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北行之五十二 <p class="ql-block">今年八月我到吉林旅游,在吉林市参观了满族博物馆。吉林,满语,汉意"边、沿";乌拉,满语,汉意"江、河"。吉林乌拉是满族的发祥地和集居地之一。从南北朝时的勿吉到唐宋时的靺鞨、女真,满族先人都曾在这块土地上繁衍生息。清代在吉林设打牲乌拉总管衙门采捕贡品,建厂造船,修吉林城,置将军,设省会,敕建小白山望祭殿,这里成为清王朝东北边疆的政治、军事、经济、文化中心之一。清朝尊吉林为"龙兴之地",康熙帝于康熙二十一年(1682年)、熙三十七年(1698年),乾隆帝于乾隆十九年(1754年)曾东巡到吉林乌拉,巡幸考察、祭祖拜江,留下了以《松花江放船歌》为代表的千古诗篇。</p> <p class="ql-block">吉林乌拉的萨满文化历史悠久,是原始文化遗存,被国际学术界称为萨满文化的"活化石"。吉林物产丰富、人杰地灵,在不同时期涌现出一大批卓越的历史人物,如金国开国元勋完颜希尹、明代乌拉部主布占泰、努尔哈赤大妃阿巴亥及所生之子阿济格、多尔衮、多铎等,为中华民族的统一发展做出了历史贡献!</p> <p class="ql-block">吉林乌拉满族生活习俗具有鲜明的地域性和民族性,无论是历史还是现在,其日常的衣、食、住、行以及礼俗、婚俗中仍可看见与其渔猎民族相关的古老遗风,生动反映了吉林满族的民俗风情特征。</p> <p class="ql-block">乌拉满族及其先人以渔猎、饲养、采集为主,兼事农耕种植。并能加工皮革,制造陶器、铁器,制作木器,纺纱织布,缝制鞋帽,编织筐篓。伴随着农耕手工业的发展,商贸交流也不断发展进步。</p> <p class="ql-block">渔猎,是乌拉满族赖以生存的重要生产活动。捕鱼方式多以各种样式的网捕为主、鱼叉、钩钓、鱼鹰捕鱼为辅。冬季则凿冰捕鱼。狩猎方式以围猎、穴猎为主。</p> <p class="ql-block">乌拉满族服饰 因地处寒冷的自然环境和渔猎生活的需要,无论男女均多喜穿"马蹄袖"式袍褂,俗称"旗袍"(满语称"衣介")。在长期生活中满族服饰形成特有的款式,旗袍外套多佩有马褂儿、坎肩、满族男人多穿双脊脸的一种便鞋,叫做"大傻鞋",冬季穿用牛皮或猪皮缝制、内絮乌拉草的靴鞋。满族妇女的"旗鞋"款式独特,是一种高木底绣花鞋,又称"高底鞋"、"花盆底鞋"、"马蹄底鞋"。满族的帽子种类较多,主要分为凉帽和暖帽两种。男子梳辫发,女子梳两把头,旗髻等,发式繁多,风采宜人,俗称"旗头"。</p> <p class="ql-block">旗装华彩</p><p class="ql-block">清政府在初期为巩固统治地位,强制广大汉族军民"剃发易腹",以满族长期骑射生活所形成的旗袍,马褂、箭袖、旗鞋、剃发乘捞来取代汉族自古形成的宽袍、大袖、蓄发、给髻的传统装束。这种服饰就成为清代满族服饰发展的"蓝本",清代满族具有浓郁民族色彩的服饰,对中国服饰的发展和演变起到了积极推动作用。堪称中国服饰百花园中一朵奇葩。</p> <p class="ql-block">满人又称"旗人",旗人所着之袍便被称为"旗袍"(满语为"衣介")。</p><p class="ql-block">清初满族贵妇的礼服袍常常以团龙团蟒为饰,还要加马蹄袖和繁复的装饰和配件。便服袍有可单穿的衬衣和罩在外面的髦衣两种。