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span style="font-size:15px;">童年时期的张爱玲(中)</span></p><p class="ql-block">1995年9月8日,美国加州洛杉矶西木区罗彻斯特大道的一所公寓里,一位房东老太太发现一位老妇人死在她出租的公寓里。</p><p class="ql-block">那位老妇人静静地躺在地板上,身上盖着一条薄薄的毯子。老妇人就是民国时期曾经名噪一时的才女张爱玲。当房东老太太发现她时,她已经死去整整一周了。</p><p class="ql-block">就这样,张爱玲以自己独特的方式,静悄悄地离开曾经无比热闹喧嚣的世界。</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b>01出身名门,家庭显赫</b></p><p class="ql-block">1920年9月30日,张爱玲呱呱坠地,来到人世间。她出生在上海公共租界西区的一幢仿西式建筑风格的豪宅里。</p><p class="ql-block">张爱玲原名张煐,其家境殷实。若论家史,张爱玲家可谓显赫,她本来非常幸运,其祖父张佩纶,是清朝赫赫有名的将领,其祖母李菊藕是李鸿章的长女。能够与权倾朝野的李鸿章攀上亲戚关系,单凭这一点,足以令人眼红羡慕。张佩纶生下一子一女,其中儿子就是张爱玲的父亲张廷重,又名张志沂。</p><p class="ql-block">张廷重十九岁时,迎娶长江水师提督黄翼升的孙女黄逸梦为妻。那时候,张家虽然开始走向没落,但瘦死的骆驼比马大,张家的家庭条件还算过得去。在张爱玲童年的记忆里,她的家人经常与上层社会人士来往,有机会参加各种活动,非常热闹。</p><p class="ql-block">奈何张廷重与黄逸梦成婚后,感情不和,同床异梦,夫妻俩经常吵架。黄逸梦出身官宦之家,她从小被宠着,养成了强势的性格。她过门后,常常与不争气的丈夫发生矛盾,闹得双方不快。婚后不到一年,张廷重在外头包养小妾,常常夜不归宿。</p><p class="ql-block">张爱玲从小生活在这样的家庭环境,可想而知,对她的性格形成有极大的影响。张爱玲四岁进入私塾学习。这一年,黄逸梦与张廷重夫妻关系破裂,眼看无法挽回。黄逸梦干脆离开家门,跟姑妈一起远赴伦敦留学。</p><p class="ql-block">黄逸梦前脚刚走,张廷重便迫不及待地把小妾迎进家门。张廷重染上鸦片,整天不出门,在家里吞云吐雾地吸食鸦片。</p><p class="ql-block">从小失去母爱,张爱玲缺乏安全感,她孤傲的性格逐渐形成。</p><p class="ql-block">四年后,黄逸梦才从英国归来,张爱玲跟母亲度过一段短暂的时光,给她的童年留下一份美好的回忆。</p><p class="ql-block">不幸的是,张爱玲的父亲和母亲仍然闹矛盾,到了不可容忍的地步,导致离婚。张爱玲和弟弟张子静均归父亲抚养。可父亲缺乏责任感,对待儿女采用简单粗暴的方式。对此,张爱玲很是无奈和无助。</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span style="font-size:15px;">张爱玲的祖父祖母</span></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b>02崭露头角,惊艳文坛</b></p><p class="ql-block">说来奇怪,张爱玲从小在文学上显露出惊人的天赋。这有两方面的原因:一者,她出身名门,母亲黄逸梦也出身官宦之家,从小接受良好的教育,或许受到基因的影响,张爱玲天生喜欢写作。二者,张爱玲年少孤独,养成了爱读书的习惯,用来排遣心中愁绪,就像《红楼梦》中的林黛玉一样,生性敏感,对文字有着特殊的爱好。据说,张爱玲从小爱读《红楼梦》,乐此不疲。长大后,她成为研究红学的专家,写过不少评论。