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22, 126, 251);">河南省周口市太康县王集乡的农村姑娘李昆兰,她在80年代初高考落榜后回乡,带领乡亲们养殖土元和甲鱼共同致富,年收入达到了三四万元,盖起了三十多间新瓦房,她还是农村最早一批购买彩电、录音机、汽车、摩托车、自行车和拖拉机的人。李昆兰20多岁就成为了著名的致富典型,先后担任乡团委副书记、县经济联合社副经理等职务,她还编写了《土元的饲养与管理》和《怎样饲养甲鱼》两本书,出版后影响巨大。她还到20多个县的70多个农户家中,传授他人养殖经验,捐款2万多元在当地兴办敬老院和民兵之家等,成为了闻名全国的“勤劳致富女状元”,获得了“全国青年新长征突击手”、“三八红旗手”、“河南省劳动模范”等荣誉称号。</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22, 126, 251);">1984年,我军收复老山的边境还击战打响,李昆兰家富不忘报国,给前线战士们寄去了一面写着‘祖国的英雄、无私的奉献’的锦旗和日记本等。1986年3月,她独自一人坐车去云南前线慰问将士,并自费购买了5000元的慰问品(在当时这是一个不小的数目),给战士们买了最需要的日用品,并克服重重困难登上了老山慰问子弟兵。她深受前线战士浴血奋战精神的鼓舞,她见到了守卫阵地的猫耳洞里潮湿、阴暗,战士们蓬头垢面,却勇敢乐观,让她感动得流泪。</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22, 126, 251);">在前线的每一天,李昆兰都充满了感动,立志成为一名解放军战士。经请示上级和征兵选拔,1986年5月22日,河南省太康县人民武装部批准她入伍,成为了47军139师医院的一名护士,加入“老山兰女子救护队”,无论危险在哪里,她总是第一时间出现在那里,与战友们一起在枪林弹雨中成功救回了一个又一个伤员。在护理工作中,她细心地为伤员喂水喂饭,为他们洗脸擦身,还会读书读报讲故事,用行动鼓励伤残战士自强不息,被战士们亲切地称为“猫耳洞人的知心大姐”。</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22, 126, 251);">她的参军故事和在前线的英勇表现,再次感动了全国人民,使得《她这样走向硝烟》《好一个今日花木兰》等报道广为流传,让她成为了全国闻名的英雄人物。1986年10月,李昆兰的故事首次被《中国民兵》报道。一年后,她凭借自己的努力和才华,成为了全军妇女先进集体先进个人,并在表彰大会上受到了表彰。紧接着,她又在全军第二次英模代表大会上崭露头角,获得了“英雄模范”的称号。她的名字,和那个时代的经典歌曲如《血染的风采》、《小草》、《再见吧妈妈》一起,成为了那个时代人们心中永恒的记忆。</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22, 126, 251);">李昆兰后来进入北京总后医专的生物医学工程专业学习,并一直在部队服役,最后在北京中国人民解放军307医院副政委岗位上退休。</span></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