衬衣圆领右襟,掩襟直身平袖,衣长掩足。袖分有袖和圆袖两种。笔衣多穿在衬衣外面。左右开衩到腋下,衩顶饰以云头。旗袍一般没有领子。贵族女子常围着一条小围巾。早期的旗袍袖宽大平直,后来逐渐变窄。</p> <p class="ql-block">马褂</p><p class="ql-block">马褂,满语叫"鄂多赫",是穿在旗袍外的外褂,形制有对襟、大襟、琵琶襟之分。在满族入关之前,马褂仪限八旗士兵骑马射箭时穿着。清康熙以后,八旗子弟为装点门面,显示威武神勇,争相穿服。乾隆后期传到民间,百姓纷纷效仿,成为一种便服。这种内穿长袍,外着马褂的风俗一直延续到民国年间。</p> <p class="ql-block">独特的佩饰</p><p class="ql-block">清代满族的衣帽及腰间多有佩饰,其中荷包、香囊最为常见。男子还配有解食刀、火镰、扇套、钱袋、眼镜盒等。女子除戴头饰外,还在衣襟处挂几种小饰件。荷包,满语称"法都"。满族先民在山林狩猎时,腰间常挂一个皮子做成的"囊",里面装些食物,用皮条将口抽紧,很象荷包。后来"囊"演变成精巧的荷包,通常用绫、罗、绸、缎等面料,以刺绣、纳纱、堆绫等方法制成,里面装有香料、烟草、或小零食。满族人佩带荷包比较普遍,既有实用价值又有装饰作用。</p> <p class="ql-block">满族头饰</p><p class="ql-block">满族素来重视发式和头饰。满族妇女在头上插花的习俗,同地理环境有很大关系。入关以后,满族上层妇女多用金、银、珠翠、玛瑙、珊瑚等镂花嵌宝,制成珠花簪、压鬓簪、大扁方长簪。点翠是一种传统的羽毛制作工艺,它将翠鸟的蓝色和紫色羽毛巧妙地粘贴起来,再嵌以珍珠、翡翠装饰的龙凤吉祥图案,色彩鲜艳,永不褪色。</p> <p class="ql-block">扳指</p><p class="ql-block">扳指是拉弓射箭时套在拇指上的用具。自清乾、嘉以来,由于战事锐减,扳指的实用性逐渐丧失,而以装饰为主,精益求精,质料十分讲究。初有玉、石,后有翡翠、玛瑙、象牙、金、银、瓷等、成为纯粹的装饰品。男子以扳指为饰,相习成风。</p> <p class="ql-block">佩刀</p><p class="ql-block">佩刀,是满族原始遗风的反映。满族先民生活在白山黑水之间,以游猎为主。佩刀是狩猎生活必需之物,后来随着社会的发展,失去原来意义,成为一种装饰。</p> <p class="ql-block">长白山满族枕头顶刺绣,是指流传于吉林省通化市、白山市、辽源市等的长白山区满族群众的一种刺绣技艺,因绣于枕头两头而得名。满族枕头顶刺绣题材多样、色彩艳丽、造型独特、内容吉祥喜庆,有"现代艺术之母"的美誉,是研究当年婚嫁习俗、色彩习俗、信仰习俗等文化习俗的重要史料,是不可 得的艺术珍品。</p> <p class="ql-block">剪刻技术是满族古老的民间艺术,早在没有纸之前,满族妇女就开始用各种兽皮、植物叶子为原料进行创作了、随着纸张使用的普及,满族的剪纸作品题材十分丰富,主要有民俗生活描述,仕女图、动植物图、花边图案等。满族剪纸构图简洁、朴实夸张、技艺精巧。吉林满族剪纸在国内外享有盛誉。</p> <p class="ql-block">吉林乌拉满族年俗</p><p class="ql-block">吉林是满族发祥地,满族先民肃慎数千年来在这块土地上以狩猎、渔猎的方式繁衍生活,并形成了独特的民风民俗,其中就包括内容丰富的满族过大年习俗。