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省列入国家历史文化名城的有八座,它们是广州、潮州、肇庆、佛山、梅州、雷州、中山、惠州。南粤之行我们除了雷州之外去了七个,浮光掠影的走了一遍,每座城市都有自己的特色和亮点,而对潮州印象尤为深刻。<br> 潮州因为境内有座凤凰山,所以又别称“凤城”。这是一座古老的城市,秦属南海郡地,汉为南海郡揭阳县地。隋文帝开皇十年(公元590年)全国撤郡设州,次年(591年)立州,因地临南海取“潮水往复之意”,首命名为“潮州”。潮州被誉为“海滨邹鲁”,意指其是沿海地区文化昌盛的地方。的确,潮州古老文化深厚,但又不乏现代人文的气息。<br> 第二次广东之行的12月8日晚我们来到潮州。第二天一早我们便来到韩文公祠参观。韩文公祠位于潮州市城东笔架山麓,是中国现存最早纪念唐代文学家韩愈的专祠。因前面有专文“南粤纪行(五十六)——古代先贤——韩文公祠”,在此不再赘述了。 韩文公祠 韩文公祠 离开韩文公祠下山来便是广济桥。这是很早就想来看看的名桥。广济桥位列中国四大明桥之一,其他三座分别是:河北赵县的安济桥,俗称赵州桥、福建泉州的洛阳桥和北京的卢沟桥,这三座都看过了,就差广济桥了。<br> 广济桥,在潮州城东门外,横卧在韩江之上,东临笔架山,西接东门闹市。民谣唱曰:“到广不到潮,枉费走一遭;到潮不到桥,白白走一场”。如此看来,没有枉走一遭,也没白走一场,太值得了。<br> 广济桥,俗称湘子桥,被桥梁专家茅以升誉为“世界上最早的启闭式桥梁”。<br> 广济桥创建于宋乾道七年(1171年),初为浮桥,由八十六只巨船连结而成,始名“康济桥”。淳熙元年间(1174年)浮桥被洪水冲垮,太守常炜重修之,开始了西岸桥墩的建筑,至绍定元年(1228年)历五十四年间,相继增筑,完成了十个桥墩的建造。其中又以淳熙十六年(1189年)太守丁允元建造的规模最大、功绩最著而改称西桥为“丁公桥”。<br> 绍熙五年(1194年),太守沈宗禹“皤石东岸”,筑“盖秀亭”,并称东桥为“济川桥”。接着,历任太守相继增筑,至开禧二年(1206年)历时十二年,建成桥墩十三座。东西桥建起来后,中间仍以浮舟连结之,形成了梁桥与浮桥相结合的基本格局。<br> 宋末至元代,广济桥又有诸多兴废。到明朝宣德十年(1435年),知府王源主持了规模空前的“迭石重修”,竣工后西岸为十墩九洞,东岸为十三墩十二洞,中空造舟二十有四为浮桥,并于桥上“立亭屋百二十六间”,更名为“广济桥”。正德八年(1513年),知府谭纶又增一墩,减浮船六只,遂成“十八梭船二十四洲”的独特风格,也就是现在的规模。<br> 随着历史的变迁,广济桥几经修筑。1939年,日本侵略者的飞机炸毁了广济桥。<br> 解放后的1958年和1967年,两次对广济桥重修。对全桥进行加固维修,并拆除十八梭船,改建为三孔钢桁架及两处高桩承台式桥梁。古老的石桥、浮桥不见了,改为钢筋混凝土大桥。桥是现代化了,但失去了有特色的古迹文物。2003年10月,修复工程对桥墩进行维修加固,并恢复了明代“十八梭船”的启闭式浮桥以及桥上亭台楼阁的独有风格。<br> 这“一炸、一改、一恢复”,使我们现在看到的桥是一座古色古香的还原明代风格的现代建筑,虽略感遗憾,但总的来说要比永远失去的强。<br> 现在广济桥仍保持原有的功能。白天将十八条梭船连接起来,供游人们往来桥上游玩。晚上把梭船浮桥撤到一边,供货船在江中穿行。 从韩文公祠看广济桥,中间的浮桥部分还未连接上 韩江之上广济桥 广济桥 广济桥东端的桥头楼 桥墩上的楼亭 桥墩上的亭子 每个桥墩上的楼、亭都不一样 广济桥上唯一的石牌坊 “民不能忘坊”介绍 十八条梭船连接起来的浮桥 西望浮桥 每天晚上拆除浮桥用于通航 梭船 东望浮桥 广济桥西桥头 广济桥第五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碑 穿过广济桥是潮州古城的东门广济楼,广济楼正对广济桥。