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路谈兵法·赢职场(72) 莫给自己“挖坑”“埋雷”

机器人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right;"><span style="color:rgb(176, 79, 187);">题字:王成春</span></p> <p class="ql-block">时下,有些人“犯事”,一些部属跟着被揪。什么原因呢?应该说,在坚守原则和底线上,有些职场人所处的位置,是一道非常重要的关口,但有的不惜丧失原则、突破底线,而对某些上司选择“无条件服从”,结果防守功能失效,自己也稀里糊涂成了“帮凶”。</p><p class="ql-block">《孙子兵法.地形篇》曰:“故战道必胜,主曰无战,必战可也;战道不胜,主曰必战,不战可也。故进不求名,退不避罪,唯人是保,而利合于主,国之宝也。”意思是说,根据战争规律有必胜把握的,即使国君说不要打,坚持打也是可以的;根据战争规律不能取胜的,即使国君说要打,不打也是可以的。所以,进不追求名声,退不回避罪责,只求保全军队和民众,而又符合君主的利益,这样的将帅是国家的宝贵财富。同样,在坚持原则、把守底线上,人们也应该有自己的判断,即使领导强令突破,自己也不能越雷池一步。</p><p class="ql-block">朱棣攻占南京后,开始扫清前朝势力,弄得人心惶惶。户部右侍郎夏原吉仍然在屋子里算账,对于即将到来的处罚,倒是不闻不问。</p><p class="ql-block">朱棣听说后,让人把他抓来,问:“你帮朱允炆阻碍大军进城,该当何罪?”夏原吉爽性回道:“你把我杀了吧。但我有个请求,能推迟三天吗?我手上G家的账目还没算清呢,马虎不得啊。”</p><p class="ql-block">朱棣听到夏原吉的回答,心生敬佩。朱棣觉得夏原吉工作尽心尽力,是个不可多得的人才,不仅没有杀他,还予以提拔重用。只是,兢兢业业管理着G家巨额财富的夏原吉特别抠门,不仅自己不贪污,别人更甭想从他那里捞到一分钱的好处。就为这,有人向朱棣打小报告。但朱棣一直护着夏原吉,还有意称赞他。</p><p class="ql-block">不久,朱棣想要出征蒙G,找到夏原吉要钱,被告知没钱。于是,朱棣苦口婆心地说明理由。夏原吉则心平气和地给朱棣分析:“G家连年出兵都无功而返,军马储备已损失了十分之八九,加上灾荒不断,现在已是内外交困了。”</p><p class="ql-block">没等夏原吉再说下去,朱棣已是雷霆万钧。他想,夏原吉管了这么多年财政,家里应该有不少钱财,于是下令把夏原吉革职抄家。可是赶到夏原吉家里时,众人惊讶不已。原来,夏原吉虽然掌管G家财政多年,却家徒四壁,穷得连吃饭都成问题。</p><p class="ql-block">朱棣知道后感慨万千,放弃了抄家,但征讨蒙G的决心没变。结果,正如夏原吉所说,这次征战导致国力衰竭,一直到朱棣死时,都没有缓过劲儿来。</p><p class="ql-block">太子朱高炽即位后,知道夏原吉是个人才,于是再次让他管理G家财政。夏原吉一如从前,把财政管理得井井有条,G力很快得以恢复。朱高炽去世后,朱瞻基即位,夏原吉作为三朝元老,更受重视。</p><p class="ql-block">从夏原吉的人生历程来看,他无疑是真正的“国之宝”,也是真正的人生赢家。</p><p class="ql-block">职场上,一些突破原则和底线的事,虽然是部属在某些上司的授意与压力之下被动所为,但客观上为自己挖了“坑”、埋了“雷”。从这种意义来看,作为一名职场人,做事坚持原则、守住底线,既是一种责任担当,更是一种自保智慧。</p> <p class="ql-block"><i style="font-size:22px;">老路名片:</i></p><p class="ql-block"><i style="color:rgb(1, 1, 1);">路秀儒,军封大校,人封作家,自封学人,时封兵学专家。曾任原济南军区司令部办公室副主任、某基地司令员、军区司令部某部部长,现为山东孙子研究会副会长、专家委员会常务副主任、《孙子研究》杂志主编、孙子兵法大讲堂讲师团团长,山东省作家协会会员,烟台大学客座教授。先后出版著作17部,多部获全国性和山东省奖项。</i></p><p class="ql-block"><i style="color:rgb(1, 1, 1);"></i><span style="color:rgb(176, 79, 187);">为文追求:独辟视角,原创深耕!</span></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