从腊月二十三办置年货、扫尘、剪窗花、 对联、杀年猪 祭灶、做糠灯到正月大年,再到正月十五元宵节 二月二龙抬头等各项活动,是展示满族民俗文化的黄金时间段,内容十分丰富:以年夜饭、守夜、拜年为代表的礼仪亲情的大年;以清代皇家贡品为主的各类食材和冻饺子、粘豆包等多种饽饽、八大碗等,是满族的食俗大全、居家美食的盛宴;欲嘎拉哈、踢毽、冰嬉、放爬犁、扭秧歌、讲古、鹰猎等活动使娱乐的大年充满了春的生机和活力;祈福的大年融入到续谱、换锁、引龙、笨篱姑姑、庙会及打画墨、走百病、滚冰等系列活动中,是万物和谐的写照。</p> <p class="ql-block">东北大酱</p><p class="ql-block">大酱是关东人共同的记忆,满族做酱的历史悠久,源远流长。早在隋唐时期,满族的祖先靺鞨人就种豆制酱。《三国志.魏书.东夷传》中说:"于东夷之城最为平敞,土宜五谷,"适宜大豆的种植。《新唐书.渤海传》记载了"栅城之豉","栅城",就是当时的东京城龙原府,大致包括今吉林省东部长白山地区。"豆豉"就是豆类酿造食品,也称之为招提豆酱。</p> <p class="ql-block">满族民居</p><p class="ql-block">"口袋房,万字炕,烟筒坐在地面上"形象地说出了满族人的居住特点 这里展示的是三间正房:中间一间称"外屋",是生火做饭的地方;西屋又称"上屋",是老人、长辈居住的地方。屋里南、西、北三面有炕,叫做"万字炕",其中西炕为满族人家摆放祖宗匣子的地方,不许坐人;东屋是小辈住房。</p> <p class="ql-block">“放山”</p><p class="ql-block">在长白山茫茫林海之中,有一种稀有植物被称为人参。人参是远古冰川季遗存下来的古老珍稀植物。它不但稀少,而且有珍贵的价值,自古以来就被北方民族视为珍宝。但如果想得到它,往往需要采参人涉险走入茫茫的原始林,在无边的林海中去搜索、去采挖,这个艰苦寻觅的过程民间称为"放山"。</p> <p class="ql-block">东北的冰雪季节长达数月,于是乎爬犁成为了北方冬季独特的一种运输和代步工具,在相当长的一段时期内,爬犁在东北人的冰雪生活中占有特殊地位。爬犁的雏形出现在远古时期,沿用至今而其基本形态几乎没有大的变化,它结构简单易于制作,在冰雪上使用,省力、快速,而且操作方便,牛、马、鹿、狗、人甚至重力均可作为动力。但由于现代交通工具发展,爬型已逐渐减少,其传统制作工艺以近于濒危状态。</p> <p class="ql-block">吉林市乌拉街满族镇,是满族文化底蕴丰厚的地区。马拉满族秧歌已有悠久的历史,是满汉文化交融的一种舞蹈。秧歌的基本舞步是,男女走"吉祥步"。有"文舞"和"武舞"两类。文员主要有 拜寿"、"求婚"场面;武舞主要有巴图鲁出征和狩猎习俗的鹰舞。以唢呐、大鼓、钹、乌拉尼玛琴等乐器伴奏。集"扭、逗、浪、欢"为一体,充分体现了秧歌的特点,也融进本地区传统狩猎习俗和崇文尚武的风韶。既有较高的文化艺术价值和审美价值,又蕴藏着中华传统美德和爱国主义情操。</p> <p class="ql-block">满族民间说部,是指由满族民间艺人创作并传讲的、旨在反映历史上满族人民应战生活与情感世的一种长篇教文体叙事文学。说部青语称"乌勒本" lua - bun ),译成汉意为"传"或"传记"之意。主要分实车库马数本,包衣马勒本,已图鲁乌勒本、给孙乌春乌勒本等。