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十二因缘法是佛教中的一个重要概念,它描述了众生在生死轮回中的因果链条。具体来说,十二因缘法包括:</p><p class="ql-block"> 1.无明:指对佛法真理的无知,是一切烦恼的根本。</p><p class="ql-block"> 2. 行:过去世的业行,由于无明而产生的善恶行为。</p><p class="ql-block"> 3.识:由过去世的业力引发,投入母胎的最初一念。</p><p class="ql-block"> 4.名色:名指心识,色指身体,即在母胎中身心开始发育。</p><p class="ql-block"> 5.六入:指胎儿在母胎中发育出眼、耳、鼻、舌、身、意六种感觉器官。</p><p class="ql-block"> 6.触:出胎后,婴儿开始与外界接触。</p><p class="ql-block"> 7.受:由于接触外界而产生苦、乐、不苦不乐等感受。</p><p class="ql-block"> 8.爱:对苦乐等感受产生贪爱,渴望追求。</p><p class="ql-block"> 9.取:因贪爱而执取,追求和占有。</p><p class="ql-block"> 10.有:由贪爱执取造业,形成三界的业因,招感未来的果报。</p><p class="ql-block"> 11.生:依业受生,再次轮回。</p><p class="ql-block"> 12.老死:有生必有衰老和死亡。</p><p class="ql-block">十二因缘法揭示了生命流转的因果关系,说明众生由于无明而造业,从而在生死轮回中流转。通过对十二因缘的理解和洞察,可以帮助修行者认识到生死轮回的本质,从而寻求解脱之道1。</p><p class="ql-block"> 重新归纳一下,加上序列号。</p> <p class="ql-block">《心经》|何为“十二因缘”?</p><p class="ql-block">01 何为“十二因缘”</p><p class="ql-block">大家好啊!关于《心经》前部分我们已经了解了。</p><p class="ql-block">“是故,空中无色,无受想行识,无眼耳鼻舌身意,无色声香味触法”还有“无眼界,乃至无意识界”到这里,无非是在说佛教学说当中的十八界。</p><p class="ql-block">这里的届是,境界的界,世界的界。</p><p class="ql-block">而这十八届很重要,那是哪十八界呢?由哪些组成部分组成的呢?</p><p class="ql-block">其实就是:六根、六识、六境,而三个六组成了十八。 </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换句话说,也就是六根。</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我们前面说眼耳鼻舌身意;六境,或者说是六尘,就是色声香味触法;六识,就是这六根和六境在相互作用关联起来的:眼识界、耳识界、鼻识界、舌识界、身识界、意识界。</p><p class="ql-block">十八界依次就是:眼界、耳界、鼻界、舌界、身界、意界,色界、声界、香界、味界、触界、法界,眼识界、耳识界、鼻识界、舌识界、身识界、意识界。</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这十八界,按照佛教学说的传统,是以人的认识为中心,对一切世间法,也就是世 界上的一切现象和事物所进行的一种分类。</p><p class="ql-block">每一个人、每一生都具有此十八界,都逃不出此十八界。 </p><p class="ql-block">而无眼界乃至无意识界,等于举了十八界的第一和第十八,简单说就是举了一头一 尾,把中间的十六界省略了。</p><p class="ql-block">《心经》用最简短的方式来讲述般若学说的精意。虽然它短,但还是有重复的部分。</p><p class="ql-block">色不異空,空不異色,色即是空,空即是色等等。</p><p class="ql-block">但是有一点,佛经的确是非常繁复的,不停的重复,然而,佛经又在该省略、该简 略、该节省篇幅的时候,做到了简略、节省、节省篇幅。</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这个十八界就是例子。它就用无眼界乃至无意识界把十八界全部概括了。</p><p class="ql-block">中间的话,老师在讲解的时候可以一一列出来,但在经书边就不说了。</p><p class="ql-block">这十八界之所以重要,按照佛教的传统学说,它是一切不善法的根本所在,也就是一切不好的东西,它的根本。</p><p class="ql-block">用另一句话说,也就是我们这些凡人一切苦厄烦恼的根本原因。 </p><p class="ql-block">一切世间法,世间的所有的事物,万事万物,都是因为这根,六根,境,六境,识,六识,三类组成十八界之间的复杂的作用变化,互为因果,形成一个因果链。</p><p class="ql-block">辗转无穷,无有究竟,纠缠往复, 一直是在这样纠缠当中。</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只有我们去学习了,领悟了,修行了这个般若大法、妙法,才能得到慧眼,才会有智慧,进而时时观照才能证得真空实相。</p><p class="ql-block">叫真实空相才能证得这种妙境,才能摆脱一切根、尘、识、界,我们才能了然于胸,一切世间法,无非是因缘和合而成,相待相依,互为依赖。</p><p class="ql-block">所以,一切是空,悟到这一点是非常重要的。</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接下来依然是一串无,“无眼界,乃至无意识界”,之后是“無无明,亦无无明尽,乃至无老死,亦无老思尽”。</p><p class="ql-block">这里很重要,为什么?因为这里讲的是佛教学说当中非常重要的十二因緣,或者说十二缘生。</p><p class="ql-block">在佛教学说当中,特别是原始佛教学说当中,最重要的、最具突破性的,也就是释迦牟尼最大的贡献就是提出了十二因缘学说。</p><p class="ql-block">这是佛教三世轮回的学说的基础。它的基石,它的根本。</p> <p class="ql-block">十二因緣,称为十二支,也就是十二因緣。</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有十二支组成:无名、行、识、名色、六入、触、受、爱、取、有、 生、老死。</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十二因緣为什么特别特别重要?如果去看印度梵文、巴利文……这类保存下来比较古老的佛教经典,就可以看到释迦年尼对于缘起学说,十二因缘学说非常看重和特别强调的。</p><p class="ql-block">那看重到什么地步呢?</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释迦摩尼成佛,成为佛陀以后,在后夜时分,也就是后半夜的时候,佛陀对着五位比丘,也就是最早的五位弟子开始了佛教史上的首次正式说法。</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这就是佛教史上所谓的初转法轮 。</p><p class="ql-block">也就是神通游戏,里边有一品叫转法轮品,专门讲转法轮,佛陀初转法轮的时讲的依次是:</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第一,讲中道。佛陀反对极端,一个极端是非常低劣粗鄙庸俗,这种沉迷于欲望和享乐,佛陀是反对的。另一种极端佛陀也反对的,折磨自己的身体,行无畏的苦 行,给自己带来无穷的痛苦,佛陀也是反对的,所以佛陀不走这两个极端而依据中道。</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而所谓的中道,具体而言就是八正道。</p><p class="ql-block">正见、正思、正语、正业,正命、正精进,正 念、正定,这就是八正道。</p><p class="ql-block">讲完了八正道以后,佛陀讲了四圣谛,也就是大家都很熟悉的苦、集、灭、道。</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什么是苦?我们常说的八种苦:生、老、病、死,怨憎会、爱别离,求不得、五取蘊。</p><p class="ql-block">八苦当中前四苦“生老病死”大家都很熟悉。但是后面的就比较陌生了,所以分别什么意思?</p><p class="ql-block">怨憎会:就是这一辈子总归要碰到不喜欢的,怨恨的,甚至憎惡的人或者事情。</p><p class="ql-block">爱别离:在无穷的轮回当中,如果不摆脱轮回,总归是这样,要和自己所爱的人、所爱的事情,别离的。</p><p class="ql-block">后面两苦比较厉害,就是现在年轻人流行的话,求不得。</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生老病死,怨憎会、爱别离,前六苦都是求不得,为什么求不得呢?</p><p class="ql-block">我们想求不生,不可能,得不到,想求不老,不可能,得不到,想求不病,不可能,得不到,想求不死,想求不要怨憎会,想求不要爱别离……我们都求不得,得不到。