雀中猛禽~~灰背伯劳

千里目

<p class="ql-block">灰背伯劳(英文名:Grey-backed Shrike),是雀形目伯劳科伯劳属的鸟类。广泛分布于中国西南地区的鸟类。其显著特征包括黑色眼罩、暗灰色头部与背部、黑色翅膀和尾巴,以及近白色的下体与带有锈棕色的胸部。它尽管体形小,可是十分勇敢,它对肉食有强烈的欲望,它甚至可以算作最残酷、最嗜血成性的猛禽。一只小小的伯劳,却有那么大的勇气,毫不畏惧地与喜鹊、乌鸦、红隼等比它大而强壮的鸟争斗。它的争斗不仅是自卫,而且常常是主动攻击,尤其是当一对伯劳起来保护它们的幼鸟免遭掠夺时,它们总能取得优势。在与强敌相差悬殊的争斗中,很少见到伯劳屈服于强力,或被强敌掳走,有时会仅仅因为抓敌人太紧,不能松开爪子,而与敌人同归于尽。所以连最勇敢的猛禽如隼以及乌鸦等都很尊重伯劳,不敢去找麻烦。</p><p class="ql-block">外形特征:灰背伯劳体长21-25厘米,体重39-54克,拥有较长的尾巴。成鸟具有明显的黑色下额和面部面具,从眼睛上方延伸到耳羽后方;头顶至颈部呈深灰色,背部可见小片红褐色斑块。翅膀黑色,翼覆羽、次级飞羽和三级飞羽边缘呈现淡红褐色至白色,有时可见微小的白色斑点位于初级飞羽基部(但常缺失)。尾巴为栗褐色,末端略带淡黄色,最外侧一对尾羽为浅棕色;喉咙和下体白色,胸部侧面和两胁为红褐色,尾下覆羽为灰褐色。虹膜深棕色,喙黑色,腿为暗黑色。雄雌相似,但幼鸟上部颜色更偏棕色,面部面具不明显,呈棕色而非黑色,下颌角质色,头顶有细条纹,上部和大部分下体有深棕色重条纹。拉胡尔亚种(lahulensis)比指名亚种体型更小,嘴更弱,整体颜色更淡,背部和臀部红褐色,主翼羽上的白色斑点通常较大且更显眼,尾巴有时为黑色而非棕色。</p><p class="ql-block">鸣叫特征:灰背伯劳的鸣叫特征包括粗糙、类似呼吸的声音。领土叫声被描述为尖锐的“zzert-zzert…”,“tchert-tchert…”或“tzert-tzert…”;其鸣唱曲目还包括黄昏时或警报时发出的重复“ktcht-ktcht-ktcht”。繁殖季节的歌曲低调而富有音乐性,持续数分钟,模仿其他鸟类的叫声。其声音似乎与棕背伯劳相似。</p><p class="ql-block">区别辨识:灰背伯劳与棕背伯劳共享部分分布区域,但体型明显较小,且背部缺乏橙色。与棕背伯劳相比,灰背伯劳在形态上有显著差异,尽管它们在地理分布上存在重叠,但没有确凿证据证明它们之间有杂交现象。拉胡尔亚种(lahulensis)比指名亚种更小,嘴更弱,颜色更淡,背部和臀部红褐色,主翼羽上的白色斑点通常更大且更明显,尾巴有时为黑色而非棕色。</p><p class="ql-block">生活习性:灰背伯劳栖息于从平原到海拔4000米的山地疏林地区,尤其偏好农田和农舍附近。在繁殖季节,它们活跃于喜马拉雅山脉、中国中部的高海拔森林空地、高原草原和点缀着小树或相当大的灌木丛的山地牧场。在四川省(中国中部)的繁殖后栖息地,它们要么选择年轻开放的松树林,其中林间空地被灌木主导,要么选择海拔较高的牧场。在非繁殖地的山谷和平原,它们适应多种生境,包括花园和废弃的耕地。大多数个体在繁殖范围内较低海拔处越冬。西北亚种(lahulensis)似乎全年居住或下降到喜马拉雅山的山脚,而指名亚种要么进行海拔迁移,要么迁移到更南的非繁殖区域。</p><p class="ql-block">生长繁殖:繁殖期在印度为6月至7月,在中国南部(西藏)为4月至7月/8月(主要是5月至6月),在南西藏山区为5月底至7月初。可能在中国有两次繁殖,但缺乏确凿证据。灰背伯劳具有领地意识,全年维持领地。巢为大型、外观略凌乱的杯状结构,外部直径13-20厘米,高度约8.5厘米,主要由树枝和草制成,放置在小树或灌木上,距离地面约2米,可能位于孤立的树木、溪边灌木丛或一排树木中。每窝产4-6枚蛋,颜色为淡灰色,带有棕色或灰棕色斑点和斑块,以及众多的薰衣草标记。一项在南西藏进行的研究显示,每窝产3-5枚蛋;孵化期为15-18天,仅由雌鸟承担;幼鸟离巢期为14-15天;两性都参与喂养雏鸟;在45.8%的筑巢尝试中(n=24),至少有一只幼鸟成功离巢。</p><p class="ql-block">地理分布:繁殖区包括欧亚大陆的喜马拉雅山脉和中国中部。非繁殖区覆盖东南亚。在我国分布于甘肃、宁夏、青海、陕西、四川、贵州、西藏和云南等地。</p><p class="ql-block">其他:灰背伯劳在我国西南地区分布广泛,数量众多,对控制农林害虫有一定作用。</p><p class="ql-block">拍摄地点:稻城亚丁景区</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