戈之气逼人。来到古冰川遗迹,云影下巨石嶙峋,崩裂处锋芒毕露,高冷的气场,天地为之倾倒。剑丛、峰林、绝壁、深渊、石阵、流沙…,逶迤苍穹下,绝色万重山,心潮随景,一路狂输。</p><p class="ql-block"> 出发时,车不多,走着走着就走出了车队,每个观景台都几乎停满。天气晴好,一路风轻,青山不老,绿水长流。没有了惊险、风险的洛克之路,探险也就无从谈起,轻松中似有一丝失落。</p> <p class="ql-block"> 洛克之路的南端,就是传说中的仙境扎尕那。借用洛克的话说,如果《创世纪》的作者,看见迭部的美景,将会把亚当和夏娃的诞生地放在这里。</p><p class="ql-block"> 藏语中的扎尕那,是“石匣子”的意思,乍看非常形象,格局明显不够。那么恢宏浩大的石头城,怎是一个匣子可比,分明就是玉宇琼台的人间版,香格里拉的甘南款。任谁来到扎尕那,都会像洛克一样,一下子被点了穴,摄了魂。</p><p class="ql-block"> 扎尕那大峡谷,就像超大的石林地质博物馆,一路峰峦叠嶂,巨石夹道欢迎。葱郁的林木,奔泄的瀑流,给石林带来盎然生机,不再是光秃秃的直上直下。漫步峡谷栈道,抬头峰接云天,低头溪水潺潺,一线天清风徐来,老虎口危岩高悬。刚才还是叮咚悦耳,拐个弯就是泰山压顶,风景大开大合,心境大起大落。</p><p class="ql-block"> 一路乱石惊天,转眼静静港湾。世外桃源般的仙女滩,青青草坡,花开烂漫,几顶帐篷座落,三五靓女翩跹。在壁立千仞的反衬下,愈显得千般娇媚,万般柔情,好似臣服于石头城主的侍女。梯田层层的小盆地,又接了田园牧歌的地气,重复着春种秋藏的季节轮回。山间的藏式村落,和身在其中也是不一样的。远远看去,高低错落,叠次有序,有种装饰性的美感,自成一景又把景色装点。一重山水一重天,半是烟火半是仙,活脱脱的天上人间。</p><p class="ql-block"> 早晚的扎尕那,也各有不同的神韵。暮归山居,一米阳光乍现,山色的层次感,顿时丰满起来。晨起漫步,雾气又弥漫在半山,缥缥缈缈,如梦如幻。扎尕那总是在你将要离去的那一刻,投来一个温柔的回眸。走也不是,留也不是,让人难以断舍离。</p> <p class="ql-block"> 独库公路火了,小独库也跟着沾光,当真是千里缘分一线牵。</p><p class="ql-block"> 大概念的小独库,由甘南的扎尕那至川西的若尔盖,严格意义的小独库,单指从铁布镇到花湖的550乡道。地处川西地界却被称为甘南小独库,似有张冠李戴之嫌。口口相传成了习惯,倒也没有谁去较真,毕竟和甘南稍稍沾了点边。</p><p class="ql-block"> 小独库很小众,小到汽车导航完全无视,也就是说,这条路原则上是不可以或不建议通汽车的。全长不过百里,只有“骑行”才会选择的乡间小路,一点不自谦的攀比独库公路,这本身就极具诱惑性。虽然轮胎有点小状况,还是忍不住想试一把。是骡子是马,不遛遛怎么知道。</p><p class="ql-block"> 参考各种小独库的自驾攻略,难度系数不算很高,风险也不是一点没有。海拔高,路况差,窄处只容一车,常有塌方落石,还有入错口、走岔道等各种意外。果然,一出发就大意了,驴友一再中招又一再提醒的限宽墩障碍,千算万算还是没能躲过。好在绕的不远,掉头也不困难,很快就上了正道。</p><p class="ql-block"> 小独库的前半程平淡无奇,无非是草原和林地,间或一片田园。一只血淋淋的牛头挂在树杈,隐含着猜不出的诡异。羊群在狭窄的路边来回游荡,稍慢一步就被抢了道,一堵一个死。羊群自顾自的边走边停,放羊的大嫂,自顾自的边走边聊,丝毫没有让一让的意思。</p><p class="ql-block"> 行程过半才渐入佳境,原始森林、峡谷石林、绝壁丹崖,高山草甸…,随着海拔的高低,循序呈现,纷纷亮相。雄、奇、险并蓄,野、静、幽兼有,纯天然、无雕饰,小天地、大气象。一阵雨过,云雾升腾,时浓时淡的弥漫开来。或为山间一朵云,或成绝壁一团絮,或似薄纱朦胧在草甸,小独库霎那间变得飘飘欲仙。