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圪针湾村是清水河县北堡乡的一个自然村。在农业集体时代全村人口有一百二三十口人。相邻村庄有西井子,得马水,冠庄窝,村与村之间也不过四、五里路。</p><p class="ql-block">圪针湾村的革命文艺样板戏演出开始于上世纪六十年代初。解放前圪针湾村曾立过戏班子,但不景气。解放后批封资修解散了戏班,许多老艺人大多失散。</p><p class="ql-block">六十年代初从山西逃荒来了村里一位讨饭的,一把胡琴自拉自唱,转村要饭。当年,村里人多数不识晋剧,但觉得这个要饭的确实唱的不错。几个村干部一商量,便把他留在圪针湾村让他教戏。</p><p class="ql-block">要饭的姓金,在圪针湾村教了一个冬天的戏。村里只管他吃住,他也没挣钱。由村里温俊组织几个年轻的男女社员跟着姓金的学戏。什么平板、夹板、流水、叫板等他们听不懂,姓金的只好教他们唱腔的唱法,有调没戏词。一个冬天学戏实际上连个皮毛也没掌握。不过大伙的学戏热情是很高漲的。临近春节姓金的突然不辞而别,村里人从此再没听到他的任何消息。只是刚到村隐约听他说过在太原晋剧团呆过。人家再不愿意多说,村里人也不便多问。至于为何落到这个地步,更是不得而知。</p> <p class="ql-block">当年样板戏有个正式名称叫“革命样板戏”,样板戏前面加一个生产大队的名称,如圪针湾革命样板戏剧团。革命样板戏是1966年12月26日《人民日报》发表了一篇文章《贯彻执行毛主席文艺路线的光辉样板,将《红灯记》、《沙家浜》《白毛女》等几部戏称为“革命现代样板作品”。1967年5月31日《人民日报》发表社论《革命文艺的优秀样板》一文正式提出了“样板戏”一词。从此,全国掀起了全民大唱革命样板戏的高潮。</p><p class="ql-block">也是在这一年,圪针湾村同全公社的好多生产大队一样,紧跟形势,组织起一支革命样板戏剧团,指定温俊当剧团的团长。演员都是青年农民,还有临时参加的中小学生。临时性的剧团组织,农闲时排戏演戏,农忙时劳动。温俊当团长,身兼编、导、演三职,一个村子没有几个能唱戏的人才,把村里的学生动员进来,还得去邻村剧团临时借演员。当然邻村剧团有困难,他们也义不容辞去援助。这也是当年农业社时的村风社风,团结友好,互相帮助。</p> <p class="ql-block">圪针湾村中学生张白当时在北堡公社中学住校念书,星期两天回村每到晚上,只要村小学教室有排戏活动他就跑去看排戏。张白学戏的基础是在北堡中学组织的校园毛泽东思想文艺宣传队,他是宣传队里的《三句半》演员。温俊知道张白爱好演戏,就动员他参加样板戏剧团。张白自然乐意。</p><p class="ql-block">剧团有演职人员二十多人,也没有个详细的分工,忙起来大家一齐忙,一人有时身兼数个角色。所以许多演员是多面手,演完老妈演老汉,演了男角换女妆。有时乐队的人也临时扮演角色。舞台上的活,如布景、化妆、打锣鼓、提词、拉幕布谁有空谁干。农村草台班子,若论演出水平也谈不上多有水平,但也是人才荟萃的地方。只要老百姓认可就是最成功的。</p><p class="ql-block">农闲时,邻村西井子、得马水的演员每晚跑五六里来圪针湾排戏。除了援助便是取经,回各自的戏班指导。</p><p class="ql-block">当年学唱样板戏,不仅仅是丰富农村社员文艺生活,更主要是当时的政治任务。所以每个演职人员当年都具有高度的文化自觉性。</p> <p class="ql-block">样板戏剧团刚创办时也是困难重重。没服装,没道具,没乐器,更没钱。但这些人有一颗红心,一腔热情。服装自己缝,道具自己做。好多村子过去有过戏班子,便把那些七零八落的笛子胡琴锣鼓镲收拢一起,整修整修也派上了用场。</p><p class="ql-block">剧团出门演出,一场戏只挣叁元伍角,由请剧团社队支付,这也仅够个化妆费。当时化妆用的是油彩,有红、白、黑几种。演员卸妆时用废纸沾点菜籽油(胡油)擦掉脸上的油彩。群众演员画淡妆,中间不卸妆,晚上演出结束才卸妆,其实是为了节约油彩。