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北海公区南部是琼华岛景区</p><p class="ql-block">琼华岛,位于北海这座被誉为"世界上建园最早的皇城御苑"的中心,集园林、建筑、文化等诸多艺术于一体。琼华岛主要景观白塔是一座藏式喇嘛塔,塔前有善因殿,内供大威德金刚神像一尊,殿四周外壁上镶有小琉璃佛像455尊。琼华岛南麓的主要建筑为永安寺,它依山就势而建,与白塔形成了一条中轴线。寺内有钟楼、鼓楼、法轮殿、正觉殿、普安殿,殿内分别供有释迦牟尼、藏教始祖宗喀巴、八大菩萨、十八罗汉等塑像,组成了一个完整的喇嘛寺庙。山麓西侧有悦心殿和庆霄楼。悦心殿是清朝皇帝在琼华岛临时处理政务、召见大臣的地方。旧历十二月初八,帝后们登庆霄楼观赏冰嬉(冰嬉是在冰上抛球的一种游戏)。琼华岛上还建有"引胜"、"涤霭"、"云依"、"意远"四亭,建筑形式独特巧妙,别有情趣。</p> <p class="ql-block">琼华岛景区平面图(取自网上)</p> <p class="ql-block">永安桥</p><p class="ql-block">北海园林水面广阔,历史上共建有大小各式桥梁33座。走进公园南门,首先映入游客眼帘的是一座宛如玉制长虹一般的汉白玉石桥,这便是永安桥,也叫堆云积翠桥。这座桥将太液池南岸的团城和琼华岛连接起来。</p> <p class="ql-block">堆云牌坊</p> <p class="ql-block">积翠牌坊</p> <p class="ql-block">永安寺</p><p class="ql-block"> 永安寺位于北海白塔山南麓。始建于清顺治八年(1651年)。是清世祖福临应西藏喇嘛恼木汗之请修建的,名白塔寺。初建时 寺内建筑有正觉殿、普安殿、圣果殿、宗镜殿、转角房、顺山房和白塔。正觉殿为山门。乾隆六年(1741年)改称永安寺。乾隆八年(1743年)对永安寺进行扩建,增设法轮殿、钟楼、鼓楼和永安寺山门。乾隆十六年(1751年),又增建善因殿及引胜、涤霭二亭。乾隆三十九年(1774年),于二亭内各立一碑,分别镌刻乾隆御制《白塔山总记》和《白塔山四面记》。</p><p class="ql-block"> 永安寺是一组反映宗教文化的建筑群落。它依山就势而建,高低错落,色彩斑斓,蔚为壮观。由于历史的原因,寺内的部分建筑已毁,造像亦已无存。1993年,公园管理处对永安寺进行了全面修葺,并复原了寺内原有的全部建筑和造像,使永安寺再现了当年的风彩。</p> <p class="ql-block"></p><p class="ql-block">永安寺山门前两侧各有一对铜龟、铜鹤,这两种象征江山永固的吉祥物,在一般寺庙中极为罕見。</p> <p class="ql-block">山门旁的铜鹤一只仰天长啸,另一为三首三足鹤,象征着长寿吉祥</p> <p class="ql-block">法轮殿</p><p class="ql-block">法轮殿是永安寺内第一座殿堂,最主要的殿堂,殿内供释迦牟尼佛像、八大菩萨和十八罗汉像。“法轮”意为佛法辗转流传不息,犹如车轮滚滚,此殿阔五楹,单檐庑殿顶。帝后在园内游乐时常来此烧香拜佛。</p> <p class="ql-block">法轮殿及钟楼鼓楼</p> <p class="ql-block">穿过永安寺第一进院落的法轮殿,就可以看到一座“短腿”的,屋面为绿琉璃瓦的木制牌楼,这就是“龙光”“紫照”牌楼,它修建于清乾隆十六年(1751年),因正面和背面匾额分别题字为“龙光”“紫照”而得名。“龙光”为不同寻常的光辉,“紫照”为紫气之映照,比喻吉祥的征兆。牌楼以“龙光”“紫照”为题,寓意祥瑞。</p> <p class="ql-block">牌坊的正面(朝南)题为龙光</p><p class="ql-block">龙光照紫牌坊把美丽的白塔框在其中,不得不佩服皇家园林设计者构思的巧妙</p> <p class="ql-block">牌坊的背面(朝北)题为紫照</p> <p class="ql-block">引胜亭</p><p class="ql-block">引胜亭﹣涤霭亭</p><p class="ql-block">引胜亭和涤霭亭是清乾隆三十九年(1774年)建造的,二亭内各立一碑,东为引胜亭,内刻《白塔山总记》,西为涤霭亭,内刻《白塔山四面记》。