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截断巫山云雨,高峡出平湖。”——读毛主席诗词,观三峡大坝

秋岚

<p class="ql-block">  三峡,是由瞿塘峡、巫峡和西陵峡组成,三峡水电站又称三峡工程、三峡大坝,位于湖北省宜昌市境内的三斗坪,距下游的葛州坝水利枢纽工程38公里,是目前世界最大的水利发电工程、三峡电站的主体工程和三峡大坝旅游区的核心景观。工程包括:主体建筑物及导流工程两部分。坝轴线全长约2309.47米,坝顶高程185米,正常蓄水175米,总库容393亿立方米。1994年12月14日正式动工修建,2006年5月20日全线建成。</p><p class="ql-block"> 1918年第一次世界大战刚结束,孙中山开始提出兴建三峡工程的希望和设想,强调开发三峡水电工程的重要性,显示出了孙中山先生的高瞻远瞩。</p><p class="ql-block"> 新中国成立后,自20世纪50年代至今,从毛泽东第一代领导集体到第二、三代领导集体,无不关注三峡建设和长江保护。</p><p class="ql-block"> 毛主席自1953年2月至1958年1月,在不到5年的时间里,先后6次召见“长办”主任,都是为了三峡工程和长江水利建设问题。毛主席对三峡工程兴趣浓厚,垂询甚多。比如,三峡工程在技术上有无可能性?坝区地质基础如何?能不能长期使用?多少投资等等。</p><p class="ql-block"> 1956年2月,三峡工程规划设计和长江流域规划工作正在全面开展时,毛主席在武汉畅游长江并乘兴写成《水调歌头·游泳》,使“更立西江石壁,高峡出平湖”成为人们对三峡工程的美好向往。</p><p class="ql-block"> 远山苍黛,近水深绿,在苍黛深绿之间,一条巨龙静卧在碧波上,那就是长江三峡大坝,我们伫立在坛子岭三峡大坝观景台上,放目远朓,巍巍三峡大坝撗亘长江,凭栏俯瞰,层层递进的五级船闸尽收眼㡳,好一幅壮观的“高峡出平湖”的美景。抚今追昔,不禁想起了毛主席的诗词《水调歌头·游泳》——</p><p class="ql-block">水调歌头·游泳</p><p class="ql-block">毛泽东</p><p class="ql-block">一九五六年六月</p><p class="ql-block">才饮长沙水,</p><p class="ql-block">又食武昌鱼。</p><p class="ql-block">万里长江横渡,</p><p class="ql-block">极目楚天舒。</p><p class="ql-block">不管风吹浪打,</p><p class="ql-block">胜似闲庭信步,</p><p class="ql-block">今日得宽馀。</p><p class="ql-block">子在川上曰:</p><p class="ql-block">逝者如斯夫!</p><p class="ql-block">风樯动,</p><p class="ql-block">龟蛇静,</p><p class="ql-block">起宏图。</p><p class="ql-block">一桥飞架南北,</p><p class="ql-block">天堑变通途。</p><p class="ql-block">更立西江石壁,</p><p class="ql-block">截断巫山云雨,</p><p class="ql-block">高峡出平湖。</p><p class="ql-block">神女应无恙,</p><p class="ql-block">当惊世界殊。</p><p class="ql-block"> 毛主席采用《水调歌头》来创作这首词是和谐的。“水调”这个词牌本为古曲的一种,“歌头”,是它的开头部分。在音乐上,也称曲子的主题句。作者一开始就化用了两句引自民谣和典故中的话,来点出自己的行踪:“才饮长沙水,又食武昌鱼。”从长沙来到了武昌。