</p><p class="ql-block">而第八苦,是所有这些的最深层次的原因,叫——五取蘊。</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我们看八正道,四圣谛。接着佛陀讲了一段非常重要的话:“我是根据缘起的理论而觉悟的,我悟到了缘起,我才觉悟了。唯有理解了因缘才成为佛陀。你们要知道,世界上所有的东西都是相互依赖而存在的,任何一样都不会單独存在。一个牵着一个,离开了这个就没有那个,所以它是一种緣起。”</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这是从梵文直接翻译过来的,佛陀讲,我是根据缘起而觉醒,只有理解因缘,才成为佛陀,成为一个觉悟者。</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所以,我们可以看出来,佛陀把因缘或者十二缘生看得非常重要,它在佛教里边占据了如此重要的一个地位。</p><p class="ql-block">那《心经》在这里讲的“无无明,亦无无明尽,乃至无老死,亦无老死尽”,讲的就是 十二因缘。</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这里和前面的一样,前面是“无眼界,乃至无意识界”取了十八界的第一个和第十八个,来概括的十八界,把中间省了。</p><p class="ql-block">那“无无明,亦无无明尽,乃至无老,死亦无老死尽”是把十二因缘的第一支和最后一支的名字列出来,省略了中间十个。</p><p class="ql-block">而十二因缘每一个因缘叫一支,十二因缘也叫十二支。</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第一支是:无明。最后一支是:老死。</p> <p class="ql-block">十二因缘背诵口诀(百度知道)</p><p class="ql-block">十二缘起背诵口诀十二缘起背诵口诀:常识名称:十二缘起。具体内容:无明、行、识、名色;六处、触、受、爱;取、有、生、老死。</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缘起(梵文、巴利文:Nidāna)也称十二缘起支(梵文:pratītya-samutpāda-aṅga,巴利文:paṭicca-samuppāda-aṅga),佛教重要基础理论之一,它是释迦牟尼佛陀自修自证得到的真理,其指从“无明”到“老死”这一过程的十二个环节。</p> <p class="ql-block">因果相随,三世相续而无间断,使人流转于生死轮回大海,而不能得以出离,佛教将世间一世因果扩至三世因果即可解释关于社会中同类不相应现象,将一切串联其中以使人产生敬畏之心,达到超自然的,向往解脱生死心灵寄托。</p> <p class="ql-block">无明缘行,行缘识,识缘名色,名色缘六入,六入缘触,触缘受,受缘爱,爱缘取,取缘有,有缘生,生缘老死忧悲苦恼;无明灭即行灭,行灭即识灭,识灭即名色灭,名色灭即六入灭,六入灭即触灭,触灭即受灭,受灭即爱灭,爱灭即取灭,取灭即有灭,有灭即生灭,生灭即老死忧悲苦恼灭。</p> <p class="ql-block">十二因缘咒原文如下:</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嗡阿吽 班杂咕噜贝玛悉地吽 班杂咕噜贝玛悉地吽</p><p class="ql-block">这是十二因缘咒的梵文发音,通常用于佛教的结坛仪轨中。十二因缘是佛教中描述生死轮回的基本原理,它包括无明、行、识、名色、六入、触、受、爱、取、有、生、老死这十二个环节。</p> <p class="ql-block">十二因缘</p><p class="ql-block">2</p><p class="ql-block">佛教重要基础理论之一</p><p class="ql-block">十二因缘是佛教重要基础理论之一,是释迦牟尼佛陀自修自证得到的真理,指从“无明”到“老死”这一过程的十二个环节,因果相随,三世相续而无间断,使人流转于生死轮回大海,而不能得以出离。佛教将世间一世因果扩至三世因果,即可解释关于社会中同类不相应现象。</p> <p class="ql-block">南怀瑾先生推荐——修行必背经典之《十二因缘》(附解释)</p><p class="ql-block">请您点击关注👉 太一救苦</p><p class="ql-block">无明爱取三烦恼,</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行有二支属业道;</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从识至受并生死,</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七支同名一苦报。</p> <p class="ql-block">十二因缘包括:无明、行、识、名色、六入、触、受、爱、取、有、生、老死。</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这十二个“环节”环环相扣,就像一条我们肉眼看不见的“锁链”,把过去、现在、未来的生命紧紧串连在一起。有情众生就这样被业力推动,在六道里轮回,持续不断地生生死死。</p><p class="ql-block">1</p><p class="ql-block">无明</p><p class="ql-block">我们因内心的贪瞋痴而迷惑无知,对善恶因果不明白,不知不觉,这就称为“无明”。在十二因缘中,“无明”是一切烦恼的总称。</p><p class="ql-block">我们每天做很多事,说很多话,但因为缺乏观照,往往在不知不觉中被贪嗔痴所控制,被不良情绪所控制。现在流行的“XX控”,正是这种不知不觉的典型反映。可以说,无明是一切烦恼的根源,也是凡夫人格的基础。</p><p class="ql-block">2</p><p class="ql-block"> 行 </p><p class="ql-block">因为无明,我们处于迷惑颠倒之中,所做的行为又造下了“身口意”三业,此称为“行”。这些行为不仅在当下就会产生一些客观结果,更会在内心留下影像,我们所思所行所说,都不是过去就过去了的,会在未来招感相应的果报,推动众生去投胎,被动接受善恶诸业的果报,从而在生死中轮回。</p><p class="ql-block">我们选择什么行为,就要承受什么业报。在业力面前,每个人都是平等的,没有捷径可走,也没有漏洞可钻。</p> <p class="ql-block">3</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识 </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我们身口意的种种行为,所留下的痕迹或者说“种子”,都影响着我们的意识、末那识和阿赖耶识(第六识、第七识、第八识)。随着一期身命的结束,所化生的中阴身会受到过去世所造业力的影响,带着过去世生命中留下的种种“信息”,到相应的地方入胎,投生为新的生命。</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4</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名色 </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名者“心”也,“色”者身也。“识”入胎后,身躯及精神组成胞胎,开展出五蕴色身。</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所谓蕴,就是把相同的东西聚集一处,包括色蕴、受蕴、想蕴、行蕴、识蕴。其中,色蕴为物质部分,是地水火风四大的组合,属于色法。而受想行识是精神部分,属于名法。受是苦乐忧喜的情感;想是我们对世界进行的思考;行是实施行为;识是心的主体,心王。</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生命是什么?无非就是这么一堆有漏的五蕴,它建立在迷惑和烦恼之上,其中并没有所谓的“我”。</p> <p class="ql-block">5</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六入 </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名色的发展,会进一步形成眼、耳、鼻、舌、身、意六入,这是我们接受外界信息的六个窗口。我们能认识到什么样的世界,就取决于认识能力本身,例如一个人有色盲问题,他认识到的世界就相应地有了不同。</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6</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触 </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有了六入,我们就会接触外境。关于外境,佛法主要分为色、身、香、味、触、法六类。眼睛对应色彩的世界,耳朵对应音声的世界,鼻子对应气味的世界,舌头体会酸甜苦辣,触觉感受冷暖软硬,意识产生思维想法。总之,我们时刻都在主动或被动地接触外境。