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15日,由满归至根河共208公里,需4个半小时,主路S204。行至距离根河55公里处。 估计为了修建过铁路的高架,原来的路旁开有临时通道,上去一段后却不通,下车询问,告知原路未完工但可以通行;我等不解但有一意外:此地不到一百米处就是冷极村的"冷极点"。 看到中国冷极雕塑,一个象形文字“冷”的标志屹立。在浩瀚林海中,它站在那里,以一个地标性建筑讲述着中国冷极村的过去、现在和将来。 高12.75米的雕塑告诉我们:根河虽处于“中国北极”漠河以南,但由于海拔相对较高而一举获得中国最冷小镇之称。它年平均气温-5.3℃,年封冻期达6个月以上。2009年12月31日凌晨,内蒙古根河市静岭检查站测出了-58度的极端最低气温,根河市正式成为“中国冷极”,至今记录未被打破。 这里地处大兴安岭北麓,海拔1252米,它的名字叫静岭。冷极村距离此地13公里,也是用火墙、暖炕取暖,听说就是火墙面积较大些,我们已有太多的体验,也因行程之故没进去。 进入根河市区径直向敖鲁古雅使鹿部落景区驶去。景区很大面积260公顷,却紧靠着市区。 景区建有原始部落、驯鹿文化博物馆、桦树皮文化博物馆、列巴博物馆、圣诞老人小屋、猎民家庭游、冰雪酒店,是一个综合性旅游生态景区。只能选择性参观啰。 首先走进敖鲁古雅鄂温克族驯鹿文化博物馆。敖鲁古雅使鹿鄂温克人长年生活在大兴安岭密林深处,是中国唯一饲养驯鹿的民族,被称为"中国最后的狩猎部落"。 博物馆分为历史综合展厅、狩猎文化展厅、驯鹿文化展厅、桦皮文化展厅等六大部分。 历史综合展厅。1958年3月,在鄂温克人的共同努力下,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把“索伦”、“雅库特”、“通古斯”统一称为“鄂温克”。 鄂温克猎民,在列拿河流域时期总共有12个姓氏,来到额尔古纳河流域的仅是其中的四个姓氏,即布利托天姓氏,卡尔他昆姓氏、索罗共姓氏和给力克姓氏。 狩猎文化展厅。狩猎是人类历史上最悠久的生存方式,在漫长的游猎生活中,鄂温克人的住屋是便于搭建的“斜仁柱”。 狩猎的工具有猎枪、地箭、背夹、鹿哨、滑雪板、猎刀和桦皮船,驯鹿和猎狗是他们亲密的朋友。 “撮罗子”和“桦皮船”。为适应游猎生活,敖鲁古雅鄂温克人住的屋子是便于搭盖的“撮罗子”。相距50至100公里就有几个家庭组成的“撮罗子”群。桦皮船很轻,一个人可以扛起来走。 驯鹿文化展厅。敖鲁古雅驯鹿的存在对当地人有着支柱一般的意义。成熟的驯鹿一次可以负重35公斤左右,是敖鲁古雅人的重要的运输工具,这种现状直到1964年割鹿茸成功后才改变。 驯鹿野外放养,自行觅食,其主要食物是苔藓、桦树嫩叶和蘑菇。猎民们除了不定期给驯鹿喂盐外,还在冬雪厚或春季干旱时喂少许豆饼或草料。敖鲁古雅使鹿鄂温克人长年生活在大兴安岭密林深处,是中国唯一饲养驯鹿的民族。 桦皮文化展厅。“桦树皮文化”是敖鲁古雅鄂温克民族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早在原始时代,鄂温克人的祖先就用桦树皮制作交通工具和生活器具,创造了具有地域特征的“桦树皮文化”。 如今,敖鲁古雅鄂温克族猎民不断完善桦树皮制作技能,利用自然条件,充分发挥桦树皮的最大性能,在追求实用的同时,更注重装饰性。 走马观花通过敖鲁古雅鄂温克原生态民俗展示为一体的大型园区。 出来感觉有些累了,有点饿了。来到游客中心吃个面包充饥,喝点咖啡提神。 在模仿民族特色的木刻楞内饰的休闲区小憩,补充食物和体力,称心惬意。 傍晚到达根河市内,落实天棚如家宾馆,准备晚餐后欣赏根河夜景。 根河冷极广场晚霞正红。根河市是内蒙古自治区呼伦贝尔市下辖的县级市,“根河”是蒙古语“葛根高勒”的谐音,意为“清澈透明的河”。 处处皆有“冷极”标志。大兴安岭的冷极之争也挺有意思;慢慢道来,听听能长知识。 这是在东边湿地公园边上所摄,冷塔高耸,正在维修。根河海拔高于漠河;绝对高度与平均高度都高,同一温度带内,地势越高,气温越低;此其一。 冷塔另一面。根河属迎风坡漠河属背风坡;迎风坡气温更低。根河种植的农作物少于漠河;漠河不仅可以种小麦,连大豆也能种,但是过了根河境内的哈达岭,进入根河以北小麦就不能种了,豆类更是绝迹,根河曾尝试过种植玉米,但产量很低;此其二。 近20年根河追平漠河极端低温;比较近十年的资料,根河的最低值为-44.7℃,出现在2009年,次低值-44.5℃,出现在2015年,而漠河为-44.4℃,出现在2012年。