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王阳明,明朝绍兴府余姚人,进士。被称为思想家、文学家、军事家、教育家。原名王守仁。</p><p class="ql-block"> 中国历史上有两个半圣人,第一个是孔子,第二个是王阳明。<span style="font-size:18px;">知昼夜,即知生死。王</span>阳明出身名门望族,少时即有四方之志。研学兵家韬略;成年之后,又辗转沉溺于诗文词章、佛老之学;初入官场,又因忤逆宦官刘瑾,遭致廷杖冤狱;直至谪官贵州龙场(今修文县境内)。</p><p class="ql-block"> 其母亲怀胎14个月才生下王阳明。王阳明先天气血不足,身体瘦弱。王阳明五岁之前不说话,但一开囗说话,惊动四邻八舍,处处展现神童天赋。</p><p class="ql-block"> 他爷爷背《大学》:“大学之道”,刚背一句,小小的王守仁便开口接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知止而后有定,定而后能静,静而后能安,安而后能虑,虑而后能得。物有本末,事有终始。知所先后,则近道矣”。 </p><p class="ql-block"> 爷爷背书时常把他带在身边,耳濡目染久而久之便记在心里。和曾国藩相比天壤之别。曾国藩资质平平,据说小时候通宵背书也背不会,躲在他家房梁上的贼急了,跳下房梁背了一通甩门走人。</p><p class="ql-block"> 王阳明一心扑在研宄心学、哲学、道家思想上。结婚当天与一老道畅谈,竞忘了自己是新郎官,一夜未归。</p><p class="ql-block"> 王阳明是明朝进士,一生非常坎坷。正是“风平浪静不是海,事事顺达非人生”。王阳明被朝庭奸臣刘瑾陷害,列入判乱团伙。朱元璋定下的规矩,文人犯上廷杖四十,以羞辱文士。文士廷杖时可穿棉裤、被子盖身,或护具护身,主要起羞辱文士作用。而奸臣刘瑾廷杖王阳明则是脱光裤子,照其屁股狠杖。王阳明被打的皮开肉腚血肉模糊不省人事。刘瑾将奄奄一息的王阳明投进比十八层地狱还残酷的大牢。王阳明研究的就是心学,凭借心中意念竟活了过来。刘瑾看王阳明还没死,心生怒气,把他流放到边远的贵州毒蛇出没的山区贵州龙场。刘瑾目的明确,那就是致王阳明于死地,看看王阳明命到底有多硬。</p><p class="ql-block"> 当王阳明路过钱塘江时,遭刘瑾派来的杀手一路追杀。王明阳机中生智,脱去衣服、鞋子跳入江中逃生。杀手以为王阳明投江而死,赶回朝庭报官。岂不知王阳明水性好,被一商船救起。王阳明偷偷折回老家看望了父亲,父亲劝他还是去任命的好。</p><p class="ql-block"> 父亲送他二个仆人一路照料身体虚弱的王阳明前往贵州龙场。王阳明拖着病体,一路上千辛万苦,到达目的地。放眼望去,树木丛生,山连着山,驿站什么也没有。有的是树木、荒草、毒蛇和毒虫。王阳明在大山里转悠,发现一山洞可以避风雨,便栖身下来。(现在叫阳明洞,旅游圣地)。</p><p class="ql-block"> 孤独、寂寞、苦闷、悲戚充满内心。举目无亲,衣食无着。遥望北方的家乡,繁华、恬静、文雅舒适的万户京城,川流不息。心中不由悲伤万分,真是有冤无处申,叫天天不应,叫地地不灵。王阳明和他的二个仆人都病倒在了潮湿的山洞里了。到了临死边缘,不曾想又活过来了。</p><p class="ql-block"> 王阳明与当地居民语言不通,勾通困难。但纯仆善良的山民见他们住山洞,便热情帮着搭建房屋,围篱笆院墙,送他们锅碗瓢勺,铺盖家什日常用品。他们搬出了山洞,好歹也算是个家了。