</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7</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受 </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有了这个触后,就可感受外界的事物,从而生起苦乐忧喜的感觉。有些境界会给你带来痛苦,有些境界会给你带来快乐,有些境界会给你带来忧愁,有些境界会给你带来喜悦。一旦接触,必然会引发感受。</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十二因缘从无明、行、识、名色、六入、触一直到受,这些本不是我们所需所要,是因为过去造作的业力,现在感应到的果报(有善有恶),而使我们拥有之。</p> <p class="ql-block">8</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爱 </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有了受,就容易迷在其中,对于所受的事物,称意的就贪爱,不称意的就生起烦恼、厌恶之心。但我们往往分不清究竟何为苦,何为乐,眼睛整天看东看西,看电子产品......明明眼睛很累很伤,却把这种苦当成乐,依然对境界贪爱执着。</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此贪爱有很多种,主要有两种:一者是境界爱,比如我们对于所看到的东西起爱染心;二者是自体爱,即是我们贪爱有一个“我”,贪爱这个身体是“我”。由此贪爱引发一切烦恼而起种种造作。例如,俗语说“人为财死,鸟为食亡”,说明很多人已经意识到,这种“执着之爱”不仅引发种种烦恼,更是致命的。</p> <p class="ql-block">9</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取 </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因为有爱,就想进一步占为己有,牢牢抓住。取,就是以自我为中心,在贪嗔痴的作用下,对事物不顾一切地攀缘追求,继续造成身心上的种种烦恼痛苦。当这种渴求得不到满足时,让人焦虑不安;当渴求得到满足时,又会进一步加深贪执,继续追逐,周而复始。</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取可分为四种</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欲取 即是我们执著,希望获得更多自己贪爱的东西,称为欲取。</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见取 对于我们的知见、思想起贪爱,追求更丰富的知识,认为自己懂得道理是最好、最优胜的而执著它,称为见取。</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戒取 执取许多不合理的(外道、邪见)戒律,执着地认定这样能得福报或解脱。</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我取 对所爱事物生起我和我所有的执著,如我执、我见、我慢、我法、我语等,称为我取。</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我们过去有种种习气,如今境界当前,就唤起了种种贪爱。在这十二因缘中的“爱、取”既是眼前的迷惑,也是一念“无明”之心。无明有贪、瞋、痴等种种烦恼,但是此十二因缘中着重指的是贪爱,它最严重,因“爱、取”故生将来“有”。</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1</p> <p class="ql-block">10</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有 </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因为我们执取渴求,希望能够拥有许多东西,采取了一些行为,又造新业,为下一世的果报埋下了因。</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但这种“爱、取、有”的重复是一样的。可以说,这就是现世的轮回。贪著什么,就会制造与之相关的轮回,并对此形成依赖,而未来的轮回不过是它的延续而已。</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在十二缘起中,“行”和“有”的表达内容是一样的,都是指业力,不同的是,“行”是指过去世的业力,而“有”是指现在世的业力。识、名色、六入、触、受、爱、取、有,都属于现在世。所以,我们想要通过修行来解脱生死轮回,要着重这些环节下手。</p> <p class="ql-block">11</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生 </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爱、取、有”之后,就是“生”和“老死”了。我们想要占有,就需要实施很多行为,造下业因,在一期身体败坏、身命终结时,推动生命再次进入六道轮回,导致生命的相续。</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12</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老死 </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有生故,将来必有生理及心理退化、贪生怕死、厌老死等身心之苦。故说十二因缘相续,无有穷尽,它形成一连串的因果。</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十二因缘中的最后两项——生、老死,都是属于未来世的,是未来将导致的果。</p> <p class="ql-block">人本来是可以从“十二因缘”的束缚中解脱出来的,但由于贪嗔痴烦恼的牵引,所以极为困难。若欲脱离这六道轮回,只有解决无明烦恼,“无明灭则行灭,行灭则识灭,识灭则名色灭,名色灭则六入灭,六入灭则触灭,触灭则受灭,受灭则爱灭,爱灭则取灭,取灭则有灭,有灭则生灭,生灭则老死忧悲苦恼灭”,如此方能究竟解脱,永除诸暗,离苦得乐!</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免责声明:图文来自网络空间,只为弘扬优秀道法。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联系删除。锻炼咨询明白人士,了解清楚方可练习。欢迎大家分享亲朋,迎来身心纯真良善。</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p> <p class="ql-block">佛说贝多树下思惟十二因缘经</p><p class="ql-block">2023-09-17 18:39</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简介佛说贝多树下思惟十二因缘经闻如是。一时佛在舍卫国。止祇树给孤独园。是时佛告比丘。比丘便应唯然。比丘从佛听。佛便说言。诸比丘。我本未得佛道为菩萨时为念是。咄是世间极剧。为生老死。为往受但苦。当何时从老死得要也。诸比丘便自思惟得是意。何以故有老死。亦何因..</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佛说贝多树下思惟十二因缘经</p><p class="ql-block">闻如是。一时佛在舍卫国。止祇树给孤独园。是时佛告比丘。比丘便应唯然。比丘从佛听。佛便说言。诸比丘。我本未得佛道为菩萨时为念是。咄是世间极剧。为生老死。为往受但苦。当何时从老死得要也。诸比丘便自思惟得是意。何以故有老死。亦何因缘复老死。比丘便念。本得应意。生故为有老死。亦生因缘复老死。比丘便思惟念。何以故为生。亦何因缘复生。比丘便自思惟案本念。便得是应意。为有故生。亦因缘有复生。比丘便思惟生是意。何以故为有。有亦何因缘复有。比丘便思惟案本念。便生应是意。为受故有。有亦受因缘复有。比丘便思惟。是何以故受。有亦何因缘复受。比丘便案本念。得是应意。为爱故受。亦爱因缘复受。比丘便思惟念。何以故为爱。有亦何因缘复爱。比丘便思惟案本念。得要。痛乐故爱。亦痛乐因缘复爱。比丘便思惟念。何以痛乐有。亦何因缘痛乐复有。比丘便思惟案本念。复是应意。更故痛乐有。亦更因缘痛乐复痛乐。比丘便思惟念。何以故有。更亦何因缘复更。比丘便思惟案本念。便生应意。六入故有。更亦六入因缘复更。比丘便思惟念。何以故有六入。亦何因缘复有六入。比丘便思惟案本念。得是应意。名像故有六入。亦名像因缘复有六入。比丘便思惟念。何以故名像有。亦何因缘复有名像。比丘便思惟案本念。得是应意。识故为名像有。亦识因缘复有名像。比丘便思惟念。何以故有识。亦何因缘复有识。比丘便思惟案本念。有是应意。名像故为有识。亦名像因缘复识。比丘便思惟。生是意。是何等。咄是识还不复前在。名像因缘识。亦识因缘名像。名像因缘六入。六入因缘更。更因缘痛。痛因缘爱。爱因缘受。受因缘有。有因缘生。生因缘老死忧哭苦。不可意愁从是致有。如是但为从五阴。一切苦从习生。比丘便自思惟念。何以故。无有老死。亦何故老死灭尽。比丘便案本念思惟得是应可意。