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7.7《缘起赞·讲记》结尾

华庆拉姆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b>宗喀巴大师造</b></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b>法尊法师译</b></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b>洛桑陀美上师讲授</b></p><p class="ql-block">这是最后结尾部分,马上就快结束了。但是讲来讲去,越讲越多了。</p><p class="ql-block">吉祥天母这些护法,在宗喀巴大师面前曾经发过誓,护持格鲁圣教。在什么地方发过誓呢?当年宗喀巴大师在大昭寺的时候,把大昭寺 里边的那些鸟窝、乱七八糟的垃圾、以及大昭寺等身像,那里清理得干干净净,而且献了五方果。</p><p class="ql-block">后期他进行了大的供养,百供、千供这些等很多很多的供养。是在 二月份开始大供养的,可是在这个期间人特别多,没有吃的、喝的。但 是玛哈嘎拉、吉祥天母、阎魔护法都护持着,供养得非常多,使每个人 都能够有足够的吃的、喝的。</p> <p class="ql-block">宗喀巴大师他老人家在大昭寺的二楼那里住的时候,吉祥天母来到这里,在他面前发誓,她一定要护持上士道的修行者。上士道的护法玛 哈嘎拉也是如此,他们两人都发誓。财宝天王也是一样的,在宗喀巴大师面前发誓,一定要护持好中士道的修行者。阎魔法王也是同样地发愿,“你的下士道的弟子里边有无恶不作、不信因果的,这些我一定要管好;皈依三宝的,这些我都护持好。”这些护法神已经答应了,他们发过誓的。</p> <p class="ql-block">在大昭寺里,这些护法神多厉害呢!为什么前面要提到梵天和帝释天?他们是世间神,当年大家都知道他们是外道们的教主,但是对fo教 徒来讲,他们虽是世间的神,但是帮助过佛陀。在当年第一次转fa轮之前,佛陀没有讲法,因为大梵天和玉帝去求法,然后佛陀才能够第一次转fa轮。</p><p class="ql-block">为什么这么讲呢?因为梵天和帝释天实际上是六道里权位最高、最有福报的,他们都没有傲慢心,给佛陀献法轮、海螺,跪在那里求法, 那相当了不起呀!是不是?从这个角度讲,咱们很多fo教徒也供养帝释天和大梵天。当然他不是出世间的护法神,不能皈依他,他是世间神,可以像世间的朋友一样给他供一点,“给我帮帮忙,给我做的任何一个事情帮帮忙。”求他是可以的。</p> <p class="ql-block">阿尼玛沁也是这样的,他也是世间神。当时他的供养就是宗喀巴大师想要什么,他就帮助什么。宗喀巴大师一吩咐他就来,他发过誓命护 持格鲁圣教。这些护法都是来保佑宗喀巴大师,大师吩咐他们都来护持正法、护持格鲁圣教。像我们凡夫没有这个能力,那只能求护法神了。</p> <p class="ql-block">大威德金刚修成了,他就像国王一样,护法神玛哈嘎拉、吉祥天母都是他的大臣,他眷属也特别多嘛,必须得听国王的话。但是我们还没 有达到国王的那个果位,国王的位置我们达不到,所以说大家都不听你的话。同样的道理,当国王的话就像是本尊修成了,这个护法神自然而然就听你的话了,因为本尊他是“老大”嘛。</p> <p class="ql-block">因为宗喀巴大师是文殊师利菩萨化现的,热罗大师也是修大威德金刚成就的,他们能对护法神随便吩咐。我们不行,只能求护法神,因为 我们清净见没有生出来,当我们的思想行为都非常符合fo法的时候,就算我们不求护法,护法也会保佑我们的,那是肯定的!因为出世间的护法不需要你供这个、供那个的,他不可能贪财,如果我们如理如法地去做了,护法自然而然就会来护持。</p> <p class="ql-block">在甘丹寺宗喀巴大师的法座——金座下面,就是阎魔法王用两个手托着法座的。这个法座上面不是谁都能坐的,这个法座是金座啊!第一 台就是宗喀巴大师,第二个继承法座的是贾曹杰,第三个是克珠杰,往下是有传承的。</p><p class="ql-block">不是说人人都能随便坐上这个法座的。在这个法座上坐的善知识都不是一般的善知识,是证悟空性的。他必须要通达五部大论,而且显密 都要通达,获得最高的学位之后,进入上密院或者是下密院学习密法,也要获得最高的学位,证悟也是最高的,然后再修行等等。要经过这么多的事情呢!就算是各个方面都通过,还要看你有没有这个福报坐上这个法座。</p> <p class="ql-block">比如有的人呢,准备明天升坐。他很了不起,僧团们都选他坐这个法座,但是等到要坐上这个法座的头天晚上,却突然死亡了,所以说没 有这个福报也是不行的!这样的记载有很多。有的虽然已经确定下来,有资格坐这个法座了,但是还要看他有没有这个福报啊。