广济楼是潮州古城七城门楼之首,建于明洪武三年(1370年),是一座具有600多年历史的古城楼,它可与广州越秀山上的镇海楼相毗美。楼分三层,面宽五间,重檐歇山顶,配以玻璃瓦,朱柱格子窗,画栋雕梁,显得雄伟壮观。这座楼也是后来参照同期的明代城楼修复的。 广济门 广济楼介绍 广济门城楼 从广济楼上看广济桥 城门洞 过了城门洞进入古城内右拐有一组建筑是东门天后宫。天后宫建于元世祖至元二十五年(公元1288年),是潮州城唯一一座春秋二祭的天后宫。该宫因防洪通道拆迁在原址附近重建。 从广济楼上看天后宫 进入古城不远有一条颇具特色的牌坊街。这是一条古文化街,大街上排列着22座中式明清石牌坊,看上去很新,显然是复建起来的。这每座牌坊的来历肯定都有一个故事,如果细查起来一定很有意思。街两侧是南洋风格的骑楼,两相映衬形成了潮州独特的侨乡风貌。牌坊街不仅展示了潮州非物质文化遗产如潮绣、手拉壶、陶瓷和工夫茶等,还有潮州三宝、牛肉火锅、粿条、甘草水果等特色美食。可以说是全国独一无二的文化特色街。 牌坊街骑楼 牌坊街上的古井 古井介绍 潮州特色食品店 潮州三宝 顺着牌坊街往前走右转就是始建于唐代的开元寺。潮州开元寺是中国四大开元寺之一,其他三座分别是泉州开元寺、福州开元寺和邢台开元寺。(另有说法是潮州、泉州、济南、正定四座开元寺)"文革"期间,开元寺曾遭严重破坏,1982年海外侨胞、港澳同胞捐资,进行全面维修,使开元寺重现昔日风采。整座寺院保留了唐代平面布局,又凝结了宋、元、明、清各个不同朝代的建筑艺术,香火鼎盛。被列入第五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开元寺介绍 山门 山门前唐代石经幢(左) 山门前唐代石经幢(右) 钟亭 山门与天王殿 开元镇国禅寺香炉 大雄宝殿 大雄宝殿维修,寺院把佛请到殿外供人膜拜 大雄宝殿月台边上的唐代石栏楯 宋代阿育王塔 唐代石经幢 开元寺东路的大悲殿 开元寺第五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碑 在古城中心有一座建于清光绪十三年(1887年)的己略黄公祠。这是一座私人祠堂,祠堂的主人是一位名叫黄鹏飞的布商,因其号为“己畧”,且“畧”与“略”通用,而得名己略黄公祠。<br> 这座祠堂规模不大,分前后两进,中间为天井;后进前为一拜亭,左右有从厝,采用开敞形式,面对中央大天井,形成一个四厅相向格局的潮汕传统特色的庭院式建筑。这座祠堂的特点是集潮汕传统建筑艺术之大成。不论石雕、木雕、金漆画、嵌瓷,无不应有尽有,而且雕刻做工精巧华丽,令人称绝。己略黄公祠是一座名副其实的潮州雕刻艺术殿堂,前来参观的人们无不为它琳琅满目精美绝伦的金漆木雕装饰叹为观止。己略黄公祠为第五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己略黄公祠大门 己略黄公祠门额 己略黄公祠第五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碑 廊檐上的石雕 拜亭 大梁瓜柱上精美的木雕 檐角的精美木雕 山墙内精美的木雕 后堂,衍庆堂 拜亭上的木雕 山墙上的木雕 窗户四周的嵌瓷画 嵌瓷画局部 琉璃瓦滴和嵌瓷垂脊 离开己略黄公祠我们又步行经过潮州府镇海楼和海阳县儒学宫稍作停留。<br> 潮州府镇海楼建于明成化元年(公元1368年),是明代潮州府衙署谯楼(俗称府楼),府楼建筑结构坚固,用石砌成围墙。