湖南是作者的故乡,长沙是他上过学和从事过革命活动的地方,这样开始,显得亲切自然。毛主席多次游过长江,仅1956年6月初就接连三次游过。这首词写的是第一次游的情景,即6月1日从武昌游到汉口。第二次是6月3日,从汉阳回游武昌,穿过正在修建的武汉长江大桥桥洞。再一次是6月4日,也是从汉阳游回武昌的。四天里,一连三次横渡长江。当年的毛主席已是六十三岁的人了,可见他的坚强体魄和意志是多么惊人!</p><p class="ql-block"> 毛主席横渡长江的事,当时是轰动国内外的大新闻。但只有读了这首诗,才能真切地领会到这个壮举是如何感动人和鼓舞人的。“万里长江横渡,极目楚天舒。”读者可想象,这位与惊涛骇浪搏斗的征服者的雄姿和气势。他一面游进,一面仰望:这楚地的天空是多么辽阔,多么舒展!楚天,是指春秋战国时属于楚国(今湖北省武汉一带)的一片天空。宋代词家柳永在《雨霖铃》中有句云:“暮霭沉沉楚天阔。”</p><p class="ql-block"> 接下来,描写作者不管风如何狂、浪怎样凶,从从容容地向彼岸游去,真可说这比在有限的庭院中“信步”更胜一筹,更感到舒心与“宽余”了!毛主席游泳的姿势,一般是手不出水的侧游,有时转为近乎仰游,头部总是露在水面上。这就能放眼远望,能尽情思索、联想。也许读者还会自然地想起毛主席“无限风光在险峰”的名句。在战胜风险中得来的喜悦,是一种可贵的收获和高尚的享受。</p><p class="ql-block"> 上半阕的结尾,作者妙用了孔夫子的两句话,来加深词的意境,使其意味更加隽永。这个两千多年的典故被引新了,用活了,还得到恰当的发挥。这个典故出自《论语·子罕》:“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看,诗人举目仰望楚天寥廓,俯视大江滚滚入海流,就会联想起苏轼《赤壁怀古》中的名句:“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更会不由得发出感叹:这逝去的江水日日夜夜流个不停,流了多少年代!啊,过去的一去不复返了。重要的是今天,是我们,是创建史无前例的社会主义新生活的一代人。我们要珍惜时光,要抓住机会,利用这大江之水来为人民造福啊!</p><p class="ql-block"> 词的下半阕,自然展开了在风浪中“起宏图”的描绘。江上是风吹船桅齐飞动,两岸是龟蛇二山静相望。作者的脑子里,闪现出一个宏伟设想:不仅要修好这座飞架南北的大桥——把自古称为“天堑”的长江,变为新中国一条四通八达的交通枢纽;而且毛主席还考虑,更要在上游筑起一道高大拦河坝,把奔腾了千万年的长江水拦腰截断,而在鄂西川东的三峡耸起一座蓄水发电的巨型水坝“西江石壁”。奔流而下的长江水和巫山雨水,都将一起汇人“高峡”上出现的“平湖”了。是啊,那位亭亭玉立在巫山之上的神女,可别把她伤害了!她应受到精心保护,应该是健在“无恙”的!她看到这动人景象、这人间奇迹时,会禁不住激动地惊呼:这世界真是大变了!祖国确实大步前进了!</p><p class="ql-block"> 词中高峡,是指在中外驰名的长江大峡谷中,幽深秀丽的巫峡和上游挺拔雄俊的瞿塘峡、下游滩险流急的西陵峡,合称为高峡。巫山云雨,相传楚国宋玉《高唐赋·序》说,楚襄王在游云梦泽的高唐时,曾梦见与巫山神女相遇,神女自称:“旦为朝云,暮为行雨。”毛主席在词里,只是借用这个故事中的说法。但我们如今看到了,古代神话,不是变为现代神话了吗?你瞧那位“无恙”的巫山神女,不是永远徽笑着欢迎来访者吗?她还向一代代后来人讲述一个个新的故事:当年中国共产党主席毛泽东,这位伟大的革命家、诗人和万里长江的征服者,在风浪中起宏图,加上人民群众自力更生的劳动与智慧,高峡才出平湖的,万里长江的上游才灯光明亮大发异彩的。</p><p class="ql-block"> 注:本篇部分文字摘自《毛泽东诗词鉴赏》一书。</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