无有生亦不老死。已生尽老死亦尽。比丘便自思惟念。何以故。不复生。亦何因缘复生尽比丘便思惟案本念。生是应意。有无是有者便不复生。有尽复生尽。比丘便思惟念。何等无有为有无有。何等尽为复有尽。诸比丘便思惟案本念。自生应意。受无有便有无有受已尽便有尽。诸比丘便思惟念。何等无有。令受无有。亦何等尽令受尽。诸比丘便思惟案本念。得应意。无有爱亦无有受。爱已尽便受尽。诸比丘便思惟念。何无有为爱无有。何尽复是爱尽。诸比丘便思惟案本念。意生如应。痛痒无有便爱无有。痛痒尽则爱尽。诸比丘便思惟念。何等无有则痛痒无有。何等尽是痛痒尽。便自思惟案本念。得是应。更乐无有则痛痒无有。更乐尽复痛痒尽。便复思惟念。何等无有更乐无有。何等尽是更乐尽。便复思惟念本。得应意。六入无有即更乐无有。六入尽更乐尽。便复思惟念。何等无有六入无有。何等尽则六入尽。便复思惟案本念。有是应意。名像无有则六入无有。名像尽复六入尽。便复思惟念。何等无有为名像无有。何等尽复名像尽。便复思惟案本念。有是意应。无有识亦无有名像。识尽复名像尽。便复思惟念。是何等无有则识无有。何等尽复识尽。便复思惟案本念。得是应意。无有殃种识亦无有。殃种已尽则识尽。便复思惟念。何等无有为殃种无有。何等尽为殃种尽。便复思惟念本。得应意。无有痴亦无有殃种。痴已尽则殃种尽。殃种已尽识尽。识尽名像尽。名像尽六入尽。六入尽更尽。更尽痛痒尽。痛痒尽爱尽。爱尽成就尽。成就尽有尽。有尽生尽。生尽老死尽。忧愁苦不可意剧便尽。如是最无有量苦阴便尽。</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佛告诸比丘。彼时念是。以自得故道所。佛从是往得便随。已随便知老死。亦知老死习。亦知老死灭。亦知老死行令度。生亦尔。有亦尔。受亦尔。爱亦尔。痛痒亦尔。更亦尔。六入亦尔。名像亦尔。识亦尔。殃种亦尔。便知痴。亦知痴习本。亦知何痴尽。亦知受行令痴尽。譬比丘。若人在空泽间闲处行。便见故道。故有行者迹。人便随迹。已随迹便见故城。好足园好足饶树好足池好足河好山。堑亦好处炽饶园乐。便念是。若我今往当白王。我为行在空泽间闲处。便见故道故人行处。便随已随见故城。好足园好足饶树好足池好河好山。堑亦好处炽饶园乐。可王居。王便取居。却后稍严稍增炽多人饶。佛告诸比丘。我亦如是。得故道所。佛本从是行者我便随。已随便知老死从所。亦知老死从聚。亦知老死何尽。亦知老死何行得度世。知生亦尔。知有亦尔。知受亦尔。知爱亦尔。知痛痒亦尔。知更亦尔。知六入亦尔。知名像亦尔。知识亦尔。知作行亦尔。知痴亦知痴从生。亦知从何痴灭。亦知何行除痴度世。</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佛便告比丘比丘尼优婆塞优婆夷。若比丘为比丘如有应受行。便得道不失道能巧道。比丘尼亦尔。优婆塞亦尔。优婆夷亦尔。若谛受正行。便随道得道。能如应法行。如是无为行者。增多方至。天亦人已见佛说如是宜。比丘取着意佛。说行者受。</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更新于:2023-09-17 18:39</p> <p class="ql-block">搜狗问答:</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四圣谛和十二因缘法 是佛在哪本经里说的?</p><p class="ql-block">如题,求出处。 非常感谢</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来自匿名用户的提问</p><p class="ql-block">回答</p><p class="ql-block">最佳答案</p><p class="ql-block">四圣谛,在《长阿含经》、《中阿含经》、《增一阿含经》、以及《杂阿含经》等原始经典中,都讲到四圣谛。十二因缘,在《长阿含经》卷十《大缘方便经》、《佛说长寿灭罪护诸童子陀罗尼经》中都讲了十二因缘。</p><p class="ql-block"> 四圣谛和十二因缘,是佛教的基础理论。</p><p class="ql-block"> 苦、集、灭、道四者为四谛。能如实正觉此四种道理而登圣位,成等正觉,故又称为四圣谛。人生世界,一切皆苦,纯苦无乐,而众生无知,反取苦为乐;归纳其类,分为八苦,即生、老、病、死、求不得、爱别离、怨憎会、五阴炽盛等,这就叫着苦谛。因为众生自寻烦恼,以采集苦因而成苦果,误以为乐,这就叫做集谛。如欲灭去苦因苦果,达到离苦得乐,这就叫做灭谛。因此必须要以求证道果,升华人生而得达究竟的法门;这就叫做道谛。 十二因缘: 一无明:明即智慧光明,无明即是贪欲、慎恨、愚痴等产生的烦恼,也是种种蠢动心理的迷惑之源; 二行:即是前生所造的善恶诸业,也就是前世身心的行为; 三识:即是由过去世的业力,感受果报之初起妄念而托母胎,投生为今生的神识; 四名色:即是投生于母腹后形成胎儿的身心状态; 五、六入:即是在胎中长成的眼、耳、鼻、舌、身、意等六种感觉器官---六根; 六触:即是出母胎后,自己的六根与外界的色、声、香、味、触、法等相对接触的六法; 七受:即是由接触外境自己所感知的苦乐心境; 八爱:即是厌苦喜乐而生贪爱财、色、名、食、睡等五欲的心理活动; 九取:即是因欲爱旺盛而对于贪染诸境而起取着心; 十有:即是由于今生造作了有漏之因,将要导致感受未来世的生死之果; 十一生:即是因了今生造作的业种,所感受来生的色、受、想、行、识的五蕴聚合之身; 十二老死:来生既有了五蕴假合之身的出生,必将衰老而至死亡。</p><p class="ql-block">2017-02-20</p> <p class="ql-block">佛说十二因缘法(白话版)</p><p class="ql-block">佛陀教育 药师佛文化促进会 2016年10月21日 08:25</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一切众生,实是本来清净,由于过去一念无明妄动,便有行为造业,有行为造业便有入胎之识。有入胎之识便有现生之胚胎,有了胚胎便具备眼、耳、鼻、舌、身、意等六根。出胎后,六根就会有六种触觉,有六种触觉便有六种感受。有感受便懂得爱,懂得爱之后,就会执著,极力去夺取,有所夺取,便会形成未来世之业因。有了未来之业因,就会领受来世之生。有生就必然会有老死,及一切忧愁悲伤苦恼。这就是十二因缘的顺生门。若是没有无明妄动,那里会有行为造业?没有行为造业,那里会有入胎之识?没有入胎之识,那里会有胚胎这个色身?没有色身,就不会有六根存在。没有六根,就不会有六种触觉。没有触觉就没有感受。没有感受便没有爱。没有爱就不会有执著夺取。没有执著夺取,就不会有未来生之业因。没有未来生之业因,就不会有未来世之生。没有生,就不会有老死,及忧伤悲苦。这就是十二因缘的还灭门。你要知道,一切众生不能观察十二因缘之法,是故轮转于生死苦海中。昔有人能观察十二因缘之法,即是能见实相法。能见实相法者,耶是见佛。见佛者,即是见佛性。何故这样说呢?因为一切诸佛,都以此十二因缘法为法性。你现在得闻我说此十二因缘法,即得到佛性清净,堪为佛门法器。我现在再为你说一真实道,你应当思惟守护一念。一念者,即是菩提心,菩提心者,又名为大乘心。因为众生根性不同,故诸佛菩萨分别说为三乘。你应当念念常勤守护这个菩提心,切勿令其忘失。纵使色、受、想、行、识五阴炽盛、地水火风四蛇吞噬,贪嗔痴三毒发作,色声香味触法等六贼入侵,以及一切妖魔来恼害,你都不能动摇改变这颗菩提心。有了这颗菩提心,你的身体就有如金刚坚固其心,就有如虚空一样,别人难以破坏。菩提心坚固,即能得无上正等正觉,即是具常、乐、我、净涅槃四德。有了涅槃四德,生老病死,一切地狱便与你绝缘。</p> <p class="ql-block">十二因缘是佛教的基本道理,记载于《佛说长寿灭罪护诸童子陀罗尼经》。初学佛者要学习佛法,首先就得认识三宝、四圣谛及十二因缘。根据经典的记载,佛陀在菩提树下觉悟时,就是观这十二因缘。十二因缘说明有情流转生死的前因后果,在此流转中唯是烦恼、业行及苦果(即惑、业、苦);它们相依,因缘生灭的相续流转,使到我们感受到有个人生的过程,有一个生命在生死轮回;实际上这其中无有主宰者、没有作者、也没有受者。</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佛说十二因缘是一大苦聚,我们学习十二因缘就是要明白苦在哪里?要从十二因缘当中怎样得到解脱。</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十二因缘又称为十二缘起支。此十二支互相为因果,因为一个因缘升起,而造成另一个因缘也生起,故佛经中常说:‘此有故彼有,此灭故彼灭。’这句话的意思是:有这样的东西生起,所以另外一样东西也跟著生起;有这样的东西消灭,另外一样东西也跟著消灭。</p> <p class="ql-block">一、十二因缘三世二重因果:</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第一重因果:过去因到现在果。</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过去因:无明是过去迷惑。</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行是过去造业。</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1)无明:我们迷惑无知,对善恶因果不明白,于佛、法、僧三宝不明白,也不知不觉,这就称为‘无明’。在十二因缘中的‘无明’是过去世烦恼的总称。</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2)行:因为无明使我们迷惑,发动心驱使身,口,意造业,此称为‘行’。