满族说部,渊源于历史更为悠久的民间讲传形式 "讲古"。即流传于满族各大家族内部、讲传本民族的特别是本宗族历史上曾经发生的故事。满族讲唱说部主要在氏族内以口耳相传,代代继承。满族讲唱说部风格凝重,气势恢弘,包罗氏族部落崛起、登荒古祭、开拓创业、英雄安传、民族习创等生产生活知识内容,被称为北方民族的百科全 。</p> <p class="ql-block">松花江,满语称松阿里乌苏,盛产珍珠。清朝曾在吉林市设打牲乌拉总管衙门,令其负责贡土特产,吉林地区江中盛产的珍珠是打牲乌拉朝贡的主要物品。采捕珍珠是一项专门由打牲丁从事的艰苦劳动,一年四季,有多半的时间漂泊在江面上。为打发难熬的日子,他们模仿采珠劳动,用布包、充气的猪膀胱等物代替珍珠,形成了一种有攻有防有攻防兼备、激烈有趣的游戏活动﹣﹣采珍珠。采珍珠作为一种体育运动由满族人传承下来,又经过不断的发展和演变,逐渐成为大众性的体育竞技项目,称为"珍珠球"。1991年第四届全国少数民族传统运动会珍珠球首次亮相,如今,珍珠球已成为全国民运会的比赛项目。2007年,满族珍珠球被国务院批准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p> <p class="ql-block">珍珠球是满族传统体育项目,是由模仿采珠人的劳动演变而来。珍珠,满族称"尼楚赫",满族人把珍珠当作光明和幸福的象征。满族先世女真人冒在松花江里采珍珠。满族人民群众中还流传着许多关于采珍珠的传说,蓝藏看丰富多彩的以模仿采珍珠生产活动为内容的儿童游戏和体育活动。</p> <p class="ql-block">珍珠球现已发展成为一项群众运动。竞赛时,银球穿梭,攻守往复,四只河蚌忽张忽合,一对抄网频频斩获,紧张激烈,极具观赏性。</p> <p class="ql-block">【满族珍珠球比 规则】</p><p class="ql-block">.珍珠球场地长28米、宽15米,分为水区(内场区)、哈蚌区(封锁区)和威呼区(得分区)</p><p class="ql-block">水区(内场区)内双方各有4名队员负责进攻和防守,进攻者可将球传到任何方向,向抄网内投球争取得分。</p><p class="ql-block">.哈蚌区(封锁区)内双方各有2名运动队,持哈蚌(球拍),用封、挡、夹、按等技术动作阻挡对方进攻队员向抄网内投球。</p><p class="ql-block">●威呼区(得分区)内双方各有1名手持抄网的运动员,他们的任务是用抄网抄(夺)本方队员投来的珍珠球</p><p class="ql-block">每场珍珠球比赛由两队参加,每队上场7名队员。</p><p class="ql-block">●比赛分为上 个半场,每半场比赛时间为20分钟,中间休息10分钟。竞赛采用单循环赛制,得分多者为胜方。</p> <p class="ql-block">冰猴,又叫陀螺 是满族一种儿童玩具,而"抽冰猴"是用绳子绕在陀螺上,然后用力一拉,冰猴就在冰面或雪地上旋转起来,接着玩者对它不停地抽打,使它在冰面或雪地上长久地转动。</p> <p class="ql-block">满族欲嘎拉哈</p><p class="ql-block">女真人属游牧民族,多饲养猪牛羊后取下背封骨,积攒成堆、以猪、牛、游戏器具,创编了一种游戏﹣﹣数嘎啦哈"嘎啦哈"满语称作" ga cu ha ",多为猪羊等髌骨,成六面形,其中上下左右四面分票称作"坑儿""背儿" 轮儿""珍儿"。