栏杆以108只木雕猴子作为装饰,民间称之为“府楼猴”。之所以用猴子作为装饰,原因是州府在古代为百里方圆的侯郡,“猴”谐音“侯”,故用猴子装饰。此外,镇海楼还起瞭望、防御的作用。辛亥革命时期,潮州府署毁于战火。现在的镇海楼是在原址上新建的。 潮州府镇海楼 海阳县儒学宫始建于南宋绍兴年间,景炎三年(1278)毁于火。明洪武二年(1369)重建大成殿。虽历经沧桑,其主要建筑大成殿仍完整地保留了明初粤东地区殿堂建筑的风貌特点,以后历代屡有增建。宫内现存有照壁、棂星门、泮池、大成门、大成殿等建筑。<br> 海阳县为古县名。隋开皇十一年(591年),以原义安郡地域置潮州,州治就驻海阳县。民国3年(1914年)海阳县更名为潮安县。2013年6月28日国务院批准撤销潮安县,设立潮州市潮安区。 海阳县儒学宫介绍 棂星门 孔子像与大成门 最后来到许驸马府。许驸马府是北宋英宗皇帝之女德安公主的驸马许珏的府第。该府第始建于宋英宗治平年间(1064-1067年),历代多有维修,但仍较好地保留了始建年代的平面布局及特色。是潮州现存最早的“府第式”民居。前面已有“南粤纪行(二十五)——潮汕府宅——许驸马府”专文介绍了,在此就不重复了。 许驸马府 许驸马府 从早上韩文公祠开始一路步行游览至许驸马府,后面还有一个甲第巷没去。实在是太累了,于是打车到韩文公祠去取车,开车回酒店休息。甲第巷是潮汕民居的代表性建筑,没去成,留下个遗憾。<br> 晚上又开车到韩文公祠,在韩江边看了广济桥灯光秀。 广济桥夜景 广济桥灯光秀 离开潮州后我们又去了揭阳。揭阳、潮州、汕头三市历史上同属一片地域,这三市自秦汉隶属古揭阳县辖地,至隋代才隶属潮州府辖地。所以去潮汕,揭阳是一个不可不去的地方,不然就不完整了。<br> 在揭阳我们游览了揭阳楼、古榕武庙和揭阳学宫。<br> 揭阳楼是座地标性的新建筑,是揭阳市的象征,于2010年12月6日建成。揭阳楼为汉式城楼建筑,风格阔大雄健,气势、造型乃至覆檐、组拱、屋顶均充分展现汉代宫殿建筑元素。在揭阳楼广场上,对着揭阳楼还建有一组汉阙,中央铸有一尊巨大的青铜方鼎。这可能是宣示揭阳在汉代时的地位吧。 揭阳楼 古榕武庙,又称北门关帝庙。古榕武庙规模不大,略显局促。建筑坐北朝南,结构为三间三进四合院布局,分为前厅、中厅、拜亭以及正殿,拜亭与正殿连在一起。庙内木雕藻井是潮汕古建筑木雕艺术精品,前厅、拜亭梁架木雕,具有鲜明的时代和地域特色。古榕武庙为第七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古榕古庙山门 拜亭 正殿 工人正在彩绘 精美的木雕 揭阳学宫又称“揭阳孔庙”“文庙”,在岭南地区我们看到的文庙都叫“学宫”,这可能就是一个地区普遍的叫法吧。揭阳学宫始建于南宋绍兴十年(1140年) ,清光绪二年(1876年)大规模重修。其基本格局与其他文庙的格局别无二致,即宫殿式的三路五进、左右对称建筑布局,依次为照壁、棂星门、泮池、大成门、大成殿、崇圣祠。<br> 崇圣祠外面挂着一块“周恩来同志革命活动展览馆”。周恩来在大革命时期曾经三次来到揭阳学宫。第一次是1925年3月第一次东征时期,周恩来在揭阳学宫接见江明衿等学生和群众代表。第二次是1925年10月,第二次东征开始,周恩来任东征军总政治部总主任。11月3日,周恩来率东征军第一师入驻揭阳,下榻揭阳学宫崇圣祠。第三次是1927年9月,南昌起义部队进入揭阳,周恩来、贺龙、叶挺等领导人又一次进驻揭阳学宫崇圣祠。在周恩来的指导和主持下,当地第一个红色政权“揭阳县工农革命委员会”在大成殿成立。 照壁 照壁,灰塑“鱼化龙 ” 棂星门 泮池 泮池与大成门 大成殿 大成殿内 崇圣祠 崇圣祠,周恩来同志革命活动展览馆