困居上海(六)

宋胜生

1912年底,黄侃从上海回到湖北。1913年正月,他又从汉口出发,途经南京,最后到达上海,期间与宋教仁同行。他写了一组诗纪:<br><br> 《汉口旅社》:谁从劫后问寒灰,南国依然大镇开。扑地闾阎非昔日,隔江云雾隐层台。空将八翼怜陶侃,漫遣千金致郭愧。自笑狂歌殊一凤,迷阳仍向此中来。<br><br> 《黄鹤楼》:辽鹤归来忆旧游,兹楼无恙枕江头。残阳黯黯催悲角,流水溶溶送去舟。金策赐秦天早碎,琼糜辞楚夏为丘。坐谈西伯今谁是,四望苍茫起百忧。<br><br> 《江上别李七》:沟水分流劳燕飞,重逢人事已全非。旧家乔木名犹在,故国青山梦竟违。落魄未应伤葛帔,远游还为制荷衣。与君好结风波侣,沧海横流任所归。<br><br> 《江行赠宋教仁遯初》:春风动波涛,复此仙舟会。高眄空冀州,逸气陵江介。伊昔时未康,与子俱颠沛。海隅一相聚,绸缪历年岁。曷来鄂渚游,围城瞻壮概。兵祸既潜销,君名益光大。中国犹分崩,荃宰责谁贷?闻有非常志,庶抍斯民害。嗟余遘幽忧,消摇从所届。虽惭日月光,肯为尸祝代。缅怀庄患交,忘言亮为贵。<br><br> 《雨夜书怀》:春夜寒兼雨,空斋有所思。全家辞旧国,多难畏危机。江汉流仍急,蓬菜望转迷。崎岖小园赋,怊怅下泉诗。<br><br> 这组诗(还有《杂兴》《正月十六夜作》二首)载《独立周报》1913年2卷13期,编者特加按语:“此今岁春季刚与渔父同舟至沪时之作也。乌乎!斯故渔父最后之江行矣。”1913年3月22日,宋教仁被暗杀于上海车站,不治身亡。宋教仁在其遗嘱中叹道:“我为调和南北事,费尽心力,造谣者及一班人民,不知原委,每多误解,我受痛苦,也是应当,死亦何悔。”宋教仁之死是20世纪最大的公案之一,究竟宋氏为何人所杀,至今尚存争议。黄侃当时特撰《思旧辞》:<br><br> 子以丁未始识钝初。钝初沉厚有大志,予则疏顽以不材自处,两人交莫逆也。其后予颠蹇益甚,独钝初犹时顾予。革命既成,纯初(敢)[效]力当途,无缘与常接近。今年春,予自鄂来沪,与纯初同舟,谈谐累日。予赠以诗,以庄惠前事为喻,且劝以深根宁极,救以横流,纯初亦以为知言也。违别几时,遽罹凶祸。生平已矣,怀旧何期?泫然不知涕之无从也。古人有言:“游于其篱,而无感其名。入则鸣,不入别止。”以钝初之明智,岂不知此?卒以不忍国民涂炭,九服崩离之故,遗弃一身,以为之轩冕月楣,曾无容心于其间,将所谓弘毅之士者非也。有志不遂,伏恨黄墟,乌乎哀哉!<br><br>  宋教仁此行是为竞选造势,而黄侃的目的至今没有完全弄清楚,除了回乡接家眷之外,是否也负有某种政治使命?宋教仁之死引发了“二次革命”,章太炎因此向袁世凯讨说法,结果反而被囚禁起来。<br><br>  黄侃后来多次奔走在京津沪的路上,一度至天津出任赵秉钧的秘书长,徘徊在政治与学术之间。<br><br>参考资料:<br><br> 黄侃:《黄季刚诗文钞》,湖北人民出版社1985年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