上面还记载着琼岛四面的景物碑文,皆为乾隆三十八年(1773年)乾隆皇帝所题。</p> <p class="ql-block">涤霭亭</p> <p class="ql-block">昆侖石(位于铁栅栏中)</p><p class="ql-block">“昆仑石”的正面刻有“昆仑”二字,这二字是乾隆皇帝的亲笔御题,彰显出其尊贵的身份。石碑的背面则刻有乾隆的律诗,诗中描绘了登临此石时的壮丽景色和皇家园林的恢弘气象,如“飞阁流丹切颢空,摩挲艮岳峰头石,千古兴亡一览中”。诗后署名为“悦心殿即景作,御笔”,体现了乾隆皇帝的文人情怀和艺术追求。</p> <p class="ql-block">楞伽窟</p><p class="ql-block">太湖石垒砌成的楞伽窟。此地遍布奇石 都来自北宋的艮岳。是金世宗从汴京拆搬到琼岛来的。</p> <p class="ql-block">正觉殿</p><p class="ql-block">正觉殿同样是寺庙内的重要建筑,它不仅展示了永安寺的建筑美学,还承载了丰富的佛教文化内涵,是游客了解佛教文化和欣赏古代建筑艺术的绝佳地点。</p><p class="ql-block">正觉殿里面供奉未来佛弥勒和护法韦驮。</p> <p class="ql-block">普安殿</p> <p class="ql-block">宗境殿</p> <p class="ql-block">静憩轩</p><p class="ql-block">建于清代初期,原为乾隆皇帝读书、休息的地方。</p> <p class="ql-block">悦心殿</p><p class="ql-block">建于清代初期,原为乾隆皇帝偶临白塔山,处理政务和接见大臣的地方。</p> <p class="ql-block">北海公园白塔</p><p class="ql-block">白塔始建于清顺治八年(1651年),是一座藏式喇嘛塔。</p><p class="ql-block">永安寺白塔位于永安寺善因殿后山顶,藏式喇嘛塔,由塔基、塔身和塔顶三部分组成,高35.9米,塔身立于白石须弥座上,呈覆钵式,最大径14米,正面有壶门式眼光门,内刻藏文咒语。塔身上部有细长的相轮(又名十三天)和铜质华盖,最上为婆金火焰宝珠塔刹,整个塔身有306个通风孔。塔内有一高九丈的通天柱,柱顶放一金盒,内装舍利。塔下藏井内有旱船、佛龛、供桌及喇嘛经文衣钵和法物等。</p><p class="ql-block">永安寺白塔自建成以来一直是皇城北海的象征,也是中国佛塔中皇家佛塔的经典之作,同时也是藏传佛教入主中原帝都的象征,中国汉藏佛教在清代融合的开始。</p> <p class="ql-block">白塔</p><p class="ql-block">建于清顺治八年(1651年),塔高35.90米。康熙十八年(1679年)及雍正八年(1730)均因地震裂缝而重修过。嗣后历年都进行修葺,1964年进行过加固大修,1976年唐山也震波及北京,塔上"十三天"被震毁,1977修复,2005年对白塔及琼华岛古建筑群进行近百年来最大规模的修缮。</p><p class="ql-block">塔前的善因殿是乾隆十六年(1751年)添建的,亭为重檐,上层圆顶筒瓦、板瓦、宝顶匀为铜质鎏金。下层方檐为琉璃制品,墙面月455块塑有佛像的琉璃砖镶砌而成,南面为同制的四扇隔扇门,里面曾供奉"大威德金刚申像"一尊。</p><p class="ql-block"> 白塔建成后曾在塔后设有高大的"五虎杆"和铜铁质信炮,驻过亲兵。</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善因殿</p><p class="ql-block">善因殿为乾隆皇帝给他母亲修建的小佛殿。