村民又给田地,帮他们种地种菜。日子就这样安定下来。</p><p class="ql-block"> 在大山深处,王阳明体味了人间真情,体味了山民给予的温暖与厚爰,体味了良知可贵。</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8px;"> 王阳明给自己家起名“陋室轩”。 陋室轩来自刘禹锡的“陋室铭”最后一句孔子云:何陋之有。</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8px;"> 仰望星空,体验生与死的感受,思考与探索人生的意义,探索儒家圣人理想的真谛,渐渐地只觉得胸中洒然,眼前的生死荣辱及个人得失似乎都抛到了脑后。就是在这偏远大山里完成了“阳明心学”。</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8px;"> 欲修身,先养心。无私心则是道。古</span>文观止《瘗旅文》也是在这里完成的。后人称“龙场悟道”。</p><p class="ql-block"> 正是: 越是艰难处,越是修心时!</p> <p class="ql-block"> 有一天傍晚,王阳明隔着篱笆看到三个衣衫褴褛的中原人从门前走过。应是吏目和儿子、仆人(吏目,古代文职小官员)。</p><p class="ql-block"> 王阳明本想叫住他,但一念之间三人从门前走过去了。第二天,有人报消息,说吏目死了,王阳明悲上心头。到了下午又有人报消息,说吏目的儿子也死了。傍晚又有人报消息,说仆人也死了。昨天傍晚从眼前走过的三人,一日之内都死了,王阳明悲痛万分。</p><p class="ql-block"> 王阳明让仆人挖了三个坑,掩埋了这三个人。王阳明在坟前摆上三碗白米饭,炖了一只山鸡来祭奠这三个人。</p><p class="ql-block"> 王阳明恭恭敬敬三鞠躬后仰天长叹,嚎啕痛哭!王阳明悲泪长流,泣不成声。哎呀!你是何人?阳明和你都生在中原,但我不知道你家何郡何县,但我是浙江余姚人。我是因为被刘瑾陷害,流放到这个瘴疬之地,有死无还。你是为什么?你为什么要到这个地方来?来做这座山的孤魂野鬼?不仅搭上了自己,还把你的儿子、你的仆人全都搭上,都送命于此。你这是为什么?难道是你愿意当这个小官吗?我昨天在阴雨傍晚远远的隔着篱笆墙看到你双眉紧蹙,唉声叹气,说明你不情愿的!可你为什么要走这必死之地?我昨天一看你,我就看出来了,你的神色,你的身体,你的气息,己然是必死无疑了。我固然知道你会死,但是没有想到你会死的这么快呀!更没想到你的儿子、仆人也跟着你这么快死去。我是怜悯你,同情你,我才来埋葬你,祭奠你。可是你的命运引发我王阳明无穷的感怆啊……!</p><p class="ql-block"> 王阳明悲伤地唱了二首安魂曲。王阳明被脱光裤子杖打四十大棒没有哭,被丢入十八层般地狱的大牢没有哭。被人追杀跳入江中逃命没有哭,来到这瘴疬毒蛇出没之地没有哭,穷困潦倒没有哭。此时的王阳明一反常态,悲伤是在他人之酒杯,浇心中之块垒!借吏目的人生际遇自伤自怜,与其说哭吏目,不如说哭自己。知昼夜即知生死。</p><p class="ql-block"> 人们常说“人生为何不快乐,只因未读苏东坡”。我却说人生若说不幸,那是未读王阳明。</p><p class="ql-block"> 人生在世十有八九不如意。每个人有每个人的苦难,苦难各有不同,但都是苦难。失去爱情、亲情、失去健康身体、痛失亲人、经济拮据、学业工作全无。但至少我们还活着。活着就有希望。希望是我们活下去最好的信念。</p><p class="ql-block"> 还有什么想不明白呢?