在 法上主要有泼、弹、数三种,加上一个布口袋,能演变成数十种乃至上百种的玩法。除了"弹珍儿",还有抓对儿、掷珍儿、抢爆子、大把抓子 赶羊等多种玩法。数嘎拉哈历经数百年,是深受人们喜欢的满族传统游戏。</p> <p class="ql-block">放鹰习俗曾是我国东北地区满族的主要生产活动之一。目前,此项技艺在吉林省仍有流传,主要见于吉林市昌邑区土城子满族朝鲜族乡, 吉林市土城子乡渔楼村,人称"鹰屯"为鹰户主要聚居区。鹰屯历史悠久满族民俗风情浓郁,驯养猎鹰是该地满族居民长期施用和传承下来的民间习俗。满族鹰猎习俗可分为捕鹰、驯鹰、放鹰三个步骤。所需器具大致有:鹰场、鹰网、诱饵、地客子、鹰枰、鹰杵子、鹰尾铃、鹰绊绳等。</p> <p class="ql-block">乌拉满族鹰猎习俗</p><p class="ql-block">鹰猎习俗源于满族所信仰的萨满文化,满族自古有崇鹰习俗,奉鹰神力"鹰首女神"。女真称号的真正含义其实就是"海东青"(海东青是鹰科马类矛隼东北亚种的汉语俗称)。鹰猎习俗由来已久,吉林市民们在长期捕鹰和驯鹰实践中,继承了民俗技艺,传承了古老的渔猎文化。至今这方保持着捕鹰、驯鹰、放鹰、养鹰、架鹰的传统。</p> <p class="ql-block">鹰猎"习俗注重对鹰的保护。驯鹰人会恪守"捕鹰不杀鹰"的祖训,任何伤鹰的行为都会被视为"大逆不道" 一旦把鹰养大,驯好,经过3个 左右的狩猎,一开春,驯鹰人会把鹰放飞,让它返回大自然。而在此时,往往会出现"人落泪、鹰不飞"的场面。似乎可以印证,在传统的驯鹰过程中,人和鹰并不乏"和谐"的一面。</p> <p class="ql-block">吉林满族松花江祭</p><p class="ql-block">世代居住在松花江沿岸的满族先民 以渔猎为生,逐水而居。他们的渔猎生活常常受到自然现象的干扰和侵害,对自然界怀有恐惧、敬畏和崇拜的心理,因而把水视为神,称松花江为"天河",世代崇拜。松花江祭江仪式已有上千年历史。金世宗在大定十五年(1175)祭封长白山之神为"兴国灵应王"后,认为松花江也是助兴王业的灵水。于大定二十五年(1185),加封松花江神为"兴国应圣公","申命有司,岁时奉祀"。此后,祭祀松花江活动就被延续下来。清代,清帝东巡吉林望祭长白山神都要同时举行祭江活动,而在民间,祭江历史更加久远。祭江,是感恩之心的表达,也是人和自然的交流与对话。</p> <p class="ql-block">满族江祭多是在开春季节,称"打春水",也称"春江祭"。即在打开江鱼时,在江边备好神案,供上神猪等祭物,点燃捻香,由萨满敲响神鼓,摆动腰铃跳神念唱神词,祭祀江神"乌拉恩都哩"和龙神、鱼神、龟神等水中诸神。</p><p class="ql-block">以运输木材为目的的放排(含航运)和以渔猎生产为目的的祭江活动成为吉林满族悠久的传统习俗。</p> <p class="ql-block">清代的松花江祭祀,有官察、民祭两种形式。官祭,除了乾隆皇帝敕建的松花江神庙祭祀外,主要是体现在打牲乌拉总管衙门的江祭上。打牲乌拉总管衙门在组织渔丁下江捕捞之前都要举行祭江仪式。他们每到一水域首先要做的就是备好香案,供上"三牲",焚香祈祷,燃放暖炮,祷告神词,请求江河诸神给予保佑。</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