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山处处埋忠骨——抗美援朝72周年英烈祭

smd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18px;">  “雄赳赳,气昂昂,跨过鸭绿江!保和平,为祖国,就是保家乡!中华好儿女,齐心团结紧!抗美援朝,打败美帝野心狼!”</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18px;"> 熟悉的志愿军战歌,依然回荡在耳畔。抗美援朝出国作战72周年纪念日,已悄然来临。</b></p> <p class="ql-block">  <b>1950年6月25日,朝鲜内战爆发,以美国为首的“联合国军”在仁川登陆,战火从三八线上烧到鸭绿江边。与此同时,美军战机肆无忌惮地轰炸了安东(今丹东)、辑安(今集安)和图们等地,我国的领土安全遭到严峻挑战。</b></p> <p class="ql-block"><b>  72年前的10月25日,中国人民志愿军在彭德怀司令员兼政委的带领下,越过中朝边境,援助朝鲜,抗击美军,拉开了抗美援朝战争的序幕。</b></p> <p class="ql-block">  <b>在这场持续了两年九个月零八天的战争中,无数革命先烈捐躯在异国他乡。血染的风采,永远铭刻在一座座丰碑之上……</b></p><p class="ql-block"><b> 让我们把思绪拉回到72年前,一同感悟英烈们那光荣而壮丽的一生……</b></p> <p class="ql-block">  <b>毛岸英(1922~1950),本名远仁,初名永福,湖南韶山人。中共党员,毛泽东与其妻子杨开慧的长子,生前是中国人民志愿军司令部俄语翻译和秘书。1950年11月25日,美军战机突袭大榆洞志愿军指挥部。毛岸英为抢救机密文件,英勇牺牲,其遗体被安葬在朝鲜平安南道桧仓郡的中国人民志愿军烈士陵园。这位中朝人民的“好儿子”,永远被活在两国人民心中!</b></p> <p class="ql-block">  <b>黄继光(1931~1952),原名黄积广,四川省中江县人,中国人民志愿军第15军45师135团2营通讯员。</b></p> <p class="ql-block">  <b>1951年3月,黄继光加入中国人民志愿军,随部队入朝作战。1952年10月19日,在上甘岭战役中,黄继光用胸膛堵住敌人的机枪眼,英勇牺牲。</b></p><p class="ql-block"><b> 黄继光牺牲后,中国人民志愿军给他追记特等功,追授“特级英雄”称号;所在部队追认他为中国共产党党员;他生前所在的部队也被中央军委命名为“黄继光英雄连”;朝鲜民主主义人民共和国追授他“朝鲜民主主义人民共和国英雄”称号和金星奖章及一级国旗勋章。</b></p> <p class="ql-block">  <b>邱少云(1926~1952),四川省铜梁县(今重庆市铜梁区)人,中共党员。1949年入伍,生前系中国人民志愿军第15军87团9连战士。</b></p> <p class="ql-block">  <b>1952年10月12日,在攻击391高地的战斗中,邱少云所在营奉命担负潜伏任务。潜伏前,邱少云向党支部递交了入党申请书,写道:“宁愿自己牺牲,决不暴露目标,为了整体,为了胜利,为了中朝人民和全人类的解放事业,愿献出自己的一切”。</b></p><p class="ql-block"><b> 执行任务中,邱少云在距敌前沿阵地60多米的草丛中潜伏时,敌人突然向潜伏区逼近并发射侦察燃烧弹,一颗燃烧弹正好落在邱少云身边,飞迸的火星溅落在他的左腿上,烧着了他的棉衣、头发和皮肉。他身旁就是水沟,只要往水沟里一滚,就可以把火扑灭。但为了不暴露潜伏部队,他严守纪律,咬紧牙关,双手深深插进泥土中,以惊人的毅力忍受着剧痛,一声不吭、一动不动,直至壮烈牺牲。 </b></p><p class="ql-block"> <b>邱少云牺牲后,上级党委追认他为中国共产党党员。他被中国人民志愿军总部授予“一级英雄”荣誉称号,并追记特等功一次。朝鲜民主主义人民共和国追授他英雄称号和金星奖章、一级国旗勋章。