此造作产生将来的果报,既是我们今世所受的善恶诸业的果报,所以‘行’就是业报,使我们投胎轮回生死。现在果:识、名色、六入、触、受是现在苦果。</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3)识:众生前生死时,名色(精神与物质)的活动散灭,而转成另一系列的精神活动。好像前世是人,死后转生为乌龟,那做人的精神活动就灭,转变成为乌龟的精神活动。因惑业导致,此‘识’重新入胎。此‘识’与前六识(眼、耳、鼻、舌、身、意)不同,在此处特别指入胎的‘识’。在南传佛教只说为‘识’,但大成佛教的唯识宗说是第八识--阿赖耶识。我们死后,生前的名色散掉,心识继续活动,形成意生身,也就是中阴身,它能够入胎。</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4)名色:名者心也,‘色’者身也。‘识’入胎后,身躯及精神组成胞胎。胞胎渐渐长成,物质的身躯慢慢的形成,就有六根;精神活动也慢慢产生知觉。在这成长的过程中,当它六根还没圆满生成时,精神活动成为‘名’,身躯的生长称为‘色’。实际上现在我们也有‘名色’,既是眼前身心的精神称为‘名’,身躯称为‘色’;但当胎儿生长时,六根未具,精神与物质的活动,称之为‘名色’。这是为了区别它们之间的不同,而特别给予的名称。</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5)六入:名色慢慢生长,六根生出来后,就有‘六入’。因为我们从此得到消息,知道外境,故称为‘六入’。‘六入’又名‘六根’,即眼、耳、鼻、舌、身、意。因为‘六识’从此生起,像树根能长出树木,故称为‘六根’。六根成长依胞胎,成长圆满之后胎儿就从母胎中出来,此时六根就完全具足。</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6)触:根、尘、识和合的心理作用,成为‘触’。此事一个心理作用,成为‘心所’,并非两个东西接触之意。胎儿从母胎中出来后,六根就接触到外境。胎儿一出世,第一个接触外境的是身触,而第一个受是苦受。同样的,眼、耳、鼻、意,与外境接触时,也产生眼触,耳触、鼻触、舌触和意触。由识至受皆由过去业力引起、不自在故是苦果。</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7)受:有了这个触后,就可感受外界的事物,而生起苦受、乐受、不苦不乐受—舍受。十二因缘从‘无明’、‘行’、‘识’、‘名色’、‘六入’、‘触’一直到‘受’,这些都不是我们所需所要,是因为过去无明造业,现在承受到果报,而使我们拥有之</p> <p class="ql-block">第二重因果:现在因到未来果。</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现在因:爱、取是现在迷惑。</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有是现在造业。</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8)爱:我们有了受,就迷在其中,对于所受之事物产生贪爱。因为有了受就有‘爱’,对这个受染著、渴求。比如用黑布包住眼睛,整天不让它看东西,肯定它受不了,会觉得很辛苦。眼睛整天爱看东西,对境界贪爱不以受为苦,使我们对这个贪爱产生种种的执著。此贪爱有很多种,主要有两种:一者、境界爱,比如我们对于所看到的东西起爱染心;二者、自体爱,即是我们贪爱有一个‘我’,贪爱这个身体是‘我’。由此贪爱引发一切烦恼而起种种造作。</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9)取:由于这个贪爱心加深执著,不愿意舍离,称为‘取’。不止不愿舍离,还希求将来获得更多,即是希求将来有。取可分为四种:一者、欲取:即是我们执著,希望获得更多自己贪爱的东西,称为欲取。二者、见取:对于我们的知见、思想起贪爱,追求更丰富的知识,认为自己懂得道理是最好、最优胜的而执著它,称为见取。三者、戒禁取:此亦是一种贪爱,执著守持某些戒律能解脱,能得福报等等。四者、我语取:此是对我的贪爱。这些执著都是贪,是我们过去的业习,现在显现出来。比如你有抽烟得业习,现在眼前有一只香烟,就对他起贪爱;没有抽烟业习的人,就无此贪。我们过去有种种业习,现在境界当前,就起种种贪爱。在这十二因缘中的‘爱、取’既是眼前的迷惑,也就是一念‘无明’之心。无明有贪、嗔、痴等种种的烦恼,但是此十二因缘中特别指的是贪爱,它最严重,可以引发业力形成将来的果报。因为我们渴求、贪爱、使到将来它形成果报,固在十二因缘中,贪爱占很重要的位置,因‘爱、取’故生将来‘有’。</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10)有:因为我们执取渴求,希望将来拥有许多东西,因执著而产生了将来之‘业有’,称为‘有’,这个‘有’又称为‘三有’。一者、欲有:既是欲界的业报;二者、色有:既是色界的业报;三者、无色有:既是无色界的业报。此(业)有由爱、取(烦恼)所发动之身、口,意三业而生之新业因,令此生死后,再生之识得到滋润。</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未来果:生、老死是将来的苦果。</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11)生:依爱、取形成的惑业,成为业力,使苦果不能止息,继续发生,我们的身体败坏后,未来世再从新投胎受生。</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12)老死:有生故,将来必有生理及心理退化、贪生怕死、厌老死等身心之苦,故说五蕴之十二因缘相续,无有穷尽,它形成一连串的因果。</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十二因缘就是因为有无明,所以有‘行’之造作;因为造业而入胎,故有入胎之识;因为入胎,名色就展开活动,它扩展、扩大,就产生了六入;胎儿的六根圆满后就出世,然后与外面的境界接触;根、尘、识和合产生触的心理,有了触就产生受,过去我们贪爱的业习就会引发出来,爱即生;爱加深就有取,使我们希求它再来、再有,就形成了有;有将来的业,促使我们再来生,再来死。</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这十二因缘就是有情众生的流转生死的前因后果,它的流转并不是直线式,而是一个轮转。既是过去的无明,造成现在的受;现在的无明,就是爱、取;现在的爱、取,就是下一世的无明,它一直循环不息,周而复始。在十二因缘中,我们要知道有迷惑,因迷惑而造业;造业后我们就要受业的果报—苦果。在受苦果的当中,我们继续迷惑,继续造业,造业后又再受报,这样的循环作用,称为十二因缘的流转。</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二、缘起:</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一切诸法都依托众缘和合而生,缘尽则散灭,所谓‘此有故彼有,此无故彼无。’众缘和合时我们就以为它生,因缘散了我们就以为它灭,故名缘起。缘起是指在因缘作用下之法性,既是一种原理、法则。</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三、缘生:</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因缘成熟,果报生起,称为缘生。缘生是指缘起法中所生之法,它是一种果报。</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四、缘生法之共同性:</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1)无主宰:凡是因缘所生之法,都没有主宰者。我们以为事间的一切东西,总是有个主人,有个主宰者,这是一种执著。十二因缘告诉我们没有作者,没有主宰者,那是因为我们无明、无知,产生了种种造业的行为,因而促使我们入胎产生识。现在让我们来看这个识,识是由谁主宰?它没有人主宰,只不过是无明和行的产物。比如一粒种子,放入泥土中,加上阳光、水份与泥土,就发芽生长,这其中没有主宰者。</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2)无作者:无明缘行,行缘识;即是无明生起行,行生起识。这当中无主宰。这其间也没有作者,就是无明作行,行作识,识作名色。从十二因缘来看,造业者是爱与取,那是因为迷惑而造业。迷惑的‘受’、‘取’并非我,故说无作者。</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3)无受者:在十二因缘中只不过是识、名色、六入,触、受在作用,这其中并没有人在受果报;我们总以为有一个‘我’在受果报,这是不对的;那是识、名色、六入,触等种种法在受果报。比如说:有一间亚答屋被火烧,难道是它在受果报吗?不是的。它是亚答屋的叶子,里面的木材等东西,因为加热,就燃烧起来;它燃烧后就灭了,里面没有受果报的亚答屋。由亚答叶、木板等材料组成一间被我们称为‘亚答屋’的东西;同样的,由识、名色、六入、触、受形成一系列活动,我们把它称为‘众生’,实际上没有一个实体的‘众生’在受果报。</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4)无自作用:十二因缘当中,没有一个因缘可以自己作用,必须依靠其他的因缘。