圣人如此,何况我们这些凡夫俗子呢?</p><p class="ql-block"> 知昼夜即知生死,圣人王阳明享年57岁。</p> <p class="ql-block">附《瘗旅文》原文</p><p class="ql-block"> 维正德四年秋月三日,有吏目云自京来者,不知其名氏,携一子一仆,将之任,过龙场,投宿土苗家。予从篱落间望见之,阴雨昏黑,欲就问讯北来事,不果。明早,遣人觇之,已行矣。</p><p class="ql-block">薄午,有人自蜈蚣坡来,云:“一老人死坡下,傍两人哭之哀。”予曰:“此必吏目死矣。伤哉!”薄暮,复有人来,云:“坡下死者二人,傍一人坐哭。”询其状,则其子又死矣。明日,复有人来,云:“见坡下积尸三焉。”则其仆又死矣,呜呼伤哉!</p><p class="ql-block">念其暴骨无主,将二童子持畚、锸往瘗之,二童子有难色然。予曰:“嘻!吾与尔犹彼也!”二童闵然涕下,请往。就其傍山麓为三坎,埋之。又以只鸡、饭三盂,嗟吁涕洟而告之,曰:</p><p class="ql-block">“呜呼伤哉!繄何人?繄何人?吾龙场驿丞余姚王守仁也。吾与尔皆中土之产,吾不知尔郡邑,尔乌为乎来为兹山之鬼乎?古者重去其乡,游宦不逾千里。吾以窜逐而来此,宜也。尔亦何辜乎?闻尔官吏目耳,俸不能五斗,尔率妻子躬耕可有也。乌为乎以五斗而易尔七尺之躯?又不足,而益以尔子与仆乎?</p><p class="ql-block">呜呼伤哉!尔诚恋兹五斗而来,则宜欣然就道,胡为乎吾昨望见尔容蹙然,盖不胜其忧者?夫冲冒雾露,扳援崖壁,行万峰之顶,饥渴劳顿,筋骨疲惫,而又瘴疬侵其外,忧郁攻其中,其能以无死乎?吾固知尔之必死,然不谓若是其速,又不谓尔子尔仆亦遽然奄忽也!皆尔自取,谓之何哉!吾念尔三骨之无依而来瘗尔,乃使吾有无穷之怆也。</p><p class="ql-block">呜呼伤哉!纵不尔瘗,幽崖之狐成群,阴壑之虺如车轮,亦必能葬尔于腹,不致久暴露尔。尔既已无知,然吾何能违心乎?自吾去父母乡国而来此,三年矣,历瘴毒而苟能自全,以吾未尝一日之戚戚也。今悲伤若此,是吾为尔者重,而自为者轻也。吾不宜复为尔悲矣。吾为尔歌,尔听之。”</p><p class="ql-block">歌曰:“连峰际天兮,飞鸟不通。游子怀乡兮,莫知西东。莫知西东兮,维天则同。异域殊方兮,环海之中。达观随寓兮,奚必予宫。魂兮魂兮,无悲以恫。”</p><p class="ql-block">又歌以慰之曰:“与尔皆乡土之离兮,蛮之人言语不相知兮。性命不可期,吾苟死于兹兮,率尔子仆,来从予兮。吾与尔遨以嬉兮,骖紫彪而乘文螭兮,登望故乡而嘘唏兮。吾苟获生归兮,尔子尔仆,尚尔随兮,无以无侣为悲兮!道旁之冢累累兮,多中土之流离兮,相与呼啸而徘徊兮。餐风饮露,无尔饥兮。朝友麋鹿,暮猿与栖兮。尔安尔居兮,无为厉于兹墟兮!</p> <p class="ql-block"> 附《瘗旅文》全文翻泽</p><p class="ql-block"> 正德四年(1509年)七月三日,一个不知姓名的吏目(掌管官府文书的低级官吏),带着一个儿子和一个仆人,自京城赴任,经过龙场,在当地苗人家投宿。我透过院子的篱笆望见他们,本来想前往拜访,询问北方的情况,当时阴雨不绝,天色愈显昏黑,也就算了。第二天一早,派人前去探望他们,他们却已上路。</p><p class="ql-block">将近中午时,有人从蜈蚣坡来,说:“蜈蚣坡下面死了位老人,身边有两个人哀哀地哭泣。”我说:“这一定是那个吏目死了。可悲呀!”</p><p class="ql-block">黄昏时分,又有人来说:“蜈蚣坡下面死了两个人,一个人坐在尸体旁边痛哭。”