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国庆长假期间,我们择了一个日子,自驾出游到了心心念念的东梓关村,一个保存了几千年的古村落。那天阳光灿烂,云淡风轻。远离城市喧嚣的东梓关村,地理位置独特,面临富春江,背靠小山群,可谓是山水风光美如画。文化底蕴深厚,因郁达夫同名小说而著名,被誉为"富春江畔第一村",许多人慕名而来。</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我们到达东梓关村的时候,村外已经停了不少的自驾车。一副巨大的“笑脸喜迎八方来客”的墙绘赫然入眼,旁边的一堵围墙上题着唐朝诗僧皎然的七言古诗:“悠悠渺渺属寒波,故寺思归意若何。长忆孤洲二三月,春山偏爱富春多。”表达他对富春江山水的喜爱。</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稍走几步看到了写在村口墙上“珍惜村誉,务实守信……”的村训,同时又被一堵墙上的村歌所吸引,“你知道东梓与山海关,嘉峪关相关吗?居庸关,仙霞关,你知道东梓关吗……”作曲者把历史和名人都写进了歌词,讴歌了东梓关的昨天与今天。</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走进村子,人来人往,优哉游哉。来这儿游玩的人大概和我一样,因前段时期,观看了中央电视台播出的电视剧《富春山居图》,从而被电视剧里的那种清爽干净美丽的民宿所吸引,来寻找山水之间的诗意栖居的吧!欲待真正老的时候可以来这儿养养老。我就是带着这样的祈愿来的。</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走在青石板路上,村里家家户户门口挂着的上面写着家风家训的小牌子引起了我极大的兴趣。“待人真诚,为人谦和,孝道竭力,亲情互助”;“以爱兴家,以德治家,以俭持家,以廉保家”;“传家两字读与耕,兴家两字俭与勤”等等,因我无法将每户人家的家训一一拍下来,故在此只能择其一二展示一下了。家训对一个家庭、一个家族的意义是深远的。我喜欢。传承家风,是立家之本;恪守家训,是家族持续兴旺发达的保障。因为是在亚运会期间,村里多了一些导游标志,还有不少亚运会的宣传标语和吉祥物。</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随后,我们走进了村史馆。展示厅就村史村情、乡风民俗、地名故事、地名文化、崇德尚贤、美好家园等六个方面全面介绍了东梓关的历史文化、历代贤能等。里面用了大量的篇幅介绍了正骨专家张邵富。他从13岁学医到认真研学,有了一套独有的正骨手法,并且毫无保留的进行传授,让更多的人能够得到更好的医治。在这里,我还了解到了许家是东梓关的第一大名门望族,两百年间人才辈出,在当代,许家的不少后代是国家的栋梁之才。还有王家、申屠家也属于东梓关村的望族。</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走出村史馆,来到了当代名闻遐迩的东梓关骨伤科医院—安雅堂。张邵富祖上三代行医,善治跌打损伤,闻名省内外。1932年,郁达夫从富阳坐船,到东梓关治疗肺病,在村里住了一个月。他写了同名小说《东梓关》,当时广为流传,东梓关也成为了“治伤接骨”的代名词。小说中描写到的许家大院、春和堂药铺,以及秀美风光与动人传说融为一体的姐妹山等等均是现实的存在。</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东梓关村的石板路古旧,但平整坚实,一块接一块,向村内延伸,直达长塘边,然后各自分散,隐没在肆意纵横的七巷八弄中,形成了长塘古街。集中在长塘两边的百年老宅至今仍保存完好的有近百座,层楼绵延,鳞次栉比,古老而典雅,其中有许多是明清古建筑精品。这些老房子建筑规模宏大,高墙黛瓦,屋顶设“马头”和“风火墙”,用来防风防火。内有天井,设有大水缸或鱼池。板壁窗棂雕刻精美,“牛腿”上都有镂空雕饰,花鸟、走兽、人物栩栩如生。沿着长塘看倒影,宛如是优美的水墨画卷。</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东梓关,悠长的石板,斑驳的墙面,参天的古树,深邃的窄巷都满载着时光,见证着岁月的流逝。