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坎儿井景区位于新疆吐鲁番市,国家4A级景区。该景区依托中国古代三大工程之一的坎儿井工程而建,这里的水文化底蕴深厚,环境保护质量优良。景区内已建立了坎儿井博物馆,供游客深入了解坎儿井的历史和构造。</p> <p class="ql-block">坎儿井是在干旱地区由劳动人民创造的地下水利工程,已有2000多年的历史,将吐鲁番地区千余条井渠连接起来,长达5000公里,人称之为“地下运河”,亦有地下长城之美誉。</p> <p class="ql-block">坎儿井引出了地下水,让沙漠变成绿洲,古代称作“井渠”。吐鲁番坎儿井是重要的灌溉工程遗产,是由竖井、暗渠、出水口、明渠和蓄水池(涝坝)等部分组成。</p> <p class="ql-block">2023年9月15日,我们乘车从乌鲁木齐到吐鲁番坎儿井景区参观,到达景区时已是中午,导游带领我们在尚林苑坎儿井生态园里的农家乐就餐。</p> <p class="ql-block">午餐后,在导游的带领下来到园内坎儿井博物馆参观。这个展馆从外观上看是在原址上重新打造的,分地下和地上两部分。</p> <p class="ql-block">在古井地下入口处外面,摆放着许多古代使用的陶器、油灯、木制运输拖车等挖渠工具,供游客观赏。我们通过古井入口,进入坎儿井地下展区。</p> <p class="ql-block">进入洞口前行不久,在洞内左侧墙壁上镶嵌“坎儿井-中国古代三项伟大工程之一”的红色标语。坎儿井与万里长城、京杭大运河并称为中国古代三大工程。</p> <p class="ql-block">沿着地下通道往里面走去。</p> <p class="ql-block">通道下方被木板覆盖的是暗渠,游客在上面走过。走过这段通道,里面有一个很大的展厅。</p> <p class="ql-block">展厅左侧靠墙有一个很大的沙盘模型。模型展示的是在广袤的新疆吐鲁番盆地中,当地人正在挖坎儿井的场景。</p> <p class="ql-block">地面上挖有许多排列有序的竖井。竖井有通风、采光、确定暗渠的走向等作用,为坎儿井匠和维修人员上下暗渠提供升降通道,为暗渠劳作者提供生产、生活用品,升降各种工具等。</p> <p class="ql-block">从模型的横截面望去,诸个竖井下方被挖成一条长长的暗渠。暗渠是将地下含水层的浅层水引出地面的主要工程。其长度最长可达十几千米。</p> <p class="ql-block">出水口是坎儿井水从暗渠流出地面的部分,出水口将流出的水通过地面上的明渠输送到涝坝或农田。</p> <p class="ql-block">明渠中间立有一个很大壶。当地的维吾尔族人称阿普图瓦,意思是用于洗手的壶。</p> <p class="ql-block">水壶左侧不远处立有一块木牌。</p> <p class="ql-block">木牌上雕刻着坎儿井简介。</p> <p class="ql-block">角落里堆放着许多挖渠时用的工具等。</p> <p class="ql-block">在暗渠旁的洞穴内,有一个挖渠人休息的木床,床上放有小木桌,桌上碗筷齐全。</p> <p class="ql-block">床后墙壁上的图画,展示的是三个挖渠人正拿着一张图纸,斟酌如何挖暗渠。</p> <p class="ql-block">掏挖暗渠时,吐鲁番人民发明了油灯定向法,该方法是依据两点成线的原理,用两盏旁边带嘴的油灯确定暗渠挖掘的方位,并且能够保障暗渠的顶部与底部平行。</p> <p class="ql-block">这是挖渠人正在奋力挖渠的塑像。</p> <p class="ql-block">水渠挖好后,清澈的渠水从出水口涌出,这是吐鲁番人正在出水口取水的场景。</p> <p class="ql-block">这里是坎儿井源。所谓坎儿井源,是指坎儿井水的源头。即最接近地下水源的最后一个竖井就是坎儿井的源头。</p> <p class="ql-block">通道地面盖板下面就是坎儿井的暗渠,箭头指的就是渠水流淌的方向。</p> <p class="ql-block">这里是坎儿井1号暗渠观看点。</p> <p class="ql-block">沿着通道继续前行,在通道壁上画有当地打井英雄和林则徐等人的壁画。</p> <p class="ql-block">这是坎儿井2号暗渠观看点。</p> <p class="ql-block">在这个洞穴墙壁上画有一幅画,展现的是在渠水的灌溉下,火焰山附近的葡萄熟了。</p> <p class="ql-block">经过坎儿井3号暗渠观看点后,走出地下展区,前往坎儿井展馆地面展区继续参观。</p> <p class="ql-block">地面展区展出的是古坎儿井民居。</p> <p class="ql-block">坎儿井古民居共有4个参观点,分别展示四个族群的古民居。</p> <p class="ql-block">我们首先来到车师古民居4号参观点参观。</p> <p class="ql-block">车师是一个消失了的古国。经过对车师国遗址发掘,人类学家对墓葬中人头骨测定和研究,认为车师人的85%是西方人种,另有15%是稍有白种人血统的蒙古人种。