</p><p class="ql-block"> 路上人不多,前后三五车,没碰到会车难,也没见人扎堆,略显冷清,正好从容。可着心情,走走停停,一路饱览,直到山雨复至,寒气把人逼走。</p> <p class="ql-block"> 紧挨若尔盖草原的郎木寺,地交三省,靠山面川,规模不算大,以精致和华丽别具一格。协调自然的建筑,清新禅静的环境,祥和安宁的氛围,让人倍感爽目、静心和舒适。青松翠柏掩映的金碧辉煌,自带独有的佛家气度。大经堂与左首的红石山隔谷相望,山脊上一尊睡佛长卧。是天意还是巧合,只有佛知道。</p><p class="ql-block"> 离郎木寺四十多公里的尕海湖,是黄河支流洮河的发源地。景区不像景区,野湖又非野湖,一副不落凡尘的高冷。湖面广袤远阔,四周群山环绕,生态样貌和花湖相似,连水草都长的一样。湿地的栈道,呈环形勾连,既是步道,又像线条,把不加修饰的草地、浅滩和水面,勾勒的画面一样生动。尕海的风硬,齁冷齁冷的,本就不多的游客,被冻跑了不少。比起人头攒动的花湖,冷落了很多,也清静了许多。</p><p class="ql-block"> 几个小时灰头土脸的颠簸,总算颠到了则岔石林。简陋的景区大门,和尕海湖差不了多少,花了钱连张门票都不给。景色倒也还行,一条山沟走到底,两边奇石各不同。穿过一线天,眼前豁然开朗,一堵连天的巨石,似被刀斧劈开,齐刷刷的一分两半。一汪小天池从夹缝中泊泊溢出,一泄成瀑,瀑流成溪。满川的叮咚和清幽,柔化了石林的生硬和冷漠。 </p> <p class="ql-block"> 一条幽暗的峡谷,清溪奔流其间,谷口一侧座落着矮矮的炮楼,炮楼边的绝壁上刻着“天险腊子口”五个大字。走过石桥,来到崖下,依稀还能感觉到一夫当关,万夫莫开的雄险。要不是一个苗族小战士的机灵和勇敢,身处绝境的八千红军,很可能就是另外一种结局。当年的生死之地,一座纪念碑日月相伴,孤胆小英雄却再也没有了后传。悬崖下,溪流边,纪念馆,丰碑前,红旗猎猎,游客络绎。大家抚今追昔,敬仰先烈,更多的是在谈论那个不知名的苗家小战士。</p><p class="ql-block"> 踏着红军突破腊子口的足迹,一路来到红色小镇哈达铺。红军从绝地逢生,到重获新生,哈达铺举足轻重。北上抗日,落脚陕北,最后走向全国,某种意义上就是从这里开始的。哈达铺会议旧址修缮一新,纪念馆也很有气势,一条古街飘满了红旗,代表一、二、四方面军的红色雕塑格外醒目。游客多到出乎意料,有团建,也有散客,不少都是带着孩子的年轻父母。初心和情怀,不仅属于我们,也正在被下一代传承。</p><p class="ql-block"></p> <p class="ql-block"> 甘南的最后一站,是文县的小天池。本不在计划中,也没抱大希望,单纯就是消磨时间。山门有点冷清,员工也没精打采,温度陡然升高,顿时燥热难耐。</p><p class="ql-block"> 晃晃悠悠的摆渡,让人昏昏欲睡,一条不长的林间栈道,爬的腿脚酸软。刚刚走到栈道的尽头,忽然一阵清风起,惊皱一池静水。一片闪到眼晕的只此青绿,在漫不经心中豁然近前,见证奇迹的意外惊喜,让人一下子精神起来。</p><p class="ql-block"> 青山环绕中,盈盈一水间。小天池在蓝天白云的加持下,泛着蓝宝石一样的光泽,纯粹,幽静,通透、恬淡。从观景台到天池边,从池这边到池那边,湖色在夕阳中变幻,微波在浅滩处低喃,一步一惊鸿,一眼一片天。栈道绿树掩映,水边枯木横亘,满眼流翠望不断,于无声处叩心弦。 </p><p class="ql-block"> 小天池,大意境。不光美到抽象,还美中藏“奇”:涨不见溢,枯不见涸,始终一个水平;有风无浪,无风起波,从来静如处子;湖底有暗流,湖心有水涌,却没人说得清;冬不结冰,遇雨则幻,不知缘由何来……。说归说,听归听,真真假假的,就当是个传说。</p><p class="ql-block"> 坐拥一池水,足以慰风尘。甘南之行,如此收官,也算圆满了。</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