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2024年9月19日专程驱车350km去石家庄河北省博物院参观【战国雄风-中山国】专展,在春秋末期到战国时期有一个神秘的国家史书记载不祥,直至1974年国家开挖中山国古墓群这个尘封2300多年神秘的国家“中山国”才出现在我们面前,说其神秘,史书上仅有几个字的记载,说其不神秘,家喻户晓的中山狼的故事就是发生在这中山国。</p><p class="ql-block"> 考古挖掘历时20年挖出19000多件文物,其器型造型之精美,制造工艺之高超令人叹为观止,特别是称之中山国三器的青铜器;中山王(厝)铁足铜鼎、中山王(厝)铜方壶,中山圆壶被列为国家一级文物不允许出境。</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这个字念(cuò),现有汉字没有,暂以厝代替。</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2005年,河北省博物馆与中央电视台《探索发现》栏目合作,拍摄了《神秘王国——战国中山国》的专题片;2015年,与中央电视台《百家讲坛》合作,录制了《神秘中山国》;中共河北省委宣传部、河北省广播电视台制作纪录片《中山国》在中央9套播出。在社会上逐渐形成了一股“中山热”。</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中山王(厝)鼎通高51.5厘米,直径65.8厘</p><p class="ql-block">米,1977年在西灵山一号大墓王(厝)墓中出土,鼎为铁足刻铭铜鼎,周身刻铭77行,计469字,是迄今为止青铜器上铭文数字最多的青铜器。</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这些铭文都是器型铸造好后刻凿上去的,这些大篆线条流畅究竟是用什么比青铜还硬材料做的凿刻工具也成为考古,历史,铸造专家解读之谜。</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铜方壶方体,小口,斜肩,腹两侧有一对环耳,它在造型上的突出特点是,使用了八条雕龙做装饰,在壶盖上有四个抽象的龙形钮,在壶肩四棱上各雕塑有一条龙,龙头冲上,独角大耳,颈背生鬃,长尾。这些龙装饰的使用,改变了光素无花纹呆板的壶身,而龙身无繁缛的花纹,与壶体协调相称,共同构成一种质朴明快之美。四周铭文448字。</p><p class="ql-block"> </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铭文文字精美,风格独特,属于大篆又具有中山国篆书自身特点;字型修长优美,重心偏上,线条下垂,纤细劲秀,被书法界称之中山篆,深得书界追捧。</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圆壶为短颈鼓腹,两侧有二铺首,圈足,有盖,盖饰三钮,通高44.5厘米,腹径32厘米,腹与圈足皆有铭文,腹部铭文59行、182字。圈足上文字一行,计22字。</p><p class="ql-block"> 通过这三壶铭文,结合史籍资料,我们拨开了中山国的神秘面纱。</p><p class="ql-block"> 中山国是由世居西北草原的白狄族鲜虞部建立的,立国后称为中山。各诸侯国连年不断的征伐中,历史进入了一个群雄并起,割据争霸,战争更为频繁的新时期——战国。战国最后由100多个大大小小诸侯国兼并成数十个,其中齐,楚,燕,韩,赵,魏,秦并称战国七雄,这些国家地大人丰,军事实力强大,号称万乘之国,中山国是只有千乘军力的撮尔小国却能在强国环伺下虽几度灭国几度复兴延续200来年的国史,被列为七雄之后的第八雄这也成为历史之谜。</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中山王圆壶拓片释文】</p><p class="ql-block">胤嗣妾蚗,敢明易(扬)告:</p><p class="ql-block">昔者先王哉!诀百兮!并克亡疆,日夜不忘。大志型,譬以道,是(使)民之。</p><p class="ql-block">唯丕善国,得贤佐司马睭,而冢相之邦。 逢郾亡道,易上子之(人名、燕国之相邦)。大辟不宜,反臣其主。</p><p class="ql-block">唯司马赒,新詻战怒,丕能宁处。率师征郾,大启邦河,枋(芳)誉 百 里。</p><p class="ql-block">唯邦之廣,隹朕先王。茅稗畋猎,于彼新姓。其会如林,俊友和同。四马彷彷,以孚鲜享,飨祀先王。德行盛祉,隐伪(威)先王。</p><p class="ql-block">呜呼!先王之德,弗可复得。霖霖流涕,不敢宁处。敬命新嗣,粤祠先王。世世毋位,以追庸先王之工(功)烈。子子孙孙,毋有不敬。寅昊承祀。</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中山王圆壶拓片释意】</p><p class="ql-block">继嗣中山国王(妾)(蚗),对天地祷告:</p><p class="ql-block">先王故去,已经百日。曾经拓展国土无数,令人日夜难忘。国家宏图大展,弘扬道德仁义,来引导全国民众。</p><p class="ql-block">由于我们国家友善美好,才荣幸得到像司马赒这样贤德人物,来担任相邦重任。再看丧失道德的燕国,换上了相邦子之,不遵循天条法规,反而让君主当成臣子。</p><p class="ql-block">我相邦司马赒,震怒燕国无道并公开宣战,绝不能视而不见并独善其身。于是,亲帅大军征讨燕国,一举攻克界河,军威响彻百里。</p><p class="ql-block">中山国的国土之广,唯有先王在位时最大。在新拓展的国土上,我们放牧游猎,汇聚了无数亲朋好友,大家一起志同道合。权贵们马车奔腾,相互追逐,猎取美味,用来祭祀已故先王。因为现在一切美好生活和辉煌事业,都归属于先王的阴德庇护。</p><p class="ql-block">愿天地保佑我们吧!先王的功德事业,已经无法再企及。想到此泪流满面,内心难以安宁。作为天命继嗣者,在此祭祀先王。但愿国祚世世代代传下去,永远追寻和保持先王创立的功勋大业。愿子子孙孙不要失去敬畏、警戒之心。寅月祭祀呈上。</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由三器铭文搞清楚了中山国的王系,由公元前?415年之前至公元前259年有七王,历时近200年。</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中山国古墓群考古挖掘的过程也颇有戏剧性。