善因殿建在白塔前面是全国最小的琉璃宫殿,殿身布满455块小佛像。善因殿是一座小巧精致的宗教建筑,其殿顶为上圆下方的双重檐,表示天圆地方之意。善因殿的墙壁外侧使用了佛像琉璃砖进行装饰。</p> <p class="ql-block">相轮(十三天)</p><p class="ql-block">塔身上部有细长的相轮(又名十三天)和铜质华盖,最上为婆金火焰宝珠塔刹。</p> <p class="ql-block">铜铁质信炮</p> <p class="ql-block">五虎杆</p> <p class="ql-block">白塔上的汉白玉围栏及龙排水系统</p> <p class="ql-block">修建和重建的白塔碑</p><p class="ql-block">两碑东西并列,大小、形状相同,螭首龟趺,通高3米,碑宽1.08米。</p><p class="ql-block">此碑位于东为清顺治八年(公元1651年)立建塔诸臣恭记碑。</p> <p class="ql-block">修建和重建的白塔碑</p><p class="ql-block">两碑东西并列,大小、形状相同,螭首龟趺,通高3米,碑宽1.08米。</p><p class="ql-block">此碑位于西,为清雍正十一年(公元1733年)立重修白塔记事碑。</p> <p class="ql-block">塔山遠眺景山万春亭和中国尊</p> <p class="ql-block">智珠殿</p><p class="ql-block">智珠殿,半月城位于琼岛东麓山脚下,坐西面东与陟山桥相对,建于乾隆十六年(1751年)。智珠殿建在半月城城台上,红墙绿瓦,雄伟壮观,四面有五个牌楼相对,中轴对称、布局别致是我国古建筑中比较少见的,殿内原供奉文殊菩萨一尊。半月城因其城池呈半月形俗称半月城。乾隆年间始建称之为般若香台,所以半月城亦称般若香台,据说般若香台在琼岛春阴景中,是观景小憩之佳处,乾隆皇帝常在此处观景、饮茶。</p> <p class="ql-block">智珠殿旁的精美牌楼</p> <p class="ql-block">古遗堂</p> <p class="ql-block">陟山桥牌楼(智珠牌楼)</p><p class="ql-block">在琼华岛东麓般若(音:波惹)香台下有一座四柱三间三楼金色琉璃檐顶的木制牌楼。这座牌楼叫做智珠牌楼,又叫陟山桥牌楼。它是国内最华丽的木制牌楼。</p> <p class="ql-block">琼岛春阴碑</p><p class="ql-block">琼岛春阴在北海白塔山东、倚晴楼南。"燕京八景"之一。</p><p class="ql-block">清乾隆十六年(1751年)立。碑首盘顶,四方形。碑身四框刻缠枝纹饰,碑阳刻乾隆御笔"琼岛春阴"四字,碑阴为乾隆帝御制诗:"艮岳移来石岌峨,千秋遗迹感怀多。倚岩松翠龙鳞蔚,入牖篁新凤尾娑。乐志讵因逢胜赏,悦心端为得嘉禾。当春最是耕犁急,每较阴晴发浩歌。"碑座四周有雕刻精致的石护栏。碑旁有迂回曲折的小路直达见春亭、看画廊。</p> <p class="ql-block">倚晴楼</p> <p class="ql-block">北海公园长廊</p><p class="ql-block">北海公园长廊位于公园的琼岛上,是北京市内现存最长的长廊,全长728米。 长廊东起倚晴楼,西至分凉阁,呈弧形延伸,其特点是上下两层设计,上面为封闭式楼,下面为开放式廊,因此也被称为楼廊。长廊的彩绘图案各不相同,内檐的天花板则全部是一模一样的团鹤图案,整体建筑呈半圆状,远远望去,就像一条斑斓的彩带浮于水波之上,悬挂于绿荫遮盖的琼岛腰间,是北海公园最具特色的景观之一。长廊的设计精美绝伦,展现了古代工匠的精湛技艺,其色彩缤纷的外檐图案和内部精致的装饰都令人叹为观止。</p> <p class="ql-block">漪澜堂入门处</p> <p class="ql-block">漪澜堂</p><p class="ql-block">琼华岛北侧的一组古建筑群,始建于清乾隆十六年(1751年),是仿照镇江金山寺的“寺包山”设计手法建造的。