</p> <p class="ql-block">车师人的建筑多为挖地成院,掏洞成室,夯土为墙,屋宇多为两层,临街不见门窗,穿巷方见大门,这种建筑风格体现了古代车师人对自然环境的适应以及对安全的考虑。</p> <p class="ql-block">这是高昌民居参观点。</p> <p class="ql-block">高昌民居是一部家族繁衍、生息、兴衰、后代延续的家族历史。许多民居都是七、八代人传下来的。</p> <p class="ql-block">高昌民居的先民根据当地的自然环境和生存需要,就地取材,因地制宜,充分、巧妙地利用黄黏土造房,并采用了砌、垒、挖、掏、拱、糊、搭等多种形式,集生土建筑之大成,是至今国内一座保存完好的生土建筑群。</p> <p class="ql-block">在高昌民居对面有一间四面带孔的房间,这就是吐鲁番特色建筑晾房,也叫荫房。</p> <p class="ql-block">晾房的主要作用是用于晾制葡萄干。由于这种建筑有蜂窝状通透式墙体,有利于通风,从而快速晾干葡萄。</p> <p class="ql-block">坎儿井在新疆大地应运而生、伴随出许多坎儿井人家。</p> <p class="ql-block">我们来到坎儿井古民居3号参观点参观。</p> <p class="ql-block">坎儿井古民居采用生土拱形建筑,具有亲近自然,施工简单,节省能源,冬暖夏凉,舒适等特点。</p> <p class="ql-block">一般房屋室内墙壁四周都有各种形状的具有民族特色的壁龛,取代了立柜、碗橱的作用。在建筑外形上多采用女儿墙、挑檐和外廊、走道及穹窿形门窗等,增加了建筑的造型美。</p> <p class="ql-block">在古民居外有一个竖井。</p> <p class="ql-block">竖井下方是通往地下的暗渠,我趴在这个井口往下望去,看到井下人头攒动,原来下面是坎儿井博物馆地下展区。</p> <p class="ql-block">绕过古民居的房首,继续前行。</p> <p class="ql-block">这个建筑上方有一个竖井,井口装有提升物品的绞盘。</p> <p class="ql-block">这里是交河民居参观点。</p> <p class="ql-block">交河民居的独特之处在于其建筑方法,大部分建筑物,包括宽大的街道,都是从原生土中掏挖出来的。</p> <p class="ql-block">这种建筑方式使得交河民居具有以下优势:自然防御、适应环境、文化特色,这些独特之处和优势,对于了解古代人民的生活方式和建筑技术具有重要的价值。</p> <p class="ql-block">在古民居的旁边有一个很大的池塘,碧绿的池水清澈见底。池旁柳树成荫。在炎热干旱的塔尔木盆地,这种池塘实属罕见。</p> <p class="ql-block">实际上这个池塘就是坎儿井地下水利工程的一部分蓄水池。池水从坎儿井的出水口流出,储存在池中用来饮用或灌溉农作物。</p> <p class="ql-block">1981年8月邓小平视察五林时,曾到访坎儿井,并品尝了甘甜的井水,因此,坎儿井被当地人亲切地称为"邓公井",这个池塘被起名“邓公湖”,以纪念邓小平的这次视察和体验。</p> <p class="ql-block">在邓公湖旁边有一片树林,名叫“将军林”。</p> <p class="ql-block">据说“将军林”的将军指的是曾经来新疆吐鲁番带领民众开挖坎儿井,开垦荒地,植树造林的<span style="font-size:18px;">民族英雄林则徐。</span></p> <p class="ql-block">这里面是一个画廊。游览完后,我们乘车前往葡萄园参观。</p> <p class="ql-block">途中路过“坎儿井传承区”门前,门边两个立柱上写有“邓公井”和"林公井"几个大字。据说,邓公指的是邓小平,林公指的是林则徐。</p> <p class="ql-block">我们来到吐鲁番的葡萄园参观。</p> <p class="ql-block">葡萄园中硕果累累,美不胜收。</p> <p class="ql-block">进入维吾尔族人家访,学习迷人的西域风情舞蹈,品尝特色水果、感受维吾尔族人民葡萄架下的惬意生活。这里栽种着20 多万株葡萄树的葡萄长廊如今已成为一道独具特色的风景,</p> <p class="ql-block">离开葡萄园,我们又来到“馕文化产业民俗风情园”参观。</p> <p class="ql-block">首先参观了维吾尔族医学馆。</p> <p class="ql-block">走出医学馆,又来到馕文化产业园参观。</p> <p class="ql-block">参观结束后已是下午5点半。随即我们乘车前往火焰山景区参观。</p> <p class="ql-block">编辑、摄影:张冠宇</p><p class="ql-block">相机:尼康D810</p><p class="ql-block">镜头:尼康24/70mm f/2.8E VR</p><p class="ql-block">拍摄时间:2023年9月15日</p><p class="ql-block">感谢朋友们的关注与鼓励!欢迎转发与分享。 </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