</p> <p class="ql-block">甘丹寺的金座上,从第一个法台、第二个法台、第三个法台……, 甘丹寺的金座——甘丹赤巴,不是一般的人谁想坐就能坐的。在金座的 下面,是阎魔法王用双手把金座托捧起来的,这不是一般的人能坐的。 有些人没有福报,坐上法座当场死亡的、当场晕过去的肯定有。</p> <p class="ql-block">有些人选是大家都确定下来的,无论是显宗的法、密法他都精通,有资格坐这个法座,但是还要看他有没有福报来坐这个法座。一般要在 三天前,把他坐的蒲团放在金座上,然后把门关上封住,打上封条,任何人不能进入,放上三天这么长的时间。在这三天里修护法,祈祷玛哈嘎拉等。</p><p class="ql-block">三天之后,大家一起把门打开,如果选择的这个法王他能坐在这个金座上面的话,蒲团放在那里原封不动,这就说明阎魔护法已经批准 了、高兴了,他就是用智慧的眼挑选你,阎魔护法不是随便坐的。如果不能坐的话,那蒲团就会摔在地下了,摔掉地下以后就不行了,不能坐了,还得重新选下一个人。甘丹寺的护法——阎魔法王就是这么厉害的!</p> <p class="ql-block">有的人根本就不敢坐。在一九八二年,重新恢复祈愿大法会的时 候,班禅大师祈请寻找金座法王。当时色拉寺的一个老格西是一个公认 的大善知识,在剩下的这些人里,他是最有资格、修持最高的。班禅大师考虑之后,准备和他商量要让他做这个金座法工的时候,他突然瘫痪了,说不出话来了,这不是简单的事,也就不能让他做这个金座法王了。</p><p class="ql-block">然后班禅大师决定由卓尼担任,大师说,“你不坐还有谁坐呀?”卓尼也不是什么很有名的格西,但是他的修持很好。他说,“我不敢坐在阎罗王的头上呀!”</p><p class="ql-block">阎魔法王已经是出世间证悟空性的,而且是文殊菩萨化现的出世间的护法,这个不是简单的!你坐在阎魔法王的头上?所以这可不是简单的事情!谁都能坐在阎魔法王头上吗?坐在金法座上代表利益众生,代表宗喀巴大师法脉,他不敢坐。</p><p class="ql-block">“给我在前面搭个临时的小座,我可以坐,我坐在这个最低的座位 上,暂时我代替金座法王。”后来班禅大师也就答应他了。</p><p class="ql-block">这个善知识就很明智了,如果坐得不好的话那就麻烦了。这个护法是非常厉害的,不要不相信。对于真正信仰的人,护法确确实实是形影 不离的,你不要认为护法不在,护法是处处帮助修法的人及修法的大德们。对护法半信半疑的就不好了,那样的话就没有好处。</p> <p class="ql-block">第二佛陀宗喀巴大师交给护法的任务,就是保护他的弟子们。是文殊菩萨让他的这些护法来保护他的弟子们的安全,你想想护法会违背 吗?所以大家应该有这个信心,按照正法来修习,绝对不会错,护法会时时刻刻来保护大家。</p> <p class="ql-block">《缘起赞》的护法神的内容讲完了,讲了很多。接下来讲《缘起赞》是在什么地方怎么写的。</p><p class="ql-block"><b>“由说甚深缘起门中,称赞无上大师世尊善说心藏,多闻必刍善慧名称吉祥,著于雪山聚中大雪山王沃代贡杰邦泽拉顶静处,又名尊胜 洲,书者求寂虚空吉祥。”</b></p><p class="ql-block">这段话是说明了造论情况。先说明了赞颂之境圆满,赞颂的人是佛陀;赞颂的方式圆满,是从甚深的缘起门中称赞的;造者圆满,是宗喀 巴大师著作的;处所圆满,是在大雪山王沃代贡杰山顶上,又叫做尊胜洲的地方写的;最后是授记圆满。这里边有好几个圆满——五个圆满。 是多香瓦之主、文殊子、具慧沙弥、玛杰弘布他们书写的,这个名字用汉文来念的话不一样,因为是藏族人嘛。非常殊胜的!</p> <p class="ql-block">《缘起赞》今天已经圆满地全部讲完了。这个《缘起赞》是我们格鲁巴宗喀巴大师的心要,这么好的法从正月开讲到今天结束,我们终于完成了。在这个过程当中我也已经努力了,对照很多藏汉大德们的开示,主要参考书籍是章嘉大师的《缘起赞》注解以及很多大善知识们的开示。今天我非常荣幸,终于把《缘起赞》讲完了。</p><p class="ql-block">谈不上讲法,谈不上传讲《缘起赞》,但是有一个希望,大家来共同享受《缘起赞》的法义,大家共同来分享,对我来讲有一点点善根,非常殊胜。</p><p class="ql-block">希望我们大家通过学习《缘起赞》,让《缘起赞》的清净见能够从自性上生出来。我讲的有错漏的地方,欢迎大家批评指正,特别希望大 家能与《缘起赞》结上这个缘,特别殊胜!此刻我的心情非常激动!</p><p class="ql-block">感恩大家,扎西德勒!</p><p class="ql-block"><b>节选自洛桑陀美金刚上师《缘起赞.讲记》讲记464</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