漪澜堂古建筑群包括漪澜堂、碧照楼、道宁斋、远帆阁等主要建筑,占地面积6783平方米,建筑面积563平方米。这里曾是清代帝后读书、休息、垂钓的场所,也是皇家园林游憩、宴寝及文化生活的重要场所。</p> <p class="ql-block">1925年,北海公园对外开放后,漪澜堂被用作经营用房。1959年,仿膳饭庄迁入漪澜堂,成为接待外宾和政要的场所,直至2016年仿膳饭庄腾退,漪澜堂的全面修缮工作随即展开。经过近三年的修缮及布展,漪澜堂于2022年12月29日正式向社会公众开放,恢复了其历史风貌和清代皇家室内陈设,成为北海公园乃至北京市重要的文化景观资源。</p> <p class="ql-block">雕梁画栋,飞檐斗拱</p> <p class="ql-block">睛栏花韵</p><p class="ql-block">位于漪澜堂建筑群东部,建于清乾隆十六年(1751年),是清代皇室欣赏戏曲演出的重要场所。</p> <p class="ql-block">霓裳曼舞</p><p class="ql-block">位于漪澜堂建筑群东部,建于清乾隆十六年(1751年),是清代皇室欣赏戏曲演出的重要场所。</p> <p class="ql-block">紫翠房位于漪澜堂建筑群东所,建于清乾隆十六年(1751年),乾隆皇帝常于此休憩赏景。</p> <p class="ql-block">道宁斋</p><p class="ql-block">道宁斋位于漪澜堂建筑群西所南侧,建于清乾隆十六年(1751年),乾隆帝常在这里读书吟咏。</p> <p class="ql-block">撷秀亭</p> <p class="ql-block">分凉阁</p> <p class="ql-block">阅古楼</p><p class="ql-block">阅古楼,清乾隆十八年(1753年)为保存《三希堂法帖》石刻而建,平面作半月形,上下两层,延楼二十五楹,左右围抱。乾隆十二年(1747年)乾隆皇帝诏令将内府所藏魏晋至明代名家书法手迹汇成《三希堂石渠宝籍法帖》并摹刻上石,共刻石495方,后藏于此。《三希堂法帖》石刻汇集成我国书法艺术的精华,极为珍贵。</p> <p class="ql-block">阅古楼</p> <p class="ql-block">铜仙承露盘</p><p class="ql-block">铜仙承露盘位于琼岛北山腰,铜仙双手托盘,面北立于蟠龙石柱之上。</p><p class="ql-block">传说中,该铜盘能够承接甘露,用以拌药,旨在延年益寿。</p><p class="ql-block">仙承露盘,亦称仙人承露盘,其来历非凡,故事颇多,源于汉代。</p><p class="ql-block">汉代人深信神仙能降露人间,饮服神露可长生不老。</p><p class="ql-block">汉武帝刘彻坚信此说,于是在长安建章宫建神明台,高约67米,上置铜仙人捧铜盘,以求仙露。</p><p class="ql-block">承露盘中实际上承接的是因早晚温差凝结的水蒸气。</p><p class="ql-block">汉武帝将凝结的水珠视为仙露,交术士炼制。</p><p class="ql-block">修建北海公园时,将这一传奇景观置于琼岛,让帝王感受神仙生活。</p> <p class="ql-block">铜仙承露盘位于琼岛半山腰,在登山寻找时,景区工作人员劝说:山路崎岖,坡陡路滑,一般游人罕至,还是不要去了。于是中途下山,虽不免遗憾,但安全第一。此处照片均取自网上。</p> <p class="ql-block">琳光殿</p> <p class="ql-block">琼岛西南部精美小桥</p> <p class="ql-block">桥下清亮的湖水</p> <p class="ql-block">至此,琼岛上的主要开放景点游览一番。</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