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外公徐老先生

绿野星空

<h3> 我的外公徐老先生,民国二年生人,如果他活到现在的话,有111岁了。外公外婆儿孙满堂,人丁兴旺,有3个女儿、2个儿子、3个孙辈和4个外孙辈,家庭和睦,其乐融融。<br> 外公身形修长,足足有八尺高,长形脸,高鼻梁,炯炯有神,天性威严。</h3> <h5> 外公50多岁时的肖像</h5> 自我记事时起,外公已70多岁,走路迟缓,有些老迈了,但他依旧不失威严,还为家人出谋划策,舅舅姨姨以及我们小辈们在他面前说话都是毕恭毕敬的,由此我能感觉到外公年轻时肯定更加了不起。 <h5> 90年代初,我大姐出嫁时,为她的爷爷(即我的外公)和她的大姑(即我的大姨)点喜烟。</h5> <h5></h5><h5> <span style="font-size: 17px;">随着年龄的增长,我对外公有了更多的认知,外公是一位爱好读书、有智有谋、受人尊重的非等闲之辈。</span></h5><div> 外公自幼家境优渥,外曾祖父当时经营着自家的酒作坊,为外公购置了四合院,而外公更是春风得意在20岁那年明媒正娶了我外婆,那可是黄家的大小姐。<br> 外曾祖父特别看重读书识字,在这样的家庭环境下,外公读了多年学堂,他天资聪颖、又刻苦努力,很快他能读懂古书,写得一手好字,而且他的文笔也十分流畅。除了文笔好,外公的口才也是相当了得,只要他出现在人群中,一般只有他在那里侃侃而谈,别人都会恭敬地听他讲话。也许是因为外公能写能讲,他成了当地有头有脸的人物,一直被人尊称为徐先生,他当过徐氏学堂的校长、徐氏家族的族长、国共合作时期的保长。外公在家族中的威信是很高的,据说如果有人在祠堂里出现争吵,只要听到徐先生过来了,霎时变得鸦雀无声。<br><h3> 尽管外公向来威严,他对我们这些小辈们还是比较和蔼的。我那时胆子比较小,不敢主动与他说话,即便到了十多岁在他面前我依旧会比较拘谨,只是记得他会微笑着主动跟我谈天,问问我在学校里的读书情况,与同学们相处得怎么样等等,他问一句,我答一句,他竟然对我的表现还挺满意。有时他还会给我买吃的,我清楚地记得,在我十五岁那年,马年的春节里,外公特意给我买了“马牌"巧克力,他希望我能马到成功、长大了能有所作为。</h3> 外公尽管是位爷儿,但在内务整理方面也是整整齐齐、一丝不苟。我记得他有个抽屉专门用来放药的,药瓶总是按规格整齐地放在一起,用现在专业的说法是做好了6S和先进先出管理。外公喜欢看《新民晚报》,看好报纸后就整齐地将它们叠放在一起,非常有素养。<br><h3> 外公到老了依旧喜欢看书读报。他经常读的是古书,家里人又给他订了《新民晚报》,外公每天都会仔细地阅读报纸的每个版面,然后饶有兴致地给我们讲讲里面的内容。听母亲说,先前报纸都还没订到家里,外公要来回走一个多小时到县中心的玻璃框阅报栏读报。外公的这种阅读精神真是难能可贵,我们这些后辈们也深受其影响,都喜欢读读书、看看报。</h3></div> <h3> 外公也管理着全家的开支,井井有条。当时一般家庭都不富裕,好在外公精打细算,我们还能有肉、有水果吃,早饭还能吃个“油炸鬼”(油条);他逢年过节还能给外婆买个皮鞋、买件新衣服,给小辈压岁钱等等。当然这些都是外公从自己口粮中节省下来的,而自己一年到头经常穿的是早已褪去颜色的中山装,他非常喜欢吃肥肉,但是难得吃一次肥肉,省下来的钱都是给家人花。<br> 这就是向来令我敬畏的外公,才学出众,有智有谋,受族人的尊重; 同时也是家里的主心骨,有担当,对家人负责,将家庭管理得井井有条。外公永远是我最敬佩的人,我为生命里传承着外公的血脉而深感自豪。</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