有文学评论家说,张爱玲创作的小说深受《红楼梦》的影响,文字技法留有明显的痕迹。</p><p class="ql-block">1932年,十二岁的张爱玲在上海贵族学校圣玛利亚女中读书。期间,她性格孤僻,独来独往,郁郁寡欢,据说还经常不交作业,可她的学习成绩依然优异。最令她出名的是她写得一手好文章,成为同学崇拜的对象。她在校刊上发表短篇小说处女作《不幸的她》和第一篇散文《迟暮》。</p><p class="ql-block">1934年,十四岁的张爱玲完成了小说《摩登红楼梦》的创作。在这篇小说中,张爱玲想象奇特,她安排宝玉出国,贾琏担任铁路局局长,芳官成为娱乐界的明星。小说极尽搞笑之能事,新奇古怪,耐人寻味。张爱玲的文学才华初露头角。</p><p class="ql-block">张爱玲的父亲张廷重在离婚四年后,赶走小妾,再娶孙用蕃。孙用蕃的父亲是前民国政府总理孙宝琦。孙用蕃出身大户人家,为人端庄,治家有方,她带来大批的嫁妆。在她的耐心规劝下,张廷重也振作起来,在一家日本银行找到一份工作。可张爱玲正处于叛逆时期,她固执地认为,继母孙用蕃抢走了她的父亲,对她和弟弟要求太过严格。为此,她时常与孙用蕃发生冲突,双方关系极度恶劣。</p><p class="ql-block">1937年,抗日战争全面爆发,时局更加混乱。张廷重因担心在日本银行工作而受到牵连,因此辞职回家。张爱玲提出要到国外留学,可遭到父亲的反对,他认为,女孩出国留学不成体统,更重要的是,他实在拿不出一大笔钱来供张爱玲出国留学。眼见出国无望,张爱玲更加恼火,她与父亲和继母的关系更加恶劣。她甚至仇视父亲和继母,她曾经写下这样恶毒的句子:“真希望有一个炸弹落下来,炸死他们也炸死我,我跟他们同归于尽!”</p><p class="ql-block">见张爱玲如此叛逆,不服管教,父亲干脆把她关闭起来。后来,张爱玲逮到一个机会,逃到生母黄逸梦家里,可母亲却不肯收留她。母亲提出两种出路供她选择:要么嫁人,要么继续读书。</p><p class="ql-block">张爱玲不愿过早嫁人,她选择了读书这条路。</p><p class="ql-block">1939年,张爱玲以优异的成绩考取伦敦大学,还获得奖学金。正当她高高兴兴地准备出国留学时,第二世界大战爆发,她只好改读香港大学文学院。她一边读书,一边写作,从自己的经历和家庭生存环境中提取有用的创作素材。1942年12月,日军占领香港。她不得不停止学业。她还想到上海圣约翰大学继续读书,可她的母亲却丢下她,去向不明。在万般无奈之下,她只好回家向父亲请求帮忙。</p><p class="ql-block">张爱玲毕竟是张廷重的亲生女儿,在父亲的帮助下,她解决了学费难题,终于跨进了学校读书,可只读了两个月,张爱玲便退学。造成张爱玲退学有两个原因:一是学费虽然解决了,可生活费却没有着落,令她捉襟见肘,无法安心学习。二是她认为该校办学条件差,师资力量差强人意,没有念下去的必要。</p><p class="ql-block">张爱玲曾经说过:“出名要趁早。”她当真说到做到,不过二十来岁,初出江湖,即为巅峰,创造神话。</p><p class="ql-block">为了生活,张爱玲豁出去了,她决定走文学创作的道路,凭自己的实力养活自己。张爱玲租住在上海一间公寓里,挥笔创作。最初,她写下影评,发表在报刊上,获取稿费。在1943年至1945年的三年中,张爱玲迎来了人生创作的黄金时期,她有如神助,创作一系列小说,诸如《沉香屑的第一炉香》《倾城之恋》《心经》《金锁记》等作品,均获好评。当时,上海已被日军占领,成为沦陷区,可没有影响她的人气。她一鸣惊人,在文坛上刮起一股强劲的旋风,引起巨大的轰动效应。</p><p class="ql-block">张爱玲在文坛上大放异彩,她成为众星捧月的主儿。时尚的封面杂志印着她的时装照片,认识她的人和不认识她的人都在热切地谈论着她和她的作品。</p><p class="ql-block">张爱玲除了在文学上有所建树外,她对服装也很有研究,她注重穿着打扮,穿着考究,标新立异,引领服装的新潮流。