好像我们的六根从胚胎来,胚胎从‘入胎的识’来,识从业报来等等,所以每一个都是靠其他的因缘生起,它不是自己在作用。</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5)从因生:因为不是自作用,也没有作者在做,故从因生。</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6)不自在:十二因缘的流转,是令我们不自在的;因缘的相生相灭,不是我们所需所要。甚至于这个爱、取也是因为过去的引发来的,里面并没有一个我要爱、我要取。</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7)托众缘转:十二因缘中的任何一支都不可以单独产生作用,它要依靠众多因缘引发,才能转来变去,所以说它需要托众缘转。</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8)无常、苦、无我:十二因缘中的每一支都是无常,如果它不是无常,就会保持不变,不必依众缘生;如果它不是无常,也不会促使其他法的升起。因为无常生灭,才会有不同的东西相续生起。因为无常故苦,苦就是不自在,不自在故无我。如果有人说:我要举手就举手,我要作什么就做什么;但这十二因缘的流转我不能舍弃,故那并不是属于我。如果是我,我要对你起嗔心,现在就可以嗔,但是如果是十二因缘,我要它嗔你,还要依众缘使它嗔才行,所以我要依种种因缘才能起嗔心。又比如我要你现在对母亲起嗔心,因为没有嗔的境,故嗔心生不起。我们对这十二因缘的流转不能做主,故它不是我。</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9)性空:在十二因缘的流转中,每一支都没有自性,没有自体,皆是因缘相生相灭,故说其本性空。我们听到‘空’,千万别误会是什么都没有。所谓性空是:我们所知的一切,没有真正的自体,不实在,它的本性是空的,称为性空。</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五、十二因缘的流转门:</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我们的导师释迦牟尼佛觉悟时,他于菩提树下观这十二因缘,发现众生有生、老、病、死苦,故想要度化众生,使他们解脱。因此佛陀从十二因缘的老死开始逆次而观察:一切众生都得承受‘病’、‘老’、‘死’之种种痛苦,他以智慧慢慢的发现到众生有‘老死’是由于有‘生’,有‘生’是因为有‘业有’,所谓‘业有’是欲有、色有、无色有,因为我们有了将来欲界、色界和无色界的业,它们会推动我们将来要重新出世--生;佛陀观察到并没有‘我’在造业,而是身心(假我)对世间的种种事物产生了执取,渴求将来有,造成了有业报;我们有‘有’是因为有‘取’;有‘取’是因为有‘爱’,我们过去的业习对事物有贪爱,接触境界时,贪爱心就生起,对境界所看到的东西产生执著;‘爱’的生起是因为有‘受’,我们的六根有苦受、乐受、不苦不乐受,我们贪求乐受。因为有乐受,造成我们业习中‘爱’的心生起;反之它则不生。假如我们天生是聋子,从没听过声音,那对歌声、鸟声等,就不会贪爱;/贪爱,所以受是爱生起的原因。我们有‘受’是因为心依靠六根接触外境,根、尘、识产生‘触’,因为有‘触’,所以有‘受’。佛陀继续观察,发现有‘触’是因为有‘六根’,没有‘六根’我们的心就没办法与外境接触;接著佛陀又继续观察,发现‘六根’的形成是因为我们在母胎里有‘名色’的活动,所以产生‘六根’;佛陀说因为有‘名色’,所以有‘六入’。我们会受生就是有‘识’,我们死后,精神继续活动,我们会被业转去入胎,结果就在胎里成长。佛陀发现有‘识’入胎,就有‘名色’;那‘识’又是从那里来那?佛陀不再追察了。然后佛陀观察由于有‘识’故有‘名色’;因为有‘名色’,故有‘六入’;因为有‘六入’,故有‘触’;因为有‘触’,故有‘受’……顺观至有‘生’故有‘老死’,此称为流转门。</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六、十二因缘的还灭门:</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我们在十二因缘的流转中,以如何灭除它的角度来看,叫做还灭门。要怎样才能把老死灭掉?佛陀观察只要不‘生’,就没有‘老死’;灭三界‘业有’就不‘生’;如果我们不执‘取’,那‘业有’就不会生起;只要把‘爱’灭掉,‘取’就不生;因为‘爱’是过去的业习,只要把它灭掉,就不会执取了;‘受’灭则‘爱’灭,以此类推,最后只要无明灭掉,此大苦聚也灭。然后顺观无明灭故行灭,乃至老死亦灭。</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七、如何截断十二因缘的流转:</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只要现在不造业,不迷惑,那现在的爱,取无明就断除、觉悟,过去所造的业就好像无根的树,再也生不起。既是说,这十二因缘告诉我们,过去的无明与业行延续到现在,如果我们觉悟不爱不取,就不会产生我见、见取见、戒禁取见等烦恼。无此烦恼后,我们就会发现十二因缘中的每一支都是无常、无我、缘生无性。既然如此,那又是谁在生?谁在受老死那?当这些执著都没有了,我们就会觉悟到没有一个众生在流转生死,受轮回之苦。只要觉悟现前的无明,在爱、取时不迷惑,我们就会发现这其中没有我。既然无我,就不会继续流转,同时也会发现到,所有的迷惑都没有了。我们在爱、取之前,感受外境的当时,觉悟它,不再去执取,这样就不受后有。</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八、十二因缘的三世两重因果:</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无明与行是过去的因,识、名色、六入、触、受就是我们现在所受的果报;我们现在有爱、取就会造业,是现在的因,将来就有生、老、死;所以过去因是过去世;现在果、现在因是现在世;未来果是未来世,总共有三世。那么三世为什么又说两重因果?第一重因果是过去因形成现在果;第二重是现在因造成将来果。所以十二因缘中有三世两重因果。它又告诉我们惑、业、苦的轮转,因为迷惑造业,所以要承受业报之苦;我们在苦中又迷惑,迷惑又造业,造业又受苦,周而复始,没法间断与中止。</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后来的论师把十二因缘讲为胎生学说,好像在解说怎样入胎?在胎中怎样生出六根?六根圆满怎样出胎?出胎后几岁有触,几岁有爱、取等等,这是一些论师如此诠释,不是佛陀阐述的。好像《俱舍论》,就是以年龄的划分来讲解十二因缘,这是不正确的。佛陀讲十二因缘时,不说三世两重因果,也没有说惑、业、苦,只是直接了当的说十二因缘,后来的论师加以分析,说它有惑、业、苦以及三世两重的因果,此虽非佛说,但是这是正确的。</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九、十二因缘给我们的启示:</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一)、十二因缘流转的顺、逆观:从‘老死’追寻到‘无明’,称为逆观;从‘无明’追寻到‘老死’,称为顺观。此顺、逆观又可分为流转门的顺、逆观与还灭门的顺、逆观。十二因缘流转门的顺、逆观就是看它生(流转)的原因,所生的果报;还灭门的顺、逆观就是看它灭(还灭)的原因,所灭的果报。顺观就是‘无明’灭‘行’就灭,‘行’灭‘识’就灭,‘识’灭‘名色’就灭,……。逆观是:如果要‘老死’灭则要灭掉‘生’,要灭‘生’就要灭‘有’,要灭‘有’就要灭‘取’,……。这就是还灭门的顺、逆观。</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二)、佛所说的十二因缘中的十二支缘生法,其共同性质是无常、无我、没有作者、没有受者。佛陀还告诉我们生死流转真正因果之所在,不明白十二因缘者,就会误会这世间与人类都是上帝所创造的;或误会人是父母生的,以为人从前是什么都没有--无因,突然间从母胎中出世,这些都是不正确的知见,我们学习十二因缘,以智慧观察而破除之</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p> <p class="ql-block">(3)识:众生前生死时,名色(精神与物质)的活动散灭,而转成另一系列的精神活动。好像前世是人,死后转生为乌龟,那做人的精神活动就灭,转变成为乌龟的精神活动。因惑业导致,此‘识’重新入胎。此‘识’与前六识(眼、耳、鼻、舌、身、意)不同,在此处特别指入胎的‘识’。在南传佛教只说为‘识’,但大成佛教的唯识宗说是第八识--阿赖耶识。我们死后,生前的名色散掉,心识继续活动,形成意生身,也就是中阴身,它能够入胎。</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4)名色:名者心也,‘色’者身也。‘识’入胎后,身躯及精神组成胞胎。胞胎渐渐长成,物质的身躯慢慢的形成,就有六根;精神活动也慢慢产生知觉。在这成长的过程中,当它六根还没圆满生成时,精神活动成为‘名’,身躯的生长称为‘色’。实际上现在我们也有‘名色’,既是眼前身心的精神称为‘名’,身躯称为‘色’;但当胎儿生长时,六根未具,精神与物质的活动,称之为‘名色’。这是为了区别它们之间的不同,而特别给予的名称。</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5)六入:名色慢慢生长,六根生出来后,就有‘六入’。