根河连续-40℃以下极寒天数居全国首位;气象部门认可的是,根河市连续-40℃以下的极寒天数达到13天,为2001年2月2日到2月14日,居全国首位;此其三。 根河林业部门曾录得-58℃的极端低温。因为根河市金河镇金林林场偏僻荒凉、人迹罕至,多年来没有国家级气象观测站对这一地区的温度进行测量,在该地生活的少量林业工作者只能自行测量气温,传说中的"-58℃"正是当地林业部门在2009年12月31日凌晨测得的,后经国家环保部专业团队实地考察,承认此数据,至此根河市正式成为"中国冷极";此其四。 8月16日上午,根河—室韦,5小时4分钟257公里,途经:G332、G331。路过位于额尔古纳市上库力域内的额尔古纳国家湿地公园。 额尔古纳湿地是亚洲高纬度、低海拔、原生木本湿地中物种最丰富的湿地系统,享有“亚洲第一湿地”的美誉。因湿地不在游程中,下车在大门口张拍照继续前进。 往恩和方向,先去室韦,再返回游玩恩和。恩和与室韦都是俄罗斯风情小镇,进去摸摸情况再做选择。 室韦是个很独特的小镇,室韦的原意是蒙古,是蒙古族的发祥地,也是我国惟一的俄罗斯民族乡。 额尔古纳河从镇边流过,河对岸是俄罗斯小镇奥洛契。室韦小镇的旅游项目较多,骑马,乘船河中游,口岸,还有奥洛契庄园可以逛逛。 骑马坐船是不适宜我们项目,又因可以在回程中游异域风情的恩和小镇,决定主要游庄园和口岸。 奥洛契庄园是呼伦贝尔市室韦农牧场近年来全力打造的农业、文化、旅游“三位一体”的田园综合体项目。 奥洛契在中俄界河额尔古纳河三面环绕,状如半岛的1.95万亩土地上,集体现田园风光、景观农业、大地艺术与一体。 田园综合体周围环境优美、景色宜人、植被多样、空气清鲜、气候适宜、碧空如洗,是典型原生态、森林草原过渡带。 庄园隶属于室韦农牧场,背靠森林起伏的大兴安岭,中俄界河额尔古纳河转了一个超过270度的大弯,把这里变成三面临水的半岛。 庄园内有电瓶车供游人在1号观景点和2号观景点与景区大门口上下转乘。 庄园内有18公里环岛路,全部沿中俄边界,可骑自行车、徒步、坐俄式马车、电瓶车尽览两国风光。环岛道路曲折起伏,又是汽车越野、马拉松赛的天然赛道。 一块大石头上书:额尔古纳河右岸。朋友说这是额尔古纳市的地图,看看真像;想起某作家写过一本名为额尔古纳河右岸的著作,写的就是这个少数民族的故事;没有说明,反而可以增加遐想的空间。 观景台也是木质结构,比二层楼略高,登上去体力还是比较轻松的。 微风习习,凭栏远望,界河水如莽莽草原上的一条缎带转了几个弯静静地闪烁着水光。 俯视地面,有双色鲜花拼成的2号太极图清晰地呈现在眼前,甬路划着优美的曲线通向景区标志巨石;山坡青翠,好一幅壮丽的自然画卷。 奥洛契下三岛内拥有世界最大小麦和油菜种植而成的直径1300米,外圆4082米,面积1989亩农作物人工太极图。需登高或借助无人机才能窥全貌。在景区二号观景台可拍摄一个面积为500亩的小太极图全景。 八卦的寓意包括阴阳变化、动静结合、变通灵活和中庸之道。 室韦,也称蒙兀室韦,是中国为数不多的俄罗斯族民族乡之一。全镇居民不到两千,其中俄罗斯族和俄族后裔占42%以上。这里的俄罗斯居民大多是十月革命前后从苏联来中国的俄罗斯人。老一代人精通俄语,现在还保留着俄罗斯传统习惯。 奥洛契庄园一游,短小精悍,装满快乐的回忆。 来到镇西南一里外的室韦口岸,这里也是额尔古纳河与奥洛契口岸的交界处,一个很值得打卡的地方, 没料想因中午休息闭门,我们只能遥遥“想往”对岸俄罗斯小镇奥罗奇的风情。算了,行程中还有更著名满洲里口岸可以游览。 开启回程,去往另一个异域风情小镇—恩和。恩和,中国俄罗斯民族乡,位于额尔古纳河以东、大兴安岭以西的中俄边境线上。 到了,恩和隶属额尔古纳市,位于呼伦贝尔市的西北面,四面环山,与俄罗斯也仅一水之隔。 走在小镇里常常会看到很多工艺品店,走进去可以看到很多具有当地特色的艺术品,比如用白桦树皮制作的工艺品和传统的俄罗斯木雕和套娃等等,十分精美和好看。 虽然在很多地方都有着木雕工艺品,但是恩和小镇的木雕工艺与我们平常看到的有着很大的不同,它是一种纯正的俄罗斯式的美学作品,有着很强的立体感和空间感,摆在家中很是好看。 走进小镇就会被这里的房屋所吸引,这里的房屋都是木制的,每个小木屋都有着自己独特的风格,每个小屋都有棱有角,当地人都叫做“木刻楞”,是典型的俄罗斯风格民宿。 游客服务中心的内饰满眼原木,桌面,椅子也不例外。 还有着一座金色的圆屋顶式的建筑,这里本来是一座老教堂,现在已经成为了一座历史博物馆了。 小镇不大,但却风情万种,典型的异国风光让人流连忘返。 离开小镇,进入额尔古纳市区,找到福库斯纳酒店,因两位朋友着凉略有不适,晚饭吃碗面条就洗洗睡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