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公历2024年9月22日,农历甲辰八月二十日,我来到了钱塘江入海口观潮。作此游历,很大程度上受了古人蛊惑,加上每年农历八月,是海上大潮频发的时节,此时不观潮更待何时。</p><p class="ql-block"> 在我的阅读记忆中,古人多有观潮之精彩描述,给我印象最深的有三则:</p><p class="ql-block"> 汉代枚乘,他的散文《七发》对江涛有极其铺张的描述:江水逆流,海水上潮,波涌涛起,若白鹭之下翔;浩浩溰溰,如素车白马帷盖之张;波湧而云乱,扰扰焉如三军之腾装;蹈壁冲津,状如奔马,声如雷鼓,神物怪疑,不可胜言……</p><p class="ql-block"> 宋代周密。其文曰,浙江之潮,天下之伟观也,方其远出海门,仅如银线,既而渐近,则玉城雪嶺天际而来,大声如雷霆,震撼激射,吞天沃日……更有乘骑弄旗标枪舞刀于水面 者,如履平地。</p><p class="ql-block"> 宋代潘阆有词云:长忆观潮,满廓人争江上望。来疑沧海尽成空,万面鼓声中。弄潮儿向涛头立,手把红旗旗不湿。别来几向梦中看,梦觉尚心寒。</p><p class="ql-block"> 古人如此描绘观潮的神奇与震撼,能不让我这学中文出身的闲人心向往之?</p><p class="ql-block"> 那看看呈现在我眼前的实景到底是怎样吧。</p> <p class="ql-block"> 怎么样?瞧瞧那密不透风的人墙,“满廓人江上望”已远远不够形容了,耳畔有上海腔、江西腔、四川腔、南京腔……岂止是“满廓”,而是“满乾坤”了。但与万面鼓声,雷霆万钧之势确实相距甚远,更未见“弄潮儿向涛头立,手把红旗旗不湿”的惊险场面。短短十来分钟的潮涌过程,似乎与开闸放水一样平淡无奇,同游者都说,若不是见了经我拼命将镜头拉近,聚焦特写的照片,观潮之行回去都不好意思吹牛,更不要说“梦觉尚心寒”了。</p><p class="ql-block"> 是古时潮与当下潮不同,还是古代文人的有意忽悠,恣意夸张?抑或我来的不是时候?今天是风和日丽,若是台风当口,当会大不一样。但浪大了,还会有立涛头的弄潮儿吗,难道古人有神仙本事?当然,回想起来,也有场面十分壮观的视频在电视中播放过,但也未见过弄枪使棒舞旗之人立于潮头的奇迹出现。何故古人笔下与现实场景有如此落差,实在想不明白也,想不明白就不想了吧。</p><p class="ql-block"> 2024.9.22夜记</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