她对民国时期的服装不感兴趣,倒是对中国古代服装设计上心,她甚至经常动手设计服装样式,绘出图样,令人惊叹。</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span style="font-size:15px;">青年时期的张爱玲</span></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b>03遇人不淑,情路坎坷</b></p><p class="ql-block">张爱玲在文坛上风头正盛,一时名利双收,引起人们的极大关注。其中有个叫胡兰成的中年男人渐渐走进了她的内心世界,影响了她的人生命运。</p><p class="ql-block">胡兰成生于1906年,浙江嵊县胡村人。早年,胡兰成勤奋苦读,颇负才名。可在抗战中,他被功名利禄所惑,投在汪伪政府门下。他曾经写过《战难,和亦不易》时评,主张放弃抗日以及主动选择与日本和谈,与汪精卫的政见不谋而合,从而受到汪精卫的格外器重。当汪精卫在南京组建汪伪政府时,他被任命为汪伪政府宣传部次长,即宣传部副部长,担任《中华日报》总主笔。一时间,他风光无限。</p><p class="ql-block">那一年,23岁的张爱玲发表小说《封锁》。胡兰成第一次读到张爱玲的作品,不禁被她出众的文才所折服,对她倾慕不已。当他看到她的照片时,更加被她的美貌所吸引。他感慨道:写如此漂亮文章的女子,竟如此年轻!</p><p class="ql-block">胡兰成通过各种渠道,打探张爱玲的住址,急切地想见到她。他终于如愿所偿。他留字给张爱玲,提出跟她见面的愿望。张爱玲本来不想见他,但考虑到他是长辈和他的地位,最终还是见了他。</p><p class="ql-block">胡兰成一副文人打扮,风流倜傥,斯斯文文,嘴巴像抹了蜜一样甜,侃侃而谈,娓娓道来。他惊奇地发现,张爱玲虽然文笔厉害,可她非常纯洁天真,没有一点人生和感情经验。当然,主要是张爱玲与外界接触少,她的人生刚刚开始,还是一张白纸。他深信,凭着他撩妹的好手段,他很快会俘获张爱玲的芳心。</p><p class="ql-block">果然,未经世事的张爱玲与胡兰成一谈就是五个小时,他们谈文学,谈时政,双方非常投入,忘记了时间。她被胡兰成的才情折服,心中有了异样的感觉,暗暗对眼前的男人产生了好感。经过数次谋面,她很快坠入爱河。她赠给胡兰成一张照片,她在照片背后用娟秀的笔迹写下一行著名的情话:“见到他,她变得很低很低,低到尘埃里,但她心里是欢喜的,从尘埃里开出花来。”</p><p class="ql-block">那一年,张爱玲年仅24岁。她哪里知道,38岁的胡兰成是个情场老手,混迹于官场,社会阅历丰富,还结过三次婚。那段时间,胡兰成不时从南京赶来上海,与张爱玲相会,一住就是七八天。</p><p class="ql-block">对涉世未深的女孩来说,她们心地单纯,处于热恋之中,头脑变得极其简单,被喜悦和甜蜜冲昏脑袋,所看见的都是男方的优点和长处。</p><p class="ql-block">张爱玲第一次与男人恋爱,感到非常开心快乐。她悄悄写下这样的话语:“一个人在恋爱时最能表现出天性中崇高的品质。”</p><p class="ql-block">当张爱玲知道胡兰成是个有妇之夫时,可处于热恋之中的她也顾不了那么多,她心中燃烧起来的火焰越烧越旺,已经到了无法扑灭的地步。哪怕粉身碎骨,也无法阻挡她迈向爱情的道路。</p><p class="ql-block">1944年8月,胡兰成与第三任妻子离婚,在上海跟张爱玲秘密结婚。婚前,他们动手制作一张小巧精致的结婚证书,分别写下自己的结婚誓词。张爱玲写下前两句:“胡兰成与张爱玲签订终身,结为夫妇。”胡兰成则紧跟在后面写道:“愿使岁月静好,现世安稳。”</p><p class="ql-block">这样的誓词写得温馨浪漫,格外动人。可以想象,那时的张爱玲沉浸在无比的喜悦中,她完全被眼前的甜蜜与幸福所陶醉,憧憬着无限美好的未来生活。