它还是古代著名的水上关隘,是颇有开发价值的历史古迹。如“官船埠”遗迹、越石庙和古驿道等。2016年11月9日,东梓关村被列入第四批中国传统村落名录。</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走累了,我们在许家大院门口走廊的长椅上小憩了一会儿。而后参观了许家六八房。听说这里还流传着一个“对江求鱼”的故事,说的是许氏始祖许彧,因为母亲爱吃鱼,迁家到了富春江边,定居东梓关,以保证母亲每天都能吃到鲜鱼。在母亲生病期间,大冬天,许彧在富春江边号哭,感动了江鱼,两条鱼跳到了岸边,他就把鱼抓回家侍奉母亲吃了,不久,母亲的病就好了。许彧因此在宋雍熙三年(公元986年)得到了朝廷的表彰。这个孝心故事流传了近千年。</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而后沿着石板路,就到了富春江边。迎面望见了越石庙前的一棵已有800年树龄的古樟,树身之大需要三人合抱,长在石缝之中,濒江倒影,枝繁叶茂。站在古樟树下的长廊里,望着官船码头,谁能想到历史上的东梓关曾经因拥有一条大江与码头而繁盛,而如今只剩一块石墩、一段残桥和一条石道。不远处的江中有个很小的土丘,那是紫薇山,也叫姐妹山,也有一个传奇故事。越石庙至今有将近二百年的历史,庙内画栋雕梁,工艺精湛。</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未能抛得富春去,一半勾留是江鲜”,美丽的江景是水的馈赠,一年四季风景各异。江鲜种类丰富,听说,每年都要在这里举办江鲜大会,“江鲜”成为东梓关继网红杭派民居后的又一张金名片。站在江边,可以眺望到桐洲岛等风景。</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当下许多人慕名来到东梓关,可能是因为那一片崭新靓丽富有盛名的杭派民居。它们由著名建筑设计师孟凡浩设计,既保留了传统的江南民居特色:大天井、小花园、高围墙。又借鉴了吴冠中笔下的江南民居意象,统一白墙黛瓦,如水墨丹青,呈现出简洁之美,诠释了水墨江南之神韵,被誉为“最美回迁房”,也让东梓关村成为大陆有名的“网红村”。</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有人说孟凡浩把吴冠中先生的画搬到了郁达夫先生的东梓关。是啊,从郁达夫笔下的古老村落到吴冠中画中的水墨江南,白屋连绵成片,黛瓦参差错落,青山绿树,流水淙淙,池塘如镜,漫步在小村庄的石板路上,仿佛置身于吴冠中的画中,如梦如醉,如诗如歌,似仙境又像人间。</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从东梓关村出来,我们来到了新桐乡的桐洲岛。桐洲岛是一个原生态的天然氧吧。我可喜欢这个地方了。这里碧水环绕,青山倒映,绿树成荫,沿岸杨柳连绵,洲内保留着原生态的田园风光。这里有露营烧烤,皮划艇,环岛骑行,还是个滑翔基地。桐洲岛是富春江最古老的江渚之一,是人们回归大自然的好去处。我们停好了车后,沿着步行道和森林长廊走了一圈便回家了。</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我喜欢东梓关,故树、古道、古屋、古庙 ,处处都能感受到一股古色古韵的气息,有一种与世无争、清闲安逸的韵味。走在东梓关村的青石板路上,会让人产生一种岁月静好,现世安稳的感觉。正如郁达夫笔下:“这是一个恬静、悠闲、安然、自足的江边小镇,民风淳朴……”</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我更喜欢桐洲岛上那一片绿意盎然的枫杨林,空旷,幽静。走进林子宛如进入了大森林,都是参天大树,不似森林,胜似森林。在树林深处,牛儿在悠闲地吃着青草,树是绿的,草也是绿的。走在林间,呼吸着新鲜空气,令人神清气爽,荡涤心灵。</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江风吹过,伴着淡淡的炊烟味道,那是露营人在野炊。我期待着再次相遇!恬静安逸的古村,宁静致远的洲岛!</p><p class="ql-block"><br></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