因为我们从此得到消息,知道外境,故称为‘六入’。‘六入’又名‘六根’,即眼、耳、鼻、舌、身、意。因为‘六识’从此生起,像树根能长出树木,故称为‘六根’。六根成长依胞胎,成长圆满之后胎儿就从母胎中出来,此时六根就完全具足。</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6)触:根、尘、识和合的心理作用,成为‘触’。此事一个心理作用,成为‘心所’,并非两个东西接触之意。胎儿从母胎中出来后,六根就接触到外境。胎儿一出世,第一个接触外境的是身触,而第一个受是苦受。同样的,眼、耳、鼻、意,与外境接触时,也产生眼触,耳触、鼻触、舌触和意触。由识至受皆由过去业力引起、不自在故是苦果。</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7)受:有了这个触后,就可感受外界的事物,而生起苦受、乐受、不苦不乐受—舍受。十二因缘从‘无明’、‘行’、‘识’、‘名色’、‘六入’、‘触’一直到‘受’,这些都不是我们所需所要,是因为过去无明造业,现在承受到果报,而使我们拥有之。</p> <p class="ql-block">第二重因果:现在因到未来果。</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现在因:爱、取是现在迷惑。</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有是现在造业。</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8)爱:我们有了受,就迷在其中,对于所受之事物产生贪爱。因为有了受就有‘爱’,对这个受染著、渴求。比如用黑布包住眼睛,整天不让它看东西,肯定它受不了,会觉得很辛苦。眼睛整天爱看东西,对境界贪爱不以受为苦,使我们对这个贪爱产生种种的执著。此贪爱有很多种,主要有两种:一者、境界爱,比如我们对于所看到的东西起爱染心;二者、自体爱,即是我们贪爱有一个‘我’,贪爱这个身体是‘我’。由此贪爱引发一切烦恼而起种种造作。</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9)取:由于这个贪爱心加深执著,不愿意舍离,称为‘取’。不止不愿舍离,还希求将来获得更多,即是希求将来有。取可分为四种:一者、欲取:即是我们执著,希望获得更多自己贪爱的东西,称为欲取。二者、见取:对于我们的知见、思想起贪爱,追求更丰富的知识,认为自己懂得道理是最好、最优胜的而执著它,称为见取。三者、戒禁取:此亦是一种贪爱,执著守持某些戒律能解脱,能得福报等等。四者、我语取:此是对我的贪爱。这些执著都是贪,是我们过去的业习,现在显现出来。比如你有抽烟得业习,现在眼前有一只香烟,就对他起贪爱;没有抽烟业习的人,就无此贪。我们过去有种种业习,现在境界当前,就起种种贪爱。在这十二因缘中的‘爱、取’既是眼前的迷惑,也就是一念‘无明’之心。无明有贪、嗔、痴等种种的烦恼,但是此十二因缘中特别指的是贪爱,它最严重,可以引发业力形成将来的果报。因为我们渴求、贪爱、使到将来它形成果报,固在十二因缘中,贪爱占很重要的位置,因‘爱、取’故生将来‘有’。</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10)有:因为我们执取渴求,希望将来拥有许多东西,因执著而产生了将来之‘业有’,称为‘有’,这个‘有’又称为‘三有’。一者、欲有:既是欲界的业报;二者、色有:既是色界的业报;三者、无色有:既是无色界的业报。此(业)有由爱、取(烦恼)所发动之身、口,意三业而生之新业因,令此生死后,再生之识得到滋润。</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未来果:生、老死是将来的苦果。</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11)生:依爱、取形成的惑业,成为业力,使苦果不能止息,继续发生,我们的身体败坏后,未来世再从新投胎受生。</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12)老死:有生故,将来必有生理及心理退化、贪生怕死、厌老死等身心之苦,故说五蕴之十二因缘相续,无有穷尽,它形成一连串的因果</p> <p class="ql-block">十二因缘就是因为有无明,所以有‘行’之造作;因为造业而入胎,故有入胎之识;因为入胎,名色就展开活动,它扩展、扩大,就产生了六入;胎儿的六根圆满后就出世,然后与外面的境界接触;根、尘、识和合产生触的心理,有了触就产生受,过去我们贪爱的业习就会引发出来,爱即生;爱加深就有取,使我们希求它再来、再有,就形成了有;有将来的业,促使我们再来生,再来死。</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这十二因缘就是有情众生的流转生死的前因后果,它的流转并不是直线式,而是一个轮转。既是过去的无明,造成现在的受;现在的无明,就是爱、取;现在的爱、取,就是下一世的无明,它一直循环不息,周而复始。在十二因缘中,我们要知道有迷惑,因迷惑而造业;造业后我们就要受业的果报—苦果。在受苦果的当中,我们继续迷惑,继续造业,造业后又再受报,这样的循环作用,称为十二因缘的流转。</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二、缘起:</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一切诸法都依托众缘和合而生,缘尽则散灭,所谓‘此有故彼有,此无故彼无。’众缘和合时我们就以为它生,因缘散了我们就以为它灭,故名缘起。缘起是指在因缘作用下之法性,既是一种原理、法则。</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三、缘生:</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因缘成熟,果报生起,称为缘生。缘生是指缘起法中所生之法,它是一种果报</p> <p class="ql-block">四、缘生法之共同性:</p><p class="ql-block">(1)无主宰:凡是因缘所生之法,都没有主宰者。我们以为事间的一切东西,总是有个主人,有个主宰者,这是一种执著。十二因缘告诉我们没有作者,没有主宰者,那是因为我们无明、无知,产生了种种造业的行为,因而促使我们入胎产生识。现在让我们来看这个识,识是由谁主宰?它没有人主宰,只不过是无明和行的产物。比如一粒种子,放入泥土中,加上阳光、水份与泥土,就发芽生长,这其中没有主宰者。</p><p class="ql-block">(2)无作者:无明缘行,行缘识;即是无明生起行,行生起识。这当中无主宰。这其间也没有作者,就是无明作行,行作识,识作名色。从十二因缘来看,造业者是爱与取,那是因为迷惑而造业。迷惑的‘受’、‘取’并非我,故说无作者。</p><p class="ql-block">(3)无受者:在十二因缘中只不过是识、名色、六入,触、受在作用,这其中并没有人在受果报;我们总以为有一个‘我’在受果报,这是不对的;那是识、名色、六入,触等种种法在受果报。比如说:有一间亚答屋被火烧,难道是它在受果报吗?不是的。它是亚答屋的叶子,里面的木材等东西,因为加热,就燃烧起来;它燃烧后就灭了,里面没有受果报的亚答屋。由亚答叶、木板等材料组成一间被我们称为‘亚答屋’的东西;同样的,由识、名色、六入、触、受形成一系列活动,我们把它称为‘众生’,实际上没有一个实体的‘众生’在受果报。</p><p class="ql-block">(4)无自作用:十二因缘当中,没有一个因缘可以自己作用,必须依靠其他的因缘。好像我们的六根从胚胎来,胚胎从‘入胎的识’来,识从业报来等等,所以每一个都是靠其他的因缘生起,它不是自己在作用。</p><p class="ql-block">(5)从因生:因为不是自作用,也没有作者在做,故从因生。</p><p class="ql-block">(6)不自在:十二因缘的流转,是令我们不自在的;因缘的相生相灭,不是我们所需所要。甚至于这个爱、取也是因为过去的引发来的,里面并没有一个我要爱、我要取。</p><p class="ql-block">(7)托众缘转:十二因缘中的任何一支都不可以单独产生作用,它要依靠众多因缘引发,才能转来变去,所以说它需要托众缘转。</p><p class="ql-block">(8)无常、苦、无我:十二因缘中的每一支都是无常,如果它不是无常,就会保持不变,不必依众缘生;如果它不是无常,也不会促使其他法的升起。因为无常生灭,才会有不同的东西相续生起。因为无常故苦,苦就是不自在,不自在故无我。如果有人说:我要举手就举手,我要作什么就做什么;但这十二因缘的流转我不能舍弃,故那并不是属于我。如果是我,我要对你起嗔心,现在就可以嗔,但是如果是十二因缘,我要它嗔你,还要依众缘使它嗔才行,所以我要依种种因缘才能起嗔心。又比如我要你现在对母亲起嗔心,因为没有嗔的境,故嗔心生不起。我们对这十二因缘的流转不能做主,故它不是我。</p><p class="ql-block">(9)性空:在十二因缘的流转中,每一支都没有自性,没有自体,皆是因缘相生相灭,故说其本性空。我们听到‘空’,千万别误会是什么都没有。所谓性空是:我们所知的一切,没有真正的自体,不实在,它的本性是空的,称为性空。</p> <p class="ql-block">五、十二因缘的流转门:</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我们的导师释迦牟尼佛觉悟时,他于菩提树下观这十二因缘,发现众生有生、老、病、死苦,故想要度化众生,使他们解脱。