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 中秋后的京城,碧天如洗,白云如絮。雨后的清华,<span style="font-size:18px;">荷芰绿参差,新秋水满池。广</span>东省“百千万人才培养工程”高中名书记名校长第二次集中研修,在秋风轻拂、秋雨漫洒中进入了第三天。清华情意殷殷,学员收获满满。</p> <p class="ql-block"> 天地有大美,不着一字,尽得风流。上午聆听清华大学殷雅俊教授《领导者的价值判断力、创造力与思维的飞跃》讲座,大开大阖,似无一处提及领导,却无一处不是提点领导的艺术;仿佛在进行一项工程力学的实验研究,其实却在引导着教育发展的实践路径。</p><p class="ql-block"> 他在任务与质疑的对比中反思教育的方式。援引英国科认课例、阐释留美学者观察思考和转述北大教授率直评价,从而强调教育要贴近生活、激发兴趣、身体力行。</p><p class="ql-block"> 他在科学与艺术的融合中追求完美的境界。严谨周密的分形雪花科学理论与美仑美奂的鹰爪浪花艺术作品在云端握手,以多学科融合的创新思维塑造高进阶的价值判断,借以印证“美的东西距离真理更近一些。”</p><p class="ql-block"> 他在物理与人性的联系中探寻领导的方法。天工开物,格物致知。从三个细胞的纳米管,到三条村庄的费玛点,从蜂窝到“鸟巢”,他在科学的论证中蕴含了人际交往的独家秘籍。</p><p class="ql-block"> 清华才俊,不同凡响。拨云见日,不露痕迹。</p> <p class="ql-block"> 匠心独运显中国,制造精品耀神州。</p><p class="ql-block"> 下午时光,我们走进基础工业训练中心。遍览铸造工场、精密机械、自动化工序,如同走过了一条漫长而坎坷的工业振兴、大国崛起时光隧道。</p><p class="ql-block"> 这是一堂实验室里的思政课。它大音希声地告诉我们:</p><p class="ql-block"> 要不被卡脖子就只能挽袖子,<span style="font-size:18px;">要不想掉链子就只能搬梯子。高</span>端科技只能自力更生,围追堵截只能破釜沉舟。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建设,中国工业任重道远,中国教育责无旁贷。</p><p class="ql-block"> </p> <p class="ql-block"> 这是一座学术的殿堂,也是一座教育的丰碑。走到楼下,似乎阳光更加光芒万丈;走进大门,仿佛闻到了大师温热的气息。他记录了风雨飘摇呱呱坠地的历史瞬间,记录了知耻后勇砥砺前行的蹒跚脚步,也记录了艰难困苦玉汝于成的壮丽诗篇。</p><p class="ql-block"> 清华校史铭刻着校长的担当与荣光。“永远校长”梅贻琦,寡言君子,风采卓卓。手握“庚子赔款”计有千万,身上却一贫如洗两䄂清风;抗战时期举校南迁风餐露宿,却弦歌不辍结茅为舍,铸就“西南联大”教育奇迹。</p><p class="ql-block"> 清华校史浮动着教师的风骨和才气。“民主斗士”闻一多,拍案而起,横眉怒对,面对反对派手枪,拄杖昂首走在反抗的游行队伍中,化身“红烛”照亮寰宇。</p><p class="ql-block"> 清华校史深藏着学子的奉献和伟绩。“两弹元勋”邓稼先,呕心沥血,成就伟业。“做隐姓埋名人,干惊天动地事”,把最美丽的青春种植在最荒芜的戈壁,把最宝贵的生命奉献给最壮丽的事业。</p><p class="ql-block"> 徜徉在清华校史馆,真切感受到每一面墙壁都在叙说着精彩绝伦的不老传说。</p> <p class="ql-block"> 巍巍清华,或许不仅仅代表着教育的巨擘,提供源源不断的人才支撑,更或许象征着精神的灯塔,引领中华儿女自强不息厚德载物。</p><p class="ql-block"> 王国维说,人生的第三种境界是,“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清华,已在我们的心灵深处。</p><p class="ql-block"> 平分秋色一轮满,长伴云衢千里明。</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