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悲惨世界》有感

西门飘雪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 今天两遍看听读完法国著名学者作家雨果的《悲惨世界》,内心五味杂陈,翻江倒海,文字里构造的现实人物情景一幕幕映入眼帘,久久不能离开。</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 雨果《悲惨世界》里的主人公冉阿让的一生经历起伏跌宕,不愧为当时法国版的现实状态。将历史拉近,穿越至今,我们今天为何生活在相对平静的中国,而依然会有很多不知足呢?是谁悄悄偷走了我们的快乐?又是什么原因让我们的幸福感降低了呢?带着这些疑问我们一起走进《悲惨世界》里去找找自己的存在感吧!</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  故事很好看,跌宕起伏,书很厚。雨果尖锐地描写了三个问题:贫穷让男子潦倒、饥饿让妇女堕落、黑暗让儿童羸弱。</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 但今天,中国多数人物质上不贫穷,国家政策上有很多支持;中国是世界上最先消除饥饿的国家,没有之一;中国今天的社会相对稳定,阳光与黑暗总会相伴,但它们只在我们内心世界,取决于自己看世界的方式而已!</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  小说里有一句话说:可喜可怕的考验,通过它,意志薄弱的人能变得卑鄙无耻;坚强的人能够转为卓越非凡。</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 每当命运需要一个坏蛋或是一个英雄时,它就把一个人丢在这种实验杯里。这个实验杯其实就是一个人生炼炉,是真金哪怕炼?只有假丑恶才不堪一击!</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  我们经常听到大人们严厉地指责孩子们忘恩负义,其实,这并不像某些人想象的那样罪不容诛。</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 从这里产生的距离对老人是无可奈何的,而在青年方面则是无意识的。这种距离,初期时可能难以察觉,它在慢慢地扩展,就像树的分枝,那些细枝虽然仍和树干连着,但已经逐渐远离。</b></p> <p class="ql-block"><b>  这不是年轻人的过错。青年趋向欢乐、喜欢节日、追求炫目和光彩,而中年或老人趋向尽头。虽然彼此互相见面,但已失去原有的那种紧密的联系。生活使年轻人的感情淡漠,坟墓则把老年人的感情埋葬。</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 所以听到这一段,我们就会发现年轻人总是得到的更多。但是对于老年人来讲,付出也未尝不是一种快乐。我认为:付出与给予同样是一种快乐。有价值的付出与给予其实就是一种获得,获得幸福,幸福不可以金钱而论!</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  冉阿让因为偷了一块面包给饥饿的孩子而被判入狱十几年,但出狱后他仍然很努力、他善良、他给很多人带来了幸福,最后他坦白一切、接受一切,带着释然离开了人世。</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 书里的最后一段这样描述冉阿让:他最终在此安息,尽管命运多舛,艰难苦甚。他曾偷生,最后失去他的天使,他郁郁而终,但黄泉无恨。不过,事情是自然发生的,那是挡不住的江河奔流,那是挽不回的白日西沉。这是这部小说的最后一段话。</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  1885年5月22日,雨果在巴黎与世长辞。他度过了自己的流亡期,他凭借《悲惨世界》和他无数的著作赢得了法国人民的尊重,大家纷纷走上街头为雨果举行国葬。</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 悲惨的世界就是一个真实的世界,它有阴影,但依然有光。就到这里,希望你也喜欢这部小说。一起来读读吧!</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