经中央军委批准,将其画像制作印发全军,在连以上单位悬挂、张贴。</b></p> <p class="ql-block">  <b>罗盛教(1931~1952),原名罗雨成,湖南新化人,中共党员。1949年入伍,生前系中国人民志愿军第47军141师侦察队文书。</b></p> <p class="ql-block">  <b>1952年1月2日,朝鲜少年崔瑛在部队驻地石田里附近的冰河上滑冰时,不慎压碎冰面,跌进近3米深的冰窟。正在冰河上练习投弹技术的罗盛教听到呼救声后,边跑边脱下棉衣,二话没说,便纵身跳入冰窟施救。他反复几次将少年推出冰面,无奈冰层太薄,几次营救均以失败告终。见此情形,罗盛教毫不气馁。而是深吸一口气,再一次潜入水中。最终,他使尽全身力气,用头成功将崔莹顶出冰面。自己却因体力不支,沉入水底,壮烈牺牲。</b></p> <p class="ql-block">  <b>为了纪念罗盛教和罗盛教勇救落水儿童的善举,1952年2月3日,中国人民志愿军领导机关表彰了罗盛教伟大的国际主义和革命英雄主义精神,为他追记特等功,并追授“一级爱民模范”、“特等功臣”的称号。4月1日,中国新民主主义青年团中央委员会决定追授罗盛教“模范青年团员”称号。1953年6月25日,朝鲜民主主义人民共和国最高人民会议常任委员会追授他一级国旗勋章和一级战士荣誉勋章。并将其献身的栎沼河改名为“罗盛教河”,崔莹的家乡石田里改名为“罗盛教村”,安葬他的佛体洞山改名为“罗盛教山”,在山上建立了罗盛教纪念亭和罗盛教纪念碑,碑上镌刻着朝鲜民主主义人民共和国主席金日成的题词:“罗盛教烈士的国际主义精神与朝鲜人民永远共存”。</b></p> <p class="ql-block">  <b>龙世昌(1928~1952),苗族,贵州松桃人。1950年参加中国人民解放军,同年加入中国新民主主义青年团。1951年4月参加中国人民志愿军,10月随部队入朝作战。</b></p> <p class="ql-block">  <b>1952年10月20日,在上甘岭597.9高地争夺战中,已经负伤的爆破手龙世昌引燃爆破筒后,塞进美军地堡,地堡内美军将爆破筒推出。龙世昌又将爆破筒塞入地堡,并用胸口抵住射孔。在爆炸声中,龙世昌和美军地堡同归于尽。</b></p><p class="ql-block"><b> 1953年4月,志愿军司令部、政治部为龙世昌追记特等功,授予“二级英雄”称号,朝鲜民主主义人民共和国追授龙世昌“二级国旗勋章”。</b></p> <p class="ql-block"> <b>赖发均(1933~1952),四川中江人,1951年4月参加中国人民志愿军。生前系中国新民主主义青年团团员,志愿军第15军第45师第134团3营8连战士。</b></p> <p class="ql-block">  <b>在1952年10月的上甘岭597.9高地争夺战中,赖发均在身受重伤的情况下,拉响手雷,与美军暗堡同归于尽。战后,中国人民志愿军领导机关授予其“二级战斗英雄”称号,并追记特等功一次。</b></p> <p class="ql-block">  <b>贠宝山(1930~1951),河南安阳人,1949年5月参加革命,生前系中国人民志愿军第42军第125师第375团第9连卫生员。</b></p> <p class="ql-block">  <b>1951年9月7日,在朝鲜中马山战斗中,他奋勇抢救伤员,臀、臂、腿先后负伤,依然坚持不下火线。在腹部受重伤、肠子流出的严重情况下,贠宝山忍受剧痛,爬上山头救助三名伤员。终因伤势过重,光荣牺牲,年仅21岁。</b></p><p class="ql-block"><b> 贠宝山牺牲后,部队党委追认他为中国共产党党员,中国人民志愿军领导机关为他追记特等功,授予他“中国人民志愿军一级战斗英雄”光荣称号,朝鲜政府追授其“朝鲜民主主义人民共和国一级战士”荣誉勋章。</b></p> <p class="ql-block">  <b>杨根思(1922~1950),本名羊庚玺,江苏泰兴人,中共党员。1944年入伍,生前系中国人民志愿军第20军58师172团3连连长。</b></p> <p class="ql-block">  <b>1950年11月29日,杨根思在坚守长津湖畔1071.1高地东南侧小高岭战斗中,率领三排打退美军八次进攻。