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题诵:经典唐诗纪录片《唐之韵》解说词第十一集大历诗人(选段)

远方

<p class="ql-block">1、周 莉</p> <p class="ql-block">2、王晓言</p> <p class="ql-block">3、张振群(远方)</p> <p class="ql-block">4、华常春</p> <p class="ql-block">5、张永宏</p> <p class="ql-block">6、赵 琳</p> <p class="ql-block">同题诵:经典唐诗纪录片《唐之韵》(解说词)第十一集大历诗人(选段)</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 公元八世纪下半叶,即大历、贞元年间的这批诗人,都是在盛唐时期度过青少年的。正当他们乐观自信,洋溢着豪迈的气概走向生活时,却突然之间天崩地裂,日月无光。时代绷出一脸的严峻,从社会的各个缝隙里再也找不到迎接他们的微笑了…………</p><p class="ql-block"> 刘长卿算得是大历诗人中重要的名家,他的诗多半写个人生活上的寂寞与孤独,以及对自然景物的欣赏,笔墨简淡,耐人寻味。“泠泠七弦上,静听松风寒。古调虽自爱,今人多不弹。”(《听弹琴》)。诗人敞开思想,避实就虚,只用像劲风吹过松林发出带寒意的声音来描绘琴声,就嘎然而止,此外一切经历都给读者去想象。……“</p><p class="ql-block"> 日暮苍山远,天寒白屋贫。柴门闻犬吠,风雪夜归人。”(《逢雪宿芙蓉山主人》),写诗人在风雪之夜找人家借宿的一次经历。妙就妙在诗人不说在这种风雪之夜碰到有借宿的地方感到如何高兴,而是把自己想象成远行的游子终于到了家,日暮天寒、风狂雪大,远行人由小路指引着走在大山中。人生不就是这样永远在奔波着么!</p><p class="ql-block"> 大历诗人中能自成一家,对后世有较大影响的是韦应物。他有这样一首诗:“去年花里逢君别,今日花开又一年。世事茫茫难自料,春愁黯黯独成眠。身多疾病思田里,邑有流亡愧俸钱。闻道欲来相问讯,西楼望月几回圆。”(《寄李儋元锡》)这是唐诗选的名篇,这首诗有几点值得注意。第一是语言浅显,娓娓道来明白如话。第二是诗的意境恬淡平和,说明诗人是名利比较淡薄的人。第三从身多疾病想回家隐居又舍不下俸钱,可是拿着俸钱而自己管辖的地方百姓还在流亡又不能不感到惭愧,看得出诗人是个有良心的地方官,正因为这样,才会感到矛盾和痛苦。当然这也说明他比较软弱。刚从安史之乱战争的恐怖中走出来的人,惊魂未定……这是八世纪末士大夫的普遍心态。</p><p class="ql-block"> 崔护的《题都城南庄》也是八世纪下半叶创作的。“去年今日此门中,人面桃花相映红。人面不知何处去,桃花依旧笑春风。”清明日他到南郊游玩,口渴了就到一家桃花环绕的村舍前敲门讨水喝。有个姑娘开门接待。给他喝水,还靠在桃花树下含情脉脉的看他。第二年清明他重游此地时,却敲不出这个姑娘来了。于是就在门上题了这首诗…………</p><p class="ql-block"> 张继《枫桥夜泊》“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姑苏城外寒山寺,夜半钟声到客船。”这是在安史之乱中,张继逃难到江浙一带写的诗。他站在船头,看一弯新月显现又往西沉落下去,听乌鸦鸣叫又终于停下来,望着江上点点渔火,还有寒山寺朦胧的轮廓。由于感到寒冷,知道正在下霜。他满怀愁绪,睡意全无。</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 在文学史上,一提起大历诗坛,人们首先就会想到号称“大历十才子”的一批诗人。这些人才华横溢,在当时都是大名鼎鼎的人物。他们都喜欢参禅访道,游山玩水,企求借这种生活来缓和乱世带给他们的痛苦。他们的诗都写得精巧清丽,但调子是低沉的、伤感的,内容也比较单一,缺乏个性和独创性。</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 (以上文字为网络文稿,如与原文有误,敬请谅解!)</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