</p><p class="ql-block"> 1935年在河北灵寿县三汲乡农民刘喜梅耕田时挖出一大河卵石因其奇特遂运至院内,这河光石1974年考古挖掘时发现石上有文字,经北大考古学家李学勤解读得知此处有战国大墓。方才进行大规模考古挖掘。</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石上文字为:“监罟有臣公乘得守丘其旧将曼敢谒后俶贤者”今译为“一个叫公乘得和一个叫旧将曼的人,说:‘我们两个曾为国王看守园囿、给他捕鱼,现在又给他看守陵墓’。此石称之守丘刻石。</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出土的中山国山字型仪仗标志。</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青铜器如此繁密精细的纹饰,这样浅失蜡法铸模很难显现,我认为应该也是后錾刻完成的。</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金银错铜工艺巧夺天工。金银丝线也是要在铜器上先凿刻凹槽才能把金银丝线镶进去。</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器物盖子是一只勾头水鸟。</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屏风底座是一只色彩斑斓的猛虎。</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利爪四伸,虎尾倒钩,雄踞山林。</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口中叼着一头小鹿。</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小鹿做痛苦挣扎状。</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银首人俑铜灯是一件当年高科技产品,它有三个不同高度的烛台,灯亮可以调节。</p><p class="ql-block"> 人俑正在玩杂耍,右手握住第一条螭蛇</p><p class="ql-block">蛇头顶起灯柱和灯盘,灯柱上还爬着一只小猿猴,左手握住第二条螭蛇的尾部,蛇身弯曲</p><p class="ql-block">顶起第二盏灯盘,左手底部的灯盘盘绕着第三条螭蛇顶起第二条螭蛇的中部稳定整盏灯的重心(螭神话传说中的龙九子之一,其形状与蛇相似,特点是大肚容水用于灯具可以防火)。</p><p class="ql-block"> 人俑头饰发型服装都体现当时中山国流行式样。</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每一个烛盘有三个签头,这样一共可以有九根蜡烛。可根据不同需要去点亮蜡烛数。</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这也是一件不可多得的不允许出境国宝,错金银四龙四凤铜方案座是古代小桌,通高36.2厘米,上边框长47.5厘米。此案的案面已朽,仅存案座。方案的底盘为圆形,由两雄两雌的四只梅花鹿承托。底盘之上昂首挺立四条双翼双尾的神龙,龙的双尾向两侧环绕,反勾住头上的双角;双翼在中央聚合成半球形,龙尾连接处探出四只引颈长鸣的展翅凤鸟。整体造型动静结合,疏密得当,复杂奇巧,无以复加。</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整个案子采用了分铸,错金银,铆焊等工艺,其工艺之高超不输现代工艺。此图是小鹿与底座铆焊效果图。</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磨光压划纹黑陶器也是中山国地下宝藏极有特色的文物,经过磨光,压划工艺使得黑陶具有诱人的金属光泽。</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用于城市排水系统的大尺寸陶制弯管其制作之难令人难以置信。</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精致取巧的仰头玉蛙。</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展品中还有一件国宝级的文物就是这块【错金银铜版兆域图】,这是世界建筑史上最早的建筑平面设计图,兆域图是中山王(厝)给自己设计的陵园平面图,兆域,即墓地四周的疆界。 </p><p class="ql-block"> 兆域图用金银片勾勒出各级建筑轮廓,主体建筑,是5 座堂。王堂居中,左右为哀后堂、王后堂,各方200 尺,为第一等级建筑;两侧分别为夫人堂、口堂,各方150 尺,为次一等级建筑。也就是说,5座大、中型墓地面上的享堂建筑,分布在一个呈凸字形的大夯土台上,夯土台外有内官垣、中官垣两道宫墙。北部内中官墙之间,还有宗宫、正奎宫、执旦宫、大将宫等4 座宫室方各百尺为第三等级建筑,各建筑物大小尺寸及间距都标的清清楚楚。厝死后十余年,中山国便覆灭,而原本的规划也仅完成了中山王厝和哀后的墓,所以兆域图只停留在铜版上未及实施。</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这是想像的陵墓地面建筑建成的样子。</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这个视频很好还原了陵墓的样子。</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接着我们驱车去了作为不可或缺的配套参观项目,位于河北平山县三汲乡的中山国王陵陈列馆。由于去时下雨陈列馆又地处偏僻,几乎没有人去参观。这里要看的重点是中山王墓王(厝)的墓以及中山国王墓遗址规划公园。</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中字型王厝墓早年就已被盗,主墓室盗掘一空,庆幸的是王厝墓有不同于其他古墓的独立库室,陪葬品主要都放在库室,东西库室存有大量的陪葬品,这也是盗墓者始料未及的,使得考古挖掘成果丰硕,才得以揭开中山国的神秘面纱。</p> <p class="ql-block"> 作为寻找神秘的中山国的寻访马不停蹄由19日早上5:30起床出发,驱车4小时到石家庄河北省博物院参观一整天,第二天参观一上午,中午直奔河北平山县三汲乡中山国古墓陈列馆,寻访全程实施了整两天,极为紧凑又收获满满。回京趁热消化整理做了这长篇美篇【古中山国】以享读者。</p><p class="ql-block"> 中山国留下的未解之谜甚多也有待相关专家进一步解读。</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