</p><p class="ql-block">可残酷的现实却把张爱玲的美梦击得粉碎,留下的只有无尽的哀怨与满身的伤痛。</p><p class="ql-block">张爱玲婚后不久,胡兰成便露出本性,他喜新厌旧,把张爱玲晾在一边。他被调任湖北,利用自己担任《大楚报》主笔的便利,与一位十七岁的女护士搅在一起,很快便同居。</p><p class="ql-block">可怜张爱玲还在孤寂的日子里,傻傻地等待着丈夫,思念着自己的心上人。她哪里知道,丈夫已经变心了,在外头有了女人。</p><p class="ql-block">可纸终究包不住火。当张爱玲得知胡兰成包养女人时,她质问他为什么会变心。胡兰成当面承认了事实,这令张爱玲大受打击。她心中格外痛苦,有了满腹的心事。</p><p class="ql-block">1945年8月15日,在中国人民及世界反法斯同盟力量的共同打击下,日本宣布无条件投降。曾经作为汪伪政府高官要职的胡兰成,自然成为清算的对象。为此,他隐名埋姓,狼狈逃到浙江乡下避祸。</p><p class="ql-block">张爱玲因为与胡兰成是夫妻关系,也受到牵连,惹上麻烦。1945年出版的《文化汉奸罪恶史》一书中,张爱玲的名字赫然在列。这对张爱玲伤害很大,打击很大。</p><p class="ql-block">胡兰成在浙江乡下避难时,居然死性不改,又跟一位寡妇勾搭成奸,鬼混在一起。痴情的张爱玲仍然记挂着心中的男人,还给胡兰成寄去30万的生活费,这让胡兰成的生活过得有滋有味。</p><p class="ql-block">胡兰成曾经潜回上海,托熟人找关系,以便开脱他汉奸的罪责。张爱玲指责他负心无耻时,胡兰成死不认账,反而怪张爱玲干涉他的事太多。</p><p class="ql-block">第二天,当胡兰成与张爱玲道别时,她对眼前的男人又爱又恨,她泪流满面,泣不成声。她心里没有办法,这是她自己选择的道路,她要为自己的选择吞吃苦果,承担为此带来的一切后果。</p><p class="ql-block">那一次,张爱玲与胡兰成分别后,直到死去,她再也没有见过他一面。</p><p class="ql-block">1947年6月,经受过爱情的打击和折磨,张爱玲终于大彻大悟,她决定选择放手,不再为爱所拖累,要过自己想要的生活。她写信给胡兰成,这样说:“我爱你,为了你的幸福,我愿意放下一切,包括你。你死了,我的故事就结束了,而我死了,你的故事还长得很。”</p><p class="ql-block">客观地说,胡兰成也并非等闲之辈,他出自乡野,勤于治学,年轻时教书为业,只是后来为功名所惑,混迹于汪伪政府。胡兰成对中国古典文学有极深的研究,他的文笔厉害,行云流水,清新脱俗。他一生著述颇丰,拥有《西江上》《山河岁月》《今生今世》等诸多著作。1950年,胡兰成抵达香港定居,后迁至日本生活,再后来,他在台湾担任终身教授。胡兰成平生办报为主,以撰写评论社论见长,是个实打实的文化人。</p><p class="ql-block">胡兰成在他的自传作品《今生今世》中这样评价过张爱玲:“爱玲使我种种不习惯,她从来不悲天悯人,不同情谁。慈悲布施她全无,她的世界里是没有一个夸张的,亦没有一个委屈的。她非常自私,临事心狠手辣。她的自私是一个人在佳节良辰上了大场面,自己存在份外分明。她的心狠手辣是因为她一点委屈受不得。”</p><p class="ql-block">胡兰成没有反思和悔改自己的错误行径,恶人先告状,倒先打一耙,其厚颜无耻的丑恶嘴脸更是暴露无遗。</p><p class="ql-block">台湾著名文化学者李敖曾经这样评价过胡兰成:前后三百年无人超越,是最好的文章,其人可废,其文不可废。</p><p class="ql-block">李敖对胡兰成的评价观点,我一半否定,一半赞成。称赞他的文章前后三百年无人超越,打死我也不相信,这是李敖把他捧上了天,无端夸大了他的才干。说其人可废,其文不可废,倒是恰当。</p><p class="ql-block">在我看来,胡兰成是个滥情的男人,只会玩弄女性,伤害女人,是个十足的文化汉奸和渣男!