主要演员画妆两次,张白是主要演员,每天两次妆。唱戏多年了,脸上的肤色都与别人不一样,见风时常眼流泪,着水脸疼痛。</p><p class="ql-block">剧团演员的无私和自觉是那个年代的特征。尽管没有任何报酬,但人人都自觉维护集体的荣誉。为解决服装问题,团里号召演员自筹自备。到了年关,村里社员置办过年新衣裳,演员们根据自己的角色置办演出服装。于是演新四军的穿上了灰军装,演忠义救国军的穿上了黄军装。演地主狗腿子的穿长衫、戴瓜皮帽。正月拜年互相串门,大家一见面,哈哈大笑一气接下来便互相串台词。</p><p class="ql-block">张白十七八岁,《沙家浜》里是指导员郭建光,《红灯记》扮演李玉和,《智取威虎山》扮演203少剑波。小伙子长的英俊,穿上军装更是英姿飒爽,引得邻村姑娘们愛慕。不久有人上门提亲,便和冠庄窝村的韩云梅订了亲。</p> <p class="ql-block">生活在偏僻农村的女孩除了在本村念几年小学,很少有去外村念中学或高中的,家中子女多,父母往往会牺牲女孩子继续念书的梦想,让她们回家帮大人做农活,或照料幼小的弟妹。所以能参加剧团演戏的女子,文化都不高,有的还是文盲。圪针湾剧团女演员王青秀在《沙家浜》里演阿庆嫂,她没念过一天书,台词只靠死记硬背,天天早晨起来背二遍,推着大磨或手转小磨加工粮食还要一遍遍背台词。在团里她比别人付出的辛苦多。</p><p class="ql-block">张白在中学念书学戏,曾受到老师多次批评。甚至断言他,不念书学戏日后必没出息。升高中时因多种原因,他干脆辍学回村当起了演员。张白年轻肯学,把唱戏当成了谋生的饭碗,一谋心思钻研学戏唱戏。那些年全县各公社经常组织样板戏汇演,然后全县举办大型汇演活动。张白就在汇报演出活动中成了全县样板戏中的知名演员。在北堡公社,像他这样的台柱子还有阳井上剧团的牛世英,口子上剧团的张志英、杨青等人。除了名演员还有几个名剧团,如碓臼坪、口子上、武家庄等剧团。</p> <p class="ql-block">每年秋收结束,多数社员基本上没有太多的农活,农村也进入一个较为清闲的状态。此时农村各地的文艺活动利用冬闲却异常地活跃起来。圪针湾村剧团也照样开始热闹的排练节目。冬夜的排练室每日灯火通明,人声鼎沸。到了腊月,那些没剧团的村社便派人上门来写戏,有时跨省区的村子都上门来请剧团。</p><p class="ql-block">那时农村演出场地很简陋,多数社队没有专门的戏台,只到唱戏时临时搭戏台。有的村有戏台也是一个三面垒墙正面开口的露天戏台。每晚演出台前吊一个沾煤烟燃烧照明的棉花疙瘩,稍好的台前吊个汽灯。一通开场的锣鼓过后,台下已坐满黑压压一片观众,沉静的山村立马变得异常的热闹。</p><p class="ql-block">农村从腊八开始就为过年做准备了。有剧团来村演出,村里人便早早磨豆腐,杀鸡杀羊,一为过年准备,二也招待剧团。圪针湾剧团出门唱戏一个腊月,过了年从正月初二开始出外演出一直到十四才回村。正月要唱戏的村子多,有些村子担心剧团来不了,戏一散干脆把鼓架子背到他们村。那个年代,农村人对文艺戏剧的热爱几乎到了一种狂热的程度。有时剧情演到高潮处时,台下观众能将整条的香烟抛到戏台上,长时间的欢呼鼓掌,表现出对文艺表演的无比祟敬。</p><p class="ql-block">五十多年后,年轻的演员张白已成为一个六十多岁的县城环卫清洁工。和我说起当年唱戏的清景,还是两眼炯炯有神。他说,农村生活劳动自然艰苦,可人们的精神文化生活充实。比如我,只要唱起了戏,全身活力、全身轻松。干活有劲头,觉着生活有奔头。至少人的精神不空虚呀。</p><p class="ql-block">张白的最后一句话,真的让人值得沉思。</p><p class="ql-block">革命样板戏以及一切的革命文艺活动,给那个年代的农村、农村人带来了活力。</p><p class="ql-block">时至今日,样板戏依旧活在人们的心中。</p><p class="ql-block">(张白口述。一个从事四十年文化工作者根据口述整理)</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