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太原北齐壁画博物馆是依托徐显秀墓的原址保护及展示,总占地面积2万平方米,设计建筑面积5355平方米,包括展馆3830平方米,壁画保护研究中心1525平方米。</p><p class="ql-block">这是全国第一座建设于壁画墓葬原址上的专题博物馆,可以近身观看1400年前的墓室,墓道和壁画真迹。</p> <p class="ql-block">梦回北齐,华彩千年。</p><p class="ql-block">第一展厅是对北齐壁画的高度总结,概括讲述了壁画产主的时代背影,艺术风格和壁画内容。馆内陈列着永久不可出境的国家之物,来自娄叡墓的鞍马游骑图。</p> <p class="ql-block">《升天图》:馆内最受好评的壁画,色彩最亮,元素最多;反映了古人对长生的向往,崇信将生前的生活和死后的享乐融为一体。</p> <p class="ql-block">神话元素:多幅壁画中出现了大量的神兽元素,包括等雷公电母雨师的神话人物风伯、吃老虎有翅膀的马称之为“驳”、畏兽图、与《山海经》高度相关的吞蛇疆良。</p> <p class="ql-block">疆良</p> <p class="ql-block">驳</p> <p class="ql-block">风伯,雨师开道,象征墓主夫妇的仙人骑龙,仙女骑鹤在后,伴随主人的还有源于山海经中的神怪。</p> <p class="ql-block">北齐壁画人物“众生相”</p><p class="ql-block">《众生相》:形态各异的北齐人物,南北朝是中国历史上的民族大融合时期。</p> <p class="ql-block">马中的“蒙娜丽莎”</p><p class="ql-block">画面的精妙所在是中间,骏马的眼睛无论从哪个角度看都会有和马眼对视的效果。</p> <p class="ql-block">《狩猎组图》:九原岗壁画墓,是国内面积最大的北齐狩猎图,体现了北方游牧民族生活习性,充满“写实感”。</p> <p class="ql-block">鞍马仪帐图,高大的骏马,鬃毛浓密,还系着硕大的缨子,仪帐中的人物或牵着马或持矛,由南向北徐徐前行。</p> <p class="ql-block">不同狩猎者有不同状态,有的拉满了弓准备射箭,有的神态从容,有的弓箭处于囊中,还没有开始进入狩猎状态,将北方游牧民族的豪迈热血体现的淋漓尽致。</p> <p class="ql-block">娄叡墓的画师特别注重从细节上,刻画人像的表情动态和内心世界。</p> <p class="ql-block">门面正面是阔三间的庑殿顶建筑。两边门周边露出顾盼相视的女子,其中一人手持团扇,人物形象生动有趣,生活感极强。</p> <p class="ql-block">第二展厅名为“一眼千年”,是太原北齐壁画博物馆最重要的展厅部分,内容上共分为三个单元,分别从考古发现、原址展示、科学保护三个角度进行展示,详细说明了北齐徐显秀壁画墓的来龙去脉。</p> <p class="ql-block">在展厅的核心位置,是北齐徐显秀墓的原址。当游客走近时,地灯亮起,隔着玻璃门,能看到一条长达20多米的墓道,在墓道两侧,原版壁画依稀可辨。再往深处,正中央就是墓门,国内保存最为完好的北齐时代壁画就在其中。在墓道的背后,封土堆旁布置着三处4KVR眼镜,观众可借此“穿越千年”。而在墓室展区的四周,则依次陈列着徐显秀墓中出土的墓志、武士俑、各式瓷器等陪葬品,打破了人们对多次被盗掘的徐显秀墓内除了壁画,出土文物很少的认知误区。</p><p class="ql-block">网上下载图片</p> <p class="ql-block">墓室出土的侍女俑。</p> <p class="ql-block">长长的墓道尽头就是徐显秀的墓室。为了保护墓室没有对外开放。是北齐壁画博物馆的特色展厅。</p> <p class="ql-block">墓室出土的镇墓俑。</p> <p class="ql-block">土鸡首壶</p> <p class="ql-block">金镶嵌蓝宝石戒指</p><p class="ql-block">戒指人物神似希腊神话中的大力士赫拉克勒斯</p> <p class="ql-block">第三展厅名为“简易标美”,分别展出了太原娄叡墓壁画、忻州九原岗墓壁画、朔州水泉梁墓壁画三个部分,为今人了解北朝晚期的绘画艺术提供了系统认知。</p> <p class="ql-block">门官图,线条疏朗,衣袍灵动潇洒,门官鬓角嘴唇周围等凹陷处施以红色晕染使整个形象富有立体感。这是来自西域的凹凸晕染技法。</p> <p class="ql-block">第三展厅的7人宾礼图,前排一人表情严肃,旁边一人眉笔一高一低,仿佛在观察别人脸色,后排几个人交头接耳,好像在偷懒摸鱼。</p> <p class="ql-block">这是距今1400年前北齐的生活场景,出自山西朔州市水渠墓的璧画,壁画中墓主夫妇正端坐在帷帐中的床榻上,女主人小圆脸,梳着当时最流行的飞鸟髻。男主人头载纱冠,身披黑色大衣。品尝各种美食佳肴。</p> <p class="ql-block">《宴饮图》:重磅之一,身着华服的墓主人夫妇端坐在帷帐下的榻上,壁画中的侍女发饰等出现了中亚地区(波斯、印度元素),是古丝绸之路在商贸往来中的见证,也说明了当时中亚文化开放包容的风气。</p><p class="ql-block">画面图像与现实同栩栩如生,内容纷繁而布局和谐,人物复杂而脉络清楚。徐显秀墓壁画不但是当时最高绘画水平的代表作品,而且更为重要的是,它还完整地再现了北齐达官显贵排场豪华的生活场景,准确地反映了各色人物之间的社会关系。</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当时活跃着很多顺着丝绸之路入年的胡商,胡汉交融的景象。</p> <p class="ql-block">梳飞鸟髻的侍女</p> <p class="ql-block">《出行图》,是迄今发现的最完美的北齐壁画,描绘墓主人出行的仪仗场面,见证了北朝古丝绸之路东西商贸往来、东西文化交流的繁荣时期。</p> <p class="ql-block">墓主夫妇左右两侧有男女侍从和乐队。乐队演奏不同的乐器。有的手持曲项琵琶。琵琶本为胡乐,是在马上演奏的乐器,胡人保留横卧的弹奏方法,姿态更加粗犷豪放。身穿尖头平底鞋来自西北少数民族鞑靼族,以上种种都是北齐时期民族交融风貌的体现。</p> <p class="ql-block">北齐壁画馆游览体验舒适,内容精彩纷呈。</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