</p><p class="ql-block">胡兰成在抗日战争时期的立场和表现,说明他的人品低下,完全是一副软骨头,令人鄙视。</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span style="font-size:15px;">青年时期的胡兰成</span></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b>04流落异乡,魂归大海</b></p><p class="ql-block">1949年,大上海解放。张爱玲并没有前往台湾,而是选择留在上海。1950年,张爱玲以梁京为笔名发表长篇小说《十八春》,后改名为《半生缘》。</p><p class="ql-block">也许张爱玲出身在封建资产阶级大家庭里,她很难融进火热的新社会生活,她最终选择出走香港。</p><p class="ql-block">1952年,她写下一份申请,希望能到香港继续求学。最终,她的申请获得批准,抵达香港。</p><p class="ql-block">从此以后,张爱玲像一只决绝的黄鹤,飘飞而去,一去不复返,只留下一朵朵空悠悠的白云。</p><p class="ql-block">1953年,张爱玲的父亲张廷重在上海去世。1957年,她的母亲也在伦敦归天。张爱玲均未能参加父母的葬礼。</p><p class="ql-block">在香港,张爱玲成为电懋的编剧主力之一,她还创作了《秧歌》和《赤地之恋》两部作品。在香港生活三年后,1955年,张爱玲移至美国生活。她原以为,美国是自由的天堂,她在那里可以尽情地挥洒文笔,创作文学作品,实现自己的价值。初到美国,她创作英文小说Pink Tear。1958年,她为香港电影公司编写《桃花运》《人财两空》《情场如战场》。1968年,张爱玲取得美国国籍。1961年,她回到香港寻求发展,完成剧本《红楼梦》《南北一家亲》的编写任务。</p><p class="ql-block">在美国,张爱玲主要在学校担任驻校作家,翻译一些作品。在文学创作方面,她并没有达到自己的预期目标,主要原因是她来自东方,其文学作品反应的价值观很难得到美国主流社会的认可,她的生活陷入极大的困境。可她偏偏又是一个孤傲不愿低头的倔强女子,似乎融不进美国社会。到后来,她干脆把自己封闭起来,尽量不与外界接触。</p><p class="ql-block">张爱玲初到美国后,曾经拥有过一段婚配。她遇到一位大她30多岁的美国剧作家赖雅,两人跨越了年龄的界限,步入婚姻的殿堂。他俩相亲相爱,患难与共,度过一段时光。</p><p class="ql-block">不幸的是,1967年,赖雅患病去世,张爱玲再次受到打击,她对生活再也提不起热情,性情大变,懒得理会一切,连朋友也不想见了。为了逃避现实,她总是不停地搬家,竟高达180多次。她说,住所里有太多的蚤子,令她无法容忍。有人据此判断说,张爱玲患上了严重的心理疾病,所以她不愿示人。</p><p class="ql-block">1995年9月8日,张爱玲走完了75岁的人生道路,平静地离开了这个世界,她的身后,只留下书信。</p><p class="ql-block">张爱玲的好友遵照她生前留下的遗嘱,把她的骨灰撒入茫茫的大海。</p><p class="ql-block">从此,张爱玲的灵魂与大海融为一体。</p><p class="ql-block">在另外一个世界里,张爱玲与大海作伴,无忧无虑,她听到的是惊涛拍岸的海浪声和嘹亮的汽笛声,她应该不再感到孤独和寂寞。</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b style="font-size:15px;">本文图片:来自网络</b></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作者简介</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