探问三人的情形,知道是那个吏目的儿子又死了。</p><p class="ql-block">隔了一天,又有人从蜈蚣坡来说,看见坡下堆积了三具尸体,那么,他的仆人又死了。唉,令人何其悲哀啊!</p><p class="ql-block">想到他们暴尸荒野,没人收葬,我就叫了两名童仆,带上畚箕、铁锹前去蜈蚣坡埋尸。起初两名童仆露出为难的神色,我说:“唉,我和你们,正像他们三人,彼此都是一回事啊!”两名童仆听了伤心落泪,自愿前往。于是我们就在尸体旁边的山脚下挖了三个土坑,埋葬他们。又用一只鸡、三碗饭当作祭奠,长叹流泪祝告他们说:</p><p class="ql-block">“唉,令人何其悲哀啊!你是什么人?你是什么人啊?在这祭奠你的,是龙场驿丞、余姚人王守仁。</p><p class="ql-block">我和你,都是出生在北方文明之地,但是我不知道你的故乡在哪个州哪个县,不知道你为什么来当这荒蛮山野的鬼魂?</p><p class="ql-block">古人不轻易离开家乡,就算外出做官,也不超过千里之遥。我是因为得罪朝廷,被流放到这里,说来是理所当然;你又有什么罪过?</p><p class="ql-block">听说你的官职只是吏目,论俸禄不到五斗米。你带着妻子儿女,亲自耕作,能得到同样的收入,为什么以你七尺之躯换这区区五斗米的俸禄?这还不够,又加上你的儿子与仆人?唉,令人何其悲哀啊!</p><p class="ql-block">你假如真的是贪恋五斗米的俸禄而来,就应该欢欢喜喜地踏上长途,为什么那一天我看见你的面容,愁眉不展,好像是不胜愁苦的样子?</p><p class="ql-block">想你顶着风霜雨露,攀越悬崖峭壁,奔走在万峰之巅,时饥时渴,辛劳困顿,筋骨疲惫,再加上山间的瘴疠之气从外面侵入,忧郁的情绪在内心煎熬,这还能够不死吗?</p><p class="ql-block">我本知道你必死无疑,却没曾想到这么快,又没曾想到你的儿子、仆人也匆匆化作异物!说来这也是你自招不幸,我又有什么可说的?</p><p class="ql-block">我顾念你们三个人的尸骨无依无靠,所以前来埋葬,却让我产生了无穷的悲怆!唉,令人何其悲哀啊!就算我不收葬你,那幽暗的山崖下面有成群的野狐,阴晦的山沟里有滚滚的毒虫,也会把你吞在腹中,不致让你长久暴露在荒野。你对这一切当然已无知觉,但是我又怎么能忍心不问呢?自从我离开父母与家乡来到这里已经有三年了,经受瘴气的毒害却还可以苟且保全,是由于我未尝有一天凄凄戚戚。现在我这样悲伤,是为你的缘故多,为自己的缘故少,我不应该再为你悲伤了!让我为你唱一首歌,你听着吧!”</p><p class="ql-block">歌词是:“山峰连绵与天相接啊,飞鸟难通;游子四望怀念家乡啊,不辨西东。不辨西东啊,高高的天空却是相同;异乡边地啊,也总在大海环绕当中。达观的人随遇而安啊,不必固守家园,游魂啊游魂啊,不要哀伤,不要悲痛!”</p><p class="ql-block">再唱一首歌劝慰说:“你我都远离了家乡啊,听不懂蛮人的言语。生死无法预知啊,可能我也会送命此地,那时你就带着儿子、仆人,在我身旁跟随吧。我和你游玩嬉戏啊,驾着紫彪与文螭,让我们登高遥望家乡,发出长长的叹息。如果我有幸生还啊,还有儿子、仆人跟随着你;路边累累的坟墓啊,大多是北方流离之士,不妨与他们结伴呼啸,在此徘徊吧!有风露为饮食,不会让你忍渴受饥。你就安居吧,早晨和麇鹿结友,夜间随猿猴栖息。莫要怀恨当了厉鬼,在这村落里作祟!”</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