在战至最后一人时,杨根思毅然抱起炸药包,冲向敌群,英勇牺牲。</b></p><p class="ql-block"><b> 战后,朝鲜民主主义人民共和国授予杨根思英雄称号和金星奖章、一级国旗勋章。1951年5月9日,中国人民志愿军总部给杨根思烈士追记特等功,授予他“特级英雄”称号,1951年12月11日命名其生前所在连为“杨根思连”。</b></p> <p class="ql-block">  <b>杨连第(1919~1952),原名杨连弟,天津北仓人,中共党员,1949年2月加入中国人民解放军铁道兵部队。在修复陇海铁路8号高桥时,杨连弟机智勇敢地攀上40多米高的桥墩,提前完成修桥任务,荣获“登高英雄”的光荣称号。1950年9月,他光荣出席了全国战斗英雄、劳动模范代表会议。同年10月,杨连弟参加了中国人民志愿军,任铁道兵团第1师第1团第1连副连长。</b></p> <p class="ql-block">  <b>1952年5月15日,杨连第在清川江前线指挥连队架桥时,被敌机投下的集束炸弹击中头部,光荣牺牲,时年33岁。</b></p><p class="ql-block"><b> 杨连第牺牲后,中国人民志愿军领导机关为他追记特等功,追授他“一级战斗英雄”的光荣称号。朝鲜民主主义共和国最高人民会议常任委员会追授他“朝鲜民主主义人民共和国英雄”的光荣称号和一级国旗勋章、金星奖章各1枚。他生前所在连队,被命名为“杨连第连”。</b></p> <p class="ql-block"> <b>  为纪念杨连第烈士,铁道部将陇海铁路8号桥命名为“杨连第大桥”,并建立纪念碑。天津市北辰区,建有杨连第纪念馆。</b></p> <p class="ql-block">  <b>曹玉海(1923~1951),山东莒南人,1943年1月参加八路军,1944年2月加入中国共产党,在东北战场上屡立战功。</b></p><p class="ql-block"><b> 抗美援朝战争中,曹玉海担任中国人民志愿军三师九团一营营长。1950年11月1日,在“一次战役”中,曹玉海率领一营歼灭南韩伪六师十九联队一个营,抓获美国军事顾问在内的若干俘虏,缴获了大量武器弹药,并解救了多名朝鲜人民军被俘战士;“二次战役”时,曹玉海带领两个连一举占领朝鲜价川郡附近的阳站,消灭土耳其旅一个加强营约600余人;1951年元旦,曹玉海冒着零下二十多度的严寒,带队强渡汉江,插入敌阵纵深40余公里,歼灭美军330余人,缴获各种火炮40余门,轻重机枪20余挺,汽车36辆。曹玉海也因屡立战功,被公认为38军最能打仗的营长!</b></p> <p class="ql-block">  <b>1951年2月12日拂晓,美骑一师的一个团,在24架飞机、52辆坦克、50门大炮的配合下,向松骨峰附近的一营主阵地350.3高地发动疯狂进攻。曹玉海亲自指挥三连坚守阵地,多次打退敌人猛烈攻势。激战中,曹玉海的头部和胸部不幸中弹,壮烈牺牲,时年28岁。</b></p><p class="ql-block"><b> 战后,曹玉海被追授为中国人民志愿军一级战斗英雄、特等功臣。一营被志愿军总部授予“抗美援朝英雄营”光荣称号,荣记集体一等功一次,并授予“攻守兼备”奖旗一面。三连由志愿军总部记特等功一次,授予二级战斗英雄连光荣称号。</b></p> <p class="ql-block"> <b>山河应无恙,浩气永长存。</b></p><p class="ql-block"><b> 时至今日,我们依然能触摸到先烈们跳动的脉搏,仍然能感受到先烈们呼吸的频率。</b></p><p class="ql-block"><b> 正是革命先烈们牺牲在朝鲜前线,才换来我们幸福美满的今天。72年前伟大的抗美援朝战争,造就了先烈们的坚韧与勇敢。在和平安宁的新时代,我们更应当秉承烈士的遗志,把责任和使命扛在肩!</b></p><p class="ql-block"><b> 最可爱的人啊,你们那光荣的一生,永载于英雄史册。你们那熠熠生辉的名字,永远在共和国的旗帜上飞扬!</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