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张家四世高祖凭着意志带着家眷、子女越海闯了关东,落脚于丹东。十八世纪中,由五世太祖兄弟两个,顺着鸭绿江上行,发现黄柏依山临水,地势平坦,土地肥沃,认为这里适合生存就不再前行了,开始了安营扎寨。</p><p class="ql-block"> 黄柏当时是因为清朝之初被封禁,没有人烟。森林茂盛,生长着黄柏罗树,因为是封禁地,也就是荒芜了数百年。</p><p class="ql-block"> 祖先落脚时,这个地方只有三五人家。后来逐渐人多了起来,以至于后来黄柏在清光绪二年,在这里设“保”。</p><p class="ql-block"> 渐渐地发展商铺二十余户,使得商业繁盛,人丁兴旺,也因为鸭绿江的行船运输,让黄柏生意兴盛。在民国十七年建学校,成为重要集镇。1922年开通电话,使得黄柏、张氏家族更好更便捷地融入整个社会,也加速度了家族的发展和兴旺。</p> <p class="ql-block"> 黄柏乡,是分前街后街的,前街有多个商业户,颇使聚宝一方的地方热闹非凡。后街则属于张家产业,几百亩农垦地差不多没有地方开垦了,延伸到蒿子沟发展土地耕种。商铺《金玉厚》是很出名的生意往来。以商业为主,兼营手工业、运输业、经营油坊、日用百货和販运。祖先靠着智慧和韧劲开荒种地,伐树建屋,筑路造船,靠水路来往于丹东进货,再把本地物产流通外地。依山立基,建筑宅屋。逐渐发展到房屋几十余间,形成了规模,占了在当时的黄柏半壁“江山”,居住地和商铺被人们称为”后街”。至今,“后街”二个字的石碑依然还在,商铺旧址还在。</p><p class="ql-block"> 油房很出名,岭后的人都背着黄豆,翻过山来榨油和换油。</p><p class="ql-block"> 因为农事的拓展,推动了手工业、商业的兴起,使得黄柏成为方圆百里的农业商业的主要集散地。</p><p class="ql-block"> “金玉厚”的兴旺红火时期,是张家早期家业最为发达之时,也是黄柏地方经济繁荣的一个标志。家族的发展也带动了地方经济的繁荣,才有了后来《辑安县志》记载的建保立号。</p><p class="ql-block"> 堂居《金玉堂》,四四方方的大院,二趟正房,两侧厢房。一趟七间,四趟就是二十八家,一种大家庭的热闹呈现。有一处房山上镶钳玉石材料的“吉祥如意”四个大字,老祖宗给堂号是取意“金玉满堂”吧!</p><p class="ql-block"> 兵荒马乱年代,运筹帷幄是大势,结实的石头院墙砌的板板正正,前后两个炮台,三层高的瞭望台,土匪猖獗的年代,提防土匪抢劫修了地下室,可以住人。目前,老宅还在。只是少有当初的模样了。那一处院墙一角的石砌,还能看出来当初大院的气势,两处炮台底座还有保存,只是上面的观察台都没有了。</p><p class="ql-block"> 由于张家家族的枝繁叶茂,大太祖另创立堂号“德善堂”,分别代表着张氏家族两位太祖直系后裔的家族兴旺发达的标志。</p><p class="ql-block"> 二三百年后,五代辈分已是家大业大了,家族部分人分别趋向长川、蒿子沟、上套、下套、望江、秋皮、青石发展。还有迁移到集安太王乡,买土地,建住宅,种水稻和蔬菜供城里人用度,人们又称为“张家大院”和“张家菜园子”,在太王村发展的家族人,为抗美援朝部队提供了食堂和领导宿舍。</p><p class="ql-block"> “金玉厚”和“德善堂”的家族产业相得益彰,共同促进了家族的兴旺和发展,为家族的发扬都起到了重要作用。商号和堂号的建立,即是家族兴旺发展的必然,更是先辈们的艰苦奋斗、战胜困难取得的业绩真实写照,也是家族以及后世子孙引以为豪的历史意义,也激励了后人在工作中积极进取,努力工作。</p> <p class="ql-block"> 张家遵循中国古文化教育,弘扬中国传统家训,从辈分起名用字可见一斑。</p><p class="ql-block"> “声应家国远,世泽海天长,继述钟英俊,山川毓秀良”,老一辈非常重视文化修养和知识的追求,送子女上学堂读书,报效祖国,以至于子孙后代在各行各业里取得了优异成绩。</p><p class="ql-block"> 代表人物爱国将领张鹏翱,爱国情怀浓厚,继承了先辈的优良传统,投笔从戎,救民于水火。他的一生为戎马倥偬,多次率队与日寇作战,战功显赫,大涨中华民族志气。后随将军傅作义和平起义,为北京的和平解放做出了重要贡献,后为解放军独立师师长,即为家乡赢得了荣誉,也为张家后世子孙树立了榜样的力量,集安人民没有忘记将军,被选录入《集安县志》知名人士。</p><p class="ql-block"> 先辈张怀远爱国之心昭昭,因给抗联募集军需品,支援抗日,打击日寇。被抓进牢里,面对日本鬼子大义凛然,据理力争,坚强不屈,日本人恼羞成怒被屠杀,怀远公的壮烈牺牲,是张氏家族为祖国抗击外侮做出的贡献。</p><p class="ql-block"> 由于,家族十分庞大、分枝很多、人丁兴旺,在管理生意上,家族大事小情上,出现一些能人。</p><p class="ql-block"> 管理家业的维家公,民国时期集安设区遴选四区区长。人称“二老爷”年轻有为,掌管“金玉厚”,生意兴隆。打理“金玉堂”井井有条。为家族发展,为地方平安打击土匪,保护周边几个村落的安全,深得民心,被立有“功德碑”,也得到政府的嘉奖。清政府赐予顶带花翎,步入政界,为政府管理当地一方治安、联防做出了许多业绩,功绩显赫,被《1928年辑安首志》收录为民国荐绅“人物”表,成为民国时期集安社会上的政治名流。</p><p class="ql-block"> 历史不会忘记,张家百年历史为家乡贡献也是后人所自豪。那些经商精英、管理家业的女中豪杰,老祖宗遗传的勤劳、勇敢、坚毅正直的秉性,家训家风都影响着子孙后代,都在各行各业里发扬着光荣传统。</p><p class="ql-block"> 张氏祖先勤劳、勇敢、智慧、善良,家风严谨,传统观念贯穿族系。一代家族的创业发展,是一部浓缩的社会史,值得后人缅怀继承。</p><p class="ql-block"> 历史不会忘记,缅怀那些事和先辈,激励后人不忘历史使命和社会担当,方有一定意义,记载历史风云,也是我辈的责任意识。</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