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陶行知曾说过“人人都说小孩小,谁知人小心不小,你若小看小孩子,便比小孩还要小”。只有陪伴过,经历过,才明白此话的真正含义。</p><p class="ql-block"> 开学第三周了,依然有哭着不愿进校园的孩子,理由是想妈妈,不想和妈妈分开,还有的是想爸爸,我要找爸爸。一年级的孩子这是怎么了,刚两年不教一年级,就这么脆弱了吗?是年龄偏小化了还是18后的孩子依赖性更强了。据同事们讨论,得出结论是因为少了学前班一年的过渡,少了幼小衔接的心理准备。记得几年前,文正幼儿园大班的孩子,在毕业前,都会由老师领着孩子们到即将上的小学转一圈,并坐到教室里感受一番。近两年似乎没有这个环节了。再者一部分孩子是从乡下转过来的,这里没有认识的同学,对环境和老师都是感觉陌生的。总而言之孩子还没有找到归属感,还不适应,所以用哭闹表达着自己的恐惧。</p><p class="ql-block"> 怎样才能让哭闹的孩子适应环境,快速融入一年级的学习和生活呢?</p><p class="ql-block"> 第一周沐兮同学哭着不愿进校,第三天孩子进校后经过老师不断的谈心和鼓励孩子现在已经很好的融入到校园生活中来了。放学送路队的时候,她妈妈对我说:老师您的方法真好,孩子说你一天表扬了她五次。她可开心了,现在对上学也不排斥了。</p><p class="ql-block"> 俊熙同学也是在老师“哄骗下”慢慢融入到校园生活的。比如<span style="color:rgb(255, 138, 0);">和孩子来个约定,给孩子一个许诺,让孩子领任务,有所期待,这样孩子就会快速融入生活。</span></p><p class="ql-block"> 本周还有一个孩子我感觉成长很快。上课了孩子一直在哭,询问原因,原来孩子的挂钩卡在桌子上下不来,老师去帮忙,但是螺丝错丝了,还是拧下不了。于是我告诉孩子,老师现在弄下来,不过人是高级动物,和低级动物的区别就是人能够创造并使用工具来解决生活中遇到的问题。孩子很快被安抚下来了,下课了她跑到我身边对我说:“老师你能把需要的工具给我写下来吗?我明天带过来。”于是我在纸上写上钳子,递给了她。没想到孩子第二天竟然真的带了工具来,我于是就借助外力成功把挂钩卸了下来。孩子很高兴,我也很高兴。</p><p class="ql-block"> 我欣慰的是孩子能听进老师讲的每一句话,能够思考并用行动去解决这个问题。于是我当着全班孩子的面表扬了她,表扬了她能够知行合一。</p><p class="ql-block"> 这一刻我真的理解了陶行知的那句话。孩子小,但是能够听道理也讲道理,他们懂信任也慢慢的和老师建立信任。这就是爱的力量。</p><p class="ql-block"> </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