因此佛陀从十二因缘的老死开始逆次而观察:一切众生都得承受‘病’、‘老’、‘死’之种种痛苦,他以智慧慢慢的发现到众生有‘老死’是由于有‘生’,有‘生’是因为有‘业有’,所谓‘业有’是欲有、色有、无色有,因为我们有了将来欲界、色界和无色界的业,它们会推动我们将来要重新出世--生;佛陀观察到并没有‘我’在造业,而是身心(假我)对世间的种种事物产生了执取,渴求将来有,造成了有业报;我们有‘有’是因为有‘取’;有‘取’是因为有‘爱’,我们过去的业习对事物有贪爱,接触境界时,贪爱心就生起,对境界所看到的东西产生执著;‘爱’的生起是因为有‘受’,我们的六根有苦受、乐受、不苦不乐受,我们贪求乐受。因为有乐受,造成我们业习中‘爱’的心生起;反之它则不生。假如我们天生是聋子,从没听过声音,那对歌声、鸟声等,就不会贪爱;/贪爱,所以受是爱生起的原因。我们有‘受’是因为心依靠六根接触外境,根、尘、识产生‘触’,因为有‘触’,所以有‘受’。佛陀继续观察,发现有‘触’是因为有‘六根’,没有‘六根’我们的心就没办法与外境接触;接著佛陀又继续观察,发现‘六根’的形成是因为我们在母胎里有‘名色’的活动,所以产生‘六根’;佛陀说因为有‘名色’,所以有‘六入’。我们会受生就是有‘识’,我们死后,精神继续活动,我们会被业转去入胎,结果就在胎里成长。佛陀发现有‘识’入胎,就有‘名色’;那‘识’又是从那里来那?佛陀不再追察了。然后佛陀观察由于有‘识’故有‘名色’;因为有‘名色’,故有‘六入’;因为有‘六入’,故有‘触’;因为有‘触’,故有‘受’……顺观至有‘生’故有‘老死’,此称为流转门。</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六、十二因缘的还灭门:</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我们在十二因缘的流转中,以如何灭除它的角度来看,叫做还灭门。要怎样才能把老死灭掉?佛陀观察只要不‘生’,就没有‘老死’;灭三界‘业有’就不‘生’;如果我们不执‘取’,那‘业有’就不会生起;只要把‘爱’灭掉,‘取’就不生;因为‘爱’是过去的业习,只要把它灭掉,就不会执取了;‘受’灭则‘爱’灭,以此类推,最后只要无明灭掉,此大苦聚也灭。然后顺观无明灭故行灭,乃至老死亦灭。</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七、如何截断十二因缘的流转:</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只要现在不造业,不迷惑,那现在的爱,取无明就断除、觉悟,过去所造的业就好像无根的树,再也生不起。既是说,这十二因缘告诉我们,过去的无明与业行延续到现在,如果我们觉悟不爱不取,就不会产生我见、见取见、戒禁取见等烦恼。无此烦恼后,我们就会发现十二因缘中的每一支都是无常、无我、缘生无性。既然如此,那又是谁在生?谁在受老死那?当这些执著都没有了,我们就会觉悟到没有一个众生在流转生死,受轮回之苦。只要觉悟现前的无明,在爱、取时不迷惑,我们就会发现这其中没有我。既然无我,就不会继续流转,同时也会发现到,所有的迷惑都没有了。我们在爱、取之前,感受外境的当时,觉悟它,不再去执取,这样就不受后有。</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八、十二因缘的三世两重因果:</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无明与行是过去的因,识、名色、六入、触、受就是我们现在所受的果报;我们现在有爱、取就会造业,是现在的因,将来就有生、老、死;所以过去因是过去世;现在果、现在因是现在世;未来果是未来世,总共有三世。那么三世为什么又说两重因果?第一重因果是过去因形成现在果;第二重是现在因造成将来果。所以十二因缘中有三世两重因果。它又告诉我们惑、业、苦的轮转,因为迷惑造业,所以要承受业报之苦;我们在苦中又迷惑,迷惑又造业,造业又受苦,周而复始,没法间断与中止。</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后来的论师把十二因缘讲为胎生学说,好像在解说怎样入胎?在胎中怎样生出六根?六根圆满怎样出胎?出胎后几岁有触,几岁有爱、取等等,这是一些论师如此诠释,不是佛陀阐述的。好像《俱舍论》,就是以年龄的划分来讲解十二因缘,这是不正确的。佛陀讲十二因缘时,不说三世两重因果,也没有说惑、业、苦,只是直接了当的说十二因缘,后来的论师加以分析,说它有惑、业、苦以及三世两重的因果,此虽非佛说,但是这是正确的</p> <p class="ql-block">九、十二因缘给我们的启示:</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一)、十二因缘流转的顺、逆观:从‘老死’追寻到‘无明’,称为逆观;从‘无明’追寻到‘老死’,称为顺观。此顺、逆观又可分为流转门的顺、逆观与还灭门的顺、逆观。十二因缘流转门的顺、逆观就是看它生(流转)的原因,所生的果报;还灭门的顺、逆观就是看它灭(还灭)的原因,所灭的果报。顺观就是‘无明’灭‘行’就灭,‘行’灭‘识’就灭,‘识’灭‘名色’就灭,……。逆观是:如果要‘老死’灭则要灭掉‘生’,要灭‘生’就要灭‘有’,要灭‘有’就要灭‘取’,……。这就是还灭门的顺、逆观。</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二)、佛所说的十二因缘中的十二支缘生法,其共同性质是无常、无我、没有作者、没有受者。佛陀还告诉我们生死流转真正因果之所在,不明白十二因缘者,就会误会这世间与人类都是上帝所创造的;或误会人是父母生的,以为人从前是什么都没有--无因,突然间从母胎中出世,这些都是不正确的知见,我们学习十二因缘,以智慧观察而破除之。</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三)、应以智慧观察,截断十二因缘的流转:我们的识入胎、名色、六入(六根)都不能改变;我们眼睛一直感受到柔和、鲜艳、暗淡等颜色的刺激;耳朵听到和谐或是刺激的声音等,这些由我们的六根与外境接触而产生的‘触’,因触而产生的‘受’,我们也都不能改变,然而我们要觉观它,把握它。假如我们很清楚的觉悟到这个‘受’的话,那必定会认识到它是不自在,是苦的,这时我们就不会有爱、取了。既是说我们现前的六根,接触外境时,觉悟到耳朵感受声音的苦、乐;眼睛感受颜色的苦、乐,那就有办法放弃爱、取;如果不能觉知,就会坠入爱、取中。也既是说,如果你对‘受’明明了了,那爱、取就有机会放下;如果我们对‘受’观察觉悟,然后来觉悟爱、取,使他们不再生起,如果我们能把握,那就可了生脱死。我们过去有无穷无尽的业与无明,但是现在的觉悟,就能够把它们全部丢掉。打个比喻说:一个做母亲的人,对子女贪爱执著,儿女快乐,她亦快乐;儿女悲哀,她也悲哀,如果有一天她觉悟到;这个人跟我有一段因缘,前世与我的缘比较深,今世生活在一起,如此这般地做母子(女)罢了。你无需为他而悲哀,也不必为他而快乐,他有他的业,为什么别人的悲哀与快乐,你无动于衷?而子女的悲哀与快乐却能牵引你,使你喜上眉梢或牵肠挂肚?如果你观察到这一切都是缘份,看的很清楚的话,这个悲哀与快乐就会消除。讲的更简单一点:有钱人玩古董,古董是什么?是石头、破砖烂瓦?其中有何物值得你爱,使你执著?这个杯子有什么东西使你快乐?没有。但是一千年的杯子,你却对它有无穷的乐趣,爱不释手,那时因为你贪爱它。如果你观察到这也不过是个千年的杯子罢了,现在这个杯子也是杯,我为什么要执著千年的杯子那?如果你看清楚,把它放下,那就没事了。所以我们要观察贪爱是从哪儿生起,才能把贪的烦恼放下。其他的种种烦恼也是一样,如果我们能觉悟、掌握咱们的心念,爱、取不生,那么一切终归与寂静,烦恼不生起,内心一团平静,寂灭的境界,称为涅槃。</p> <p class="ql-block">(四)、佛陀在经中对十二因缘有各种譬喻:</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1)植树的譬喻:流转门有如种树浇水加肥料,树木就茁壮成长;还灭门如种树不浇水,不施肥,树木就长不好;如把树砍掉,那它就长不起来。十二因缘也是一样,我们在‘受’这儿加水、加肥料(加爱、取),那它就越长越多,长出将来的业有,生、老死。如果在‘受’这儿把它斩断爱、取(不加水与肥料),那它就不能成长,甚至于‘受’也不生,那你就进入无余涅槃。</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涅槃有两种:一者、有余涅槃。二著、无余涅槃。证悟阿罗汉果的圣者,是处在有余涅槃的状态,他没有爱、取了,这就好比一棵树,不加肥料和水,但是树根和树干还存在,继续等到这棵树老、死。因为阿罗汉有过去的业继续存在,如果他今生的身体舍报后,没有了‘受’、‘触’、‘六入’,那就好像树根断了,他再也不来受生,那么我们就说他把这十二因缘这棵树的根都斩断,再也不能成长了。</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2)油灯的譬喻:如果油灯添油,他就会继续燃烧,反之油灯就会熄灭,佛说十二因缘亦复如是。佛陀教导我们观察十二因缘时,如人口渴,发现一口井,但井水有毒,千万不要喝它。这比喻爱、取如口渴,我们所喝的水就是业报,它有毒,喝了会被毒死,使得我们再来轮回生死。如果我们不想要这些业报,就不要去爱、去取,这样才能截断生死的流转。</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